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人有一些事被沉澱……。
在歲月的碑林里,有一份悟有一份感被鐫刻……。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古國,一直傲視於世界之「中」的中央帝國,卻在近代歷經了一段從屈辱、求索、到獨立的民族發展史。是誰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深深地沉澱,又是誰在歲月的碑林里被永遠地鐫刻。
走近你讀懂你。
我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初的80年代,成長和工作在中國崛起的跨世紀中。從學生時代加入中國共產黨到現在已8年有餘,作為年輕的共產黨員,我沒有經歷過救國救亡的民族危難時刻,沒有領略過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的激動一刻,但一次次閱讀《中國共產黨簡史》,讓我不斷走近你,走近你的萌芽、成長、枝繁葉茂。走近你,才能讀懂你,讀懂你的心路歷程,讀懂這個偉大的時代,讀懂中國歷史波瀾壯闊畫卷中最燦爛的一筆。
屈辱——千年一夢。
讓歷史的年輪重回十九世紀中葉,封建的清朝政府固步自封依然做著天朝帝國的美夢,卻沒想到當下的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他們以鴉片和炮艦為利器,打開了中國大門,千年帝國一朝夢碎。清政府逐漸成為「洋人的朝廷」,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王朝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神州大地處處籠罩在血雨腥風之中。
求索——涅槃重生。
中華民族的未來在哪裡?誰才能救中國?從洋務派進行的「洋務運動」到農民組織的「太平天國運動」,從維新派發起的「戊戌變法」到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中華大地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求索,每一個歷史車轍都在預示著一個偉大的政黨即將誕生。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嘉興南湖之上,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船」正式起航。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希望的曙光,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先鋒隊,中國革命有了前進的領航人,涅槃得以重生。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從國共第一次合作,到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到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求索、不斷前進,成為領導全民族的核心。
獨立——枝繁葉茂。
如何建設一個全新的國家?如何走出一個世紀的屈辱?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尋找適合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雖然摸索前行的道路中出現曲折,但歷經6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國際地位和形象大為提高,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一個政黨,在91年的崢嶸歲月中,帶領中華兒女走過了各種艱難險阻,是信念、是勇氣、是堅持;一個政黨,在91個年輪後,留下了一筆豐厚的財產——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要理論,成為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指南;一個政黨,在91載滄桑巨變後,依然領導著國家的改革和發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這也正是我走近你,了解你,才能從內心深刻體會你的原因。
感悟你繼承你。
細品之後掩卷而思,我不禁感慨萬千。在茫茫史海中,有多少過往只是滄海一粟、曇花一現,唯有你卻如此奪目。是什麼力量讓你堅定地走在時代的潮頭?你有多少瑰寶值得被歷史所珍藏,讓我們去傳承?
揚帆——在發展中前行。
歷史沉澱了精華,啟迪了智慧。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上,有一把金鑰匙開啟著一道又一道鐵鎖大門——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中國共產黨人深知思想方法的重要性,縱觀中國共產黨歷史,黨的主要領導人帶頭調查研究和大興實事求是之風,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在民主革命時期的農村調查研究活動中,毛澤東同志就主張既要讀「有字之書」又要讀「無字之書」,主張「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毛澤東同志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重視調查研究的好作風。文革之後,百廢待興,鄧小平同志領導全社會深刻批判「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廣泛深入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國際發生嚴重政治風波,基於對國內外形式的分析、黨肩負的歷史使命、黨自身建設的實際情況的認識,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黨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新要求。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社會結構發生變動、利益格局面臨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又審時度勢的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來統領我國經濟社會建設。
可以說,中國共產黨一直善於運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把金鑰匙讓黨的發展有了依靠,並在各個時期開創了良好局面,確保了黨的生機和活力,逐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鑄就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宏偉藍圖。
揚帆,中國共產黨這艘從南湖開來的「紅船」正在發展中不斷前行。
起航——在積澱後迸發。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彈指一揮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0載歷程,即將迎來91歲華誕。作為一名年輕黨員,今天再次回顧中國共產黨黨史,重溫那一段刻骨銘心的光輝歷程,感懷先輩的熱血豪情,感恩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吮吸著歷史賜予的精髓,在厚重的積澱中迸發前進。
2008年四川都江堰,我在那裡。作為一名服務震區的心理志願者,我看到的不是悲情、彷徨和絕望,是強大祖國的堅強後盾所帶來的震撼和感動。災區井然有序的場景深深觸動了我,財政撥款及時到位、災區銀行隨處可見,一輛輛滿載物資的車輛穿梭往來。在尋找失蹤人員的留言榜上,一張張寫著「感謝國家、感謝黨,我現在被照顧得很好,我等著你回來」的愛心小紙條貼滿了留言版,那一刻淚水浸濕了我的雙眼。
2010年北京,我在這裡。作為一名財政部新入職員工,我牢牢記住了「為國理財,為民服務」的崇高使命。黨的優良作風在這裡有著深厚的基礎,每當華燈初上萬家燈火時,辦公大樓總是映射出那一盞盞不眠的白熾燈,總有一群人在平凡的崗位中默默地付出著,付出,成為一種習慣。在一樁樁平凡的工作中,我們鑄就著自己的責任。
起航,在中國前進的滾滾洪流中,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接過繼承發展的大旗,跟隨黨的腳步奮勇向前。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盞明燈。91年前一批青年才俊用智慧和鮮血開創了紅色歷史,今天年青的我們,同樣有責任接過這一棒。「十二五」藍圖已經徐徐展開,十八大召開在即,汽笛已鳴、揚帆起航,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優良作風,用財政人的智慧為民生安康幸福服務,為社會安定和諧團結服務,為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為中華民族崛起服務。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任重而道遠,在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們高歌猛進,勇往直前。
