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縣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努力統籌推進依法治縣、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有力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現將有關事項報告如下:
一、不斷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法治建設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法治建設工作要求,明確黨政主要負責人為全面依法治縣及法治政府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成立專門議事協調機構,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安排法治政府建設、行政執法監督、法治宣傳等方面工作。嚴格執行法治建設情況報告制度,加強層級檢查和社會監督。不斷加大法治政府建設的統籌協調力度,努力發揮法治建設牽引突破作用。大力推進依法執政,逐步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人大、政府、政協各負其責,部門協同推進,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格局。
二、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學決策水平。將法治政府建設列入年度黨委和政府,明確各單位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並將工作任務分解落實。把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依法行政作為幹部日常工作考核。新聘用省內x家知名律師事務所作為政府法律顧問單位,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的積極作用,縣司法局負責人及有關法律專家列席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議等有關重大事項討論。縣政府法律顧問參與政府涉法事項的重大決策、政府合同、規範性文件審查、行政複議、行政訴訟x余次。重要行政規範性文件依法依規執行評估論證、公開徵求意見、合法性審核、集體審議決定、向社會公開發布等程序。健全合法性審核機制,落實審核工作要求,加大組織保障力度,確保所有規範性文件均經合法性審核,保證規範性文件合法有效。按照「誰起草、誰梳理」和「誰制定、誰清理」的原則,堅持依法清理、全面清理,開展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經清理,廢止規範性文件x件,繼續有效x件。
三、提高行政執法能力。積極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採取跨部門跨領域綜合執法、領域內綜合執法、部門單位直接執法三種形式。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城市管理局)實行跨部門跨領域綜合執法。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市場監管、衛生計生、農業農村、湖管理、文化和旅遊等7個領域實行領域內綜合執法,整合組建了7支執法隊伍。其他部門單位實現部門內集中執法,將本部門執法權限集中於一個內設機構。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制定出台《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辦法》和《行政執法信息公開辦法》等制度文件,切實落實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對「三項制度」落實情況進行專項調度,全縣梳理有執法權限的部門x個,制訂了「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五項清單」。嚴格按照《xx省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和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規定,加強執法人員管理,確保執法人員崗證一致。杜絕出現超越職權、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不正確、程序不合法、處罰不適當的執法案件發生,切實做到行政執法公正、公平、公開。
四、法治便民服務再上新台階。堅決落實「放管服」改革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積極主動作為,全力做好我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和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組織各部門重新梳理政務服務事項,認領發布x項。優化審批事項,深化流程再造。按照「一次辦好、一窗受理」工作要求,重新調整設置窗口,企業開辦按照「一個窗口、一套材料、一個流程」要求實行「一鏈條」辦理,實現了「一日辦結」。重新梳理劃轉事項辦理環節和流程,取消無法律法規設定的現場勘查環節x項,簡化登記,實行告知承諾制事項x項。大力推進「全程網辦」和電子化登記,政務服務事項網辦事項率達100%,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登記達93%以上,減少群眾跑腿次數,實現了「不見面、零跑腿」審批。按照「誰實施、誰公布、誰制定、誰清理」原則,認真對機構改革後正在實施的證明事項進行再次梳理,全面摸排底數。組織全縣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全面清理困擾企業和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經梳理審核,共保留證明事項x項,取消證明事項x項。保留清單之外證明事項一律不得向企業和群眾索要。大力減少蓋章、審核、備案、確認、告知等各種繁瑣環節和手續,確保各部門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把服務企業和群眾的事項辦好。
五、提升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水平。深化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健全行政複議工作制度、提高行政複議運轉效率,全年共立案受理行政複議x件、審結x件,行政複議綜合糾錯率達50%,有力地維護了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通過提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組織庭審觀摩活動等手段加強行政應訴工作,我縣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95%以上,共組織庭審觀摩x次,有力推動了全縣行政應訴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六、打造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行新型「一站式」法律服務。新建成的xx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整合司法系統各項服務職能,實現了「前台統一受理,後台分流轉辦」,全縣已建成x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推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目前已實現全覆蓋,讓基層人民群眾享受到了優質高效便捷專業的法律服務。規範法律服務工作,提升法治文化水平。加強法律援助規範化建設,著力在法律援助軟硬體建設、服務環境上提檔升級。受理法律援助刑事案件x件、結案x件;民事案件x件、結案x件。
