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艱苦奮鬥,97載春華秋實,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業,贏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
習近平這樣評價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有了中國共產黨,近代中國才有了改天換日的大變化。「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而且「從根本上改變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任人宰割的悲慘命運」。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我國人民艱苦奮鬥、生生不息,為了與貧困的命運抗爭,一代又一代的先驅為之付出努力,為的是讓我們的民族、讓我們的國家能站在世界的前列,讓我們的人民直起身、抬起頭做自己的主人,過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歷史遠去,那些曾經的傷痛和民族的侮辱已經離我們很遠很遠了,但是。歷史的烙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因此我們要感恩歷史,感恩祖國、感恩我們偉大的先驅者給我們帶來的榮光和和平,今天我們依然不忘歷史遺留給我們的任務,中國在強大,國民素質在穩步提升,但我們龐大的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還不能讓我們高枕無憂,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和根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全面小康,共奔美好生活,脫貧攻堅開戰即決戰,這兩年全國上下都在為之努力和奮鬥,是當前國民的首要責任和任務。在這建黨97周年之際,全國舉歡,但也未曾忘卻我們的任務;全面小康,共赴美好生活成了建黨97周年的誓言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紮根。
黨的偉大在於引領我們走向了正確的道路,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304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289萬人;貧困發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個百分點。我們在努力,成果在顯現,今日的成就在於我們何時脫貧,在於我們全國上下扭成一股繩,攻破脫貧攻堅的堡壘。慶祝建黨97周年,慶祝我們今日取得的成就,預祝我們脫貧攻堅旗開得勝。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黨史主題教育黨課講稿[朗讀]
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廣大黨員幹部弘揚優良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識、增加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與基礎。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組織引導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這就為如何充分發揮黨史、新中國史在黨內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
一、黨史、新中國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守初心、擔任命的奮鬥史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從那時起,志士仁人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方案,但先後都失敗了。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自覺地承擔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重任,團結帶領人民經過28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新中國成立之時,毛澤東豪邁地向全世界宣布:「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科學教育文化各項事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後來的富起來強起來奠定了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黨以巨大的自我革命勇氣,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果斷地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歷史充分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部中共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為有一個這樣偉大的黨而自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應當了解黨的歷史並且珍惜黨的歷史。通過對黨史的學習,我們能夠認識到當年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是多麼艱辛;同樣,通過新中國史的學習,可以讓我們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由來與發展,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更加重視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讓廣大黨員、幹部通過加深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更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更加自覺地為黨和人民努力工作。
二、重視黨史、新中國史學習是開展黨內教育的優良傳統
通過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可以讓人們知道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如何走過來的,從而凝聚全黨共識,匯聚全黨力量,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我們黨在黨內教育中歷來十分重視黨史的學習。早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就號召全黨「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書記處發出《關於幹部學習的指示》,要求「全黨幹部都應當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的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具體運用」,規定幹部的課程學習分為高中初三級,其中初級課程為「中國近代革命史、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游擊戰爭、社會科學常識」。1941年12月1日,黨中央在《關於延安在職幹部學習的決定(同時亦適用於各地)》中,將延安在職幹部的學習分為四大類,即第一類為有工作經驗又有較高文化水準的高級及中級部,第二類為有相當工作經驗但文化水平很低的中級及下級工農幹部,第三類為工作經驗不夠但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中級及下級知識分子新幹部,第四類為在學術上、技術上有較高造就的專門人才,並且對這四類在職幹部學習的具體內容作了明確規定,要求除文化水平低的第二類幹部外,其餘的各類幹部都必須首先學習中共黨史。1941年12月17日,黨中央在《關於延安幹部學校的決定》中強調:「必須使學生學會善於應用這種實質於中國的具體環境;而拋開一切形式的空洞的學習。為了這個目的,除正確地教授馬列主義的理論之外,同時必須增加中國歷史與中國情況及黨的歷史與黨的政策的,使學生既學得理論,又學得實際,並把二者生動的聯繫起來。」著名的延安整風就是從學習黨史、總結黨史上的路線是非為開端的。在深入學習和認真研究黨史的基礎上,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的歷史經驗教訓作了科學總結和概括,從而統一了全黨的思想認識,為黨的七大的勝利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努力提高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要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歷史之所以是最好的教科書,是因為歷史能給人們以深刻的警示、啟示與借鑑。如果我們對土地革命前期中期黨內發生過的「左」傾教條主義的危害有過了解,就能深刻認識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極端重要;如果對長征途中發生的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這段歷史有過接觸,就能對為什麼一定要做到全黨服從中央有深刻的認知。同樣,通過我們黨大力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可以深切感受到政策與策略確實是黨的生命;通過抗日戰爭勝利後黨中央作出「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決策和東北根據地的建立,可以明白全黨一盤棋、樹立全局意識是多麼重要;從老一輩革命家人生經歷特別是他們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心路歷程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進而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守初心、擔使命;反過來,黨史上某些歷史人物因理想信念動搖、不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最後走向革命的反面的教訓,亦能給我們以深刻的警醒。黨員領導幹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首先應做一個黨史、新中國史問題上的明白人,因此,應當努力把黨史、新中國史這門必修課修好?
