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自治區第十ニ次黨代會精神,根據城關鎮關於印發《城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隆城黨發【2019】85號)文件精神,按照城關鎮試點工作部署要求,結合我社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來寧視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推動基層黨組織履行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増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精神風貌,為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提供豐潤道德滋養和強大精神力量。
二、目標任務。
以社區為主體,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健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引導機制,整合人員隊伍、資金資源、平台載體、項目活動,努力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平合。在社區黨支部統籌協調、組織領導下,推動社區黨支部建設,建立一支群眾身邊的志願者隊伍,依託平台開展居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提高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致富技能和法治觀念,實現居民素養全面提升和鄉村全面振興。
三、組織領導
(一)成立實踐站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站 長:樊曉瑞。
副站長:王媛媛 王俊梅。
成 員:李海霞 張雪峰 王彩霞。
蔡永梅 黃建雄 張科軍。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西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王媛媛任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落實文明實踐站的運行,相關安排等聯絡工作及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二)確保運轉經費。對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供經費支持,用於宣講員培訓、活動開展等方面,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四、工作原則。
堅持試點先行,整體推進原則。把握正確工作導向,創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探索先進經驗,總結成功案例,増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堅持為民服務,聚焦群眾需求原則。著眼於群眾所思所想所昐,把解決生活困難和精神困惑結合起來,在服務群眾中引導群眾。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原則。國繞居民群眾需求,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藝演出、便民服務、科學普及等活動,把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堅持重在實踐,學做結合原則。宣傳教育與實踐參與相結合,理論宣講與技術傳授相統一,群眾點單與志展者接單相街接,實現教育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堅持用好網絡,網上網下同頻共振原則。積極運用「學習強國」、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網絡平台資源讓實踐活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堅持探索創新,切合實際原則。結合自身實際,大膽創新,靈活運作,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運行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抓好重點原則。突出黨員及社區幹部帶頭引領作用,帶頭實踐,帶頭示範,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突出重點人群,做好獨居老人和困境兒童等特殊人群的關愛幫扶工作,充分利用網絡教育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優勢,開展網上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在外務工人員參與文明實踐活動。
五、工作內容
(一)學習實踐科學理論。組織退休黨員社區幹部等宣講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社區黨員群眾進一步領會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核心理念、實踐要求,教育黨員群眾在學習的過程中増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地維護核心、擁戴領袖,更加堅定地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通過理論宣講、專題講座、交流座談等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讓廣大群眾更好地學習理論、領悟思想,更好地指導生產生活實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思想理論基礎。
(二)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廣泛深入宣傳解讀黨的十九大、。
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及十二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市委四屆四次全會和縣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宣傳闡釋黨中央大政方針、利民惠民政策及區、市、縣委決策部署,重點圍繞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等與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講清楚講明白,組織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國防教育和軍民共建活動,引導居民群眾把個人和家庭幸福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夢想聯繫起來,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三)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觀。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引導教育黨員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充分發揮社區道德評議會作用,開展「身邊好人」「十星級文明戶」「移風易俗模範戶」評選,深化文明創建活動,對發生在身邊的不道德現象進行監督評議、批評教育,建立團結互助、平等友愛、文明守禮的新型人際關係,不斷提升德治水平。加強陣地建設,在社區建設一個「道德講堂」、。