七、提高普法依法治理水平。充分利用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和法治宣傳教育月等時間節點,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普法宣傳「線上線下」全面發力,群眾法治觀念日益增強。利用三八婦女節、掃黑除惡、國家安全日、禁毒日、公民道德宣傳日、法治扶貧日等組織開展專題活動,宣傳憲法、民法總則、刑法、反家暴法、勞動合同法、法律援助條例等常用法律法規。不斷加強青少年普法教育,在中小學開設「法治課堂」,對授課教師進行指導,全縣x所中小學全部聘任了法治副校長。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送法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x場次,受教育人數達x餘人。積極創新普法載體和形式,利用微信公眾號「普法xx湖」和普法手機簡訊平台進行日常法治宣傳。加大「民主法治示範村」「法治宣傳教育示範基地」創建力度,目前已有部分鄉鎮實現「民主法治示範村」全覆蓋,投資x余萬元的縣城區法治主題公園也已建成使用。
八、存在的不足及下步工作打算。對照上級要求和先進縣(市、區)工作好做法好舉措,我縣在一些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完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還存在工作落實、推進和成效不平衡,部門間不同程度上存在差異,工作制度機制有待完善;行政執法部門在行政處罰等執法工作中存在細節上的紕漏,一些重大決策事項報告制度不完善等;行政執法監督信息不對稱,不能有效第一時間介入,行政執法工作監督難度較大;一些具體工作完成後沒有及時在網上公開發布,個別行政執法部門原始材料不齊全,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尚有不足。
下步,我縣將持續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制度,做到依法科學民主決策。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紀檢監察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做到依法秉公用權。健全督查督辦機制,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暢通社情民意訴求渠道,加強行政複議應訴能力建設。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讓行政權力在法治軌道上公開透明運行。加強執法隊伍管理,嚴格實行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健全紀律約束機制,狠抓執法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定期組織執法人員參加法律法規知識、執法技能等各類培訓,提高其解決執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解決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等問題,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不斷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法治建設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法治建設工作要求,明確黨政主要負責人為全面依法治縣及法治政府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成立專門議事協調機構,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安排法治政府建設、行政執法監督、法治宣傳等方面工作。嚴格執行法治建設情況報告制度,加強層級檢查和社會監督。不斷加大法治政府建設的統籌協調力度,努力發揮法治建設牽引突破作用。大力推進依法執政,逐步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人大、政府、政協各負其責,部門協同推進,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格局。
二、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學決策水平。將法治政府建設列入年度黨委和政府,明確各單位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並將工作任務分解落實。把法治政府建設納入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依法行政作為幹部日常工作考核。新聘用省內x家知名律師事務所作為政府法律顧問單位,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的積極作用,縣司法局負責人及有關法律專家列席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議等有關重大事項討論。縣政府法律顧問參與政府涉法事項的重大決策、政府合同、規範性文件審查、行政複議、行政訴訟x余次。重要行政規範性文件依法依規執行評估論證、公開徵求意見、合法性審核、集體審議決定、向社會公開發布等程序。健全合法性審核機制,落實審核工作要求,加大組織保障力度,確保所有規範性文件均經合法性審核,保證規範性文件合法有效。按照「誰起草、誰梳理」和「誰制定、誰清理」的原則,堅持依法清理、全面清理,開展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經清理,廢止規範性文件x件,繼續有效x件。
三、提高行政執法能力。積極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採取跨部門跨領域綜合執法、領域內綜合執法、部門單位直接執法三種形式。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城市管理局)實行跨部門跨領域綜合執法。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市場監管、衛生計生、農業農村、湖管理、文化和旅遊等7個領域實行領域內綜合執法,整合組建了7支執法隊伍。其他部門單位實現部門內集中執法,將本部門執法權限集中於一個內設機構。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制定出台《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辦法》和《行政執法信息公開辦法》等制度文件,切實落實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對「三項制度」落實情況進行專項調度,全縣梳理有執法權限的部門x個,制訂了「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五項清單」。嚴格按照《xx省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和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規定,加強執法人員管理,確保執法人員崗證一致。杜絕出現超越職權、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不正確、程序不合法、處罰不適當的執法案件發生,切實做到行政執法公正、公平、公開。