與老一輩共產黨人往往是黨的歷史的親歷者不同,今天黨內廣大在職幹部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絕大多數是在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對於黨的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前的歷史不存在天然的熟悉,有一個學習與了解的過程。應當看到的是,雖然黨內不少幹部對黨史、新中國史有較系統掌握,但也有的幹部對黨史、新中國史缺少深入的學習,因而還存在某些似是而非的認知,甚至不自覺地充當了歷史虛無主義的俘虜。20xx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對幹部的培養「要突出政治訓練,重點是學習黨的理論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革命歷史和優良傳統。這個事情不要怕花時間、花精力」。因此,不但在這次主題中應抓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就是主題教育結束後也應將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教育常態化,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黨員幹部日常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持續抓下去,切實抓出成效。
一、黨史、新中國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守初心、擔任命的奮鬥史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從那時起,志士仁人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方案,但先後都失敗了。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自覺地承擔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重任,團結帶領人民經過28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新中國成立之時,毛澤東豪邁地向全世界宣布:「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科學教育文化各項事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後來的富起來強起來奠定了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黨以巨大的自我革命勇氣,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果斷地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歷史充分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部中共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為有一個這樣偉大的黨而自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應當了解黨的歷史並且珍惜黨的歷史。通過對黨史的學習,我們能夠認識到當年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是多麼艱辛;同樣,通過新中國史的學習,可以讓我們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由來與發展,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更加重視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讓廣大黨員、幹部通過加深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更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更加自覺地為黨和人民努力工作。
二、重視黨史、新中國史學習是開展黨內教育的優良傳統
通過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可以讓人們知道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如何走過來的,從而凝聚全黨共識,匯聚全黨力量,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我們黨在黨內教育中歷來十分重視黨史的學習。早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就號召全黨「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書記處發出《關於幹部學習的指示》,要求「全黨幹部都應當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的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具體運用」,規定幹部的課程學習分為高中初三級,其中初級課程為「中國近代革命史、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游擊戰爭、社會科學常識」。1941年12月1日,黨中央在《關於延安在職幹部學習的決定(同時亦適用於各地)》中,將延安在職幹部的學習分為四大類,即第一類為有工作經驗又有較高文化水準的高級及中級部,第二類為有相當工作經驗但文化水平很低的中級及下級工農幹部,第三類為工作經驗不夠但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中級及下級知識分子新幹部,第四類為在學術上、技術上有較高造就的專門人才,並且對這四類在職幹部學習的具體內容作了明確規定,要求除文化水平低的第二類幹部外,其餘的各類幹部都必須首先學習中共黨史。1941年12月17日,黨中央在《關於延安幹部學校的決定》中強調:「必須使學生學會善於應用這種實質於中國的具體環境;而拋開一切形式的空洞的學習。為了這個目的,除正確地教授馬列主義的理論之外,同時必須增加中國歷史與中國情況及黨的歷史與黨的政策的,使學生既學得理論,又學得實際,並把二者生動的聯繫起來。」著名的延安整風就是從學習黨史、總結黨史上的路線是非為開端的。在深入學習和認真研究黨史的基礎上,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的歷史經驗教訓作了科學總結和概括,從而統一了全黨的思想認識,為黨的七大的勝利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努力提高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要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歷史之所以是最好的教科書,是因為歷史能給人們以深刻的警示、啟示與借鑑。如果我們對土地革命前期中期黨內發生過的「左」傾教條主義的危害有過了解,就能深刻認識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極端重要;如果對長征途中發生的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這段歷史有過接觸,就能對為什麼一定要做到全黨服從中央有深刻的認知。同樣,通過我們黨大力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可以深切感受到政策與策略確實是黨的生命;通過抗日戰爭勝利後黨中央作出「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決策和東北根據地的建立,可以明白全黨一盤棋、樹立全局意識是多麼重要;從老一輩革命家人生經歷特別是他們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心路歷程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進而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守初心、擔使命;反過來,黨史上某些歷史人物因理想信念動搖、不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最後走向革命的反面的教訓,亦能給我們以深刻的警醒。黨員領導幹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首先應做一個黨史、新中國史問題上的明白人,因此,應當努力把黨史、新中國史這門必修課修好?
與老一輩共產黨人往往是黨的歷史的親歷者不同,今天黨內廣大在職幹部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絕大多數是在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對於黨的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前的歷史不存在天然的熟悉,有一個學習與了解的過程。應當看到的是,雖然黨內不少幹部對黨史、新中國史有較系統掌握,但也有的幹部對黨史、新中國史缺少深入的學習,因而還存在某些似是而非的認知,甚至不自覺地充當了歷史虛無主義的俘虜。20xx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對幹部的培養「要突出政治訓練,重點是學習黨的理論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革命歷史和優良傳統。這個事情不要怕花時間、花精力」。因此,不但在這次主題中應抓好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就是主題教育結束後也應將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教育常態化,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黨員幹部日常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持續抓下去,切實抓出成效。
同志們:
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今天,我們1起來共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及其偉大成績,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績,通過深入學習領悟,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弄清楚艱苦卓絕是甚麼、是怎樣來的,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
主要從以下5個方面學習交換:
1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掙救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2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中國人民富起來了。
3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治理中國,中國人民強起來了。
4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新中國獲得巨大成績。
5是牢記初心使命,自覺推動自我革命。
下面,1起共同學習,談得不對的內容,請大家在互動時指出並糾正。
1、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掙救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先讓我們回想1下,舊中國曾遭到的羞辱。
1.1840年第1次雅片戰爭中國戰敗:賠償英國軍費白銀201*萬兩,被迫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處為通商口岸。
2.1856年第2次雅片戰爭中國戰敗:賠償軍費白銀給英法各800萬兩,開放營口、天津、大連、南京、鎮江、淡水、台灣、汕頭、瓊州等11處為通商口岸,拆毀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在此期間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掠奪並焚毀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3.1867年日本挑起戰爭侵犯台灣:被台灣軍民擊退,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還是賠償了日本軍費50萬兩。
4.1877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軍隊節節成功,法國戰敗,而中國「不敗而敗」。簽訂中法條約,承認法國對越南的占據,允許法國將鐵路修進中國內地。
5.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索取軍費白銀兩億兩,割占中國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島。日本商船可以進入重慶。
6.1900年8國聯軍侵華:大肆屠殺,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賠償10國白銀共9億多兩,分36年還清。中國政府保證嚴厲彈壓1切反帝活動,懲辦相干官員。
