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和黨外人聚在一起迎接新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國共產黨史學習教育,鼓勵全黨不要忘記,記住使命,在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誕辰,風華正茂。回顧黨走過的歷史之旅,從嘉興南湖的一葉紅船到中國號的巨輪破浪前進,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發生了巨大變化,是一群前往後繼的共產黨人,革命先烈用血淚寫的壯麗詩篇。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站在新的歷史時期,正好是辛丑牛年,我們要意識到學習黨史的重要意義,從中汲取鍛鍊前進、堅韌進取的奮鬥牛力量,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道路勇敢前進。
雄關漫道如鐵,堅定執著牛的奮鬥信念。百年之路,苦難輝煌。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成長,經過苦難,終於成為大業。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響,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煙到建國大業,從改革春風到小康實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雄關漫道如鐵,實現了長期困難的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裕到強大的歷史飛躍。學習百年黨史,我們看到大大小小的共產黨的發展道路、艱難的境遇、艱巨的任務,創造了革命樂觀主義的態度和勇敢的犧牲精神,創造了我們堅定的意志力和自強的生命力。歷史是記錄過去的鐵筆,我們要深入學習黨史,明確什麼是艱苦的卓越,怎樣來,正確認識黨100年的艱苦輝煌,堅持牛這樣的奮鬥信念,把黨史學習的感悟轉化為輝煌的精神動力,在精神傳承中鍛鍊不懈奮鬥的引擎天力?
一葉總關愛繼承了牛般的奮鬥。百年風雨,如磐石。一百年的歷史,辛苦準備,困難重複。中共為什麼能一次性化危為機,最終奪取全國政權,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復興之路?因為我們的團隊完全解放人民,完全為人民的利益工作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從革命年代拋棄頭腦,灑出熱血,到建設時代為奉獻,勇敢攀登,再到改革大潮中勇敢探索,突破新的道路,張思德、焦裕祿、餘元君、黃文秀這樣的革命先烈、英雄模範和時代先驅出現了無數,他們努力以生命為代價歷史是照亮現實的燈光,我們要深入學習黨史,明確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深刻理解黨的百年如磐,繼承牛的奮鬥,把黨史學習的感悟變成激勵勇敢的使命,戰勝前進道路上所有困難的危險?
早起前山路正長,像牛一樣奮鬥。百年奮進,工資相傳。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承擔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工業體系,建設世界上最快的鐵路、最長的橋樑、最繁忙的港口……世代共產黨人以永不停止的堅定力量,咬硬骨頭,敢於參與危險灘,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歷史是打開未來的關鍵,我們要深入學習黨史,明確前輩們的歷史宏偉願望,奮鬥目標,自覺理解黨的100年工資傳播,繼續像牛一樣復興的宏偉願望,把黨史學習的理解轉化為創造更大奇蹟,走向新輝煌的工資。
磨難、奮鬥、宏願的願望——我們的民族經歷了深刻的磨難,我們的人民進行了感動的奮鬥,我們黨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業。學習黨史上的雄關漫道如鐵,能正確認識黨百年苦難的輝煌。
通過一葉總關愛,可以深刻理解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明確早起前山路正長,讓我們更加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深切渴望。我認為,這我們學習黨史最大的現實意義,也是給我們帶來繁榮奮鬥牛力量的源泉。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黨史講稿集合13篇[朗讀]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按照局黨委的安排,今天由我為大家上一次黨課,結合我近期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想同大家分享以下幾點體會。
一、做到「五個深刻認識」,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一是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幹什麼。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領悟和思考我們黨一路走來,指引我們前行、上下求索的是什麼;無數共產黨人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為的、靠的是什麼。概括地說,答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即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二是深刻認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怎樣在密切聯繫群眾中成長、發展、壯大,怎樣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起家並從勝利走向勝利;思考為什麼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什麼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其深刻道理在哪裡?
三是深刻認識黨和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道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進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取得既有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也歷經艱辛,需要倍加珍惜、永不動搖。深刻認識了這些,「四個自信」就會無比堅定?
