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區南湖街中央花園社區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興建的全封閉物業管理型社區,共計3010戶8670人,入住居民「高齡高薪高知」特性十分明顯。近年來,我們以「三高」人群的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抓五點增五感」的新路徑,通過「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讓黨員群眾分享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實實在在的感動、感悟、發聲、發力,社區先後榮獲全國和諧示範社區、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全國文明單位等100多項全國、省、市、區榮譽。
抓重點,增強使命感
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基層全部戰鬥力和工作的基礎。凸顯黨組織和黨員的「兩個作用」,使其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鋒隊和主力軍。
每月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我們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還開展黨組織向黨員贈送「入黨紀念日惠存冊」,黨員向黨組織贈送心裡話並寫進「入黨紀念日留言冊」的「互贈兩冊」儀式。同時,我們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昌周周講主題學習活動延伸進網格,通過「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誦讀一段黨章黨規、開獎一次特色黨課、舉行一次交流分享、唱響一首紅色歌曲」等「五個一」環節,「讓黨的創新理論飛進尋常百姓家」,「攜手共進更黨走,傳遞紅色物業好聲音」「深入學習習總書記視察湖北講話精神;牢記囑託不忘初心,推進社區治理創新」「黨在我心中」等自選活動融入其中,以此激勵黨員帶領居民群眾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的使命感。
形式多樣的宣傳思想工作,進一步增強了黨員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責任,社區率先垂範帶領群眾組成近千人的「社區志願者」隊伍,周末清潔家園55次,疏通清理樓道44棟130個單元,取締私裝地鎖1890個,認養樹木96棵,年均解決問題和矛盾5類60多起。
抓痛點,增強幸福感
「有的放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我們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搭台、設哨、開場」,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
「搭台」就是社區黨員群眾事務綜合服務平台,我們把轄區內最貼近群眾需求的10個商家組織起來,滿足群眾就學幫困、就業指導、康復保健、校外託管、交友聯誼、形象設計、信息交流、家電維修、房屋中介、家政服務等需求。
「設哨」就是社區志願服務哨卡。以網格為區塊,定人定點定時開展鄰里協調「岔巴子」、愛綠護綠「啄木鳥」、宣傳造勢「吹鼓手」、治安巡邏「管的寬」、強身健體的「老頑童」、綜合治理的「防火牆」六大行動,社區治理和自治的責任和義務。
「開場」則是社區組織一月一次便民秀場。以「小薇服務大民生」的思路,解決居民群眾日常生活瑣事不便利的小煩惱,引進義診、磨刀、理髮、修傘、修鞋、修拉鏈、配鑰匙、縫補衣服、管道維修、智慧型手機應用輔導等10類微服務,最大限度的滿足居民生活的微心愿。
抓熱點,增強認同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不讓居民在矛盾和問題中糾結,引導他們客觀分析理性處理,才能把居民興奮點轉移到愛家園、建家園、興家園上來。
社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居民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廣泛開展「道德風尚展」活動,每年進行讀書演講、文藝演出、竟賽比賽、評先表模等四大類12項系列活動,「給全體居民一封信」,「做文明業主倡議書」,「我愛我家攝影展」、「一封好家書」、「居規民約紅黑榜」「凡人善舉」、「道德講堂」、「我秀紅旗跟黨走」「我們的節日主題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有圖有真相,獲得社區居民廣泛讚譽。堅持典型引路,推出「感動南湖十佳人物」、社區百名道德業主、千戶文明家庭評選,居民參與面達90%,媒體報道近千篇次。
近年來,武昌區中央花園社區還牢固樹立「執網」就是執政的理念,緊跟新媒體發展應用步伐,開通全國第一個社區書記黨建直播間,通過直播講好社區故事,發出社區好聲音,創新基層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增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傳播力,圍觀人數也從最初的幾百幾千積攢人氣熱度157.3萬人次,刷新最高在線峰值「22萬+」,線上線下反響強烈。當38度以上高溫跳閘斷電影響5棟樓房200多戶居民時,當轄區企業油煙噪音擾民業主維權時,當物業服務質量每況愈下影響生活質量時,群眾領袖帶領居民群眾理性應對,遵紀有序地協商調處,再沒有發生堵馬路、集體上訪、聚眾鬧事等不良言行。
抓亮點,增強榮譽感
基層社區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穿針引線」的細活,「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要精心編織黨和政府與居民群眾的連心網。
