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發展方式的不斷轉變,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新時期推進農村黨員教育培訓中,傳統的教育培訓方式和內容已不能滿足變化了的形勢需要,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正逐步湧現,個別黨員紀律性不強,思想政治覺悟弱化,導致了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在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黨員的先進性和主體作用的發揮。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當前基層黨組織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下面,本人就此問題淺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當前黨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1、黨員很難有效的組織起來集中活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農村黨員常年外出務工經商,由於流動黨員的流動性、分散性較大,回歸不定時、不統一,除了黨內選舉活動和發展黨員以外,其他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在人員、時間上都難以落實。
2、活動形式單一,學習教育流於形式。有的基層黨支部在開展黨員教育等活動中,多樣化和靈活性不夠;除規定的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外,相對黨員教育的工作比較籠統,導致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上難以準確衡量,在此項工作上存在時松時緊,抓而不實,實而不全,匆匆過場。
3、黨員教育針對性不強。多數基層黨支部在對黨員的教育上,沒有一個針對性,只是隨便讀讀報紙、念念文件,學習內容抓不准。
對階段性的內容與階段性的工作和形勢任務結合不夠緊,對黨員的教育針對性不強,教育力度不夠,導致個別黨員不愛聽、不願學,達不到學習效果等等。4.存在思想認識偏差的現象。個別基層支部對黨員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錯誤認為黨員學習教育靠自己,開開會、組織學習教育只是形式上的做法,起不到大的作用;有的認為報紙、黨刊等學習材料到處都有,不必組織學習和教育;還有的認為教育是虛功,彈性大,見效慢,起不了大的作用;更有的人認為市場經濟主要是抓好生產,發家致富,學不學沒什麼用?
5、黨員組織觀念淡薄,紀律性弱化。個別黨員不愛參加黨內各項集體活動或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夠;有的即使是參加了,也是姍姍來遲,學習精力不集中,達不到學習教育的效果;有的甚至台上講黨課,台下開小會、小議論,對布置的思考題不思考,在討論會上,有的不積極發言,有的談不出一個所以然等等。
二、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1、黨組織生活制度不能有效的堅持。有的基層黨支部主觀上放鬆對黨員的教育管理,不願意組織活動,學習制度時緊時松,考勤制度不夠嚴,對曠會、遲到、早退,沒有一個紀律約束。部分普通黨員對開展活動沒興趣,參加組織活動不僅不能給自己帶來收益,而且參加多了會影響自己發家致富。黨員流動量大給活動開展也帶來一定的難度。有的村有一半以上的黨員在外務工經商,有時黨員大會一年也難開上一次。
2、黨員對學習、教育的目的意義不夠明確,導致學習教育效果不夠明顯。主要體現在個別黨員把黨內活動、黨課教育、觀看電教片等看成是走形式或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造成不願學,學不進,有的甚至是不參加學習,不愛過組織生活等。3、教育創新不夠,難以調動黨員學習積極性。普遍存在著方式過於單調、內容過於單一、需求過於籠統、手段過於陳舊等問題,多數都局限於傳統的教育培訓模式,缺乏創新觀念,缺少創新手段,造成黨員對主動接受教育培訓難以產生吸引力。只強調學習的次數,不看內容是否實際,導致理論學習多限於讀文件、念報告。多數農村黨組織只停留在理論學習上,對技能培訓組織甚少,而農村黨員最為迫切需要的技能培訓問題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4、黨員隊伍多元化導致學習需求不統一。如今廣大黨員年齡構成複雜化、職業構成複雜化、收入構成複雜化、經歷差異複雜化等。同時黨員流動無序化速度加快。流動頻率、流動速率、人戶分離等明顯增快。黨員需求多樣化逐步顯現。從市場經濟、利益取向出發,迫切需要掌握市場信息、經濟知識、行業知識,致富信息、勞動技能等等。難以集中有效的統一組織針對性的專題教育培訓。
三、加強黨員教育工作的對策與思考新形勢下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必須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著力提高黨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創新發展能力。如何有針對性地加強黨員教育,這是基層支部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擺在我們黨務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本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黨員教育工作:
1、建立並落實好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加強對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是黨員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要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黨員目標管理、「創先爭優」、黨員思想彙報等制度和做法,在此基礎上,針對部分黨員宗旨意識、黨性觀念淡化的傾向,在重點抓好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知識教育的同時,每年「七一」前後,結合紀念黨的生日,組織廣大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開展「入黨為什麼、在黨幹什麼、今後留什麼」大討論,堅定政治立場,加強黨性鍛鍊,並有針對性地向黨員提出希望和要求。2、結合黨員實際需求,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要針對廣大黨員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面對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現實問題,把握廣大黨員的思想脈搏;把握好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層次黨員和群眾的現實需要。將黨員分為農村幹部黨員、中青年非幹部黨員、老齡黨員、流動黨員四大類進行教育培訓和管理。要不斷滿足黨員對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需求,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加大科技知識、市場經濟知識、經營管理知識、法律知識和實用技術知識的培訓力度,充分發揮黨員在各條戰線、各個行業的先鋒模範作用,著力體現和保持黨員的先進性,使黨員教育管理充滿生機和時代氣息?