7.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戰場居然設在中國,清政府表示中立,無數中國人在這場列強爭取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喪生。
8.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本侵占東3省,並向中國內地步步侵犯。
9.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傷亡人口3500多萬人。期間產生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事件,即從1937年12月13日開始至1938年2月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攻占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對中國人民進行大範圍屠殺、強姦和縱火、搶劫等活動,30萬中國同胞慘遭自殺害。201*年我國肯定每一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2)再讓我們回顧1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對中國革命時期,即1921年黨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的革命時期,作1扼要回顧。
這個時期主要了解黨成立的背景、成立的簡單情況、偉大意義和我們黨在這2108年中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歷程。
中國共產黨是在帝國主義發動了5次大的侵犯戰爭和中國人民進行了5次大的反侵犯運動的背景下成立的。
5次大的侵犯戰爭是:1840年到1842年的雅片戰爭,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的第2次雅片戰爭,1884年中法戰爭,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8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果中國由封建國家變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中國人民反侵犯的5次大的運動是: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1898年的資產階級改進主義運動——戊戌變法,1900年義和團愛國運動,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1919年的54愛國運動。
這裡簡單說1說辛亥革命和54運動。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1次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919年5月4日產生的54運動,是愛國知識份子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上侵害中國主權、反對當時政府的賣國政策而發動的。運動後期,以上海為中心的工人階級舉行大罷工,走上了鬥爭的前列。54運動增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階級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思想上組織上作了必要的準備。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並日趨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就是從醞釀、準備到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進程。54運動後,最早醞釀在中國建立共產黨組織的是陳獨秀和李大釗。經過醞釀和準備,在陳獨秀的主持下,上海於1920年8月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這是中國最早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有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陳公培、陳望道等。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是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李大釗的辦公室正式成立,成員有李大釗、張國濤等。爾後,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譚平山、陳公博,在日本、法國的周佛海、施存統、張申府、周恩來等也相繼建立了共產黨初期組織。
中國共產黨的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晚上開幕,會場設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現興業路76號)李漢俊之兄李書城的住宅內。大會開了1個星期,最後1天是在加興南湖遊船上開完。出席會議的有13人,他們是:上海的李達、李漢俊,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的陳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和代替陳獨秀參加的包惠僧。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列席會議的有共產國際的代表2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1新。我們黨今天有9000多萬黨員,成了世界上第1個大黨,就是從50多個黨員發展來的。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了救國救民辦了4件大事:
第1件事,北伐戰爭。我們黨成立後,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建立了統1陣線,國共實現了第1次合作。孫中山制定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3大政策符合民心。1926年5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葉挺獨立團揭開了北伐戰爭的序幕,出現勢如破竹的成功局面。但是,隨著北伐的節節成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翼權勢,為獨吞革命的成功果實,背離了3大政策,弄清黨反共,於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士,公然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導致國共合作破裂,北伐遭到挫折,造成了歷史的倒退。中國共產黨被迫拿起武器,進行堅決鬥爭。毛主席說:「中國共產黨人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上爬起來,揩乾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體,又繼續戰役了。」。
第2件事,10年內戰,也就是土地革命戰爭。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1槍,用血與火的語言,宣布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橫、堅持革命的堅強決心。
為了審查和糾正黨在大革命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毛病,決定新的線路和政策,中共中央於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87會議)。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討論了黨的工作任務,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英明論斷論。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了秋收起義,公然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根據敵我氣力對照和起義情況,毛澤東斷然決定改變攻打大城市長沙的計劃,把革命軍轉移到敵人統治氣力薄弱的井岡山地區去,向農村進軍。這是中國革命具有決定意義的新出發點。在向井岡山進軍途中,進行了3灣改編,決定把黨支部建在連上。這就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這是把工農革命軍建設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開端。後來,革命武裝經茅坪到達了井岡山的中心茨坪。1928年4月,朱德領導的革命武裝也上了井岡山,朱毛回師,成立了紅4軍,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然後向贛南、閔西發展,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
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條件非常艱苦,但在毛澤東正確的戰略戰術指揮下,成功粉碎了蔣介石3次「圍殲」。第4次反「圍殲」,雖然毛澤東被「左」傾毛病線路排擠出中央領導崗位,但在周恩來、朱德等指揮下,應用以往反「圍殲」的成功經驗,依然獲得了成功。1933年9月,蔣介石發動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5次「圍殲」,王明「左」傾毛病線路的履行者博古,加上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的瞎指揮,使紅軍在這次反「圍殲」中遭到嚴重損失,只能被迫長征。長征途中的湘江之戰,紅軍付出極大犧牲,人員從長征動身時的8.6萬餘人銳減到3萬餘人。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會議指出了博古、李德軍事指揮上的毛病,結束了「左」傾毛病線路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從此,中國共產黨能夠在以毛澤東為代表馬克思主義正確線路下,克服重重困難,1步步地走向成功。遵義會議實現了黨的歷史上1次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
遵義會議後,用兵如神的毛主席,指揮紅軍4渡赤水,聲東擊西,避實擊虛,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盧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獲得了1個個成功。在長征途中還制止了張國濤的分裂活動,最後到達陝北延安。
有人把這10年土地革命戰爭說成是「農民戰爭」,「是倒退」,這是沒有看到這個歷史時期的本質和主流。在革命低潮時期,武裝鬥爭有黨的領導,與以往的農民戰爭就有了根本性的不同。面對中外強大的敵人,不能弄大城市暴動,只能向農村進軍,在農村發動土地革命,武裝農民,建立革命根據地。農村在中國革命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向農村進軍,不是倒退。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井岡山道路,在中國革命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第3件事,全面抗戰。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在日寇大肆入侵、民族危亡之際,國共兩黨實現了第2次合作。國共兩軍並肩作戰。國民黨正面戰場也組織了1些重要會戰,但總的狀態是蔣介石指揮的國民黨軍隊節節潰退。過去有1段時間對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中的作用提得不多,最近幾年來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可是有人卻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即片面誇大國民黨在抗戰中的作用,恍如抗日戰爭只有國民党進行了「勇敢抵抗」,作出了「重大犧牲」,而極力躲避和抹殺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積極反共」、「消極抗戰」的事實;有人乃至說軍統頭子戴立是抗日英雄。對這1段歷史,我們要明確兩個觀點:1是中國共產黨作為抗日民族統1陣線的制定者和貫徹者,抗日最堅決、最完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8路軍、新4軍在全民抗戰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們黨在19個省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作戰12萬5千屢次,消滅日軍和偽軍171萬4千多人。在中國共產黨提倡的抗日民族統1陣線的旗幟下,全國人民同日本侵犯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鬥爭。2是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亞太地區反對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中國參戰最早、作戰時間最長、損失最重、犧牲最多、貢獻最大。如果從1931年「9?18」算起,中國堅持抗戰達14年!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戰場是抗日的唯1戰場,抗擊著日本陸軍總兵力的90%。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依然有78%的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全面抗戰8年,日軍死傷154萬多人,占總的死傷人數的70%。中國8年抗戰,共進行重大戰役200屢次,大小戰役25萬餘次,全國傷亡3500萬人,經濟損失6000億,這說明中國是抗戰的主力軍,是克服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氣力。