「一戶一重天,貓眼看世界,相見不相識,鄰里不往來」的現代都市病,曾一度在社區流行,我們把鄰里文化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打產品「對症下藥」。將室內外近萬平方米的休閒娛樂場地,整合成20多處鄰里文化活動陣地,為建立新型的鄰里關係搭建平台,組織了近千人的活動隊伍,年均開展大型文化活動30餘場。從鄰里文化熱土上培育出「時尚七太」精品,榮膺首屆中國達人秀八強稱號,走進中央電視台《我們有一套》、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等欄目,紅遍全國,藉助其影響力和吸引力,組建了「時尚七太」藝術團,由最初的7人變成300多人的特色文體團隊,「時尚七太」不再單指數量化的人,而是一個團隊,一種精神,一個追求、一種跨越。參與全市特色社區評選,自編自演《中央花園我的家》,把濃濃的鄰里情和深深地家國情懷表現的淋漓盡致,獲獎後居民們捧著獎牌抱在一起高興地哭了。他們珍惜榮譽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再多的矛盾和問題,都會以「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解決在社區、解決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社區零上訪、零投訴、零事故。
抓難點,增強獲得感
群眾的獲得感是檢驗虛實的金標準,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底氣和擔當,需要耐心細緻見成效。
大道理小情理為居民解難事。居民反映社區一門店的頂部豎起3個20來米高的無線信號發射塔,有150多戶居民認為自己生活在輻射圈內,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他們堅決要求將其除掉,有好事者提出用「武力征服」推倒發射塔,矛頭直指聯通、電信、移動三大行業巨頭。社區一方面發動「紅色頭雁」分別到居民家裡做工作,另一方面四處奔波聯繫發射塔的運營商。經過20多個日日夜夜,開了6次協調會,1次聽證會,以居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大道理,說道把居民當親人的換位思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說服運營商遷走了發射塔,解決了居民的煩心事,居民送來了「上為民分憂,下為民解愁」的匾牌。
反事正說維護居民共同利益。有部分居民反映有人在自家庭院外的土坡上,鋸掉了7棵大樹並花了5萬元種植高檔花草,因證據不足,當事人不承認砍樹,只顧大面積種植花草。組織上門做工作吃了「閉門羹」,群眾反響很大。為防止矛盾激化,事態擴大,我們想辦法與當事人通了電話,對他的行為不直接指責,而是先發制人,把他的占地慾望反過來說成自願奉獻的行為,並請媒體跟蹤採訪報道。社區志願者還要向他學習,對這片園地進行花草養護和樹木認養,當事人聽後立馬消除敵對情緒,一味說自己很低調。當天,我們組織社區近百名志願者戴著紅袖章,到花園養護並在花木上掛上了自己的名字。像這種用正激勵引導居民向上向善的方法已成為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常規武器」,解決了800多戶居民水壓不足的問題;破解了15年物業費漲不動、服務質量上不去的怪圈;補齊了轄區企業單位發展擾民的短板。年均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重點和痛點問題四類57項,居民群眾紛紛點贊。
抓重點,增強使命感
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基層全部戰鬥力和工作的基礎。凸顯黨組織和黨員的「兩個作用」,使其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鋒隊和主力軍。
每月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我們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還開展黨組織向黨員贈送「入黨紀念日惠存冊」,黨員向黨組織贈送心裡話並寫進「入黨紀念日留言冊」的「互贈兩冊」儀式。同時,我們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昌周周講主題學習活動延伸進網格,通過「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誦讀一段黨章黨規、開獎一次特色黨課、舉行一次交流分享、唱響一首紅色歌曲」等「五個一」環節,「讓黨的創新理論飛進尋常百姓家」,「攜手共進更黨走,傳遞紅色物業好聲音」「深入學習習總書記視察湖北講話精神;牢記囑託不忘初心,推進社區治理創新」「黨在我心中」等自選活動融入其中,以此激勵黨員帶領居民群眾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的使命感。
形式多樣的宣傳思想工作,進一步增強了黨員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責任,社區率先垂範帶領群眾組成近千人的「社區志願者」隊伍,周末清潔家園55次,疏通清理樓道44棟130個單元,取締私裝地鎖1890個,認養樹木96棵,年均解決問題和矛盾5類60多起。
抓痛點,增強幸福感
「有的放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我們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搭台、設哨、開場」,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
「搭台」就是社區黨員群眾事務綜合服務平台,我們把轄區內最貼近群眾需求的10個商家組織起來,滿足群眾就學幫困、就業指導、康復保健、校外託管、交友聯誼、形象設計、信息交流、家電維修、房屋中介、家政服務等需求。
「設哨」就是社區志願服務哨卡。以網格為區塊,定人定點定時開展鄰里協調「岔巴子」、愛綠護綠「啄木鳥」、宣傳造勢「吹鼓手」、治安巡邏「管的寬」、強身健體的「老頑童」、綜合治理的「防火牆」六大行動,社區治理和自治的責任和義務。