一面風易俗文化牆、一個善行義舉「四德榜」,成立支志願服務隊,健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的載體平台。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四)豐富活躍文化生活。以「文化進萬家」活動為載體,開展文藝演出、全民健身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秦腔演出、群眾廣場舞大賽、剪紙刺繡創意大賽等活動,讓居民群眾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力量。深入挖掘我社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提振精氣神、弘揚真善美,讓群眾寓教於樂、產生共鳴,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經典誦讀、剪紙、刺繡等民俗文化活動,進一步增強居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認同感。
(五)持續推動移風易俗。以建設文明鄉風、淳樸民風為 目標,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宣傳方式、健全工作機制,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著力提升社區精大廈神文明建設水平。持續推進「紅白理事會工作加強年」活動,進一步完善居規民約,推動「四會」組織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居規民約教育作用和「四會」組織基層堡壘作用,教育引導貧困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革除陳規陋習,共建文明鄉風。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廣泛開展民風建設示範社區、移風易俗模範戶等典型選樹活動,切實增強創評活動的示範帶動作用,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天價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人情攀比、黃賭毒邪等陳規陋習,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運行機制
(一)組建志願者服務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主體力量。
群是志展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社區文明實踐站按照不少於40人的標準組建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配合團縣委做好志願者註冊登記工作,確保所有志願者服務隊伍規範建立有序運作,根據文明實踐活動內容,設立志願服務隊支隊。
(ニ)抓實「五種形式」。結合社區實際,準確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所需,針對群眾不同需求,重點圍繞「講、幫、樂、樹、行」五種形式,増強文明實踐的實效性感染力。
——「講」。鎮黨委班子成員、社區兩委幹部、老黨員等通過理論講習、政策解讀、專技學堂、身邊人講身邊事、文藝宣講等活動,講理論、講政策、講文化、講法治、講道德、講技能,用普通老百姓聽得懂、接地氣、有活力、有溫度的講習,打通了理論宣講的「最後一公里」,提高居民群眾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養、致富能力。
——「幫」。依據群眾的需求,組織志願者採取上門訪談。
公益幫扶等方式,主要針對困難老黨員、困難道德模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殘疾人等群體,廣泛開展幫教活動,幫助解決日常生活、情感心理等困難和問題,推動形成鄰里相親、守望相助、患難相恤的良好社會風尚。充分發揮社區群眾的主體作用,開展鄰里互助、家政服務、文藝活動等接地氣順民意的活動項目,讓參與志願服務成為人們豐富群眾生活的重要選擇。
——「樂」。廣泛開展文藝演出、秦腔自樂班、電影放映、全民閱讀、全民健身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帶有鄉土氣息的文化供給滿足群眾精神文化新期盼和人際交往新需求,活躍和繁榮居民文化生活。
——「樹」.發揮「道德評議會」作用,組織群眾選樹身邊好人、先進典型,社區每年至少評選一批「身邊好人」「星級文明戶」「移風易俗模範戶」等先進典型,通過「善行義義舉四德榜」「道徳講堂」等平台加強學習宣傳。開展道德評議和鄉風評議活動,褒獎善行義舉、推動移風易俗、懲戒失德行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加快志願服。
務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我參與」「講道德、做好人」「志願服務在行動」等活動。持續深化文明社區、民風建設示範社區、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吸引居民群眾廣泛參與,引導廣大群眾革除陋習、守信踐諾,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七、重點環節
(一)重視陣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要切合實際、守正創新、統籌推進、開展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要達到「八有」標準,即有場所、有牌子、有人員、有設備、有經費、有制度、有計劃、有資料。
(ニ)做強志願服務。明確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活動形式,健全完善志願服務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摸清志願服務底數與需求,建立志願者動態資料庫,提升隊伍組織化程度。
圍繞形勢政策解讀、思想道德教育、勞動技能培訓等,依託各類服務平台實施供需「雙向」對接,打造符合群眾需求,切合實際情況的志願服務項目,組織志願者提供優質長效服務。加強業務培訓,緊扣新時代文明實踐任務,舉辦志願者學習培訓班,提升其思想素質和服務水平。
(三)突出群眾主體地位。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社區居民,要重點辦好社區文明實踐站,組織志願服務活動進小區入居民戶,把文明實踐活動融入群眾日常生活,通過講給群眾聽、演給群眾看、組織群眾談、幫助群眾干、點亮「微心愿」等形式,教育引導群眾知政策、學技術、懂法律、除陋習、講衛生、求健康,構築新時代群眾的精神家園。要聚焦群眾實際需求,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積極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我為家鄉作貢獻」等活動。