在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創造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黨的7大在延安召開。7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點思想並寫入黨章,這是7大的歷史性貢獻。
由於中國的全面抗戰,迫使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定投降書。經過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空前覺醒,黨領導的革命氣力空前發展,構成了萬眾1心、團結奮鬥的抗戰精神,獲得了近代以來反對外敵入侵的第1次全面完全的偉大成功。抗日戰爭的成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成了中華民族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第4件事,解放戰爭。抗日戰爭成功後,和平是國際國內的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但是蔣介石企圖用假和平掩蓋他的真備戰,3次約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中國共產黨為順應人民的慾望,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親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提出了「民主統1,和平建國」方針,積極爭取和平建國的新局面。但是,國民黨疏忽人民的和平慾望,仗著美國的支持和支援,背信棄義地撕毀停戰協議,發動了大範圍的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使中國社會又墮入了內戰危機當中。內戰開始,國民黨在軍事、經濟方面的實力都大大超過共產黨。國民黨軍隊達430萬,而且設備精良;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只有120萬,且設備簡陋。經過3年多的勇敢作戰,特別是經過遼瀋、淮海、平津3大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下,獲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成功。國共軍事氣力對照如此差異,為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能夠以弱勝強、迅速成功?其根本緣由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團結了要求實現國家統1和民族獨立慾望的工人、農民、先進知識份子、民族資產階級等革命氣力,實現了符合中國人民要求的1系列政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對這1段歷史時期有這樣1個基本的認識:雅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面臨著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任務。由於反動統治權勢不願自動退出歷史舞台,這個任務只能通過革命的手段來完成。這場革命只能是完全的革命,只能由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獲得終究成功。這就是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沒有產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場偉大革命,中國社會就不可能「洗心革面」,就不可能走向民族復興。這段歷史充分證明,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鬥爭,建立新中國,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歷史的必定。中國共產黨代表了人民的意願和心聲,順應了歷史的規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這是被革命鬥爭實踐所證明事實與真諦。
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今天,我們1起來共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及其偉大成績,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績,通過深入學習領悟,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弄清楚艱苦卓絕是甚麼、是怎樣來的,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
主要從以下5個方面學習交換:
1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掙救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2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中國人民富起來了。
3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治理中國,中國人民強起來了。
4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新中國獲得巨大成績。
5是牢記初心使命,自覺推動自我革命。
下面,1起共同學習,談得不對的內容,請大家在互動時指出並糾正。
1、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掙救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先讓我們回想1下,舊中國曾遭到的羞辱。
1.1840年第1次雅片戰爭中國戰敗:賠償英國軍費白銀201*萬兩,被迫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處為通商口岸。
2.1856年第2次雅片戰爭中國戰敗:賠償軍費白銀給英法各800萬兩,開放營口、天津、大連、南京、鎮江、淡水、台灣、汕頭、瓊州等11處為通商口岸,拆毀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在此期間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掠奪並焚毀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3.1867年日本挑起戰爭侵犯台灣:被台灣軍民擊退,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還是賠償了日本軍費50萬兩。
4.1877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軍隊節節成功,法國戰敗,而中國「不敗而敗」。簽訂中法條約,承認法國對越南的占據,允許法國將鐵路修進中國內地。
5.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索取軍費白銀兩億兩,割占中國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島。日本商船可以進入重慶。
6.1900年8國聯軍侵華:大肆屠殺,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賠償10國白銀共9億多兩,分36年還清。中國政府保證嚴厲彈壓1切反帝活動,懲辦相干官員。
7.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戰場居然設在中國,清政府表示中立,無數中國人在這場列強爭取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喪生。
8.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本侵占東3省,並向中國內地步步侵犯。
9.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傷亡人口3500多萬人。期間產生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事件,即從1937年12月13日開始至1938年2月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攻占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對中國人民進行大範圍屠殺、強姦和縱火、搶劫等活動,30萬中國同胞慘遭自殺害。201*年我國肯定每一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2)再讓我們回顧1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對中國革命時期,即1921年黨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的革命時期,作1扼要回顧。
這個時期主要了解黨成立的背景、成立的簡單情況、偉大意義和我們黨在這2108年中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歷程。
中國共產黨是在帝國主義發動了5次大的侵犯戰爭和中國人民進行了5次大的反侵犯運動的背景下成立的。
5次大的侵犯戰爭是:1840年到1842年的雅片戰爭,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的第2次雅片戰爭,1884年中法戰爭,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8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果中國由封建國家變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中國人民反侵犯的5次大的運動是: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1898年的資產階級改進主義運動——戊戌變法,1900年義和團愛國運動,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1919年的54愛國運動。
這裡簡單說1說辛亥革命和54運動。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第1次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919年5月4日產生的54運動,是愛國知識份子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上侵害中國主權、反對當時政府的賣國政策而發動的。運動後期,以上海為中心的工人階級舉行大罷工,走上了鬥爭的前列。54運動增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階級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思想上組織上作了必要的準備。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並日趨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就是從醞釀、準備到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進程。54運動後,最早醞釀在中國建立共產黨組織的是陳獨秀和李大釗。經過醞釀和準備,在陳獨秀的主持下,上海於1920年8月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這是中國最早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有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陳公培、陳望道等。北京的共產主義小組是1920年10月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李大釗的辦公室正式成立,成員有李大釗、張國濤等。爾後,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譚平山、陳公博,在日本、法國的周佛海、施存統、張申府、周恩來等也相繼建立了共產黨初期組織。
