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品牌創建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深化凝練,是黨建工作理念、形式、載體、機制的重大創新,是對黨建工作經驗集中總結的重要提煉,是黨建工作組織設置、工作方式、活動內容等內在規律的一大提升,是實現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載體和重要推手、抓手。2018年起,德清縣綜合執法局著眼「黨性在馬路上錘鍊、黨員在馬路上引領、服務在馬路上提升」,將黨建引領與基層服務緊密結合,各支部打實「馬路上」工作常態,開創「馬路上的組織生活」黨建品牌,獲評德清縣第一批機關黨建示範點,有效強化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效性,著力提升城市管理和綜合行政執法黨組織組織力。今年以來,為使城管執法黨建工作的整體思路更加適應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滿足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決勝、垃圾分類、渣土管理等縣重點中心工作所需,德清縣綜合執法局全力推進「馬路上的組織生活」城管執法黨建示範點建設,以特色黨建品牌引領助推城管執法工作。
一、以特色黨建品牌引領為戰略思維,精細淬鍊黨性修養
一是構建機制完備鏈。堅持「一把手」重點抓,把特色黨建品牌創建擺在黨建工作重要位置,專題研究,定期聽取黨總支書記彙報,每月帶頭參加主題黨日活動。落實「一崗雙責」,建立《縣綜合執法局隊伍層級化管理規定》,搭建「黨組書記、局長-黨組成員、副局長-黨支部書記(中層正職、中層副職(主持工作))-黨支部委員(中層副職)-黨員(隊員)」的責任框架,層層壓實責任,形成了齊抓共管強特色黨建品牌的工作合力。二是壓實支部建設底。錨定支部標準化建設目標,各支部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以支部為單位,明確每月品牌創建日,確定特色主題,開展馬路上的組織生活。充分釋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效能,各支部結合工作實際,於崗亭、服務站點、執法窗口、換位工人休息室等基層一線場所高標準打造黨員活動室,把「讀新語、誦經典」作為馬路上的組織生活的「常規動作」,以「兩重溫一感悟」為主題,實行「黨員政治生日」制度,不斷提升黨員黨性修養。通過黨性在馬路上錘鍊,黨員隊員黨性意識不斷增強,紅色氛圍愈加濃厚,今年以來,各支部培養積極分子8名,推薦火線入黨人員1名,發展對象2名,較以往明顯增加。三是豐富專業素養課。結合「黨紀教育一刻鐘」,開設「馬路課堂」「專業課堂」「抗疫課堂」等,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省市縣重要意見,把旗幟鮮明講政治的要求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上下步調一致,同心同向同行。每月確定一天開展集中學習討論,加強黨員隊員政治思想、法律法規、城管業務、執法辦案等內容的學習教育,今年以來共開展學習70餘次,專題研討22次,不斷實現政治、專業素養的雙提升。
二、以追求品牌特色效應為指引,全力服務中心主業
一是創新破難點。創設「責任劃片包干」制,以「2+3」「黨員+隊員」工作小組機制,認領1塊責任區域,劃片包干,每周開展上街巡查,每個工作小組領辦1個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做到每天有記錄、有反饋,鼓勵支部黨員積極發現、記錄和反饋問題,把問題和訴求解決在一線。以問題「三色」預警機制,將紅、黃、綠標註待解決問題、協調中問題和已解決問題,挂圖作戰,劃點清算,今年以來共發現並解決各類問題160餘件。二是實幹擔先鋒。將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滲透到中心工作和城市管理的各個環節,把工作完成效果作為衡量黨員執行力的標準,讓黨員成為全局工作和創新發展的先鋒和主力。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3支黨員突擊隊、50餘名黨員積極參與聯防聯控,深入一線開展「洗樓」「洗街」行動。結合服務保障企業開復工「一個專班三大行動五項服務」九大特色舉措,「專員+專班」駐點服務3個重點項目及9家重點企業,共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實際困難40餘個。