以群眾喜聞樂見和便於群眾參與的方式,吸引群眾廣泛參與,激發實現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社區以「愛心超市」為載體,建立並運營「積分制」治理模式,整合各類便民服務事項,建成「家門ロ」服務站,把文明實踐活動與社區治理、便民服務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廣大居民的積極性。
(四)常態長效推進。建立社區管理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做到責任到人,紮實推進,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方式,把陣地建設好,作用發揮好,活動開展好,推動實踐活動持續健康深入發展。探索建立文明實踐活動長效機制,科學設置志願服務運行流程,研究制定宣講宣傳、陣地管理、培訓教育、活動開展、經費使用等管理制度和獎勵辦法。發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載體作用,持續開展文明家庭和「身邊好人」等評選表彰,用先進典型引領身邊群眾,帶動和促進實踐活動。
八、實施步驟
試點工作在2019年4月至今年4月期間實施。2019年5月中下旬,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專題部署會議。5月至7月,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建設,組建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並正式掛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今年4月,對試點工作進行評估總結、迎接驗收。
九、保障措施
(一)建立保障機制。整合各類資源,建好五大平台,統一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統籌調配使用;整合社區現有資源,盤活陣地、人才、資金等資源力量,以文明實踐站為平台,鼓勵引導社會力量通過多種形式支持和參與文明實踐工作,發揮最大功效。確保文明實踐工作基本經費保障,合理運用,主要用於示範點建設獎補、活動運轉、人員培訓、志願者必要的人身保險、交通補貼等,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正常運轉。
(二)嚴格督導考核。社區結合各自實際,制定操作可行的措施。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試點工作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掃黃打非」工作落實情況督導檢查。建立動態督查考核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報告,研究解決方案。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營造濃厚氛國。整合各類媒體資源,藉助各類媒體平合,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綜合運用微信、微博、移動。
客戶端等渠道,及時發布文明實踐內容和信息,打造文明實踐信息互通互享的宣傳平台。社區要及時提煉總結好做法、好經驗、新成效,及時上報工作動態信息。
要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欄、公示欄、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群眾廣泛宣傳文明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和相關知識,吸引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廣泛支持,努力營造各級高度重視、各界廣泛支持、群眾普遍認同的良好氛國,推動文明實踐工作深入發展。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來寧視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推動基層黨組織履行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増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精神風貌,為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提供豐潤道德滋養和強大精神力量。
二、目標任務。
以社區為主體,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健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引導機制,整合人員隊伍、資金資源、平台載體、項目活動,努力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平合。在社區黨支部統籌協調、組織領導下,推動社區黨支部建設,建立一支群眾身邊的志願者隊伍,依託平台開展居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提高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致富技能和法治觀念,實現居民素養全面提升和鄉村全面振興。
三、組織領導
(一)成立實踐站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站 長:樊曉瑞。
副站長:王媛媛 王俊梅。
成 員:李海霞 張雪峰 王彩霞。
蔡永梅 黃建雄 張科軍。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西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王媛媛任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落實文明實踐站的運行,相關安排等聯絡工作及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二)確保運轉經費。對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供經費支持,用於宣講員培訓、活動開展等方面,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四、工作原則。
