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這裡專題召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主要目的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奮力攻堅,迎接省級檢查測評,鞏固擴大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好基礎。近年來,我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經濟發展、城鄉面貌、基礎設施、治理水平等都有長足進步,特別是去年的測評在縣級市排名中前進了5個名次,為下一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礎,成績值得肯定。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謝!剛才,xx同志就迎接省級文明城市檢查測評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就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要提升三個認識,統一思想
第一,創建文明城市是大勢所趨。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的最高榮譽,是反映城市綜合實力和整體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尺。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競爭日益激烈,創建文明城市已經成為各地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目標。xx去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xx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按照《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規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周期為三年,事實上我們與xx其他縣市區相比至少慢了三年。在這方面,我們是後來者,但我們要後來者居上,增強創建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按照七屆二次黨代會確定的堅持「兩步走」目標(從2018年至2023年先打好基礎,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此基礎上,再奮鬥三年,到2026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確保在新的創建周期第一年取得好成績。
第二,創建文明城市是發展所需。一個城市要發展,既要靠內生動力,又要靠環境吸引力。一個文明的城市,必定是發展環境好的城市,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人才引進等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推動力。我們要緊緊圍繞創建文明城市,進一步優化八大環境,即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有利條件。
第三,創建文明城市是民心所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是物質上的充裕,也是精神上的滿足。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對追求文明美好生活的願望更加迫切。創建文明城市,就是順應人民群眾期盼的具體行動,是滿足人民群眾願望的實事工程。經過近年來的文明創建活動,老百姓深刻地感受到其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實在利益,獲得了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現在群眾最擔心的就是文明創建出現反彈、回潮、復原,用群眾的話來講,就是「辛辛苦苦兩三年,一下退到創建前」;最反感的就是圖虛名、搞應付;最害怕的就是走過場、搞形式;最期盼的就是要深入、紮實、持久地抓創建,獲得更多的實惠,得到更多的方便,創造更多的商機。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文明創建工作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與測評指標體系相比,與人民群眾對文明創建的要求和期待,還有許多差距和不足。我們要注重的是,不能把文明創建作為一時的檢查來對待,而應將其作為造福群眾的一件實事來辦。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得牌」,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讓老百姓得益。同時,創建文明城市的標準不會一成不變,文明城市的榮譽也不會一定終身。切不可認為,文明城市的測評結束了,就萬事大吉了。我們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更加自覺地把創建活動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二、要處理三種關係,統籌推進
(一)要正確處理顏值和氣質的關係,做到內外兼修。生活中,我們說一個人美,不僅是顏值高,更主要是氣質好。同樣,一座文明城市,既要看顏值,更要看氣質。所謂「顏值」,指的是城市的環境風貌和公共秩序;所謂「氣質」,指的是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這兩者應統一於文明城市創建之中。
一方面,要首先解決好外在「顏值」的問題。要以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為抓手,突出抓好環境衛生治「髒」、公共秩序治「亂」和窗口服務治「差」三大整治行動。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一要加強交通秩序管理。公安交警部門要加強執法,對酒駕、超速、超載、違停等違法行為,一律頂格處罰,這個工作我們一直在抓,抓得很好,現在還要繼續抓、嚴格抓。二要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城管部門要對占道經營、亂貼小廣告等行為堅決制止,該處罰的處罰,決不手軟,尤其要結合現在開展的馬路市場專項整治,加強對廣場、農貿市場、背街小巷的監管,確保歸店經營。住建部門要加大對違章建設的監管力度,確保城區不能新增一例違法建築。三要加強衛生健康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城鄉環境衛生同治力度,做好面上的清潔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食品藥品、餐飲安全衛生管理,尤其要對農貿市場、校園周邊商店嚴格監管,確保食品安全。四要加強生態環境管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抓好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地污染、噪聲污染等治理,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xx
另一方面,要著重在培養內在「氣質」上下功夫,建設「三個城市」。一是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道德是文明之魂。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創建工作的全過程,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文明勸導志願服務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讓傳統美德、文明之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二是文化厚重的文明城市。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創建文明城市,要堅持文化立市戰略,深入發掘和開發利用xx的文化資源,廣泛開展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把文化基因根植於城市發展和群眾生活之中,實現以文載城、以文化人,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三是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建設文明城市離不開和諧的外部環境。要著力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完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突出抓好綜合治理,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優越的工作環境、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諧的人文環境,真正實現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統一。