四是深刻認識對黨忠誠是什麼、怎麼做。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從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例中獲得深刻認識:正是因為千千萬萬黨員幹部對黨絕對忠誠,黨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戰勝各種困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進而深刻理解,新時代黨員幹部對黨忠誠最關鍵的要求,就是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是深刻認識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是什麼、該以怎樣的精神狀態承擔起這樣的使命。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認真思考,我們這代中國共產黨人該怎樣把我們這一棒跑好,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這就需要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該擔當的歷史責任擔當起來,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
二、突出「三個汲取」,認真領會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意義。一是在知史中汲取愛黨愛國的力量。98年的黨史,70年的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淚水和汗水寫就的,充滿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我們只有深入了解這段歷史,才能更深地愛黨愛國。
二是在知史中汲取立國、興國的力量。「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史、國史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瑰寶,是先行者們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智慧。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今天,開創更好的明天。一個先進的執政黨,最難得的是能自覺地做到以史鑑今、以史資政,努力為現實社會政治服務,在承繼歷史中實現與時俱進,在放眼未來中實現開拓創新,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抗禦風險的能力。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既可以從中明晰黨和國家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更有助於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歷史意識,培養歷史思維、歷史眼光,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
三是在知史中汲取智慧擔當的力量。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堅定「四個自信」;進一步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進一步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堅持「四個結合」,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一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傳承黨的革命傳統優良作風結合起來。一是要持續體悟革命傳統。信念堅定、紀律嚴明、組織嚴密、實事求是、統一戰線、「兩個務必」等都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優良傳統。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不僅要重溫歷史上的重要會議、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體悟革命傳統的孕育,延續黨的優良作風,還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把革命傳統、優良作風熔鑄於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接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向前發展。
二是持續弘揚黨的三大作風。黨的三大作風包括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是毛澤東1945年4月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總結黨的建設基本經驗時提出的,它們也是黨革命時期形成的優良傳統。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堅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堅持中國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國情,以此為據制定路線方針政策。
二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為人民守初心為民族擔使命結合起來。一是正確認識我們黨99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史是一部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就立下的錚錚誓言。在黨的一大上,中國共產黨就把進行社會革命作為根本政治目的。1925年12月5日,毛澤東在《政治周報》發刊詞中寫道:「為什麼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革命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懈努力,儘快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通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使得人民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是真正認清我們黨99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史是一部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一直肩負的歷史使命。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回顧中國近代史、黨的歷史,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必須完成的兩大歷史任務,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之奮鬥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成功找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復興迎來光明前景。新時代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讓歷史之光照進現實,啟迪心靈,讓我們汲取黨建的經驗,汲取治病救人的良方,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汲取走向未來的力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為人民守好初心、為民族擔起使命。
三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本領結合起來。黨史、新中國史蘊含著共產黨人的歷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可以使人養成歷史思維、具備歷史眼光,為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挑戰、提高黨的執政本領提供歷史滋養。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屢屢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累積了大量攻堅克難的辦法,有豐富的事例可供後人參考,也即黨史、新中國史中蘊含著豐富的治黨治國治軍智慧。比如黨的建設方面,始終強調從嚴治黨馳而不息反腐敗,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把黨的作風建設放在關乎黨的生命的高度等。比如治國理政方面,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地位,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等。再比如治軍方面,堅持黨指揮槍,強調從嚴治軍等。把黨的歷史上形成的大智慧傳承下去,要求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滋養,再結合新的實際不斷發揚光大,就一定可以提高執政本領。
四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學懂弄通新時代的創新理論結合起來。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不僅要明了共產黨的理論創新史,還要培養歷史眼光。學懂弄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途徑,就要善於從歷史高度來理解和把握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源自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生動實踐,而且是對我們黨奮鬥史、實踐史的最新總結。這一創新理論是在吸收了黨的歷史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治國理政智慧的基礎上創立的,有很厚重的歷史底蘊。在學習中既要把握其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還要用心體會內在的歷史邏輯,把歷史邏輯與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貫通,才能真正做到學懂弄通。
一、做到「五個深刻認識」,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一是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幹什麼。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領悟和思考我們黨一路走來,指引我們前行、上下求索的是什麼;無數共產黨人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為的、靠的是什麼。概括地說,答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即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二是深刻認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怎樣在密切聯繫群眾中成長、發展、壯大,怎樣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起家並從勝利走向勝利;思考為什麼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什麼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其深刻道理在哪裡?
