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之「走月」
中秋節之夜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樓賞月,談笑風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上海也有此俗。
習俗之「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祭月,即祭拜月神。
古時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有著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
習俗之「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在後來就慢慢變成了輕鬆的歡娛。
據說在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得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在這一天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
據文字記載,民間中秋賞月活動大約始於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習俗之「觀潮」
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習俗之「吃月餅」
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習俗之「燒斗香」
江蘇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
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
習俗之「燃燈」
燃燈以助月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繫於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習俗之「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習俗之「玩兔爺」
玩兔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冑,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隻大耳朵,亦莊亦諧。
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北京百姓們稱它為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遊戲有餘。
習俗之「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嘆。
習俗之「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
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習俗之「燃寶塔燈」
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
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
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
習俗之「賞桂花」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佳節的一種美的享受。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2021年中秋節的習俗活動[朗讀]
中秋節習俗
1、月餅
每到中秋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徵著團圓,寓意著圓滿,是我們對親情的寄託。在中秋節來臨之際,親朋好友互相贈月餅,是一種親情的體現,也是社會關係的聯絡。
在節日當晚,一家人會圍在香案前切月餅吃,每個人都要吃,這代表了自己是這個家的一分子,象徵著團員。
2、設香案
中秋季也是祭月的節日,人們會設香案,點上香,放上水果、月餅等,香案置於院落中,表達了對月亮的祭拜,也表達了人們對神的敬仰。
3、賞月
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騷客們發起,他們的詩句及作品促使這種活動逐漸成為一種習俗,這一天一家人一起賞月那叫圓滿,一個人漂泊在外賞月,會異常孤單。無論如何,這一天,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看幾眼月亮。
中秋節的來歷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有什麼含義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思念親人的色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句貼切地反映了中秋佳節的意義,反映了人們對月圓的祈盼和對相思之人的牽掛。
1、和諧
中秋慶賀著期待著豐收,因此也期待著和諧。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飯吃也;諧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講話也。希望我們的祖國「政通人和」,社會「和諧有序」,外交上要堅持「和平共處」,國與國之間要「和而不同」,幹事業要「和衷共濟」,處世要「和光同塵」,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做生意信奉「和氣生財」,待人要注意「和藹可親」,說話要「和顏悅色」,批評要「和風細雨」,夫妻之間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團圓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著強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從天上的月亮聯想到人間團圓,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在兵荒馬亂、饑饉連年的歲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拋家離鄉,天各一方。在淒涼的月夜,詩人舉首望月,聯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們此時此刻也會像自己一樣望月垂淚,共生鄉愁,於是寫下這情真意切的思親名句。