堅持試點先行,整體推進原則。把握正確工作導向,創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探索先進經驗,總結成功案例,増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堅持為民服務,聚焦群眾需求原則。著眼於群眾所思所想所昐,把解決生活困難和精神困惑結合起來,在服務群眾中引導群眾。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原則。國繞居民群眾需求,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藝演出、便民服務、科學普及等活動,把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堅持重在實踐,學做結合原則。宣傳教育與實踐參與相結合,理論宣講與技術傳授相統一,群眾點單與志展者接單相街接,實現教育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堅持用好網絡,網上網下同頻共振原則。積極運用「學習強國」、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網絡平台資源讓實踐活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堅持探索創新,切合實際原則。結合自身實際,大膽創新,靈活運作,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運行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抓好重點原則。突出黨員及社區幹部帶頭引領作用,帶頭實踐,帶頭示範,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突出重點人群,做好獨居老人和困境兒童等特殊人群的關愛幫扶工作,充分利用網絡教育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優勢,開展網上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在外務工人員參與文明實踐活動。
五、工作內容
(一)學習實踐科學理論。組織退休黨員社區幹部等宣講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社區黨員群眾進一步領會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核心理念、實踐要求,教育黨員群眾在學習的過程中増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地維護核心、擁戴領袖,更加堅定地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通過理論宣講、專題講座、交流座談等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讓廣大群眾更好地學習理論、領悟思想,更好地指導生產生活實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思想理論基礎。
(二)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廣泛深入宣傳解讀黨的十九大、。
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及十二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市委四屆四次全會和縣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宣傳闡釋黨中央大政方針、利民惠民政策及區、市、縣委決策部署,重點圍繞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等與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講清楚講明白,組織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國防教育和軍民共建活動,引導居民群眾把個人和家庭幸福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夢想聯繫起來,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三)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觀。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引導教育黨員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充分發揮社區道德評議會作用,開展「身邊好人」「十星級文明戶」「移風易俗模範戶」評選,深化文明創建活動,對發生在身邊的不道德現象進行監督評議、批評教育,建立團結互助、平等友愛、文明守禮的新型人際關係,不斷提升德治水平。加強陣地建設,在社區建設一個「道德講堂」、。
一面風易俗文化牆、一個善行義舉「四德榜」,成立支志願服務隊,健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的載體平台。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四)豐富活躍文化生活。以「文化進萬家」活動為載體,開展文藝演出、全民健身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秦腔演出、群眾廣場舞大賽、剪紙刺繡創意大賽等活動,讓居民群眾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力量。深入挖掘我社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提振精氣神、弘揚真善美,讓群眾寓教於樂、產生共鳴,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經典誦讀、剪紙、刺繡等民俗文化活動,進一步增強居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認同感。
(五)持續推動移風易俗。以建設文明鄉風、淳樸民風為 目標,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宣傳方式、健全工作機制,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著力提升社區精大廈神文明建設水平。持續推進「紅白理事會工作加強年」活動,進一步完善居規民約,推動「四會」組織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居規民約教育作用和「四會」組織基層堡壘作用,教育引導貧困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革除陳規陋習,共建文明鄉風。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廣泛開展民風建設示範社區、移風易俗模範戶等典型選樹活動,切實增強創評活動的示範帶動作用,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天價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人情攀比、黃賭毒邪等陳規陋習,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六、運行機制
(一)組建志願者服務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主體力量。
群是志展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社區文明實踐站按照不少於40人的標準組建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配合團縣委做好志願者註冊登記工作,確保所有志願者服務隊伍規範建立有序運作,根據文明實踐活動內容,設立志願服務隊支隊。
(ニ)抓實「五種形式」。結合社區實際,準確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所需,針對群眾不同需求,重點圍繞「講、幫、樂、樹、行」五種形式,増強文明實踐的實效性感染力。
——「講」。鎮黨委班子成員、社區兩委幹部、老黨員等通過理論講習、政策解讀、專技學堂、身邊人講身邊事、文藝宣講等活動,講理論、講政策、講文化、講法治、講道德、講技能,用普通老百姓聽得懂、接地氣、有活力、有溫度的講習,打通了理論宣講的「最後一公里」,提高居民群眾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養、致富能力。