三是爭先築精細。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不斷深化特色黨建品牌,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壓實每日16.5小時領導帶班巡查機制,全體黨員幹部引領全局上下全方位、立體式鋪開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綠化亮化、車輛停放、市政設施等大整治、大提升行動,聚力解決「老大難」問題,真正啃掉一批「硬骨頭」。借力「智慧+」,創新數字化治理模式,推動渣土管理、犬類規範、市容秩序等重點工作落深落細常態長效機制,城市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三、以提升特色品牌影響力為落腳點,聚力服務基層群眾
一是勾畫「紅色地圖」助力城民聯動。落實「便民五圖」管理法,繪製城管執法黨員服務地圖,公示於黨員示範崗、服務窗口等公共場所,既外化服務群眾,又內化公共監督。壓實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社會工作機制,結合「三進三服務」,安排黨員幹部結對聯繫企業、社區等社會群體,每周走訪開展幫扶、協助小區定期開展環境整治等城市管理工作,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滿足現實所需,助推提升基層治理的高效高能。二是創新「紅色引領」助力民生實事。在垃圾分類民生實事的推進中,堅持黨員先行,黨建引領,充分依託「馬路上的組織生活」黨建品牌效應,組建黨員督導隊伍,積極入駐小區開展入戶宣傳和桶前指導等服務,深入企事業單位、學校、村(社區)等鋪開生活垃圾分類宣教活動2000餘場,培訓各單位骨幹7000餘人,惠及群眾9.6萬餘名,實現全縣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居民知曉率雙百目標。今年於全市率先鋪開「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新模式,發揮特色品牌高效引領作用,試點小區實施以來,居民參與率、投放精準率均提升至95%以上,推動民生實事切實見效。三是奉獻「紅色服務」助力親民城管。將科學增設便民充電樁、全縣啟用鎮街靜態交通違章溫馨提示終端、每年開展夏季送清涼和愛心護考等便民服務舉措作為特色黨建品牌創建的重要內容,切實消除城民矛盾,拉近城民距離。完善局領導接訪制度,固定每周四上午局領導面對面接待來訪群眾,處理信訪問題,並依法高效受理投訴事件,確保處置及時,質量優先。同時,成立「城管社會義務監督員」隊伍、開展「城管開放日」活動、深化「城管+社會治理」共治模式等,使城管執法成為人民群眾「能觸摸」「有溫度」的行政領域,著力化解一批群眾關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確保群眾事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一、以特色黨建品牌引領為戰略思維,精細淬鍊黨性修養
一是構建機制完備鏈。堅持「一把手」重點抓,把特色黨建品牌創建擺在黨建工作重要位置,專題研究,定期聽取黨總支書記彙報,每月帶頭參加主題黨日活動。落實「一崗雙責」,建立《縣綜合執法局隊伍層級化管理規定》,搭建「黨組書記、局長-黨組成員、副局長-黨支部書記(中層正職、中層副職(主持工作))-黨支部委員(中層副職)-黨員(隊員)」的責任框架,層層壓實責任,形成了齊抓共管強特色黨建品牌的工作合力。二是壓實支部建設底。錨定支部標準化建設目標,各支部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以支部為單位,明確每月品牌創建日,確定特色主題,開展馬路上的組織生活。充分釋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效能,各支部結合工作實際,於崗亭、服務站點、執法窗口、換位工人休息室等基層一線場所高標準打造黨員活動室,把「讀新語、誦經典」作為馬路上的組織生活的「常規動作」,以「兩重溫一感悟」為主題,實行「黨員政治生日」制度,不斷提升黨員黨性修養。通過黨性在馬路上錘鍊,黨員隊員黨性意識不斷增強,紅色氛圍愈加濃厚,今年以來,各支部培養積極分子8名,推薦火線入黨人員1名,發展對象2名,較以往明顯增加。三是豐富專業素養課。結合「黨紀教育一刻鐘」,開設「馬路課堂」「專業課堂」「抗疫課堂」等,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省市縣重要意見,把旗幟鮮明講政治的要求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上下步調一致,同心同向同行。每月確定一天開展集中學習討論,加強黨員隊員政治思想、法律法規、城管業務、執法辦案等內容的學習教育,今年以來共開展學習70餘次,專題研討22次,不斷實現政治、專業素養的雙提升。