「開場」則是社區組織一月一次便民秀場。以「小薇服務大民生」的思路,解決居民群眾日常生活瑣事不便利的小煩惱,引進義診、磨刀、理髮、修傘、修鞋、修拉鏈、配鑰匙、縫補衣服、管道維修、智慧型手機應用輔導等10類微服務,最大限度的滿足居民生活的微心愿。
抓熱點,增強認同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不讓居民在矛盾和問題中糾結,引導他們客觀分析理性處理,才能把居民興奮點轉移到愛家園、建家園、興家園上來。
社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居民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廣泛開展「道德風尚展」活動,每年進行讀書演講、文藝演出、竟賽比賽、評先表模等四大類12項系列活動,「給全體居民一封信」,「做文明業主倡議書」,「我愛我家攝影展」、「一封好家書」、「居規民約紅黑榜」「凡人善舉」、「道德講堂」、「我秀紅旗跟黨走」「我們的節日主題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有圖有真相,獲得社區居民廣泛讚譽。堅持典型引路,推出「感動南湖十佳人物」、社區百名道德業主、千戶文明家庭評選,居民參與面達90%,媒體報道近千篇次。
近年來,武昌區中央花園社區還牢固樹立「執網」就是執政的理念,緊跟新媒體發展應用步伐,開通全國第一個社區書記黨建直播間,通過直播講好社區故事,發出社區好聲音,創新基層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增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傳播力,圍觀人數也從最初的幾百幾千積攢人氣熱度157.3萬人次,刷新最高在線峰值「22萬+」,線上線下反響強烈。當38度以上高溫跳閘斷電影響5棟樓房200多戶居民時,當轄區企業油煙噪音擾民業主維權時,當物業服務質量每況愈下影響生活質量時,群眾領袖帶領居民群眾理性應對,遵紀有序地協商調處,再沒有發生堵馬路、集體上訪、聚眾鬧事等不良言行。
抓亮點,增強榮譽感
基層社區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穿針引線」的細活,「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要精心編織黨和政府與居民群眾的連心網。
「一戶一重天,貓眼看世界,相見不相識,鄰里不往來」的現代都市病,曾一度在社區流行,我們把鄰里文化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打產品「對症下藥」。將室內外近萬平方米的休閒娛樂場地,整合成20多處鄰里文化活動陣地,為建立新型的鄰里關係搭建平台,組織了近千人的活動隊伍,年均開展大型文化活動30餘場。從鄰里文化熱土上培育出「時尚七太」精品,榮膺首屆中國達人秀八強稱號,走進中央電視台《我們有一套》、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等欄目,紅遍全國,藉助其影響力和吸引力,組建了「時尚七太」藝術團,由最初的7人變成300多人的特色文體團隊,「時尚七太」不再單指數量化的人,而是一個團隊,一種精神,一個追求、一種跨越。參與全市特色社區評選,自編自演《中央花園我的家》,把濃濃的鄰里情和深深地家國情懷表現的淋漓盡致,獲獎後居民們捧著獎牌抱在一起高興地哭了。他們珍惜榮譽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再多的矛盾和問題,都會以「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解決在社區、解決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社區零上訪、零投訴、零事故。
抓難點,增強獲得感
群眾的獲得感是檢驗虛實的金標準,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底氣和擔當,需要耐心細緻見成效。
大道理小情理為居民解難事。居民反映社區一門店的頂部豎起3個20來米高的無線信號發射塔,有150多戶居民認為自己生活在輻射圈內,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他們堅決要求將其除掉,有好事者提出用「武力征服」推倒發射塔,矛頭直指聯通、電信、移動三大行業巨頭。社區一方面發動「紅色頭雁」分別到居民家裡做工作,另一方面四處奔波聯繫發射塔的運營商。經過20多個日日夜夜,開了6次協調會,1次聽證會,以居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大道理,說道把居民當親人的換位思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說服運營商遷走了發射塔,解決了居民的煩心事,居民送來了「上為民分憂,下為民解愁」的匾牌。
反事正說維護居民共同利益。有部分居民反映有人在自家庭院外的土坡上,鋸掉了7棵大樹並花了5萬元種植高檔花草,因證據不足,當事人不承認砍樹,只顧大面積種植花草。組織上門做工作吃了「閉門羹」,群眾反響很大。為防止矛盾激化,事態擴大,我們想辦法與當事人通了電話,對他的行為不直接指責,而是先發制人,把他的占地慾望反過來說成自願奉獻的行為,並請媒體跟蹤採訪報道。社區志願者還要向他學習,對這片園地進行花草養護和樹木認養,當事人聽後立馬消除敵對情緒,一味說自己很低調。當天,我們組織社區近百名志願者戴著紅袖章,到花園養護並在花木上掛上了自己的名字。像這種用正激勵引導居民向上向善的方法已成為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常規武器」,解決了800多戶居民水壓不足的問題;破解了15年物業費漲不動、服務質量上不去的怪圈;補齊了轄區企業單位發展擾民的短板。年均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重點和痛點問題四類57項,居民群眾紛紛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