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一種現實的需要,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3、敬老
中秋文化傳統源遠流長,這種文化生髮於夏商周之時,並與古代養老實踐相結合,可以說是一種敬老、養老文化。《禮記》有言:「凡三王養老皆引年,月令仲秋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三王指夏禹、商湯和周文王。因為仲秋時節「月至四陰,陰已盛矣。時以陽衰陰盛為秋,人以陽衰陰盛為老。」三王順應時令,於仲秋舉行養老儀式,對身疲力衰的老人,贈予手杖行路,賜以糜粥飲食,體現了對老年人的尊重。
4、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月是民族和諧、家庭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當然,現在看來,名義上拜月亮,其實念念不忘的應該是自己的祖先吧,還有就是思念那些遠方不能夠團圓的親人們。總之,中秋節,就是團圓節,就是溯宗追遠,就是一家團聚的節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1、月餅
每到中秋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徵著團圓,寓意著圓滿,是我們對親情的寄託。在中秋節來臨之際,親朋好友互相贈月餅,是一種親情的體現,也是社會關係的聯絡。
在節日當晚,一家人會圍在香案前切月餅吃,每個人都要吃,這代表了自己是這個家的一分子,象徵著團員。
2、設香案
中秋季也是祭月的節日,人們會設香案,點上香,放上水果、月餅等,香案置於院落中,表達了對月亮的祭拜,也表達了人們對神的敬仰。
3、賞月
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騷客們發起,他們的詩句及作品促使這種活動逐漸成為一種習俗,這一天一家人一起賞月那叫圓滿,一個人漂泊在外賞月,會異常孤單。無論如何,這一天,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看幾眼月亮。
中秋節的來歷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有什麼含義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思念親人的色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句貼切地反映了中秋佳節的意義,反映了人們對月圓的祈盼和對相思之人的牽掛。
1、和諧
中秋慶賀著期待著豐收,因此也期待著和諧。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飯吃也;諧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講話也。希望我們的祖國「政通人和」,社會「和諧有序」,外交上要堅持「和平共處」,國與國之間要「和而不同」,幹事業要「和衷共濟」,處世要「和光同塵」,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做生意信奉「和氣生財」,待人要注意「和藹可親」,說話要「和顏悅色」,批評要「和風細雨」,夫妻之間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團圓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著強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從天上的月亮聯想到人間團圓,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在兵荒馬亂、饑饉連年的歲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拋家離鄉,天各一方。在淒涼的月夜,詩人舉首望月,聯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們此時此刻也會像自己一樣望月垂淚,共生鄉愁,於是寫下這情真意切的思親名句。
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一種現實的需要,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3、敬老
中秋文化傳統源遠流長,這種文化生髮於夏商周之時,並與古代養老實踐相結合,可以說是一種敬老、養老文化。《禮記》有言:「凡三王養老皆引年,月令仲秋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三王指夏禹、商湯和周文王。因為仲秋時節「月至四陰,陰已盛矣。時以陽衰陰盛為秋,人以陽衰陰盛為老。」三王順應時令,於仲秋舉行養老儀式,對身疲力衰的老人,贈予手杖行路,賜以糜粥飲食,體現了對老年人的尊重。
4、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月是民族和諧、家庭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當然,現在看來,名義上拜月亮,其實念念不忘的應該是自己的祖先吧,還有就是思念那些遠方不能夠團圓的親人們。總之,中秋節,就是團圓節,就是溯宗追遠,就是一家團聚的節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節源自於人們對月亮的崇拜。我國是古老的農業國家,古人經長期觀察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祭祀活動。《周禮》記載,我國周朝時就有中秋之夜擊鼓賦詩以「迎寒」的活動,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舉行「夕月」儀式。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北魏、隋唐以來,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人們為了祈求月神為農業發揮有利作用,或為了慶祝豐收,答謝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視祭月、拜月禮俗,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壇場。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在祭月拜月的同時,又出現了賞月的習俗。晉代文獻中已有中秋賞月的記載。