(二)要正確處理主導和主體的關係,實現共建共享。群眾既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創建的主體。新形勢下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必須發揮好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和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惠及人民,實現從「政府獨奏」走向「全民合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老百姓普遍關注的問題,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身邊小事做起,從文明細節抓起,多辦實事好事,讓群眾看到創建帶來的新變化,並積極開展市民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創建活動,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明創建工作中來,確保我們的文明創建活動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同時,我們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單位也都是文明創建的主體,要從大家自身做起,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動員和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堅持文明執法、文明行政、文明服務,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創造美好生活、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三)要正確處理城市和鄉村的關係,促進一體發展。城市是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的「火車頭」,對創建工作具有牽引拉動作用。然而,一花獨秀不是春。我市是一個農業大市,農民占到總人口近80%,沒有鄉風文明,就不存在城市文明。只有城鄉文明兩手抓、兩手硬,才能實現精神文明建設整體推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明城市。今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鄉村振興戰略時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實行城鄉聯動、全域創建,注重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反哺作用,以城市發展帶動鄉村發展,以城市新風帶動文明鄉風,以城市優勢文化資源支持農村文化建設,讓城鄉居民共享文明創建成果,實現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讓文明之風吹遍xx城鄉大地。
三、要強化三項措施,確保效果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文明創建迎檢是一項嚴肅的重大政治任務。各創建責任單位和鄉鎮街道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實創建主體責任,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把文明創建測評任務進一步細化分解,具體到部門、具體到崗位、具體到人員,確保層層有人抓、環環有人管。市級層面,迎檢工作由xx同志抓總,xx同志具體調度,其他市級領導負責分管或聯繫範圍內的創文工作指導和督促。市創建辦、文明辦作為牽頭單位,要抓好業務指導、督促檢查和各責任部門間的溝通協調等工作,確保測評工作不丟分、不失分。
二要強化督查考核。創建辦、文明辦要會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加強對各單位的文明創建工作督查,及時交辦問題清單,確保責任落實到單位到人。嚴格實行文明創建的責任追究制,凡因單位或個人責任落實不到位,影響迎檢成績的,一律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並對直接責任人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進行嚴肅問責,並將創建工作與文明單位考核掛鈎、與幹部績效考核掛鈎。要把責任約束與輿論約束、社會約束結合起來,對一切損害公共利益、破壞xx形象的不文明行為,要公開曝光、譴責鞭撻,形成輿論壓力。要發動離退老同志、在校青少年和社會志願者配合有關職能部門工作,形成廣泛參與管理、服務和監督的良好格局。
三要強化輿論宣傳。宣傳部門及各新聞媒體要高度重視迎檢宣傳工作,大力宣傳文明創建取得的突出成果,大力宣傳創建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推進創建的工作經驗,提高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支持度。各地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在企業、學校、社區等重要場所和公共區域大力宣傳文明創建內容,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濃厚的創文氛圍。
同志們,文明城市創建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全市上下要振奮精神,再接再厲,齊心協力,真抓實幹,確保在省級文明城市指數測評中取得好成績,為建設xx,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宏偉目標不懈奮鬥。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這裡專題召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主要目的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奮力攻堅,迎接省級檢查測評,鞏固擴大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好基礎。近年來,我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經濟發展、城鄉面貌、基礎設施、治理水平等都有長足進步,特別是去年的測評在縣級市排名中前進了5個名次,為下一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礎,成績值得肯定。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謝!剛才,xx同志就迎接省級文明城市檢查測評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就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要提升三個認識,統一思想
第一,創建文明城市是大勢所趨。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的最高榮譽,是反映城市綜合實力和整體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尺。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競爭日益激烈,創建文明城市已經成為各地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目標。xx去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xx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按照《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規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周期為三年,事實上我們與xx其他縣市區相比至少慢了三年。在這方面,我們是後來者,但我們要後來者居上,增強創建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按照七屆二次黨代會確定的堅持「兩步走」目標(從2018年至2023年先打好基礎,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此基礎上,再奮鬥三年,到2026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確保在新的創建周期第一年取得好成績。
第二,創建文明城市是發展所需。一個城市要發展,既要靠內生動力,又要靠環境吸引力。一個文明的城市,必定是發展環境好的城市,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人才引進等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推動力。我們要緊緊圍繞創建文明城市,進一步優化八大環境,即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有利條件。
第三,創建文明城市是民心所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僅是物質上的充裕,也是精神上的滿足。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對追求文明美好生活的願望更加迫切。創建文明城市,就是順應人民群眾期盼的具體行動,是滿足人民群眾願望的實事工程。經過近年來的文明創建活動,老百姓深刻地感受到其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實在利益,獲得了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現在群眾最擔心的就是文明創建出現反彈、回潮、復原,用群眾的話來講,就是「辛辛苦苦兩三年,一下退到創建前」;最反感的就是圖虛名、搞應付;最害怕的就是走過場、搞形式;最期盼的就是要深入、紮實、持久地抓創建,獲得更多的實惠,得到更多的方便,創造更多的商機。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文明創建工作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與測評指標體系相比,與人民群眾對文明創建的要求和期待,還有許多差距和不足。我們要注重的是,不能把文明創建作為一時的檢查來對待,而應將其作為造福群眾的一件實事來辦。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得牌」,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讓老百姓得益。同時,創建文明城市的標準不會一成不變,文明城市的榮譽也不會一定終身。切不可認為,文明城市的測評結束了,就萬事大吉了。我們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更加自覺地把創建活動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二、要處理三種關係,統籌推進