3、豐富教育培訓方式,提高黨員學習興趣。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異地教學等模式,實行開放式教育培訓。比如,充分發揮各類示範培訓基地作用,把課堂搬到基地里,傳授致富經驗和技術,增加教育培訓的吸引力和實用性;組織黨員到其他發達地區的培訓基地進行異地。
學習等,開闊眼界、轉變思維,切實促進教育培訓效果的轉化。此外,還要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功能。根據黨員需求及時的通過視頻點播政教、科教、文教等類節目。也可以把各類專家「請」到農村黨員的家門口,「面對面」的教授知識和培訓,實現「零距離」接觸,有效促進黨員教育培訓效果的轉化。
4、教育培訓中要突出提高黨性修養和黨員覺悟。在對黨員進行黨性教育中,要注重加強黨員的政治生活的教育,要教育黨員在處理個人與黨、與群眾、與社會等關係的正確處理,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提倡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利益觀、苦樂觀、得失觀;要教育黨員堅持黨的組織紀律性,帶頭遵章守紀,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另外,還可以通過開展身邊的先進事跡報告活動,讓黨員看到的都是熟悉的身邊人,講述的都是自己所經歷的事,看得見、離得近、可親、可信、可學,使教育者感到榜樣就在身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當前黨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1、黨員很難有效的組織起來集中活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農村黨員常年外出務工經商,由於流動黨員的流動性、分散性較大,回歸不定時、不統一,除了黨內選舉活動和發展黨員以外,其他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在人員、時間上都難以落實。
2、活動形式單一,學習教育流於形式。有的基層黨支部在開展黨員教育等活動中,多樣化和靈活性不夠;除規定的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外,相對黨員教育的工作比較籠統,導致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上難以準確衡量,在此項工作上存在時松時緊,抓而不實,實而不全,匆匆過場。
3、黨員教育針對性不強。多數基層黨支部在對黨員的教育上,沒有一個針對性,只是隨便讀讀報紙、念念文件,學習內容抓不准。
對階段性的內容與階段性的工作和形勢任務結合不夠緊,對黨員的教育針對性不強,教育力度不夠,導致個別黨員不愛聽、不願學,達不到學習效果等等。4.存在思想認識偏差的現象。個別基層支部對黨員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錯誤認為黨員學習教育靠自己,開開會、組織學習教育只是形式上的做法,起不到大的作用;有的認為報紙、黨刊等學習材料到處都有,不必組織學習和教育;還有的認為教育是虛功,彈性大,見效慢,起不了大的作用;更有的人認為市場經濟主要是抓好生產,發家致富,學不學沒什麼用?
