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疫情危急之時,作為受到多年教育、黨和人民培養下成長起來的為人民服務的外科醫生,我們必須盡到一個醫務工作者治病救人的應有職責。」1月22日,一張來自武漢市優撫醫院骨外科的「請戰書」出現在院辦,12個簽名,12個鮮紅的指印,是他們對抗疫情的決心。接下來的幾天裡,院辦里來自臨床各部門的「請戰書」紛涌而至。
武漢市優撫醫院地處武漢市發展大道187號,是武漢市最早的一家精神病醫院,值得一提的是,該醫院與武漢最早期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華南海鮮市場相距僅200米不到。據該院介紹,今年1月11日,住院患者中出現首例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例,鑒於該院緊鄰華南海鮮市場,屬於疫情重點防控區域,該院當即對發熱病患採取就地隔離措施。
隨著不明原因發熱的病例逐漸增多,該院醫護工作人員也先後出現發熱症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院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設7個專業工作組,分別承擔起一線突擊、醫護後援、院感監控、後勤保障、輿情防控、統籌調度等工作。1月中下旬至今,醫院462名幹部職工自己動手先後組建了兩個隔離病區,並組織完成了住院樓4個病區和5個職能科室的搬遷工作。
除夕夜,553名常住病人中出現了百餘例發熱和不同程度的ct影像肺部炎性改變。基礎疾病導致的情緒不穩,致使他們難以配合隔離,使得防控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鑒於該院的特殊性,武漢市政府及防控救治指揮部給予高度重視;武漢市衛健委先後兩次委派專家到醫院指導防控救治工作,並協助該院將6名確診病例和30名重症疑似病例轉入定點醫院救治;武漢市財政局協調劃拔資金1270萬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紛紛向該院捐贈了醫用防控物資和生活物資。
在如此有力的應援下,優撫醫院迅速啟動戰時程序,突破常規,緊急搶購病床240張、呼吸機3台、高頻制氧機2台、防護服20000套,大量藥品、檢測試劑逐漸到位,保證了防控工作的有序進行。
在高強度的防控救治工作中,該院醫護人員也出現被感染的情況。為穩定職工情緒,避免恐慌,院黨委主動走進病區,深入一線,與中層幹部開展了廣泛的交心談心活動,抓住一切機會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時以身作則,整個班子成員無一人休假,24小時堅守,黨員幹部履職盡責,天天到崗加班。院職工們以基層支部、科室或個人的名義紛紛向黨委提出到一線戰鬥的申請。
在剛剛開設的隔離病區里,一群90後、95後20多歲的年輕人,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病房中穿梭,汗水已將衣服濕透,他們卻沒有一個叫苦喊累。他們總是相互鼓勁、互相打氣,「還挺得住嗎?」「我沒事、扛得住。」「加油,我們能贏!」沒有什麼能打倒他們?
精神科一區科室主任朱倩芸,一直堅守在防疫戰役的第一線,由於過度勞累導致兩次暈倒仍不曾退出崗位。同事勸她休息兩天,她說:「現在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休息了,我們的病人怎麼辦?」?
龔世虎、瞿永華是一對雙職工,前者始終戰鬥在隔離病區第一線,後者節前離漢,得知疫情,明知危險,卻想盡辦法從十堰趕回單位,其事跡被十堰晚報以「高速路口,交警向一輛車敬禮送行,這是一篇寫哭記者的報道」刊登。
據介紹,截至今年2月5日,該院549名患者中已累計確診病例8例,出現疑似病例85例,好轉36例。在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戰場上,優撫醫院全體幹部職工仍忘我奮鬥在最前線。
武漢市優撫醫院地處武漢市發展大道187號,是武漢市最早的一家精神病醫院,值得一提的是,該醫院與武漢最早期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華南海鮮市場相距僅200米不到。據該院介紹,今年1月11日,住院患者中出現首例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例,鑒於該院緊鄰華南海鮮市場,屬於疫情重點防控區域,該院當即對發熱病患採取就地隔離措施。
隨著不明原因發熱的病例逐漸增多,該院醫護工作人員也先後出現發熱症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院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設7個專業工作組,分別承擔起一線突擊、醫護後援、院感監控、後勤保障、輿情防控、統籌調度等工作。1月中下旬至今,醫院462名幹部職工自己動手先後組建了兩個隔離病區,並組織完成了住院樓4個病區和5個職能科室的搬遷工作。
除夕夜,553名常住病人中出現了百餘例發熱和不同程度的ct影像肺部炎性改變。基礎疾病導致的情緒不穩,致使他們難以配合隔離,使得防控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鑒於該院的特殊性,武漢市政府及防控救治指揮部給予高度重視;武漢市衛健委先後兩次委派專家到醫院指導防控救治工作,並協助該院將6名確診病例和30名重症疑似病例轉入定點醫院救治;武漢市財政局協調劃拔資金1270萬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紛紛向該院捐贈了醫用防控物資和生活物資。
在如此有力的應援下,優撫醫院迅速啟動戰時程序,突破常規,緊急搶購病床240張、呼吸機3台、高頻制氧機2台、防護服20000套,大量藥品、檢測試劑逐漸到位,保證了防控工作的有序進行。
在高強度的防控救治工作中,該院醫護人員也出現被感染的情況。為穩定職工情緒,避免恐慌,院黨委主動走進病區,深入一線,與中層幹部開展了廣泛的交心談心活動,抓住一切機會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時以身作則,整個班子成員無一人休假,24小時堅守,黨員幹部履職盡責,天天到崗加班。院職工們以基層支部、科室或個人的名義紛紛向黨委提出到一線戰鬥的申請。
在剛剛開設的隔離病區里,一群90後、95後20多歲的年輕人,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病房中穿梭,汗水已將衣服濕透,他們卻沒有一個叫苦喊累。他們總是相互鼓勁、互相打氣,「還挺得住嗎?」「我沒事、扛得住。」「加油,我們能贏!」沒有什麼能打倒他們?
精神科一區科室主任朱倩芸,一直堅守在防疫戰役的第一線,由於過度勞累導致兩次暈倒仍不曾退出崗位。同事勸她休息兩天,她說:「現在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休息了,我們的病人怎麼辦?」?
龔世虎、瞿永華是一對雙職工,前者始終戰鬥在隔離病區第一線,後者節前離漢,得知疫情,明知危險,卻想盡辦法從十堰趕回單位,其事跡被十堰晚報以「高速路口,交警向一輛車敬禮送行,這是一篇寫哭記者的報道」刊登。
據介紹,截至今年2月5日,該院549名患者中已累計確診病例8例,出現疑似病例85例,好轉36例。在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戰場上,優撫醫院全體幹部職工仍忘我奮鬥在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