——「幫」。依據群眾的需求,組織志願者採取上門訪談。
公益幫扶等方式,主要針對困難老黨員、困難道德模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殘疾人等群體,廣泛開展幫教活動,幫助解決日常生活、情感心理等困難和問題,推動形成鄰里相親、守望相助、患難相恤的良好社會風尚。充分發揮社區群眾的主體作用,開展鄰里互助、家政服務、文藝活動等接地氣順民意的活動項目,讓參與志願服務成為人們豐富群眾生活的重要選擇。
——「樂」。廣泛開展文藝演出、秦腔自樂班、電影放映、全民閱讀、全民健身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帶有鄉土氣息的文化供給滿足群眾精神文化新期盼和人際交往新需求,活躍和繁榮居民文化生活。
——「樹」.發揮「道德評議會」作用,組織群眾選樹身邊好人、先進典型,社區每年至少評選一批「身邊好人」「星級文明戶」「移風易俗模範戶」等先進典型,通過「善行義義舉四德榜」「道徳講堂」等平台加強學習宣傳。開展道德評議和鄉風評議活動,褒獎善行義舉、推動移風易俗、懲戒失德行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加快志願服。
務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我參與」「講道德、做好人」「志願服務在行動」等活動。持續深化文明社區、民風建設示範社區、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吸引居民群眾廣泛參與,引導廣大群眾革除陋習、守信踐諾,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七、重點環節
(一)重視陣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要切合實際、守正創新、統籌推進、開展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要達到「八有」標準,即有場所、有牌子、有人員、有設備、有經費、有制度、有計劃、有資料。
(ニ)做強志願服務。明確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活動形式,健全完善志願服務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摸清志願服務底數與需求,建立志願者動態資料庫,提升隊伍組織化程度。
圍繞形勢政策解讀、思想道德教育、勞動技能培訓等,依託各類服務平台實施供需「雙向」對接,打造符合群眾需求,切合實際情況的志願服務項目,組織志願者提供優質長效服務。加強業務培訓,緊扣新時代文明實踐任務,舉辦志願者學習培訓班,提升其思想素質和服務水平。
(三)突出群眾主體地位。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社區居民,要重點辦好社區文明實踐站,組織志願服務活動進小區入居民戶,把文明實踐活動融入群眾日常生活,通過講給群眾聽、演給群眾看、組織群眾談、幫助群眾干、點亮「微心愿」等形式,教育引導群眾知政策、學技術、懂法律、除陋習、講衛生、求健康,構築新時代群眾的精神家園。要聚焦群眾實際需求,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積極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我為家鄉作貢獻」等活動。
以群眾喜聞樂見和便於群眾參與的方式,吸引群眾廣泛參與,激發實現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社區以「愛心超市」為載體,建立並運營「積分制」治理模式,整合各類便民服務事項,建成「家門ロ」服務站,把文明實踐活動與社區治理、便民服務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廣大居民的積極性。
(四)常態長效推進。建立社區管理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做到責任到人,紮實推進,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方式,把陣地建設好,作用發揮好,活動開展好,推動實踐活動持續健康深入發展。探索建立文明實踐活動長效機制,科學設置志願服務運行流程,研究制定宣講宣傳、陣地管理、培訓教育、活動開展、經費使用等管理制度和獎勵辦法。發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載體作用,持續開展文明家庭和「身邊好人」等評選表彰,用先進典型引領身邊群眾,帶動和促進實踐活動。
八、實施步驟
試點工作在2019年4月至今年4月期間實施。2019年5月中下旬,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專題部署會議。5月至7月,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建設,組建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並正式掛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今年4月,對試點工作進行評估總結、迎接驗收。
九、保障措施
(一)建立保障機制。整合各類資源,建好五大平台,統一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統籌調配使用;整合社區現有資源,盤活陣地、人才、資金等資源力量,以文明實踐站為平台,鼓勵引導社會力量通過多種形式支持和參與文明實踐工作,發揮最大功效。確保文明實踐工作基本經費保障,合理運用,主要用於示範點建設獎補、活動運轉、人員培訓、志願者必要的人身保險、交通補貼等,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正常運轉。
(二)嚴格督導考核。社區結合各自實際,制定操作可行的措施。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試點工作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掃黃打非」工作落實情況督導檢查。建立動態督查考核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報告,研究解決方案。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營造濃厚氛國。整合各類媒體資源,藉助各類媒體平合,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綜合運用微信、微博、移動。
客戶端等渠道,及時發布文明實踐內容和信息,打造文明實踐信息互通互享的宣傳平台。社區要及時提煉總結好做法、好經驗、新成效,及時上報工作動態信息。
要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欄、公示欄、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群眾廣泛宣傳文明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和相關知識,吸引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廣泛支持,努力營造各級高度重視、各界廣泛支持、群眾普遍認同的良好氛國,推動文明實踐工作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