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到了明清,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上升為與新年、清明、端午並重的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圓之日,又是親人團聚、團圓之時。自古以來,團結、團圓、慶豐收,就是中秋節的主題。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由家人團聚、團圓、和睦相處,達到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倘若對中秋節的風俗活動探幽溯源,可從先秦時代談起。
中秋節的起源與我國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國家。農業的發展與季節有很大關係,而秋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說文解字》釋「秋」為「禾穀熟也」。在科學尚不發達的時代,無論是播種還是收穫,人們往往祈禱土地神,前者為「春祈」,後者稱「秋報」或「秋社」。八月中旬,正是秋糧收割之際,一年汗水拋撒在土地上,收穫在即,因此,家家祭祀土地神,答謝神的保佑。於是,圍繞秋報出現了一系列儀式和風俗活動。中秋節另一淵源與我國古代拜月習俗有關。在我國原始宗教中也是多神教,更多者是自然崇拜。「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國古代就有祭月、拜月之風。在《禮記》中就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可見古代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儀。到漢魏以後,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賞月之風。詠月、賞月的詩賦之作,史冊所載連篇累犢。如漢代枚乘有《月賦》,南梁沈約有《詠月詩》,朱褒、庚肩吾有《舟中望月詩》,張正見有《薄帷鑒明月詩》,此類拜月、賞月之詩,多不勝舉。那時這些習俗並不一定局限於某一日,所以也未能形成中秋節。然而,正是這種拜月賞月風俗給中秋節的產生打下了基礎。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因為夏曆的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正中,故稱中秋。我國古代人民已經認識到中秋日雲稀霧少,秋雨洗塵,此時月光最皎潔、明亮,散發著柔和的光芒,清輝灑滿大地。據《晉書·袁宏傳》記載:「謝尚時鎮牛清,秋葉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當時已有在秋夜賞月賦詩者。到了唐代,人們中秋賞月約定成俗。
詩人歐陽詹《玩月詩序》中就認為冬天賞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徹骨,而夏天又多雨,雲遮霧蔽,有損月輝,唯有秋天空氣清爽,賞月時令,所謂「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況埃壑不流,太空悠悠,蟬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人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正因如此,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才是賞月、玩月的時令。「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中秋節便成了中國人民非常喜愛的傳統節日。由於中秋節的主要內容是賞月、拜月、玩月,所以有俗稱中秋節為「月節」或「月夕」。唐代人還將中秋節稱為「端正月」,如韓愈《和崔舍人詠月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詩中「端正月」就是指中秋節。
在唐代,中秋賞月之俗已十分盛行,如《開元天寶遺事》載:
「八月十五日夜,(蘇顏)于禁中直宿,諸學士備文酒之宴。時長天無雲,月色如晝。蘇曰:『清光可愛,何用燈燭?』遂使撤去。」《唐逸史》云:「羅公遠,鄂州人。開元中,中秋夜侍明皇於宮中玩月。」唐詩中也有不少歌詠中秋之夜的詩篇,如司空圖的《中秋》詩云:「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唐人認為,中秋不見月是件很遺憾的事。
月宮的神話傳說本身就具有十分浪漫誘人的色彩,因此唐代中秋節拜月、賞月也就充滿了傳奇般的動人故事。當然,這些故事仍然與風流天子唐玄宗、楊貴妃聯繫在一起。《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節都要賞月,天上秋光融融,太液池裡波光粼粼,桂花飄香,金蟬鳴唱,真是良宵佳節,情意濃濃。然而抬頭望月之際,唐玄宗眼看明月西墜,但意興未盡,於是下令左右在太液池西岸另築一百尺高台,準備作為來年與貴妃賞月之用,此台稱之「賞月台」。然而此台修成不久,適逢「安史之亂」,「賞月台」毀於戰亂之中,僅餘一台基遺址。唐玄宗中秋賞月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夜遊月宮的傳說了。據《龍城錄》。
記載:開元六年,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天師做起法術,三人一起步上雲霄,漫遊月宮。在玉光玲瓏的月亮中,突見一座宮殿飛浮,瓊樓玉宇,寒氣逼人,濕露沾衣。在一大宮殿前榜書「廣寒清虛之府」。宮前有兵衛守門很嚴,刀槍劍戟,白刃燦然若霜雪耀目。天師與唐太宗及鴻都道士三人皆不能進入,唐玄宗十分遺憾。天師又引唐玄宗躍身到雲端煙霧中,透過雲端俯瞰長安皇城,見城胭巍峨,殿閣林立。正觀望之時,又聞到一股沁人的濃郁清香飄來,長空下視,萬頃一片透明。仙人、道士,有的乘雲,有的架鶴,冉冉飄來,在空中往來遊戲。過了一會兒,向前一走,又覺翠色冷光相映交射,令人目眩,而且感到霧氣逼人,不能再進。這時又見到十餘位仙子般美麗的宮娥,皆衣著皓白,跨乘白鶯,長袖冉冉,往來舞笑於廣陵大桂樹之下;又聽到仙樂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疏通音律,聽得音律,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正是唐玄宗入迷如痴時,申天師卻請歸宮。三人如同旋風一般降落人間。唐玄宗回憶剛才月中遊歷,恍若夢中。到了第二天晚上,唐玄宗又請申天師帶他月中一游,但天師只是笑而不允。