(一)要正確處理顏值和氣質的關係,做到內外兼修。生活中,我們說一個人美,不僅是顏值高,更主要是氣質好。同樣,一座文明城市,既要看顏值,更要看氣質。所謂「顏值」,指的是城市的環境風貌和公共秩序;所謂「氣質」,指的是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這兩者應統一於文明城市創建之中。
一方面,要首先解決好外在「顏值」的問題。要以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為抓手,突出抓好環境衛生治「髒」、公共秩序治「亂」和窗口服務治「差」三大整治行動。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一要加強交通秩序管理。公安交警部門要加強執法,對酒駕、超速、超載、違停等違法行為,一律頂格處罰,這個工作我們一直在抓,抓得很好,現在還要繼續抓、嚴格抓。二要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城管部門要對占道經營、亂貼小廣告等行為堅決制止,該處罰的處罰,決不手軟,尤其要結合現在開展的馬路市場專項整治,加強對廣場、農貿市場、背街小巷的監管,確保歸店經營。住建部門要加大對違章建設的監管力度,確保城區不能新增一例違法建築。三要加強衛生健康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城鄉環境衛生同治力度,做好面上的清潔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食品藥品、餐飲安全衛生管理,尤其要對農貿市場、校園周邊商店嚴格監管,確保食品安全。四要加強生態環境管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抓好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地污染、噪聲污染等治理,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xx
另一方面,要著重在培養內在「氣質」上下功夫,建設「三個城市」。一是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道德是文明之魂。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創建工作的全過程,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文明勸導志願服務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讓傳統美德、文明之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二是文化厚重的文明城市。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創建文明城市,要堅持文化立市戰略,深入發掘和開發利用xx的文化資源,廣泛開展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把文化基因根植於城市發展和群眾生活之中,實現以文載城、以文化人,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三是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建設文明城市離不開和諧的外部環境。要著力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完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突出抓好綜合治理,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優越的工作環境、舒適的生活環境、和諧的人文環境,真正實現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統一。
(二)要正確處理主導和主體的關係,實現共建共享。群眾既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創建的主體。新形勢下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必須發揮好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和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惠及人民,實現從「政府獨奏」走向「全民合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老百姓普遍關注的問題,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身邊小事做起,從文明細節抓起,多辦實事好事,讓群眾看到創建帶來的新變化,並積極開展市民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創建活動,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明創建工作中來,確保我們的文明創建活動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同時,我們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單位也都是文明創建的主體,要從大家自身做起,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動員和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堅持文明執法、文明行政、文明服務,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創造美好生活、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三)要正確處理城市和鄉村的關係,促進一體發展。城市是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的「火車頭」,對創建工作具有牽引拉動作用。然而,一花獨秀不是春。我市是一個農業大市,農民占到總人口近80%,沒有鄉風文明,就不存在城市文明。只有城鄉文明兩手抓、兩手硬,才能實現精神文明建設整體推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明城市。今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鄉村振興戰略時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實行城鄉聯動、全域創建,注重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反哺作用,以城市發展帶動鄉村發展,以城市新風帶動文明鄉風,以城市優勢文化資源支持農村文化建設,讓城鄉居民共享文明創建成果,實現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讓文明之風吹遍xx城鄉大地。
三、要強化三項措施,確保效果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文明創建迎檢是一項嚴肅的重大政治任務。各創建責任單位和鄉鎮街道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實創建主體責任,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把文明創建測評任務進一步細化分解,具體到部門、具體到崗位、具體到人員,確保層層有人抓、環環有人管。市級層面,迎檢工作由xx同志抓總,xx同志具體調度,其他市級領導負責分管或聯繫範圍內的創文工作指導和督促。市創建辦、文明辦作為牽頭單位,要抓好業務指導、督促檢查和各責任部門間的溝通協調等工作,確保測評工作不丟分、不失分。
二要強化督查考核。創建辦、文明辦要會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加強對各單位的文明創建工作督查,及時交辦問題清單,確保責任落實到單位到人。嚴格實行文明創建的責任追究制,凡因單位或個人責任落實不到位,影響迎檢成績的,一律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並對直接責任人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進行嚴肅問責,並將創建工作與文明單位考核掛鈎、與幹部績效考核掛鈎。要把責任約束與輿論約束、社會約束結合起來,對一切損害公共利益、破壞xx形象的不文明行為,要公開曝光、譴責鞭撻,形成輿論壓力。要發動離退老同志、在校青少年和社會志願者配合有關職能部門工作,形成廣泛參與管理、服務和監督的良好格局。
三要強化輿論宣傳。宣傳部門及各新聞媒體要高度重視迎檢宣傳工作,大力宣傳文明創建取得的突出成果,大力宣傳創建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推進創建的工作經驗,提高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支持度。各地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在企業、學校、社區等重要場所和公共區域大力宣傳文明創建內容,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濃厚的創文氛圍。
同志們,文明城市創建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全市上下要振奮精神,再接再厲,齊心協力,真抓實幹,確保在省級文明城市指數測評中取得好成績,為建設xx,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宏偉目標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