中國共產黨的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晚上開幕,會場設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現興業路76號)李漢俊之兄李書城的住宅內。大會開了1個星期,最後1天是在加興南湖遊船上開完。出席會議的有13人,他們是:上海的李達、李漢俊,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的陳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和代替陳獨秀參加的包惠僧。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列席會議的有共產國際的代表2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1新。我們黨今天有9000多萬黨員,成了世界上第1個大黨,就是從50多個黨員發展來的。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了救國救民辦了4件大事:
第1件事,北伐戰爭。我們黨成立後,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建立了統1陣線,國共實現了第1次合作。孫中山制定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3大政策符合民心。1926年5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葉挺獨立團揭開了北伐戰爭的序幕,出現勢如破竹的成功局面。但是,隨著北伐的節節成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翼權勢,為獨吞革命的成功果實,背離了3大政策,弄清黨反共,於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士,公然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導致國共合作破裂,北伐遭到挫折,造成了歷史的倒退。中國共產黨被迫拿起武器,進行堅決鬥爭。毛主席說:「中國共產黨人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上爬起來,揩乾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體,又繼續戰役了。」。
第2件事,10年內戰,也就是土地革命戰爭。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1槍,用血與火的語言,宣布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橫、堅持革命的堅強決心。
為了審查和糾正黨在大革命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毛病,決定新的線路和政策,中共中央於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87會議)。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討論了黨的工作任務,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英明論斷論。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了秋收起義,公然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根據敵我氣力對照和起義情況,毛澤東斷然決定改變攻打大城市長沙的計劃,把革命軍轉移到敵人統治氣力薄弱的井岡山地區去,向農村進軍。這是中國革命具有決定意義的新出發點。在向井岡山進軍途中,進行了3灣改編,決定把黨支部建在連上。這就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這是把工農革命軍建設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開端。後來,革命武裝經茅坪到達了井岡山的中心茨坪。1928年4月,朱德領導的革命武裝也上了井岡山,朱毛回師,成立了紅4軍,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然後向贛南、閔西發展,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
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條件非常艱苦,但在毛澤東正確的戰略戰術指揮下,成功粉碎了蔣介石3次「圍殲」。第4次反「圍殲」,雖然毛澤東被「左」傾毛病線路排擠出中央領導崗位,但在周恩來、朱德等指揮下,應用以往反「圍殲」的成功經驗,依然獲得了成功。1933年9月,蔣介石發動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5次「圍殲」,王明「左」傾毛病線路的履行者博古,加上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的瞎指揮,使紅軍在這次反「圍殲」中遭到嚴重損失,只能被迫長征。長征途中的湘江之戰,紅軍付出極大犧牲,人員從長征動身時的8.6萬餘人銳減到3萬餘人。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會議指出了博古、李德軍事指揮上的毛病,結束了「左」傾毛病線路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從此,中國共產黨能夠在以毛澤東為代表馬克思主義正確線路下,克服重重困難,1步步地走向成功。遵義會議實現了黨的歷史上1次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
遵義會議後,用兵如神的毛主席,指揮紅軍4渡赤水,聲東擊西,避實擊虛,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盧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獲得了1個個成功。在長征途中還制止了張國濤的分裂活動,最後到達陝北延安。
有人把這10年土地革命戰爭說成是「農民戰爭」,「是倒退」,這是沒有看到這個歷史時期的本質和主流。在革命低潮時期,武裝鬥爭有黨的領導,與以往的農民戰爭就有了根本性的不同。面對中外強大的敵人,不能弄大城市暴動,只能向農村進軍,在農村發動土地革命,武裝農民,建立革命根據地。農村在中國革命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向農村進軍,不是倒退。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井岡山道路,在中國革命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第3件事,全面抗戰。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在日寇大肆入侵、民族危亡之際,國共兩黨實現了第2次合作。國共兩軍並肩作戰。國民黨正面戰場也組織了1些重要會戰,但總的狀態是蔣介石指揮的國民黨軍隊節節潰退。過去有1段時間對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中的作用提得不多,最近幾年來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可是有人卻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即片面誇大國民黨在抗戰中的作用,恍如抗日戰爭只有國民党進行了「勇敢抵抗」,作出了「重大犧牲」,而極力躲避和抹殺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積極反共」、「消極抗戰」的事實;有人乃至說軍統頭子戴立是抗日英雄。對這1段歷史,我們要明確兩個觀點:1是中國共產黨作為抗日民族統1陣線的制定者和貫徹者,抗日最堅決、最完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8路軍、新4軍在全民抗戰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們黨在19個省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作戰12萬5千屢次,消滅日軍和偽軍171萬4千多人。在中國共產黨提倡的抗日民族統1陣線的旗幟下,全國人民同日本侵犯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鬥爭。2是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亞太地區反對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中國參戰最早、作戰時間最長、損失最重、犧牲最多、貢獻最大。如果從1931年「9?18」算起,中國堅持抗戰達14年!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戰場是抗日的唯1戰場,抗擊著日本陸軍總兵力的90%。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依然有78%的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全面抗戰8年,日軍死傷154萬多人,占總的死傷人數的70%。中國8年抗戰,共進行重大戰役200屢次,大小戰役25萬餘次,全國傷亡3500萬人,經濟損失6000億,這說明中國是抗戰的主力軍,是克服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氣力。
在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創造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黨的7大在延安召開。7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點思想並寫入黨章,這是7大的歷史性貢獻。
由於中國的全面抗戰,迫使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定投降書。經過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空前覺醒,黨領導的革命氣力空前發展,構成了萬眾1心、團結奮鬥的抗戰精神,獲得了近代以來反對外敵入侵的第1次全面完全的偉大成功。抗日戰爭的成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成了中華民族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第4件事,解放戰爭。抗日戰爭成功後,和平是國際國內的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但是蔣介石企圖用假和平掩蓋他的真備戰,3次約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中國共產黨為順應人民的慾望,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親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提出了「民主統1,和平建國」方針,積極爭取和平建國的新局面。但是,國民黨疏忽人民的和平慾望,仗著美國的支持和支援,背信棄義地撕毀停戰協議,發動了大範圍的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使中國社會又墮入了內戰危機當中。內戰開始,國民黨在軍事、經濟方面的實力都大大超過共產黨。國民黨軍隊達430萬,而且設備精良;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只有120萬,且設備簡陋。經過3年多的勇敢作戰,特別是經過遼瀋、淮海、平津3大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下,獲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成功。國共軍事氣力對照如此差異,為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能夠以弱勝強、迅速成功?其根本緣由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團結了要求實現國家統1和民族獨立慾望的工人、農民、先進知識份子、民族資產階級等革命氣力,實現了符合中國人民要求的1系列政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對這1段歷史時期有這樣1個基本的認識:雅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面臨著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任務。由於反動統治權勢不願自動退出歷史舞台,這個任務只能通過革命的手段來完成。這場革命只能是完全的革命,只能由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獲得終究成功。這就是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沒有產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場偉大革命,中國社會就不可能「洗心革面」,就不可能走向民族復興。這段歷史充分證明,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鬥爭,建立新中國,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歷史的必定。中國共產黨代表了人民的意願和心聲,順應了歷史的規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這是被革命鬥爭實踐所證明事實與真諦。