三是深刻認識黨和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弄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道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進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取得既有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也歷經艱辛,需要倍加珍惜、永不動搖。深刻認識了這些,「四個自信」就會無比堅定?
四是深刻認識對黨忠誠是什麼、怎麼做。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從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例中獲得深刻認識:正是因為千千萬萬黨員幹部對黨絕對忠誠,黨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戰勝各種困難,才能不斷發展壯大;進而深刻理解,新時代黨員幹部對黨忠誠最關鍵的要求,就是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是深刻認識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是什麼、該以怎樣的精神狀態承擔起這樣的使命。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認真思考,我們這代中國共產黨人該怎樣把我們這一棒跑好,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這就需要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該擔當的歷史責任擔當起來,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
二、突出「三個汲取」,認真領會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意義。一是在知史中汲取愛黨愛國的力量。98年的黨史,70年的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淚水和汗水寫就的,充滿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我們只有深入了解這段歷史,才能更深地愛黨愛國。
二是在知史中汲取立國、興國的力量。「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史、國史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瑰寶,是先行者們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智慧。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今天,開創更好的明天。一個先進的執政黨,最難得的是能自覺地做到以史鑑今、以史資政,努力為現實社會政治服務,在承繼歷史中實現與時俱進,在放眼未來中實現開拓創新,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抗禦風險的能力。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既可以從中明晰黨和國家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更有助於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歷史意識,培養歷史思維、歷史眼光,自覺按照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辦事。
三是在知史中汲取智慧擔當的力量。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堅定「四個自信」;進一步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進一步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堅持「四個結合」,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一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傳承黨的革命傳統優良作風結合起來。一是要持續體悟革命傳統。信念堅定、紀律嚴明、組織嚴密、實事求是、統一戰線、「兩個務必」等都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優良傳統。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不僅要重溫歷史上的重要會議、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體悟革命傳統的孕育,延續黨的優良作風,還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把革命傳統、優良作風熔鑄於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接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向前發展。
二是持續弘揚黨的三大作風。黨的三大作風包括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是毛澤東1945年4月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總結黨的建設基本經驗時提出的,它們也是黨革命時期形成的優良傳統。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堅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堅持中國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國情,以此為據制定路線方針政策。
二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為人民守初心為民族擔使命結合起來。一是正確認識我們黨99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史是一部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就立下的錚錚誓言。在黨的一大上,中國共產黨就把進行社會革命作為根本政治目的。1925年12月5日,毛澤東在《政治周報》發刊詞中寫道:「為什麼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革命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懈努力,儘快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通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使得人民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是真正認清我們黨99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史是一部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一直肩負的歷史使命。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回顧中國近代史、黨的歷史,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必須完成的兩大歷史任務,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之奮鬥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成功找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復興迎來光明前景。新時代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讓歷史之光照進現實,啟迪心靈,讓我們汲取黨建的經驗,汲取治病救人的良方,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汲取走向未來的力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為人民守好初心、為民族擔起使命。
三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本領結合起來。黨史、新中國史蘊含著共產黨人的歷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可以使人養成歷史思維、具備歷史眼光,為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挑戰、提高黨的執政本領提供歷史滋養。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屢屢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累積了大量攻堅克難的辦法,有豐富的事例可供後人參考,也即黨史、新中國史中蘊含著豐富的治黨治國治軍智慧。比如黨的建設方面,始終強調從嚴治黨馳而不息反腐敗,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把黨的作風建設放在關乎黨的生命的高度等。比如治國理政方面,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地位,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等。再比如治軍方面,堅持黨指揮槍,強調從嚴治軍等。把黨的歷史上形成的大智慧傳承下去,要求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滋養,再結合新的實際不斷發揚光大,就一定可以提高執政本領。
四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學懂弄通新時代的創新理論結合起來。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不僅要明了共產黨的理論創新史,還要培養歷史眼光。學懂弄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途徑,就要善於從歷史高度來理解和把握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源自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生動實踐,而且是對我們黨奮鬥史、實踐史的最新總結。這一創新理論是在吸收了黨的歷史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治國理政智慧的基礎上創立的,有很厚重的歷史底蘊。在學習中既要把握其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還要用心體會內在的歷史邏輯,把歷史邏輯與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貫通,才能真正做到學懂弄通。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要求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黨史淬鍊於我們黨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奮鬥歷程,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既有勝利亦有失利,只要悉心學習、潛心領悟、融會貫通,就能將黨史轉化為推動工作的路徑和方法,更好地開展工作。特別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黨員幹部更要常讀黨史、深讀黨史、細讀黨史,不斷在浩瀚黨史中的擷取「璀璨明珠」,汲取精神力量,從而為自己注入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蓬勃精氣神。
常讀記載征程的「行路史」,堅守初心使命。百年風雨,初心如磐。黨史的字裡行間,造福人民永遠是我們黨永恆的主題和不變的方向,也正是因為我們黨把人民視作江山,把江山看作人民,我們黨才能在敵人的層層圍堵中不弱反強,才能在淮海戰役取得小車推出來的勝利,在這段坎坷的征途中越走越遠。因此,黨員幹部要時常翻看黨史,回顧我們黨為什麼出發、這段世紀征程是為了誰、又是依靠誰走向了勝利,清醒認識自己從哪兒來、往哪兒去,不斷築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為民初心,牢記為民使命,當好人民群眾的服務員?
