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委、辦、局(集團公司),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關於本市開展正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滬人社規〔2018〕21號)有關要求,為做好本市2018年度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申報評審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詳見《關於本市開展正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具體內容見21世紀人才網—職稱專家—政策法規欄目)。本年度正高級工程師申報資歷年限計算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
二、論文論著要求
(一)申報人提交代表作的,須由同行業領域院士對該代表作進行認定推薦,並出具書面鑑定意見。
(二)申報人提交技術工作總結的,須同時提供申報人主持或為主參與的項目立項、結項、驗收、鑑定等相關材料。總結須簡要闡明項目水平,重點說明本人的專業理論水平、專業技術能力、在項目中的作用貢獻以及解決的技術難點與難題。其中至少一篇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為同行專家和主管部門認可(提交由兩名及以上本專業領域在職正高級專家出具的書面鑑定意見)。可行性研究、立項申請、結題報告以及項目技術報告等不作為個人評審職稱的依據。
(三)高評委辦公室對申報人所提交論文或技術工作總結(著作除外),將抽取部分進行重合度檢測。除獨著(譯著)僅需上傳封面、目錄及封底外(pdf格式,打包成一個文件作為論文附件上傳),提交論文及技術工作總結的,需上傳封面、目錄、內容(pdf格式),以及所有論文的word版本,並確保與所提交的書面材料完全相同。
三、繼續教育要求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需科目要求:參加智慧財產權公需科目、創新知識公需科目研修班及項目管理公需科目等規定的繼續教育(三選二)。
專業科目要求:參加1個及以上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項目(高級研修項目、急需緊缺培訓項目或基層培訓項目)。
各類課程安排和報名事宜,請查詢「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www.sacee.org.cn)。
另外,申報人參加本市專業科目現場講授、網上課程錄製,或被選聘為本市中、高級職稱評委專家參與職稱評審工作的,經高評委辦公室認定可適當抵扣繼續教育學時。
四、時間安排
(一)6月20日前。
委、辦、局(集團公司)、區完成單位考核提名、系統評議推薦等工作。系統評議推薦通過人員由所在系統填寫《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資格人員考核推薦表》(附件2)的「系統考核推薦小組意見」欄。通過評議推薦的方能進行網上申報,申報時須附推薦單位填寫並蓋章的《推薦證明》(附件4)。
單位所在區、系統不開展評議推薦的,單位完成考核提名後上報所在系統,由所在系統應在6月11日前書面委託其他系統進行評議推薦。
(二)6月15日-6月30日。
接受經系統推薦的人員網上申報,逾期申報系統將自動關閉。對未按時申報或未完成提交的申報人,不納入今年評審受理範圍。
網上申報要求:登錄21世紀人才網(www.21cnhr.gov.cn)—職稱專家—上海市職稱服務系統,如實註冊用戶信息,填寫基本資料,選擇所要申報的評委會及專業學科組,按照要求上傳規定的申報材料附件。申報材料填寫和附件上傳完成後,點擊提交,同時列印申報表。(請確認上傳附件不含病毒,否則可能導致材料上傳不完整而影響評審)。
(三)8月15日前。
高評委辦公室向申報人員反饋材料受理憑證。對於因申報人材料提交不全的,由高評委辦公室網上反饋通知補正。在8月1日前未按高評委要求完成修改補充並提交的,高評委辦公室不再受理審核。
(四)8月22日-31日。
申報人所在區、委辦局(集團公司)憑受理憑證按照書面材料上報要求,將材料分別送相關專業正高級工程師資格評委會辦公室(工業生產類評審材料直接送相關學科組)。受理時間為工作日9:30-11:00,14:00-16:00,節假日不受理。
對高評委表決通過的人員,由高評委辦公室在21世紀人才網公示20天。
五、材料要求
(一)對個人的材料要求。
1.《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定申報表》一式3份。
2.身份證(外地戶籍人員還需提供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證)、《學歷證書》、《高級工程師資格證書》、《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聘書》(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表》)、《重要獲獎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複印件一式1份,並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審核章。評審期間原件(除身份證外)由審核單位人事部門保管,以備查驗。
3.主送論文一式3份,其他論文一式1份。
4.推薦證明、誠信承諾書、繼續教育證書、工程技術報告、設計方案、研究報告、論文、專著等複印件各1份。
上述第2-4項均須作為附件材料通過職稱服務系統上傳(專著可上傳封面及目錄,論文另需上傳word版本)。
(二)對單位的材料要求。
1.《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資格人員考核推薦表》(附件2)一式3份。
2.《在職高級工程師及高級工程師(教授級)統計表》(附件3)1份。
六、材料報送地點。
(一)正高級工程師(工業生產類)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經濟信息化委人事教育處。