同志們:
按照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有關要求,今天由我為大家上一堂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大家都是知道今年2月1日,xxxxx在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佳節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要求,要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回顧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奮鬥歷程,發揚光榮傳統,堅守合作初心,加強自身建設。按照中央要求,我們及時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員、幹部教育培訓重點任務,引導各級黨員幹部在回顧和重溫黨的光輝歷史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下面,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我圍繞「為什麼」「學什麼」「怎麼學」三個方面和大家交流學習黨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借鑑?
一、「為什麼」要學習黨史,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重要性。
2013年6月25日,xxxxx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鑑、更好前進。
一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必然要求。學習黨史我們就會知道,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九十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敢於面對曲折,勇於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從客觀現實來看,全面了解黨所走過的奮鬥歷程,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對於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初心使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至關重要。
二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於以史為鑑、更好前進。認真學習黨史,釐清歷史脈絡,認清歷史事實,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能夠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是經歷革命、建設、長期考驗,在異常複雜環境中團結帶領我國各族人民創造了偉大奇蹟的黨。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人民公僕、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就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讀深悟黨史,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讓廣大黨員幹部深刻地牢記初心使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做到永遠在路上。
三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於認真踐行、不負使命。中國共產黨成立近100年來,無論革命、建設還是,無論順利還是曲折,我們黨始終在奮鬥中克服艱難曲折,靠奮鬥創造未來;千千萬萬共產黨員也在不懈奮鬥中堅守著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共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要從黨史中激發責任之心,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為民族之大我承擔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要從黨史中激發擔當之心,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要從黨史中激發為民之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與創造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二、學習黨史「學什麼」,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主要內容。
2013年3月1日,xxxxx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指出,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是要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翻閱中國共產黨近100年的歷史,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拼搏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奮鬥史。從嘉興南湖承載革命火種的小船,到劈波斬浪領航復興偉業的「中國號」巨輪,中國共產黨譜寫了執政14億人口大國的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教科書。作為黨員幹部,就應自覺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在學習黨史、借鑑黨史中汲取成長營養、獲取奮進力量,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初心,擔當時代重任。二是要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屬性和本質特徵,是我們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保證。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反覆證明了一個道理: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被動是最危險的被動。在黨的歷史上,政治方向、政治路線一旦出現問題,形勢就會變得複雜,局勢也會隨之艱難,黨的前途命運則可能出現危險局面。
歷史經驗和現實面臨的任務告訴我們,全黨上下只有繃緊政治意識這根弦,自覺站穩政治立場,緊密團結在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從政治高度看問題、辦事情,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以及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政治判斷力,才能真正做到服從大局、圍繞核心、自覺看齊。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領悟力。面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重溫黨和人民共同走過的光輝歷程,堅定崇高的精神信仰,獲取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汲取革命前輩的智慧,練就「觀察事物的敏銳眼光,判斷時事的深刻洞見,處理人際關係的練達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動能力」,是我們學習黨史的落腳點。我們要在黨史學習中堅定信仰、獲得力量、汲取智慧,做到在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上頭腦特別清醒、眼睛特別明亮,善於從一般事務中發現政治問題,善於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政治端倪,善於從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中把握政治邏輯,堅持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執行力。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攻堅克難,一路成長,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黨。回望歷史,不難發現,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只有具備崇高信仰、嚴明紀律、自我犧牲精神、敢於且善於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持續前進。黨的__擘畫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這需要全黨站在歷史和現實交會的高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努力前行。三是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堅決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我們黨歷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形式主義是一種幼稚的、低級的、不動腦子的東西」「要把官僚主義這個極壞的傢伙拋到糞缸里去」。黨的十八大以來,xxxxx就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經過一段時期的教育治理,作風有明顯好轉,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這說明,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任重道遠,需要作出艱苦努力。這要求我們通過學習黨史,引導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思想上徹底消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四是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斷凈化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早在1932年的江西瑞金,中央蘇區政府就專門設置了檢舉木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不懈「打虎」「拍蠅」「獵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成效顯著。在新形勢下,我們黨員幹部應把黨史作為最好的營養劑,努力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經常攬鏡自照、每日三省。要嚴在第一次,常存「白袍點墨」之戒,在從政伊始,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嚴在關鍵處,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把「嚴」的基因薪火相傳。要嚴在細微處,常懷「堤潰蟻穴」之思,樹牢進步靠組織、溫暖靠家庭、消費靠工資的意識,從一包煙、一瓶酒、一盒茶做起,管好自己的手,做到乾乾淨淨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三、學習黨史「怎麼學」,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方法。
2015年7月30日,xxxxx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緻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要堅持正確方向、把握正確導向,準確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進程、主流、本質,正確評價重大事件、重要黨派、重要人物。為我們揭示了黨史教育的方法。
一是要真學、篤學。「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正如xxxxx所言,只有多學習黨史,學好黨史、學深黨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麼樣的黨,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出發、走向哪裡。只有理解和回答好這些問題,在真學、篤學黨史中尋根守魂,才能真正補足精神之鈣,堅定共產主義信念,胸懷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上行穩致遠?
