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創新規劃審批機制,加強規劃管理,強化規劃監管,充分發揮規劃的先導和龍頭作用,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機構沿革。我局成立於2006年9月,成立之初為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建制。**年政府機構改革,掛牌在市住建局,正科級建制,但獨立運轉。
(二)主要職能。我局主要職能是負責城市規劃區及張郭鎮的規劃編制和規劃管理工作,具體來說:負責組織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重要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負責出具規劃設計要點,規劃建築方案審查,核發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放樣驗線、竣工核實等規劃管理工作。
(三)機構設置。我局內設機構8個,分別為辦公室、財務科、總師辦、法規科、用地科、工程科、行政許可科、村鎮科;下屬單位2個,分別為規劃編研信息中心、規劃勘測設計院。
(四)編制及人員情況。我局行政編制12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總規劃師1名,科長(主任)及以下7名;下屬事業編制9名。現實際我局機關及下屬單位在職幹部職工62人,人員情況為局班子成員6人(1正5副),退二線幹部1人,行政6人,事業10人,事業編外合同制1人,事業改制16人,合同制22人。
二、去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規劃編制工作。深化落實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2030),努力構建城鄉一體、層次分明、相互銜接、科學高效的城鄉規劃體系,發揮規劃引導作用。一是加強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編制工作,去年3月獲市政府批准。配合做好消防、燃氣、給水、管線綜合、防洪排澇等專項規劃,完善規劃體系。二是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編制。為策應我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組織編制了東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去年4月規劃通過省住建廳組織的專家論證,11月份規劃成果獲得市政府批准。三是加強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組織編制老城組團和東北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去年7月通過了專家論證,並於11月獲得市政府批准。四是加強近期建設規劃編制。組織編制《興化市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形成了初步方案成果,並組織了兩次方案彙報。組織完成編制2016年度城市建設計劃,包含道路橋樑、綠化景觀、房屋徵收、保障房建設等10個大類項目,明確了責任單位、資金來源及形象進度要求,保障城市建設項目有序開展。
(二)規劃審批工作。全年依法審查規劃設計方案30項,核發規劃設計通知書34個,選址意見書36個、用地面積98.94萬平方米,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49個、用地面積101.2萬平方米,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81個、建築面積158.99萬平方米。一是優化審批機制。堅持市規委會、城建例會、局長辦公會三級決策審批機制,將重大城市規劃決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規劃審查情況提交城建例會、市規委會討論,提高規劃決策審批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全年提交城建例會討論15次、項目101項,提交規委會討論4次,項目28項。二是提高審批效率。加快會辦節奏,每周召開規劃業務會辦,全年召開會辦43期,討論事項350項。三是規劃審批更加規範。針對規劃審批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研究制定印發了《興化市中心城區新建住宅小區公共服務設施管理規定》、《中心城區建築日照分析管理規定》、《建設項目建築面積及容積率計算規定》、《中心城區建築外立面規劃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編印了城鄉規劃重要文件彙編,以文件制度規範審批行為,提高審批水平。四是依法行政更加注重。堅持依法依規審批,全年未有行政審批涉訴案件。
(三)規劃監管工作。強化規劃監管,保障規劃嚴肅性和權威性。一是完善相關制度。研究制定出台《建設工程規劃核實管理辦法》,規範了規劃核實的內容、程序等方面內容。二是加強過程監管。依據規劃法律法規、技術規範和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嚴格審查審批規劃方案,嚴格把關規劃剛性指標。組織對泰萊新城等項目放樣共30宗,組織對觀瀾灣19、22#樓等項目驗線共31宗,組織對東方明珠五期等項目規劃核實54宗,總面積116.25萬平方米。嚴格執行規劃公示制度,全年批前公示67次。三是配合查處違法建設。採取開展聯合檢查和自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在日常監管中發現的烏巾盪溫泉酒店會所等5處違法建設及時發函至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處罰結案涉案金額750萬元。配合處理肉聯廠地塊安置房、紅星美凱龍商場、西子御園31、32#樓樣板房及違規宣傳等違法建設。