四、法治便民服務再上新台階。堅決落實「放管服」改革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積極主動作為,全力做好我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和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組織各部門重新梳理政務服務事項,認領發布x項。優化審批事項,深化流程再造。按照「一次辦好、一窗受理」工作要求,重新調整設置窗口,企業開辦按照「一個窗口、一套材料、一個流程」要求實行「一鏈條」辦理,實現了「一日辦結」。重新梳理劃轉事項辦理環節和流程,取消無法律法規設定的現場勘查環節x項,簡化登記,實行告知承諾制事項x項。大力推進「全程網辦」和電子化登記,政務服務事項網辦事項率達100%,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登記達93%以上,減少群眾跑腿次數,實現了「不見面、零跑腿」審批。按照「誰實施、誰公布、誰制定、誰清理」原則,認真對機構改革後正在實施的證明事項進行再次梳理,全面摸排底數。組織全縣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全面清理困擾企業和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經梳理審核,共保留證明事項x項,取消證明事項x項。保留清單之外證明事項一律不得向企業和群眾索要。大力減少蓋章、審核、備案、確認、告知等各種繁瑣環節和手續,確保各部門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把服務企業和群眾的事項辦好。
五、提升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水平。深化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健全行政複議工作制度、提高行政複議運轉效率,全年共立案受理行政複議x件、審結x件,行政複議綜合糾錯率達50%,有力地維護了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通過提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組織庭審觀摩活動等手段加強行政應訴工作,我縣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95%以上,共組織庭審觀摩x次,有力推動了全縣行政應訴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六、打造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行新型「一站式」法律服務。新建成的xx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整合司法系統各項服務職能,實現了「前台統一受理,後台分流轉辦」,全縣已建成x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推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目前已實現全覆蓋,讓基層人民群眾享受到了優質高效便捷專業的法律服務。規範法律服務工作,提升法治文化水平。加強法律援助規範化建設,著力在法律援助軟硬體建設、服務環境上提檔升級。受理法律援助刑事案件x件、結案x件;民事案件x件、結案x件。
七、提高普法依法治理水平。充分利用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和法治宣傳教育月等時間節點,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普法宣傳「線上線下」全面發力,群眾法治觀念日益增強。利用三八婦女節、掃黑除惡、國家安全日、禁毒日、公民道德宣傳日、法治扶貧日等組織開展專題活動,宣傳憲法、民法總則、刑法、反家暴法、勞動合同法、法律援助條例等常用法律法規。不斷加強青少年普法教育,在中小學開設「法治課堂」,對授課教師進行指導,全縣x所中小學全部聘任了法治副校長。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送法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x場次,受教育人數達x餘人。積極創新普法載體和形式,利用微信公眾號「普法xx湖」和普法手機簡訊平台進行日常法治宣傳。加大「民主法治示範村」「法治宣傳教育示範基地」創建力度,目前已有部分鄉鎮實現「民主法治示範村」全覆蓋,投資x余萬元的縣城區法治主題公園也已建成使用。
八、存在的不足及下步工作打算。對照上級要求和先進縣(市、區)工作好做法好舉措,我縣在一些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完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還存在工作落實、推進和成效不平衡,部門間不同程度上存在差異,工作制度機制有待完善;行政執法部門在行政處罰等執法工作中存在細節上的紕漏,一些重大決策事項報告制度不完善等;行政執法監督信息不對稱,不能有效第一時間介入,行政執法工作監督難度較大;一些具體工作完成後沒有及時在網上公開發布,個別行政執法部門原始材料不齊全,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尚有不足。
下步,我縣將持續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制度,做到依法科學民主決策。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紀檢監察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做到依法秉公用權。健全督查督辦機制,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暢通社情民意訴求渠道,加強行政複議應訴能力建設。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讓行政權力在法治軌道上公開透明運行。加強執法隊伍管理,嚴格實行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健全紀律約束機制,狠抓執法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定期組織執法人員參加法律法規知識、執法技能等各類培訓,提高其解決執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解決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等問題,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