二是要學深、學新。學習黨史,貴在學新、難在走心。我們黨是一個不斷發展壯大、不斷成長奮進的黨。這一過程,黨的理論、黨的歷程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需要經常學、反覆學、比較學,掌握新知識、學出新氣象。要從黨史學習中吸取成功經驗,總結失敗教訓,不斷推陳出新,對標新要求,掌握新方法,走好新道路。要從經常學習中常學、常思、常省,對標初心使命,查一查、捋一捋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斷改造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合格黨員。通過在黨史學習中豐厚知識、提升能力,厚植人民至上情懷,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三是要學常、學實。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是我們黨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開啟新局面,就要把黨史作為「必修課」學在日常、學在實處,始終做到實實在在學、結合實際學,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真學真用、真知真行中汲取寶貴經驗,練就擔當的寬肩膀,提高成事的真本領,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好「六保」任務,以劈波斬浪的勇氣、迎難而上的銳氣、向難而行的膽氣,不辱使命擔當,不負偉大夢想,書寫新時代新征程壯美華章。
同志們,學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亂。百年黨史,既是固根涵源的營養液、攬鏡自照的清醒劑,更是鑑往知來的航標燈。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闊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贏得一切挑戰,抓住一切機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按照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有關要求,今天由我為大家上一堂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大家都是知道今年2月1日,xxxxx在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佳節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要求,要結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回顧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奮鬥歷程,發揚光榮傳統,堅守合作初心,加強自身建設。按照中央要求,我們及時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員、幹部教育培訓重點任務,引導各級黨員幹部在回顧和重溫黨的光輝歷史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下面,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我圍繞「為什麼」「學什麼」「怎麼學」三個方面和大家交流學習黨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借鑑?
一、「為什麼」要學習黨史,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重要性。
2013年6月25日,xxxxx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鑑、更好前進。
一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必然要求。學習黨史我們就會知道,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九十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敢於面對曲折,勇於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從客觀現實來看,全面了解黨所走過的奮鬥歷程,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對於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初心使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至關重要。
二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於以史為鑑、更好前進。認真學習黨史,釐清歷史脈絡,認清歷史事實,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能夠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是經歷革命、建設、長期考驗,在異常複雜環境中團結帶領我國各族人民創造了偉大奇蹟的黨。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人民公僕、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就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讀深悟黨史,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讓廣大黨員幹部深刻地牢記初心使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做到永遠在路上。
三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利於認真踐行、不負使命。中國共產黨成立近100年來,無論革命、建設還是,無論順利還是曲折,我們黨始終在奮鬥中克服艱難曲折,靠奮鬥創造未來;千千萬萬共產黨員也在不懈奮鬥中堅守著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共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要從黨史中激發責任之心,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為民族之大我承擔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要從黨史中激發擔當之心,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要從黨史中激發為民之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與創造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二、學習黨史「學什麼」,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主要內容。
2013年3月1日,xxxxx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指出,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是要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翻閱中國共產黨近100年的歷史,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拼搏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奮鬥史。從嘉興南湖承載革命火種的小船,到劈波斬浪領航復興偉業的「中國號」巨輪,中國共產黨譜寫了執政14億人口大國的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教科書。作為黨員幹部,就應自覺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在學習黨史、借鑑黨史中汲取成長營養、獲取奮進力量,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初心,擔當時代重任。二是要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屬性和本質特徵,是我們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保證。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反覆證明了一個道理:政治上的主動是最有利的主動,政治上的被動是最危險的被動。在黨的歷史上,政治方向、政治路線一旦出現問題,形勢就會變得複雜,局勢也會隨之艱難,黨的前途命運則可能出現危險局面。
歷史經驗和現實面臨的任務告訴我們,全黨上下只有繃緊政治意識這根弦,自覺站穩政治立場,緊密團結在以xxx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從政治高度看問題、辦事情,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以及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政治判斷力,才能真正做到服從大局、圍繞核心、自覺看齊。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領悟力。面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重溫黨和人民共同走過的光輝歷程,堅定崇高的精神信仰,獲取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汲取革命前輩的智慧,練就「觀察事物的敏銳眼光,判斷時事的深刻洞見,處理人際關係的練達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動能力」,是我們學習黨史的落腳點。我們要在黨史學習中堅定信仰、獲得力量、汲取智慧,做到在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上頭腦特別清醒、眼睛特別明亮,善於從一般事務中發現政治問題,善於從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發現政治端倪,善於從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中把握政治邏輯,堅持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在學好黨史中不斷提高政治執行力。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攻堅克難,一路成長,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黨。回望歷史,不難發現,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只有具備崇高信仰、嚴明紀律、自我犧牲精神、敢於且善於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持續前進。黨的__擘畫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這需要全黨站在歷史和現實交會的高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努力前行。三是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堅決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我們黨歷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形式主義是一種幼稚的、低級的、不動腦子的東西」「要把官僚主義這個極壞的傢伙拋到糞缸里去」。黨的十八大以來,xxxxx就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經過一段時期的教育治理,作風有明顯好轉,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這說明,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任重道遠,需要作出艱苦努力。這要求我們通過學習黨史,引導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思想上徹底消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四是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斷凈化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早在1932年的江西瑞金,中央蘇區政府就專門設置了檢舉木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不懈「打虎」「拍蠅」「獵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成效顯著。在新形勢下,我們黨員幹部應把黨史作為最好的營養劑,努力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經常攬鏡自照、每日三省。要嚴在第一次,常存「白袍點墨」之戒,在從政伊始,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嚴在關鍵處,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把「嚴」的基因薪火相傳。要嚴在細微處,常懷「堤潰蟻穴」之思,樹牢進步靠組織、溫暖靠家庭、消費靠工資的意識,從一包煙、一瓶酒、一盒茶做起,管好自己的手,做到乾乾淨淨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三、學習黨史「怎麼學」,也就是開展黨史教育的方法。
2015年7月30日,xxxxx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緻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要堅持正確方向、把握正確導向,準確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進程、主流、本質,正確評價重大事件、重要黨派、重要人物。為我們揭示了黨史教育的方法。
一是要真學、篤學。「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正如xxxxx所言,只有多學習黨史,學好黨史、學深黨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麼樣的黨,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出發、走向哪裡。只有理解和回答好這些問題,在真學、篤學黨史中尋根守魂,才能真正補足精神之鈣,堅定共產主義信念,胸懷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上行穩致遠?