二、以追求品牌特色效應為指引,全力服務中心主業
一是創新破難點。創設「責任劃片包干」制,以「2+3」「黨員+隊員」工作小組機制,認領1塊責任區域,劃片包干,每周開展上街巡查,每個工作小組領辦1個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做到每天有記錄、有反饋,鼓勵支部黨員積極發現、記錄和反饋問題,把問題和訴求解決在一線。以問題「三色」預警機制,將紅、黃、綠標註待解決問題、協調中問題和已解決問題,挂圖作戰,劃點清算,今年以來共發現並解決各類問題160餘件。二是實幹擔先鋒。將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滲透到中心工作和城市管理的各個環節,把工作完成效果作為衡量黨員執行力的標準,讓黨員成為全局工作和創新發展的先鋒和主力。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3支黨員突擊隊、50餘名黨員積極參與聯防聯控,深入一線開展「洗樓」「洗街」行動。結合服務保障企業開復工「一個專班三大行動五項服務」九大特色舉措,「專員+專班」駐點服務3個重點項目及9家重點企業,共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實際困難40餘個。三是爭先築精細。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不斷深化特色黨建品牌,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壓實每日16.5小時領導帶班巡查機制,全體黨員幹部引領全局上下全方位、立體式鋪開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綠化亮化、車輛停放、市政設施等大整治、大提升行動,聚力解決「老大難」問題,真正啃掉一批「硬骨頭」。借力「智慧+」,創新數字化治理模式,推動渣土管理、犬類規範、市容秩序等重點工作落深落細常態長效機制,城市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三、以提升特色品牌影響力為落腳點,聚力服務基層群眾
一是勾畫「紅色地圖」助力城民聯動。落實「便民五圖」管理法,繪製城管執法黨員服務地圖,公示於黨員示範崗、服務窗口等公共場所,既外化服務群眾,又內化公共監督。壓實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社會工作機制,結合「三進三服務」,安排黨員幹部結對聯繫企業、社區等社會群體,每周走訪開展幫扶、協助小區定期開展環境整治等城市管理工作,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滿足現實所需,助推提升基層治理的高效高能。二是創新「紅色引領」助力民生實事。在垃圾分類民生實事的推進中,堅持黨員先行,黨建引領,充分依託「馬路上的組織生活」黨建品牌效應,組建黨員督導隊伍,積極入駐小區開展入戶宣傳和桶前指導等服務,深入企事業單位、學校、村(社區)等鋪開生活垃圾分類宣教活動2000餘場,培訓各單位骨幹7000餘人,惠及群眾9.6萬餘名,實現全縣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居民知曉率雙百目標。今年於全市率先鋪開「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新模式,發揮特色品牌高效引領作用,試點小區實施以來,居民參與率、投放精準率均提升至95%以上,推動民生實事切實見效。三是奉獻「紅色服務」助力親民城管。將科學增設便民充電樁、全縣啟用鎮街靜態交通違章溫馨提示終端、每年開展夏季送清涼和愛心護考等便民服務舉措作為特色黨建品牌創建的重要內容,切實消除城民矛盾,拉近城民距離。完善局領導接訪制度,固定每周四上午局領導面對面接待來訪群眾,處理信訪問題,並依法高效受理投訴事件,確保處置及時,質量優先。同時,成立「城管社會義務監督員」隊伍、開展「城管開放日」活動、深化「城管+社會治理」共治模式等,使城管執法成為人民群眾「能觸摸」「有溫度」的行政領域,著力化解一批群眾關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確保群眾事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