聯繫人:吳老師 電話:23119435。
材料報送地址:工業生產類高評委各學科組(聯繫地址附後)。
根據《關於本市開展正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滬人社規〔2018〕21號)有關要求,為做好本市2018年度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申報評審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詳見《關於本市開展正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具體內容見21世紀人才網—職稱專家—政策法規欄目)。本年度正高級工程師申報資歷年限計算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
二、論文論著要求
(一)申報人提交代表作的,須由同行業領域院士對該代表作進行認定推薦,並出具書面鑑定意見。
(二)申報人提交技術工作總結的,須同時提供申報人主持或為主參與的項目立項、結項、驗收、鑑定等相關材料。總結須簡要闡明項目水平,重點說明本人的專業理論水平、專業技術能力、在項目中的作用貢獻以及解決的技術難點與難題。其中至少一篇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為同行專家和主管部門認可(提交由兩名及以上本專業領域在職正高級專家出具的書面鑑定意見)。可行性研究、立項申請、結題報告以及項目技術報告等不作為個人評審職稱的依據。
(三)高評委辦公室對申報人所提交論文或技術工作總結(著作除外),將抽取部分進行重合度檢測。除獨著(譯著)僅需上傳封面、目錄及封底外(pdf格式,打包成一個文件作為論文附件上傳),提交論文及技術工作總結的,需上傳封面、目錄、內容(pdf格式),以及所有論文的word版本,並確保與所提交的書面材料完全相同。
三、繼續教育要求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需科目要求:參加智慧財產權公需科目、創新知識公需科目研修班及項目管理公需科目等規定的繼續教育(三選二)。
專業科目要求:參加1個及以上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項目(高級研修項目、急需緊缺培訓項目或基層培訓項目)。
各類課程安排和報名事宜,請查詢「上海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www.sacee.org.cn)。
另外,申報人參加本市專業科目現場講授、網上課程錄製,或被選聘為本市中、高級職稱評委專家參與職稱評審工作的,經高評委辦公室認定可適當抵扣繼續教育學時。
四、時間安排
(一)6月20日前。
委、辦、局(集團公司)、區完成單位考核提名、系統評議推薦等工作。系統評議推薦通過人員由所在系統填寫《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資格人員考核推薦表》(附件2)的「系統考核推薦小組意見」欄。通過評議推薦的方能進行網上申報,申報時須附推薦單位填寫並蓋章的《推薦證明》(附件4)。
單位所在區、系統不開展評議推薦的,單位完成考核提名後上報所在系統,由所在系統應在6月11日前書面委託其他系統進行評議推薦。
(二)6月15日-6月30日。
接受經系統推薦的人員網上申報,逾期申報系統將自動關閉。對未按時申報或未完成提交的申報人,不納入今年評審受理範圍。
網上申報要求:登錄21世紀人才網(www.21cnhr.gov.cn)—職稱專家—上海市職稱服務系統,如實註冊用戶信息,填寫基本資料,選擇所要申報的評委會及專業學科組,按照要求上傳規定的申報材料附件。申報材料填寫和附件上傳完成後,點擊提交,同時列印申報表。(請確認上傳附件不含病毒,否則可能導致材料上傳不完整而影響評審)。
(三)8月15日前。
高評委辦公室向申報人員反饋材料受理憑證。對於因申報人材料提交不全的,由高評委辦公室網上反饋通知補正。在8月1日前未按高評委要求完成修改補充並提交的,高評委辦公室不再受理審核。
(四)8月22日-31日。
申報人所在區、委辦局(集團公司)憑受理憑證按照書面材料上報要求,將材料分別送相關專業正高級工程師資格評委會辦公室(工業生產類評審材料直接送相關學科組)。受理時間為工作日9:30-11:00,14:00-16:00,節假日不受理。
對高評委表決通過的人員,由高評委辦公室在21世紀人才網公示20天。
五、材料要求
(一)對個人的材料要求。
1.《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定申報表》一式3份。
2.身份證(外地戶籍人員還需提供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證)、《學歷證書》、《高級工程師資格證書》、《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職務聘書》(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表》)、《重要獲獎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複印件一式1份,並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審核章。評審期間原件(除身份證外)由審核單位人事部門保管,以備查驗。
3.主送論文一式3份,其他論文一式1份。
4.推薦證明、誠信承諾書、繼續教育證書、工程技術報告、設計方案、研究報告、論文、專著等複印件各1份。
上述第2-4項均須作為附件材料通過職稱服務系統上傳(專著可上傳封面及目錄,論文另需上傳word版本)。
(二)對單位的材料要求。
1.《申報正高級工程師資格人員考核推薦表》(附件2)一式3份。
2.《在職高級工程師及高級工程師(教授級)統計表》(附件3)1份。
六、材料報送地點。
(一)正高級工程師(工業生產類)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經濟信息化委人事教育處。
聯繫人:吳老師 電話:23119435。
材料報送地址:工業生產類高評委各學科組(聯繫地址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