二是要學深、學新。學習黨史,貴在學新、難在走心。我們黨是一個不斷發展壯大、不斷成長奮進的黨。這一過程,黨的理論、黨的歷程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需要經常學、反覆學、比較學,掌握新知識、學出新氣象。要從黨史學習中吸取成功經驗,總結失敗教訓,不斷推陳出新,對標新要求,掌握新方法,走好新道路。要從經常學習中常學、常思、常省,對標初心使命,查一查、捋一捋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斷改造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合格黨員。通過在黨史學習中豐厚知識、提升能力,厚植人民至上情懷,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三是要學常、學實。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是我們黨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開啟新局面,就要把黨史作為「必修課」學在日常、學在實處,始終做到實實在在學、結合實際學,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真學真用、真知真行中汲取寶貴經驗,練就擔當的寬肩膀,提高成事的真本領,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好「六保」任務,以劈波斬浪的勇氣、迎難而上的銳氣、向難而行的膽氣,不辱使命擔當,不負偉大夢想,書寫新時代新征程壯美華章。
同志們,學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亂。百年黨史,既是固根涵源的營養液、攬鏡自照的清醒劑,更是鑑往知來的航標燈。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闊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贏得一切挑戰,抓住一切機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近期,按照主題教育統一安排,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和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我對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100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2年的發展史以及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有了深入了解,對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我認為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四個「必須」。
一是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生動教材。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學習黨史,必須深刻領會,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學習黨史,還必須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才能承擔好承上啟下的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98年的奮鬥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是輝煌的開始。中國共產黨引領著中國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在每個時期所取得的勝利都是不簡單的。今天祖國繁榮而穩定,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作為華夏兒女,祖國強盛了,我們也要提高自身素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擁有正確的思想,才會有正確的行動。我們要繼承並發揚中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堅決同歪風邪氣作鬥爭,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揮先鋒和模範作用,響應新時代的號召,與時俱進,為祖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保持黨員先進性自己必須做到:牢記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終生追求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事實、辦好事,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這個原則不能變;強化黨員意識必須加強組織紀律性,只有思想上保持了先進性,才能在行動上體現先進性。
三是提高黨員素質。提高黨員素質,必須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廣大黨員一定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提高黨員素質,必須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普通黨員要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業績的本領;黨員領導幹部要努力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履行崗位職責的本領。
四是發揮黨員作用。一是要做到平時工作看得出來,切實把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二要做到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每一位黨員都要經常重溫入黨誓詞,想一想向黨承諾過什麼,時常反思和檢查自己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群眾利益發生衝突時,是否能夠高風亮節;在急危難險重任務面前,是否能夠挺身而出;在生死危難關頭,是否能夠豁得出去?
五是樹立黨員形象。廣大黨員要按照保持先進性的要求,切實做到講實話、知實情、出實招,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實上去。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發揮表率作用,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先做到。要堅持「兩個務必」,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黨員幹部,還必須正確行使權力。每一名黨員都必須明白,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於人民,決不能把權力當作向組織伸手的資本,更不能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力當作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
六是學習黨史,了解黨,更愛黨。我們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為將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公平正義、充滿活力、競爭有序的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是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生動教材。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學習黨史,必須深刻領會,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學習黨史,還必須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才能承擔好承上啟下的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98年的奮鬥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是輝煌的開始。中國共產黨引領著中國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在每個時期所取得的勝利都是不簡單的。今天祖國繁榮而穩定,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作為華夏兒女,祖國強盛了,我們也要提高自身素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擁有正確的思想,才會有正確的行動。我們要繼承並發揚中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堅決同歪風邪氣作鬥爭,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揮先鋒和模範作用,響應新時代的號召,與時俱進,為祖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保持黨員先進性自己必須做到:牢記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終生追求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事實、辦好事,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這個原則不能變;強化黨員意識必須加強組織紀律性,只有思想上保持了先進性,才能在行動上體現先進性。
三是提高黨員素質。提高黨員素質,必須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廣大黨員一定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提高黨員素質,必須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普通黨員要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業績的本領;黨員領導幹部要努力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履行崗位職責的本領。
四是發揮黨員作用。一是要做到平時工作看得出來,切實把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二要做到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每一位黨員都要經常重溫入黨誓詞,想一想向黨承諾過什麼,時常反思和檢查自己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群眾利益發生衝突時,是否能夠高風亮節;在急危難險重任務面前,是否能夠挺身而出;在生死危難關頭,是否能夠豁得出去?
五是樹立黨員形象。廣大黨員要按照保持先進性的要求,切實做到講實話、知實情、出實招,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實上去。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發揮表率作用,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先做到。要堅持「兩個務必」,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黨員幹部,還必須正確行使權力。每一名黨員都必須明白,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於人民,決不能把權力當作向組織伸手的資本,更不能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力當作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
六是學習黨史,了解黨,更愛黨。我們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為將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公平正義、充滿活力、競爭有序的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