深讀攻堅克難的「風雨史」,永葆鬥爭精神。我們黨破土於風雲突變之際,壯大於疾風驟雨之時,隨手翻到黨史任一頁,都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挑戰和考驗。從長征的足跡、戰爭的硝煙到敵人的圍堵,再到建設的艱辛,可以說,無論什麼樣的風浪,無論什麼樣的險阻,我們黨都經歷過,也始終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迎頭而上,並留下「農村包圍城市」「支部建在連上」等一個個成功經驗,探索出了改革開放、設立經濟特區等一條條成功路徑。黨員幹部回顧黨史,既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懼艱難、勇於鬥爭的大無畏精神,不斷增強鬥爭意識,也要總結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經驗,不斷提升鬥爭本領?
細讀不斷革新的「成長史」,勇於開拓進取。從秋收起義「支部建在連上」到古田會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從「摸著石頭過河」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歷史證明,我們黨從建黨至今,從未暫緩過自身建設,從未停止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從未膽怯糾偏知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黨永葆生機活力。作為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時,要積極學習我們黨勇於探索和不斷創新的優良傳統,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始終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緊密結合,在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不斷打開新局面。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黨史淬鍊於我們黨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奮鬥歷程,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既有勝利亦有失利,只要悉心學習、潛心領悟、融會貫通,就能將黨史轉化為推動工作的路徑和方法,更好地開展工作。特別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黨員幹部更要常讀黨史、深讀黨史、細讀黨史,不斷在浩瀚黨史中的擷取「璀璨明珠」,汲取精神力量,從而為自己注入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蓬勃精氣神。
常讀記載征程的「行路史」,堅守初心使命。百年風雨,初心如磐。黨史的字裡行間,造福人民永遠是我們黨永恆的主題和不變的方向,也正是因為我們黨把人民視作江山,把江山看作人民,我們黨才能在敵人的層層圍堵中不弱反強,才能在淮海戰役取得小車推出來的勝利,在這段坎坷的征途中越走越遠。因此,黨員幹部要時常翻看黨史,回顧我們黨為什麼出發、這段世紀征程是為了誰、又是依靠誰走向了勝利,清醒認識自己從哪兒來、往哪兒去,不斷築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為民初心,牢記為民使命,當好人民群眾的服務員?
深讀攻堅克難的「風雨史」,永葆鬥爭精神。我們黨破土於風雲突變之際,壯大於疾風驟雨之時,隨手翻到黨史任一頁,都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挑戰和考驗。從長征的足跡、戰爭的硝煙到敵人的圍堵,再到建設的艱辛,可以說,無論什麼樣的風浪,無論什麼樣的險阻,我們黨都經歷過,也始終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迎頭而上,並留下「農村包圍城市」「支部建在連上」等一個個成功經驗,探索出了改革開放、設立經濟特區等一條條成功路徑。黨員幹部回顧黨史,既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懼艱難、勇於鬥爭的大無畏精神,不斷增強鬥爭意識,也要總結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經驗,不斷提升鬥爭本領?