唐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舞,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關於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傳說不一,像《漱石閒談》記載,中秋夜道士羅公遠擲杖化為銀橋,請唐玄宗游月宮,見廣寒宮群仙歌舞,問是何曲,群仙答是霓裳羽衣,唐玄宗記其歌舞,回人間教習歌女。而《集異記》又雲是道士葉法善與唐太宗同游月宮,在雲端路過潞州城上,俯視城郭悄然,而且色如晝,葉法善請唐玄宗吹玉笛,並抓金錢撒向城中。過了十餘天,潞州官吏進奏,中秋夜有天樂臨城,並降金錢。這些傳說自然不可信,如果稍加推敲就會發現這是道家編造出來的。
如前所述,我們知道隋唐之際佛、道、儒三家鬥爭激烈,唐太宗曾下詔道士在僧尼之上,揚道抑佛,尊太上老君李聃為祖。唐高宗又給老子上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武則天時一度揚佛抑道,但為時不久,唐中宗、唐玄宗又抑佛揚道。唐玄宗不但認老子為祖宗,而且在玄元皇帝下又封「四大真人」:莊子為「南華真人」,文子為「通玄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庚桑子為「洞靈真人」。
對葉法善、羅公遠之流的道士們堅信不疑,一時間道士們甚囂塵上,得意洋洋,於是編造出這一經不起推敲的神話。儘管這些神話是編造出來的,但是,也反映出唐玄宗時宮廷確實十分崇尚中秋賞月的風俗活動。所以這些編造的神話無不與中秋節有關係。再者唐玄宗御製《霓裳羽衣舞曲》也確有其事,它是唐代的宮廷歌舞之一。然而,唐玄宗從廣寒宮偷學來的這支樂舞,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幸福,卻像《後庭花》一樣給這位沉溺於聲色的皇帝帶來的是國破家亡的安史之亂。因此歷代詩人無不對此予以尖刻辛辣的諷刺。如杜牧《過華清宮》所道:「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白居易《長恨歌》中也寫道:「漁陽輩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而唐代詩人李約《過華清宮》詩更就此曲直接指出: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擾有樹長生。
此詩把安史之亂的禍因直接歸罪於《霓裳羽衣舞曲》,未免誇大其詞了。但是,唐玄宗晚年好遊樂,溺於聲色,疏於朝政,導致安史之亂確實是事實,歷史已有公論,故不多述。
正如唐代詩人曹松《中秋對月》詩云:「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月圓照九州,宮中唐玄宗俄而修賞月台,俄而神遊月宮,而民間則無此財力修賞月台,也無道士相助漫步月宮,但是民間拜月賞月的風俗活動卻要豐富多了。有的詩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樓賞月賦詩抒懷;有的尋找江河湖水,靜坐一葉扁舟,以觀皎潔月輝,俯視粼粼水波,銀光月影,興味盎然;有的則人寺觀道院清凈之地,或直上高峰賞月,萬里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畫屏,更別有一番情趣。有一年中秋節,宰相武元衡召集詩友柳工綽、張正一、徐放、崔備、王良會等人同登錦樓賞月,良宵美景使人心曠神怡,柳公綽詩中描繪當時景物寫道:「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淺,遙辨雪山重。萬井金風肅,千林玉露濃。」登上錦樓,在一輪清冷的月光下,江水也變得明澈清淺,遠望重重山巒,如覆霜雪,一片銀白。金風蕭蕭,林木露水斑斑,閃耀銀輝。此情此景,怎不使詩人詩意大發,吟風嘯月?因此崔備在《奉和武相公錦樓玩月》詩中寫道:「清景同千里,寒光盡一年。竟天多雁過,通夕少人眠。」唐憲宗元和元年(805年),大詩人白居易辭去中書省校書郎職務,與元微之準備應制舉,退居於唐長安華陽觀,累月足不出戶,揣摩當代政治利弊,準備策問。可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卻一定要在華陽觀招友玩月並賦詩:「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越職上書請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之事,被貶為江州(今九江市)司馬。他在中秋夜謐浦沙頭的謐亭望月賦詩云: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淦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儘管月光同往年相似,只因時異境遷,貶滴江州,回想起在京都曲江流飲,杏園賞月,他便感到無限惆悵傷感。
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到了明清,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上升為與新年、清明、端午並重的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圓之日,又是親人團聚、團圓之時。自古以來,團結、團圓、慶豐收,就是中秋節的主題。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由家人團聚、團圓、和睦相處,達到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倘若對中秋節的風俗活動探幽溯源,可從先秦時代談起。