(四)規劃設計、測量工作。規劃設計工作方面:完成了戴南、張郭等34個鄉鎮和開發區鎮村布局規劃方案成果以及匯總方案。完成了沈倫鎮、老圩鄉2個集鎮總體規劃。完成了西鮑、沈倫、林湖工業集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區7個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了老圩鄉鍾南村等6個村莊建設規劃。完成了新城派出所等約60處平面規劃。完成了豐收路等市政設計前期工作和方案。規劃測量工作方面,完成了中和路、一信科技等121處次測量,城北安置房、楚水購物中心等93處次建構築物放樣,鑽石花苑商業樓、張莊保障房等36處次正負零驗線,海德13號地塊、長途車站侯車樓等38處次規劃驗收測量,市政道路、橋樑、停車場等30處市政工程驗收。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規劃管理體制尚未理順。我市城鄉規劃管理出現分割,城市規劃區及張郭鎮規劃管理權由我局負責,戴南鎮規劃管理權由戴南鎮負責,其他32個鄉鎮規劃管理權由市住建局負責,未能實現全市「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
(二)規劃公眾參與不夠。在規劃參與對象上,限於專家學者和地方政府官員,以會議等形式徵求規劃意見,廣大市民參與少。在規劃參與過程上,停留在規划過程的部分階段,如針對日照、噪音等妨礙公眾問題的審批前調研、公示等,未能做到公眾參與規劃的全過程。同時,也缺乏對公眾規劃意識的培養和規劃知識的教育。
(三)規劃法律意識不強。部分企業未能充分執行規劃,存在移位、違建等問題。部分鄉鎮、園區領導規劃法律意識不強,存在隨意變更規劃的現象。
四、懇請關心的事項
(一)增加編制。我局現有行政編制12名、事業9名,無法滿足規劃事業發展要求。與泰州市其他縣級市規劃局相比,泰興市規劃局現有事業編制29個,靖江市規劃局現有事業編制30個,我局事業單位編制過少。建議我市增設市地理信息管理中心、市規劃展示館兩個事業單位,並相應增加事業編制,使我局事業編制總數達到泰州市其他縣級市規劃局平均水平。
(二)關心規劃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由於編制等因素制約,難以引進優秀規劃人才,人才隊伍呈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另一方面,現有規劃人才面臨流失的風險。我局現下屬單位規劃勘測設計院,是原事業單位規劃設計院和測繪隊改制合併而成的,目前原事業編制16名人員實行人事代理,事業編制身份被取消,造成相關人員難以安心工作,面臨人才流失的風險。同批列為改制的部分單位已解決了人員編制關係。建議從關心人才角度出發,理順事業改制人員身份性質,解決改制人員的編制問題。
(三)籌建高標準規劃展示館。當前,國內城市規劃展示館功能主要為展示城市形象和對外交流的「城市客廳」,政府規劃決策、招商引資、學術交流和會議展覽的重要平台,市民了解、參與、監督城市規劃的互動窗口。我市現有規劃展示館規模較小、檔次不高,不能滿足功能要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批准後又亟需重新布展。建議我市及早籌建高標準規劃展示館。
五、下步工作打算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起步之年。我局2016年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奮力超千億、全面達小康」目標和政府工作要求,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規劃編制水平,強化規劃實施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努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現代化城市。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提升規劃編制水平。綜合考慮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設管理等多種因素來制定規劃。開門做規劃,廣邀高水平設計單位,邀請被規劃企事業單位、建設方、管理方參與其中。規劃接地氣,吸引公眾參與,邀請市民共同參與規劃制定過程。在規劃理念和方法上不斷創新,積極引進先進設計理念,突出設計作品的個性化、多樣化和精品化,增強規劃科學性、指導性。做好《興化市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報批工作,開展歷史建築建檔掛牌工作,加快推進文峰塔及文峰塔濱河公園規劃設計,以科學規劃引領城市建設。
(二)依法嚴格規劃管理。強化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法定規劃地位。加強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公開性和強制性。強化規劃條件確定、方案審查、規劃許可、竣工核實全過程規劃管理,繼續加強建設工程放樣、驗線、核實等批後管理,確保規劃不走樣,維護規劃嚴肅性。嚴格執行國家、省及我市有關規劃變更管理要求,對確需調整規劃的,嚴格履行法定程序,完備相關手續。
(三)強化規劃服務意識。圍繞全市「重大項目推進年」活動,繼續開展掛鈎規劃服務。在項目招商階段,加強規劃,提出項目選址建議;在項目落地階段,提供對廠房規劃預審服務和審批綠色通道。定期到園區、企業走訪,送政策、送規劃、送服務。加快制定中心城區2016-今年度徵收計劃,統籌項目建設落地安排。做好2016年度擬出讓地塊招商示意圖繪製工作,服務全市招商引資。繼續堅持規劃告知、集體會辦、限時辦結等制度,強化服務意識,提升規劃效能。