5、黨員組織觀念淡薄,紀律性弱化。個別黨員不愛參加黨內各項集體活動或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夠;有的即使是參加了,也是姍姍來遲,學習精力不集中,達不到學習教育的效果;有的甚至台上講黨課,台下開小會、小議論,對布置的思考題不思考,在討論會上,有的不積極發言,有的談不出一個所以然等等。
二、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1、黨組織生活制度不能有效的堅持。有的基層黨支部主觀上放鬆對黨員的教育管理,不願意組織活動,學習制度時緊時松,考勤制度不夠嚴,對曠會、遲到、早退,沒有一個紀律約束。部分普通黨員對開展活動沒興趣,參加組織活動不僅不能給自己帶來收益,而且參加多了會影響自己發家致富。黨員流動量大給活動開展也帶來一定的難度。有的村有一半以上的黨員在外務工經商,有時黨員大會一年也難開上一次。
2、黨員對學習、教育的目的意義不夠明確,導致學習教育效果不夠明顯。主要體現在個別黨員把黨內活動、黨課教育、觀看電教片等看成是走形式或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造成不願學,學不進,有的甚至是不參加學習,不愛過組織生活等。3、教育創新不夠,難以調動黨員學習積極性。普遍存在著方式過於單調、內容過於單一、需求過於籠統、手段過於陳舊等問題,多數都局限於傳統的教育培訓模式,缺乏創新觀念,缺少創新手段,造成黨員對主動接受教育培訓難以產生吸引力。只強調學習的次數,不看內容是否實際,導致理論學習多限於讀文件、念報告。多數農村黨組織只停留在理論學習上,對技能培訓組織甚少,而農村黨員最為迫切需要的技能培訓問題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4、黨員隊伍多元化導致學習需求不統一。如今廣大黨員年齡構成複雜化、職業構成複雜化、收入構成複雜化、經歷差異複雜化等。同時黨員流動無序化速度加快。流動頻率、流動速率、人戶分離等明顯增快。黨員需求多樣化逐步顯現。從市場經濟、利益取向出發,迫切需要掌握市場信息、經濟知識、行業知識,致富信息、勞動技能等等。難以集中有效的統一組織針對性的專題教育培訓。
三、加強黨員教育工作的對策與思考新形勢下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必須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著力提高黨員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創新發展能力。如何有針對性地加強黨員教育,這是基層支部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擺在我們黨務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本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黨員教育工作:
1、建立並落實好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加強對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是黨員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要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黨員目標管理、「創先爭優」、黨員思想彙報等制度和做法,在此基礎上,針對部分黨員宗旨意識、黨性觀念淡化的傾向,在重點抓好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知識教育的同時,每年「七一」前後,結合紀念黨的生日,組織廣大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開展「入黨為什麼、在黨幹什麼、今後留什麼」大討論,堅定政治立場,加強黨性鍛鍊,並有針對性地向黨員提出希望和要求。2、結合黨員實際需求,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要針對廣大黨員的思想和工作實際,面對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現實問題,把握廣大黨員的思想脈搏;把握好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層次黨員和群眾的現實需要。將黨員分為農村幹部黨員、中青年非幹部黨員、老齡黨員、流動黨員四大類進行教育培訓和管理。要不斷滿足黨員對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需求,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加大科技知識、市場經濟知識、經營管理知識、法律知識和實用技術知識的培訓力度,充分發揮黨員在各條戰線、各個行業的先鋒模範作用,著力體現和保持黨員的先進性,使黨員教育管理充滿生機和時代氣息?
3、豐富教育培訓方式,提高黨員學習興趣。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異地教學等模式,實行開放式教育培訓。比如,充分發揮各類示範培訓基地作用,把課堂搬到基地里,傳授致富經驗和技術,增加教育培訓的吸引力和實用性;組織黨員到其他發達地區的培訓基地進行異地。
學習等,開闊眼界、轉變思維,切實促進教育培訓效果的轉化。此外,還要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功能。根據黨員需求及時的通過視頻點播政教、科教、文教等類節目。也可以把各類專家「請」到農村黨員的家門口,「面對面」的教授知識和培訓,實現「零距離」接觸,有效促進黨員教育培訓效果的轉化。
4、教育培訓中要突出提高黨性修養和黨員覺悟。在對黨員進行黨性教育中,要注重加強黨員的政治生活的教育,要教育黨員在處理個人與黨、與群眾、與社會等關係的正確處理,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提倡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利益觀、苦樂觀、得失觀;要教育黨員堅持黨的組織紀律性,帶頭遵章守紀,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另外,還可以通過開展身邊的先進事跡報告活動,讓黨員看到的都是熟悉的身邊人,講述的都是自己所經歷的事,看得見、離得近、可親、可信、可學,使教育者感到榜樣就在身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