中秋節的起源與我國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國家。農業的發展與季節有很大關係,而秋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說文解字》釋「秋」為「禾穀熟也」。在科學尚不發達的時代,無論是播種還是收穫,人們往往祈禱土地神,前者為「春祈」,後者稱「秋報」或「秋社」。八月中旬,正是秋糧收割之際,一年汗水拋撒在土地上,收穫在即,因此,家家祭祀土地神,答謝神的保佑。於是,圍繞秋報出現了一系列儀式和風俗活動。中秋節另一淵源與我國古代拜月習俗有關。在我國原始宗教中也是多神教,更多者是自然崇拜。「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國古代就有祭月、拜月之風。在《禮記》中就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可見古代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儀。到漢魏以後,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賞月之風。詠月、賞月的詩賦之作,史冊所載連篇累犢。如漢代枚乘有《月賦》,南梁沈約有《詠月詩》,朱褒、庚肩吾有《舟中望月詩》,張正見有《薄帷鑒明月詩》,此類拜月、賞月之詩,多不勝舉。那時這些習俗並不一定局限於某一日,所以也未能形成中秋節。然而,正是這種拜月賞月風俗給中秋節的產生打下了基礎。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因為夏曆的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正中,故稱中秋。我國古代人民已經認識到中秋日雲稀霧少,秋雨洗塵,此時月光最皎潔、明亮,散發著柔和的光芒,清輝灑滿大地。據《晉書·袁宏傳》記載:「謝尚時鎮牛清,秋葉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當時已有在秋夜賞月賦詩者。到了唐代,人們中秋賞月約定成俗。
詩人歐陽詹《玩月詩序》中就認為冬天賞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徹骨,而夏天又多雨,雲遮霧蔽,有損月輝,唯有秋天空氣清爽,賞月時令,所謂「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況埃壑不流,太空悠悠,蟬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人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正因如此,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才是賞月、玩月的時令。「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中秋節便成了中國人民非常喜愛的傳統節日。由於中秋節的主要內容是賞月、拜月、玩月,所以有俗稱中秋節為「月節」或「月夕」。唐代人還將中秋節稱為「端正月」,如韓愈《和崔舍人詠月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詩中「端正月」就是指中秋節。
在唐代,中秋賞月之俗已十分盛行,如《開元天寶遺事》載:
「八月十五日夜,(蘇顏)于禁中直宿,諸學士備文酒之宴。時長天無雲,月色如晝。蘇曰:『清光可愛,何用燈燭?』遂使撤去。」《唐逸史》云:「羅公遠,鄂州人。開元中,中秋夜侍明皇於宮中玩月。」唐詩中也有不少歌詠中秋之夜的詩篇,如司空圖的《中秋》詩云:「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唐人認為,中秋不見月是件很遺憾的事。
月宮的神話傳說本身就具有十分浪漫誘人的色彩,因此唐代中秋節拜月、賞月也就充滿了傳奇般的動人故事。當然,這些故事仍然與風流天子唐玄宗、楊貴妃聯繫在一起。《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節都要賞月,天上秋光融融,太液池裡波光粼粼,桂花飄香,金蟬鳴唱,真是良宵佳節,情意濃濃。然而抬頭望月之際,唐玄宗眼看明月西墜,但意興未盡,於是下令左右在太液池西岸另築一百尺高台,準備作為來年與貴妃賞月之用,此台稱之「賞月台」。然而此台修成不久,適逢「安史之亂」,「賞月台」毀於戰亂之中,僅餘一台基遺址。唐玄宗中秋賞月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夜遊月宮的傳說了。據《龍城錄》。
記載:開元六年,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天師做起法術,三人一起步上雲霄,漫遊月宮。在玉光玲瓏的月亮中,突見一座宮殿飛浮,瓊樓玉宇,寒氣逼人,濕露沾衣。在一大宮殿前榜書「廣寒清虛之府」。宮前有兵衛守門很嚴,刀槍劍戟,白刃燦然若霜雪耀目。天師與唐太宗及鴻都道士三人皆不能進入,唐玄宗十分遺憾。天師又引唐玄宗躍身到雲端煙霧中,透過雲端俯瞰長安皇城,見城胭巍峨,殿閣林立。正觀望之時,又聞到一股沁人的濃郁清香飄來,長空下視,萬頃一片透明。仙人、道士,有的乘雲,有的架鶴,冉冉飄來,在空中往來遊戲。過了一會兒,向前一走,又覺翠色冷光相映交射,令人目眩,而且感到霧氣逼人,不能再進。這時又見到十餘位仙子般美麗的宮娥,皆衣著皓白,跨乘白鶯,長袖冉冉,往來舞笑於廣陵大桂樹之下;又聽到仙樂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疏通音律,聽得音律,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正是唐玄宗入迷如痴時,申天師卻請歸宮。三人如同旋風一般降落人間。唐玄宗回憶剛才月中遊歷,恍若夢中。到了第二天晚上,唐玄宗又請申天師帶他月中一游,但天師只是笑而不允。
唐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舞,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關於唐玄宗中秋遊月宮的傳說不一,像《漱石閒談》記載,中秋夜道士羅公遠擲杖化為銀橋,請唐玄宗游月宮,見廣寒宮群仙歌舞,問是何曲,群仙答是霓裳羽衣,唐玄宗記其歌舞,回人間教習歌女。而《集異記》又雲是道士葉法善與唐太宗同游月宮,在雲端路過潞州城上,俯視城郭悄然,而且色如晝,葉法善請唐玄宗吹玉笛,並抓金錢撒向城中。過了十餘天,潞州官吏進奏,中秋夜有天樂臨城,並降金錢。這些傳說自然不可信,如果稍加推敲就會發現這是道家編造出來的。
如前所述,我們知道隋唐之際佛、道、儒三家鬥爭激烈,唐太宗曾下詔道士在僧尼之上,揚道抑佛,尊太上老君李聃為祖。唐高宗又給老子上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武則天時一度揚佛抑道,但為時不久,唐中宗、唐玄宗又抑佛揚道。唐玄宗不但認老子為祖宗,而且在玄元皇帝下又封「四大真人」:莊子為「南華真人」,文子為「通玄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庚桑子為「洞靈真人」。