一、基本情況
(一)機構沿革。我局成立於2006年9月,成立之初為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建制。**年政府機構改革,掛牌在市住建局,正科級建制,但獨立運轉。
(二)主要職能。我局主要職能是負責城市規劃區及張郭鎮的規劃編制和規劃管理工作,具體來說:負責組織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重要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負責出具規劃設計要點,規劃建築方案審查,核發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放樣驗線、竣工核實等規劃管理工作。
(三)機構設置。我局內設機構8個,分別為辦公室、財務科、總師辦、法規科、用地科、工程科、行政許可科、村鎮科;下屬單位2個,分別為規劃編研信息中心、規劃勘測設計院。
(四)編制及人員情況。我局行政編制12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總規劃師1名,科長(主任)及以下7名;下屬事業編制9名。現實際我局機關及下屬單位在職幹部職工62人,人員情況為局班子成員6人(1正5副),退二線幹部1人,行政6人,事業10人,事業編外合同制1人,事業改制16人,合同制22人。
二、去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規劃編制工作。深化落實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2030),努力構建城鄉一體、層次分明、相互銜接、科學高效的城鄉規劃體系,發揮規劃引導作用。一是加強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編制工作,去年3月獲市政府批准。配合做好消防、燃氣、給水、管線綜合、防洪排澇等專項規劃,完善規劃體系。二是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編制。為策應我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組織編制了東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去年4月規劃通過省住建廳組織的專家論證,11月份規劃成果獲得市政府批准。三是加強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組織編制老城組團和東北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去年7月通過了專家論證,並於11月獲得市政府批准。四是加強近期建設規劃編制。組織編制《興化市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形成了初步方案成果,並組織了兩次方案彙報。組織完成編制2016年度城市建設計劃,包含道路橋樑、綠化景觀、房屋徵收、保障房建設等10個大類項目,明確了責任單位、資金來源及形象進度要求,保障城市建設項目有序開展。
(二)規劃審批工作。全年依法審查規劃設計方案30項,核發規劃設計通知書34個,選址意見書36個、用地面積98.94萬平方米,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49個、用地面積101.2萬平方米,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81個、建築面積158.99萬平方米。一是優化審批機制。堅持市規委會、城建例會、局長辦公會三級決策審批機制,將重大城市規劃決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規劃審查情況提交城建例會、市規委會討論,提高規劃決策審批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全年提交城建例會討論15次、項目101項,提交規委會討論4次,項目28項。二是提高審批效率。加快會辦節奏,每周召開規劃業務會辦,全年召開會辦43期,討論事項350項。三是規劃審批更加規範。針對規劃審批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研究制定印發了《興化市中心城區新建住宅小區公共服務設施管理規定》、《中心城區建築日照分析管理規定》、《建設項目建築面積及容積率計算規定》、《中心城區建築外立面規劃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編印了城鄉規劃重要文件彙編,以文件制度規範審批行為,提高審批水平。四是依法行政更加注重。堅持依法依規審批,全年未有行政審批涉訴案件。
(三)規劃監管工作。強化規劃監管,保障規劃嚴肅性和權威性。一是完善相關制度。研究制定出台《建設工程規劃核實管理辦法》,規範了規劃核實的內容、程序等方面內容。二是加強過程監管。依據規劃法律法規、技術規範和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嚴格審查審批規劃方案,嚴格把關規劃剛性指標。組織對泰萊新城等項目放樣共30宗,組織對觀瀾灣19、22#樓等項目驗線共31宗,組織對東方明珠五期等項目規劃核實54宗,總面積116.25萬平方米。嚴格執行規劃公示制度,全年批前公示67次。三是配合查處違法建設。採取開展聯合檢查和自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在日常監管中發現的烏巾盪溫泉酒店會所等5處違法建設及時發函至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處罰結案涉案金額750萬元。配合處理肉聯廠地塊安置房、紅星美凱龍商場、西子御園31、32#樓樣板房及違規宣傳等違法建設。