細讀不斷革新的「成長史」,勇於開拓進取。從秋收起義「支部建在連上」到古田會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從「摸著石頭過河」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歷史證明,我們黨從建黨至今,從未暫緩過自身建設,從未停止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從未膽怯糾偏知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黨永葆生機活力。作為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時,要積極學習我們黨勇於探索和不斷創新的優良傳統,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始終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緊密結合,在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不斷打開新局面。
同志們:
為大力推進黨史教育活動的開展,嚴格落實好上黨課的要求,今天,我就進一步抓好黨風,談一些個人的學習體會和認識,和大家一起討論,供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參考。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黨風和反腐敗鬥爭。毛澤東同志早在全國革命勝利前夕就向全黨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提醒我們不要被敵人的腐朽思想所侵蝕,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兩個務必」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影響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這些深刻的論斷,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闡明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當前社會,各種思想相互激盪,各種誘惑相互交織,作為領導幹部如何做到廉潔自律、把握好自己?我認為必須苦練「三種功夫」。
一、首先要練好思想上的「內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信念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領導幹部只有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才能從根本上構建預防腐敗的防火牆。我認為在思想上:
一要看境界。思想防線牢不牢,要看思想境界高不高。境界是一種修養,一種情操,它來源於堅持不懈的學習。領導幹部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把學習當成一種政治責任,當成一種人生修養,當成一種自覺追求,多一些學習思考,多一些調查研究,不因條件變好、地位升高、權力增大、事務繁雜而疏懶學習、放棄學習,才能不斷夯實廉政思想基礎。二要克慾望。古人云:邪生於無禁,欲生於無度。慾望是人最大的敵人。領導幹部也有七情六慾。隨著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掌握的資源越來越多,經受的誘惑也越來越大,思想的「雜質」往往會越來越多,一些領導幹部也因此經不起「糖衣炮彈」攻擊而「翻身落馬」。三要防微杜漸。微就是小。態度決定一切,能否把自己打造成腐敗的「絕緣體」,取決於對小事、小節的思想態度。「不慮於微,始成大患;不防於小,終虧大德。」小節一松,大節難保。溫家寶總理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講,「形勢稍好,尤須兢慎」。這是在告誡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頭腦冷靜,特別是在好的形勢下,更要小心謹慎,時刻做到「慎思、慎微、慎言、慎始」。領導幹部要慎思。
二、要有守住廉潔自律的「防功」。
時代不同,廉政的內涵也不盡相同,在現代社會要求領導幹部一塵不染,已不合時宜。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必須嚴格在紀律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這是領導幹部由量變走向質變的「臨界點」,是廉潔自律的底線。一旦衝破,損害的則是黨的凝聚力、政府的執行力和民眾的向心力,自己則滑向墮落的深淵。因此領導幹部必須要堅守這條底線,不濫權、不貪財。
一是用權而不濫權,防止政治上「失道」。吳官正同志說過:「權力既是好東西,也是壞東西,把權力用於為人民服務時就是好東西,用於搞腐敗就是壞東西。」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為黨和人民更好地干工作;一旦成為謀私的工具,不但貽誤黨的事業,而且也葬送了自己。對於每位黨員幹部來說,職務和權力意味著什麼?不是名譽,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種責任,權利越大,責任也越大。二是謀利而不貪財,警惕經濟上「失足」。黨員幹部要以人民利益至高無上為基本準則,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心繫群眾,把最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作為決策、辦事的根本依據,自覺做最大多數人利益的忠實代表。金錢是一柄雙刃劍,過分看重,就會成為金錢的奴隸。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堅持「富貴不能淫」的謀利取向,不貪不占不索不要,賺錢不越軌、有錢不奢侈。現在,一些領導幹部奉行「當官不發財,請我也不來」的理論,為官一任,貪財貪物,斂富一方,結果貪小失大,亡身破家,教訓實為深刻?