對葉法善、羅公遠之流的道士們堅信不疑,一時間道士們甚囂塵上,得意洋洋,於是編造出這一經不起推敲的神話。儘管這些神話是編造出來的,但是,也反映出唐玄宗時宮廷確實十分崇尚中秋賞月的風俗活動。所以這些編造的神話無不與中秋節有關係。再者唐玄宗御製《霓裳羽衣舞曲》也確有其事,它是唐代的宮廷歌舞之一。然而,唐玄宗從廣寒宮偷學來的這支樂舞,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幸福,卻像《後庭花》一樣給這位沉溺於聲色的皇帝帶來的是國破家亡的安史之亂。因此歷代詩人無不對此予以尖刻辛辣的諷刺。如杜牧《過華清宮》所道:「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白居易《長恨歌》中也寫道:「漁陽輩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而唐代詩人李約《過華清宮》詩更就此曲直接指出: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擾有樹長生。
此詩把安史之亂的禍因直接歸罪於《霓裳羽衣舞曲》,未免誇大其詞了。但是,唐玄宗晚年好遊樂,溺於聲色,疏於朝政,導致安史之亂確實是事實,歷史已有公論,故不多述。
正如唐代詩人曹松《中秋對月》詩云:「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月圓照九州,宮中唐玄宗俄而修賞月台,俄而神遊月宮,而民間則無此財力修賞月台,也無道士相助漫步月宮,但是民間拜月賞月的風俗活動卻要豐富多了。有的詩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樓賞月賦詩抒懷;有的尋找江河湖水,靜坐一葉扁舟,以觀皎潔月輝,俯視粼粼水波,銀光月影,興味盎然;有的則人寺觀道院清凈之地,或直上高峰賞月,萬里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畫屏,更別有一番情趣。有一年中秋節,宰相武元衡召集詩友柳工綽、張正一、徐放、崔備、王良會等人同登錦樓賞月,良宵美景使人心曠神怡,柳公綽詩中描繪當時景物寫道:「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近看江水淺,遙辨雪山重。萬井金風肅,千林玉露濃。」登上錦樓,在一輪清冷的月光下,江水也變得明澈清淺,遠望重重山巒,如覆霜雪,一片銀白。金風蕭蕭,林木露水斑斑,閃耀銀輝。此情此景,怎不使詩人詩意大發,吟風嘯月?因此崔備在《奉和武相公錦樓玩月》詩中寫道:「清景同千里,寒光盡一年。竟天多雁過,通夕少人眠。」唐憲宗元和元年(805年),大詩人白居易辭去中書省校書郎職務,與元微之準備應制舉,退居於唐長安華陽觀,累月足不出戶,揣摩當代政治利弊,準備策問。可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卻一定要在華陽觀招友玩月並賦詩:「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越職上書請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之事,被貶為江州(今九江市)司馬。他在中秋夜謐浦沙頭的謐亭望月賦詩云: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淦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儘管月光同往年相似,只因時異境遷,貶滴江州,回想起在京都曲江流飲,杏園賞月,他便感到無限惆悵傷感。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曆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漢辭網認為,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習俗
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中秋節賞月的習俗。《禮記》中記載有「秋暮夕月」,夕月即祭拜月神。人們在大香案上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等月亮掛到半空時便開始祭拜。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加盛行。《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樓在這一天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挂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大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已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吃月餅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秋高氣爽,月亮最圓,全家團聚——「人月共圓」。正是這種人們希望團聚的願望,因而形成了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帝京景物略》記載:「八月十五日,其餅必圓……其有婦歸寧者,時日必返夫家,乃團圓節也。」明人田汝成在其《西湖遊覽志余》中則把中秋與月餅直接聯繫起來:「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贈),取團圓之意。」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佳品。
中秋月餅是誰發明的?我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的風俗。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祭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祖宗」。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後,引進了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加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核)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叫「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傳,有一年中秋明月之夜,唐明皇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明皇嫌「胡餅」的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就逐漸流傳開來。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宋代詩人蘇東坡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酥是酥油,飴即飴糖),說明當時的月餅製作已經比較考究,味道甜脆,香美可口。元代,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民間傳說,元末朝廷為鞏固統治地位,不准民間私藏鐵器,規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高郵人張士誠暗中串聯,在月餅里夾著小字條,約定起義時間:「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派人四面秘密傳遞,以此蒙蔽了搜查的元軍,起義得以成功,後來終於把元朝推翻。