(四)規劃設計、測量工作。規劃設計工作方面:完成了戴南、張郭等34個鄉鎮和開發區鎮村布局規劃方案成果以及匯總方案。完成了沈倫鎮、老圩鄉2個集鎮總體規劃。完成了西鮑、沈倫、林湖工業集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區7個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了老圩鄉鍾南村等6個村莊建設規劃。完成了新城派出所等約60處平面規劃。完成了豐收路等市政設計前期工作和方案。規劃測量工作方面,完成了中和路、一信科技等121處次測量,城北安置房、楚水購物中心等93處次建構築物放樣,鑽石花苑商業樓、張莊保障房等36處次正負零驗線,海德13號地塊、長途車站侯車樓等38處次規劃驗收測量,市政道路、橋樑、停車場等30處市政工程驗收。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規劃管理體制尚未理順。我市城鄉規劃管理出現分割,城市規劃區及張郭鎮規劃管理權由我局負責,戴南鎮規劃管理權由戴南鎮負責,其他32個鄉鎮規劃管理權由市住建局負責,未能實現全市「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
(二)規劃公眾參與不夠。在規劃參與對象上,限於專家學者和地方政府官員,以會議等形式徵求規劃意見,廣大市民參與少。在規劃參與過程上,停留在規划過程的部分階段,如針對日照、噪音等妨礙公眾問題的審批前調研、公示等,未能做到公眾參與規劃的全過程。同時,也缺乏對公眾規劃意識的培養和規劃知識的教育。
(三)規劃法律意識不強。部分企業未能充分執行規劃,存在移位、違建等問題。部分鄉鎮、園區領導規劃法律意識不強,存在隨意變更規劃的現象。
四、懇請關心的事項
(一)增加編制。我局現有行政編制12名、事業9名,無法滿足規劃事業發展要求。與泰州市其他縣級市規劃局相比,泰興市規劃局現有事業編制29個,靖江市規劃局現有事業編制30個,我局事業單位編制過少。建議我市增設市地理信息管理中心、市規劃展示館兩個事業單位,並相應增加事業編制,使我局事業編制總數達到泰州市其他縣級市規劃局平均水平。
(二)關心規劃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由於編制等因素制約,難以引進優秀規劃人才,人才隊伍呈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另一方面,現有規劃人才面臨流失的風險。我局現下屬單位規劃勘測設計院,是原事業單位規劃設計院和測繪隊改制合併而成的,目前原事業編制16名人員實行人事代理,事業編制身份被取消,造成相關人員難以安心工作,面臨人才流失的風險。同批列為改制的部分單位已解決了人員編制關係。建議從關心人才角度出發,理順事業改制人員身份性質,解決改制人員的編制問題。
(三)籌建高標準規劃展示館。當前,國內城市規劃展示館功能主要為展示城市形象和對外交流的「城市客廳」,政府規劃決策、招商引資、學術交流和會議展覽的重要平台,市民了解、參與、監督城市規劃的互動窗口。我市現有規劃展示館規模較小、檔次不高,不能滿足功能要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批准後又亟需重新布展。建議我市及早籌建高標準規劃展示館。
五、下步工作打算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起步之年。我局2016年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奮力超千億、全面達小康」目標和政府工作要求,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規劃編制水平,強化規劃實施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努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現代化城市。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提升規劃編制水平。綜合考慮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設管理等多種因素來制定規劃。開門做規劃,廣邀高水平設計單位,邀請被規劃企事業單位、建設方、管理方參與其中。規劃接地氣,吸引公眾參與,邀請市民共同參與規劃制定過程。在規劃理念和方法上不斷創新,積極引進先進設計理念,突出設計作品的個性化、多樣化和精品化,增強規劃科學性、指導性。做好《興化市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報批工作,開展歷史建築建檔掛牌工作,加快推進文峰塔及文峰塔濱河公園規劃設計,以科學規劃引領城市建設。
(二)依法嚴格規劃管理。強化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法定規劃地位。加強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公開性和強制性。強化規劃條件確定、方案審查、規劃許可、竣工核實全過程規劃管理,繼續加強建設工程放樣、驗線、核實等批後管理,確保規劃不走樣,維護規劃嚴肅性。嚴格執行國家、省及我市有關規劃變更管理要求,對確需調整規劃的,嚴格履行法定程序,完備相關手續。
(三)強化規劃服務意識。圍繞全市「重大項目推進年」活動,繼續開展掛鈎規劃服務。在項目招商階段,加強規劃,提出項目選址建議;在項目落地階段,提供對廠房規劃預審服務和審批綠色通道。定期到園區、企業走訪,送政策、送規劃、送服務。加快制定中心城區2016-今年度徵收計劃,統籌項目建設落地安排。做好2016年度擬出讓地塊招商示意圖繪製工作,服務全市招商引資。繼續堅持規劃告知、集體會辦、限時辦結等制度,強化服務意識,提升規劃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