三、要有劃清公與私的「硬功」。
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做到廉潔自律,首先要做到公私分明,大公無私。可現實中,很多領導幹部因為「情感資本」而不自覺地混淆公私,逾越公私界線,無形中埋下腐敗的「導火索」;更有一些掌握了豐富公共資源的領導幹部,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用「感情關係」攻破廉政的堡壘,走上違法犯罪之路而追悔莫及。領導幹部要正確處理好個人的情感,劃清公私界線。
一要正確對待親情。親情因素對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行為影響不可忽視。每一名幹部都有親情,這是人之常情。但親情再深亦應有度,家庭利益、親人利益再高,也決不能超越法律和道德的範疇。一個領導幹部只要他手中有權,他及其家人都存在著拒腐防變的考驗。當別有用心的人對領導幹部本人的正面進攻不奏效時,就可能迂迴從領導幹部的家庭成員身上尋找突破口。二要正確對待友情。黨員領導幹部同樣需要友情,但對待友情須謹慎,防止被人鑽空子。交了好的朋友,可以互相促進、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交了壞的朋友,則無異於「引狼入室」。有的幹部重個人感情,重朋友關係,重江湖義氣,在他們眼裡,原則要服從義氣,卻不知有多少人被「朋友」送進牢房。三要正確對待「恩情」。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就是說人要知道報恩。可如今一些領導幹部不感國家、組織、人民之恩,把組織之培養當作私情,將自己的提拔重用歸功於某個人的「關照」。一旦有權在手,便對知遇之恩、提攜之恩、厚待之恩思恩還情,也不分恩之正邪,法否可容。損公肥私,循私枉法,導致公權私恩化。
在這裡,我再提兩點建議:
一是要從嚴剖析自己。黨員幹部隨著職務的變動,地位上升,權力增大,所聽到的恭維聲、讚揚聲就會逐漸增多,而聽到的批評聲將越來越少。加上環境比較複雜,監督不夠有力,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經常剖析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聽不得批評意見,久而久之,就會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忘記自己了自己的職責,忘記了當初入黨的誓詞,最終走上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的違法犯罪道路。
二是要嚴於自律。貪婪是腐敗者通向地獄之門的鑰匙,自律是有志者得以自保的利閘。我們千千萬萬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這不僅是對黨的事業負責,同樣也是對自己的家庭及妻兒老小負責。如何做到自律,不同的人做法會有不同。一個人要做到自律,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人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能做什麼,這很關鍵,是找到事業支點的必需;但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能幹什麼,不能做什麼。如果不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危險隨時會降臨」。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我們都要清楚自己不能做什麼,不能幹什麼,這是自律落到實處的基礎。按照《黨章》和憲法、法律的規定,自律可以歸納為「六個守住、六個不能」:要守住善,不能幹傷害百姓的事。要守住正,不能幹歪門邪道的事。要守住規,不能幹違背制度的事。要守住誠,不能幹背義失信的事。要守住實,不能幹弄虛作假的事?
為大力推進黨史教育活動的開展,嚴格落實好上黨課的要求,今天,我就進一步抓好黨風,談一些個人的學習體會和認識,和大家一起討論,供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參考。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黨風和反腐敗鬥爭。毛澤東同志早在全國革命勝利前夕就向全黨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提醒我們不要被敵人的腐朽思想所侵蝕,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兩個務必」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影響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這些深刻的論斷,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闡明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當前社會,各種思想相互激盪,各種誘惑相互交織,作為領導幹部如何做到廉潔自律、把握好自己?我認為必須苦練「三種功夫」。
一、首先要練好思想上的「內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信念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領導幹部只有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才能從根本上構建預防腐敗的防火牆。我認為在思想上:
一要看境界。思想防線牢不牢,要看思想境界高不高。境界是一種修養,一種情操,它來源於堅持不懈的學習。領導幹部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把學習當成一種政治責任,當成一種人生修養,當成一種自覺追求,多一些學習思考,多一些調查研究,不因條件變好、地位升高、權力增大、事務繁雜而疏懶學習、放棄學習,才能不斷夯實廉政思想基礎。二要克慾望。古人云:邪生於無禁,欲生於無度。慾望是人最大的敵人。領導幹部也有七情六慾。隨著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掌握的資源越來越多,經受的誘惑也越來越大,思想的「雜質」往往會越來越多,一些領導幹部也因此經不起「糖衣炮彈」攻擊而「翻身落馬」。三要防微杜漸。微就是小。態度決定一切,能否把自己打造成腐敗的「絕緣體」,取決於對小事、小節的思想態度。「不慮於微,始成大患;不防於小,終虧大德。」小節一松,大節難保。溫家寶總理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講,「形勢稍好,尤須兢慎」。這是在告誡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頭腦冷靜,特別是在好的形勢下,更要小心謹慎,時刻做到「慎思、慎微、慎言、慎始」。領導幹部要慎思。