小小月餅也記錄了古代人民反抗民族壓迫鬥爭的光輝歷程。明清時代,中秋吃月餅在民間廣為流傳。清朝詩人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此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月餅花樣翻新,品種增多,質量有很大提高。民國時期,廣式月餅最為有名。1927年出版的《民俗》周刊第32期載,中秋展出月餅80餘種,多為廣式。極為名貴的有唐皇燕月、七星伴月、西施酥月。
月餅發展到今天,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已告別中秋節日食品單一的功能,逐漸演變成四季皆可食用的美昧糕點。其中,京式、蘇式、廣式、寧式、潮式等月餅廣為各地的人們所喜愛。近年來,媒體不斷有披露,一些月餅生產廠家,專門製作了一批造型別致的「超級月餅」、「天價月餅」,包裝極為精緻,標價幾千元、上萬元不等。這哪是在品嘗月餅,而是在吃「派頭」,月餅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含義被歪曲、異化,變成一種畸形的消費形式,很不正常。
自古人們把月餅當做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聚,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流傳下來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傳說起源於唐初。唐高祖李淵與群臣歡度中秋節時,興高采烈地手持吐番商人所獻的裝飾華美的圓餅,指著天上明亮的圓月,高聲笑道:「應將圓餅邀蟾賒。」隨即把圓餅分給群臣,同慶歡樂。
唐代稱月餅為圓餅,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與吳自牧《夢粱錄》中曾出現過月餅的記載。當時/、月十五吃月餅極為普遍,有高超的製作月餅的技術。清代月餅的品種、質量都有新的發展,餡好、味鮮、形美,餅面上印有「嫦娥奔月」、「三潭印月」以及福、祿、壽、喜圖案。現在全國各地因地區不同和用料、調味、形狀的差別,形成不同風格的品種。主要品種有京式、蘇式、廣式、潮式、滇式多種。其餡更是種類繁多,甜、咸、葷、素各有特點,色香味俱佳。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曆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漢辭網認為,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習俗
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中秋節賞月的習俗。《禮記》中記載有「秋暮夕月」,夕月即祭拜月神。人們在大香案上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等月亮掛到半空時便開始祭拜。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加盛行。《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樓在這一天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挂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大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已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吃月餅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秋高氣爽,月亮最圓,全家團聚——「人月共圓」。正是這種人們希望團聚的願望,因而形成了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帝京景物略》記載:「八月十五日,其餅必圓……其有婦歸寧者,時日必返夫家,乃團圓節也。」明人田汝成在其《西湖遊覽志余》中則把中秋與月餅直接聯繫起來:「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贈),取團圓之意。」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佳品。
中秋月餅是誰發明的?我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的風俗。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祭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祖宗」。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後,引進了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加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核)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叫「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傳,有一年中秋明月之夜,唐明皇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明皇嫌「胡餅」的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就逐漸流傳開來。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宋代詩人蘇東坡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酥是酥油,飴即飴糖),說明當時的月餅製作已經比較考究,味道甜脆,香美可口。元代,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民間傳說,元末朝廷為鞏固統治地位,不准民間私藏鐵器,規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高郵人張士誠暗中串聯,在月餅里夾著小字條,約定起義時間:「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派人四面秘密傳遞,以此蒙蔽了搜查的元軍,起義得以成功,後來終於把元朝推翻。