在歲月的碑林里,有一份悟有一份感被鐫刻……。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古國,一直傲視於世界之「中」的中央帝國,卻在近代歷經了一段從屈辱、求索、到獨立的民族發展史。是誰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深深地沉澱,又是誰在歲月的碑林里被永遠地鐫刻。
走近你讀懂你。
我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初的80年代,成長和工作在中國崛起的跨世紀中。從學生時代加入中國共產黨到現在已8年有餘,作為年輕的共產黨員,我沒有經歷過救國救亡的民族危難時刻,沒有領略過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的激動一刻,但一次次閱讀《中國共產黨簡史》,讓我不斷走近你,走近你的萌芽、成長、枝繁葉茂。走近你,才能讀懂你,讀懂你的心路歷程,讀懂這個偉大的時代,讀懂中國歷史波瀾壯闊畫卷中最燦爛的一筆。
屈辱——千年一夢。
讓歷史的年輪重回十九世紀中葉,封建的清朝政府固步自封依然做著天朝帝國的美夢,卻沒想到當下的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他們以鴉片和炮艦為利器,打開了中國大門,千年帝國一朝夢碎。清政府逐漸成為「洋人的朝廷」,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王朝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神州大地處處籠罩在血雨腥風之中。
求索——涅槃重生。
中華民族的未來在哪裡?誰才能救中國?從洋務派進行的「洋務運動」到農民組織的「太平天國運動」,從維新派發起的「戊戌變法」到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中華大地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求索,每一個歷史車轍都在預示著一個偉大的政黨即將誕生。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嘉興南湖之上,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船」正式起航。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希望的曙光,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先鋒隊,中國革命有了前進的領航人,涅槃得以重生。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從國共第一次合作,到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到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求索、不斷前進,成為領導全民族的核心。
獨立——枝繁葉茂。
如何建設一個全新的國家?如何走出一個世紀的屈辱?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尋找適合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雖然摸索前行的道路中出現曲折,但歷經6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國際地位和形象大為提高,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一個政黨,在91年的崢嶸歲月中,帶領中華兒女走過了各種艱難險阻,是信念、是勇氣、是堅持;一個政黨,在91個年輪後,留下了一筆豐厚的財產——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要理論,成為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指南;一個政黨,在91載滄桑巨變後,依然領導著國家的改革和發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這也正是我走近你,了解你,才能從內心深刻體會你的原因。
感悟你繼承你。
細品之後掩卷而思,我不禁感慨萬千。在茫茫史海中,有多少過往只是滄海一粟、曇花一現,唯有你卻如此奪目。是什麼力量讓你堅定地走在時代的潮頭?你有多少瑰寶值得被歷史所珍藏,讓我們去傳承?
揚帆——在發展中前行。
歷史沉澱了精華,啟迪了智慧。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上,有一把金鑰匙開啟著一道又一道鐵鎖大門——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中國共產黨人深知思想方法的重要性,縱觀中國共產黨歷史,黨的主要領導人帶頭調查研究和大興實事求是之風,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在民主革命時期的農村調查研究活動中,毛澤東同志就主張既要讀「有字之書」又要讀「無字之書」,主張「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毛澤東同志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重視調查研究的好作風。文革之後,百廢待興,鄧小平同志領導全社會深刻批判「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廣泛深入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國際發生嚴重政治風波,基於對國內外形式的分析、黨肩負的歷史使命、黨自身建設的實際情況的認識,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黨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新要求。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社會結構發生變動、利益格局面臨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又審時度勢的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來統領我國經濟社會建設。
可以說,中國共產黨一直善於運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把金鑰匙讓黨的發展有了依靠,並在各個時期開創了良好局面,確保了黨的生機和活力,逐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鑄就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宏偉藍圖。
揚帆,中國共產黨這艘從南湖開來的「紅船」正在發展中不斷前行。
起航——在積澱後迸發。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彈指一揮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0載歷程,即將迎來91歲華誕。作為一名年輕黨員,今天再次回顧中國共產黨黨史,重溫那一段刻骨銘心的光輝歷程,感懷先輩的熱血豪情,感恩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吮吸著歷史賜予的精髓,在厚重的積澱中迸發前進。
2008年四川都江堰,我在那裡。作為一名服務震區的心理志願者,我看到的不是悲情、彷徨和絕望,是強大祖國的堅強後盾所帶來的震撼和感動。災區井然有序的場景深深觸動了我,財政撥款及時到位、災區銀行隨處可見,一輛輛滿載物資的車輛穿梭往來。在尋找失蹤人員的留言榜上,一張張寫著「感謝國家、感謝黨,我現在被照顧得很好,我等著你回來」的愛心小紙條貼滿了留言版,那一刻淚水浸濕了我的雙眼。
2010年北京,我在這裡。作為一名財政部新入職員工,我牢牢記住了「為國理財,為民服務」的崇高使命。黨的優良作風在這裡有著深厚的基礎,每當華燈初上萬家燈火時,辦公大樓總是映射出那一盞盞不眠的白熾燈,總有一群人在平凡的崗位中默默地付出著,付出,成為一種習慣。在一樁樁平凡的工作中,我們鑄就著自己的責任。
起航,在中國前進的滾滾洪流中,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接過繼承發展的大旗,跟隨黨的腳步奮勇向前。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盞明燈。91年前一批青年才俊用智慧和鮮血開創了紅色歷史,今天年青的我們,同樣有責任接過這一棒。「十二五」藍圖已經徐徐展開,十八大召開在即,汽笛已鳴、揚帆起航,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優良作風,用財政人的智慧為民生安康幸福服務,為社會安定和諧團結服務,為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為中華民族崛起服務。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任重而道遠,在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們高歌猛進,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