二、要有守住廉潔自律的「防功」。
時代不同,廉政的內涵也不盡相同,在現代社會要求領導幹部一塵不染,已不合時宜。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必須嚴格在紀律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這是領導幹部由量變走向質變的「臨界點」,是廉潔自律的底線。一旦衝破,損害的則是黨的凝聚力、政府的執行力和民眾的向心力,自己則滑向墮落的深淵。因此領導幹部必須要堅守這條底線,不濫權、不貪財。
一是用權而不濫權,防止政治上「失道」。吳官正同志說過:「權力既是好東西,也是壞東西,把權力用於為人民服務時就是好東西,用於搞腐敗就是壞東西。」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為黨和人民更好地干工作;一旦成為謀私的工具,不但貽誤黨的事業,而且也葬送了自己。對於每位黨員幹部來說,職務和權力意味著什麼?不是名譽,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種責任,權利越大,責任也越大。二是謀利而不貪財,警惕經濟上「失足」。黨員幹部要以人民利益至高無上為基本準則,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心繫群眾,把最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作為決策、辦事的根本依據,自覺做最大多數人利益的忠實代表。金錢是一柄雙刃劍,過分看重,就會成為金錢的奴隸。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堅持「富貴不能淫」的謀利取向,不貪不占不索不要,賺錢不越軌、有錢不奢侈。現在,一些領導幹部奉行「當官不發財,請我也不來」的理論,為官一任,貪財貪物,斂富一方,結果貪小失大,亡身破家,教訓實為深刻?
三、要有劃清公與私的「硬功」。
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做到廉潔自律,首先要做到公私分明,大公無私。可現實中,很多領導幹部因為「情感資本」而不自覺地混淆公私,逾越公私界線,無形中埋下腐敗的「導火索」;更有一些掌握了豐富公共資源的領導幹部,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用「感情關係」攻破廉政的堡壘,走上違法犯罪之路而追悔莫及。領導幹部要正確處理好個人的情感,劃清公私界線。
一要正確對待親情。親情因素對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行為影響不可忽視。每一名幹部都有親情,這是人之常情。但親情再深亦應有度,家庭利益、親人利益再高,也決不能超越法律和道德的範疇。一個領導幹部只要他手中有權,他及其家人都存在著拒腐防變的考驗。當別有用心的人對領導幹部本人的正面進攻不奏效時,就可能迂迴從領導幹部的家庭成員身上尋找突破口。二要正確對待友情。黨員領導幹部同樣需要友情,但對待友情須謹慎,防止被人鑽空子。交了好的朋友,可以互相促進、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交了壞的朋友,則無異於「引狼入室」。有的幹部重個人感情,重朋友關係,重江湖義氣,在他們眼裡,原則要服從義氣,卻不知有多少人被「朋友」送進牢房。三要正確對待「恩情」。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就是說人要知道報恩。可如今一些領導幹部不感國家、組織、人民之恩,把組織之培養當作私情,將自己的提拔重用歸功於某個人的「關照」。一旦有權在手,便對知遇之恩、提攜之恩、厚待之恩思恩還情,也不分恩之正邪,法否可容。損公肥私,循私枉法,導致公權私恩化。
在這裡,我再提兩點建議:
一是要從嚴剖析自己。黨員幹部隨著職務的變動,地位上升,權力增大,所聽到的恭維聲、讚揚聲就會逐漸增多,而聽到的批評聲將越來越少。加上環境比較複雜,監督不夠有力,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經常剖析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聽不得批評意見,久而久之,就會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忘記自己了自己的職責,忘記了當初入黨的誓詞,最終走上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的違法犯罪道路。
二是要嚴於自律。貪婪是腐敗者通向地獄之門的鑰匙,自律是有志者得以自保的利閘。我們千千萬萬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這不僅是對黨的事業負責,同樣也是對自己的家庭及妻兒老小負責。如何做到自律,不同的人做法會有不同。一個人要做到自律,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人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能做什麼,這很關鍵,是找到事業支點的必需;但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能幹什麼,不能做什麼。如果不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危險隨時會降臨」。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我們都要清楚自己不能做什麼,不能幹什麼,這是自律落到實處的基礎。按照《黨章》和憲法、法律的規定,自律可以歸納為「六個守住、六個不能」:要守住善,不能幹傷害百姓的事。要守住正,不能幹歪門邪道的事。要守住規,不能幹違背制度的事。要守住誠,不能幹背義失信的事。要守住實,不能幹弄虛作假的事?