小小月餅也記錄了古代人民反抗民族壓迫鬥爭的光輝歷程。明清時代,中秋吃月餅在民間廣為流傳。清朝詩人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此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月餅花樣翻新,品種增多,質量有很大提高。民國時期,廣式月餅最為有名。1927年出版的《民俗》周刊第32期載,中秋展出月餅80餘種,多為廣式。極為名貴的有唐皇燕月、七星伴月、西施酥月。
月餅發展到今天,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已告別中秋節日食品單一的功能,逐漸演變成四季皆可食用的美昧糕點。其中,京式、蘇式、廣式、寧式、潮式等月餅廣為各地的人們所喜愛。近年來,媒體不斷有披露,一些月餅生產廠家,專門製作了一批造型別致的「超級月餅」、「天價月餅」,包裝極為精緻,標價幾千元、上萬元不等。這哪是在品嘗月餅,而是在吃「派頭」,月餅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含義被歪曲、異化,變成一種畸形的消費形式,很不正常。
自古人們把月餅當做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聚,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流傳下來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傳說起源於唐初。唐高祖李淵與群臣歡度中秋節時,興高采烈地手持吐番商人所獻的裝飾華美的圓餅,指著天上明亮的圓月,高聲笑道:「應將圓餅邀蟾賒。」隨即把圓餅分給群臣,同慶歡樂。
唐代稱月餅為圓餅,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與吳自牧《夢粱錄》中曾出現過月餅的記載。當時/、月十五吃月餅極為普遍,有高超的製作月餅的技術。清代月餅的品種、質量都有新的發展,餡好、味鮮、形美,餅面上印有「嫦娥奔月」、「三潭印月」以及福、祿、壽、喜圖案。現在全國各地因地區不同和用料、調味、形狀的差別,形成不同風格的品種。主要品種有京式、蘇式、廣式、潮式、滇式多種。其餡更是種類繁多,甜、咸、葷、素各有特點,色香味俱佳。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Ο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刮打刮打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嘆。
節日介紹
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燈謎
1、十五的月亮(打成語)——正大光明。
2、舉頭望明月(打電影演員)——高圓圓。
3、敢上九天攬月(打汽車名牌)——凌志。
4、得月樓前先得月(打一字)——棚。
5、雲破眉月倚西樓(打一字)——私。
6、明月松間照(打攝影名詞)——黑白顯影。
7、月落日出雁陣業(打一字)——胭。
8、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飲料)——珍珠露。
9、節日晚會露一手(打一字)——挽。
10、新婚度蜜月,中秋遊異邦(成語一)——喜出望外。
11、清風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語一)——發揚光大。
12、中秋別後重團圓(影目一)——火種。
13、中秋朗月,賓主共賞(成語二)——正大光明。
14、時逢中秋產於滬(五言唐詩句一)——海上生明月。
15、中秋月餅(電腦名詞一)——節點。
16、八月望洞庭,千帆過眼帘(宋詩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17、外圓正割垂直線,積分開方斜角邊(節日一)——中秋。
18、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陣南(節日一)——中秋。
19、八月十五共清輝(五代詩目一)——中秋月。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Ο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刮打刮打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嘆。
節日介紹
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燈謎
1、十五的月亮(打成語)——正大光明。
2、舉頭望明月(打電影演員)——高圓圓。
3、敢上九天攬月(打汽車名牌)——凌志。
4、得月樓前先得月(打一字)——棚。
5、雲破眉月倚西樓(打一字)——私。
6、明月松間照(打攝影名詞)——黑白顯影。
7、月落日出雁陣業(打一字)——胭。
8、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飲料)——珍珠露。
9、節日晚會露一手(打一字)——挽。
10、新婚度蜜月,中秋遊異邦(成語一)——喜出望外。
11、清風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語一)——發揚光大。
12、中秋別後重團圓(影目一)——火種。
13、中秋朗月,賓主共賞(成語二)——正大光明。
14、時逢中秋產於滬(五言唐詩句一)——海上生明月。
15、中秋月餅(電腦名詞一)——節點。
16、八月望洞庭,千帆過眼帘(宋詩目三)——中秋湖上泛舟。
17、外圓正割垂直線,積分開方斜角邊(節日一)——中秋。
18、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陣南(節日一)——中秋。
19、八月十五共清輝(五代詩目一)——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