「學黨史」。
學黨史的目的,習近平講了三條:一是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二是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三是用黨的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2016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就強調,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5年過去了,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習近平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縱觀百年歷史,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推動了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指出,這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了解黨發展壯大的來龍去脈,汲取歷史的寶貴經驗,能夠使全黨同志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滿懷信心再出發、再創業,創造下一個更加輝煌的一百年。
習近平將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歸納為三個「必然要求」: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教育引導全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通讀這篇深邃的重要講話,字裡行間,習近平談的是黨史,念的是黨情,著眼的是未來。
「悟思想」。
翻開百年黨史,人們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時代是思想之母,是理論之源。
一百年來,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正因為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才有了這百年輝煌。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學黨史,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悟思想」是學黨史的真諦。習近平的講話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首先他就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
我們當然不能在歷史的書本上找到解決當前發展難題的現成答案,但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黨不斷前進的深層原理。那就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廓清困擾和束縛實踐發展的思想迷霧,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理論結晶,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學黨史,特別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辦實事」。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百年歷史的深刻啟示,最重要的一條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
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百年歷史是無數句這樣最樸素的話語寫就的?
學黨史,就是要讀懂這些話,讀懂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這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學與做相輔相成,「辦實事」就是踐行黨的宗旨,把為民造福的實事辦好。
習近平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他強調,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
要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習近平這番話必須貫穿到學習的全過程。
「開新局」。
黨的一切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我們今天要「於變局中開新局」,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這方面內容,習近平在講話中談了很多,非常深刻,無疑是黨史學習的重點。
習近平強調,要抓住建黨一百年這個重要節點,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出發,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鬥爭意識、豐富鬥爭經驗、提升鬥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
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百年歷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範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
習近平要求教育引導全黨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著眼於解決黨的建設的現實問題,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
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黨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這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關鍵所在。
回望百年黨史,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
學黨史的目的,習近平講了三條:一是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二是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三是用黨的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2016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就強調,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5年過去了,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習近平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縱觀百年歷史,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推動了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指出,這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了解黨發展壯大的來龍去脈,汲取歷史的寶貴經驗,能夠使全黨同志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滿懷信心再出發、再創業,創造下一個更加輝煌的一百年。
習近平將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歸納為三個「必然要求」: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教育引導全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通讀這篇深邃的重要講話,字裡行間,習近平談的是黨史,念的是黨情,著眼的是未來。
「悟思想」。
翻開百年黨史,人們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時代是思想之母,是理論之源。
一百年來,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正因為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才有了這百年輝煌。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學黨史,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悟思想」是學黨史的真諦。習近平的講話深刻闡明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和工作要求。首先他就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
我們當然不能在歷史的書本上找到解決當前發展難題的現成答案,但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黨不斷前進的深層原理。那就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廓清困擾和束縛實踐發展的思想迷霧,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理論結晶,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學黨史,特別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辦實事」。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百年歷史的深刻啟示,最重要的一條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
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百年歷史是無數句這樣最樸素的話語寫就的?
學黨史,就是要讀懂這些話,讀懂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這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學與做相輔相成,「辦實事」就是踐行黨的宗旨,把為民造福的實事辦好。
習近平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他強調,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
要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習近平這番話必須貫穿到學習的全過程。
「開新局」。
黨的一切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我們今天要「於變局中開新局」,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習近平強調,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這方面內容,習近平在講話中談了很多,非常深刻,無疑是黨史學習的重點。
習近平強調,要抓住建黨一百年這個重要節點,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出發,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鬥爭意識、豐富鬥爭經驗、提升鬥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
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百年歷史,也是我們黨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防範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險的歷史。
習近平要求教育引導全黨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著眼於解決黨的建設的現實問題,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
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黨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這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關鍵所在。
回望百年黨史,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