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信息的傳播地,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也是莘莘學子聚集學習的地方,它的主要優勢是國家和學校投入了大量資金、學術和科技資源豐富,但服務對象單一,主要是在校學生。相比之下,公共圖書館投入不足,資源貧乏,服務對象呈現多層次化,主要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村專業戶、工程技術人員、其他從業人員等。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自身信息資源優勢,融入到地方經濟建設中,與公共圖書館攜起手來,樹立共享意識,達成深度互識,為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資源共建策略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要達到資源共享,應當首先考慮資源共建,共建是共享的基礎。
1.建立行之有效的機制。
所謂機制,是制度與方法相結合的總稱。建立行之有效的機制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
(1)聯合機制。
聯合機制是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共建所跨出的第一步,聯合機制一般分為:鬆散型聯合和緊密型聯合。鬆散型聯合主要指統一選拔領導、制定相關制度、實施進展的方法,在人、財、物等管理保持不變。緊密型聯合是一種實質性較強的合併,不僅需要統一領導、嚴格規範管理制度和方法,也需要規範人力、財力、物力,確保高效精幹的服務。
(2)聯盟機制。
聯盟機制是聯合機制的緊密延伸,是聯合機制更穩定的保障。在網絡化的時代,圖書館聯盟是促進圖書情報機構合作、進行資源共建共享最有效的方式。
2.搭建網上聯合資源共享平台。
利用網際網路web2.0應用聚合平台,共享資源中大小數據,大到文章和圖片,小到每一個評論,將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整合起來,搭建網上聯合資源共享平台,使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兩種不同系統的圖書內容達到資源的深度融合。利用高校圖書館豐富紙質資源和中外文電子資源,加上公共圖書館優良的設備,許多問題迎刃而解。網上聯合資源共享平台設置可從以下考慮:
(1)設計方便靈活的共享介面。
根據服務對象不同設計共享介面,為讀者搭建一個現代化、標準化網絡資源共享平台,讓讀者使用時能感受到介面方便靈活,操作性強。
(2)設立信息資源中心,充分發揮中心的帶動作用。
圖書情報機構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面,可參照國家行政區的劃分,在劃分的每一級設立一個信息資源中心,由中心建立資源共享平台,整合各圖書情報機構的優勢資源,輻射周邊,促進該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3.建立「雲計算」進行聯合建庫,共同協同編目。
雲計算(cloud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透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億計的信息,達到擁有類似超級計算機一樣快速、可靠、容量大等功效的網絡服務。
二、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資源共享的策略
1.開設網上共享解惑或faq
共享後網上解惑呈現出一定的複雜性,主要表現在解惑對象的多樣化和複雜化。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進行網上解惑,可從根本上解決共享後的網上解惑。
(1)開設在校學生網上共享解惑。
在校學生主要指研究生、本科生、大中專生等,網上共享解惑大多圍繞學習有關的內容進行,可照搬許多高校圖書館現成的解惑內容,適當增加高職高專學生需求部分,諮詢內容主要為:書目查詢、信息檢索、數字資源的使用、專家導讀等。
(2)開設科研人員網上共享解惑。
科研人員主要是指高校教師、工程技術人員、博士生、部分研究生等,他們以從事科學研究為主。網上共享解惑內容更加深入,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求更高,網上解惑者隨時關注國內外發展動態,新興學科和前沿科學的最新進展。諮詢內容主要為:科技查新、文獻代查、信息代理、參考諮詢、信息檢索、專利信息等。
(3)開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網上共享解惑。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是指各行各業管理人員,包括各級領導,他們以管理和經營為主,網上共享解惑要求知識面廣,對他們經營管理起著重大的參考作用。諮詢內容主要為:文獻代查、參考諮詢、信息檢索、專利信息等。
(4)開設農村專業戶網上共享解惑。
農村專業戶主要是指農村養殖戶和種植戶。網上共享解惑不僅要了解農村、理解農民,而且具備相關的農業專業知識,真正能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諮詢內容主要為:信息代理服務、信息檢索服務、參考諮詢服務、專利信息服務等。
2.提高網上聯合資源利用。
網絡資源共享平台建立完成後,創造出信息資源應為讀者所廣泛利用,如何提高網上聯合資源利用率?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網上聯合資源的宣傳。
為了儘快使用網上聯合資源為企事業服務,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服務機構應充分利用網絡宣傳手段,讓社會讀者和企業事業單位廣泛認識網上聯合資源,及時獲取有用信息資源。
(2)多渠道、多形式組織讀者培訓。
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有計劃地組織培訓。分期、分批對企事業單位成員開設網絡資源培訓課;有組織地對社會成員開設現場網絡資源培訓,同時也可以將培訓課件放在共享網上,方便讀者在線學習。
(3)滿足特殊用戶的需求,做好文獻傳遞服務。
根據科學研究需要,認真調研社會經濟、科技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信息用戶的需求熱點,開展搜集商業信息、市場調研、查閱專利文件、用戶等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各界開展的科研課題,協助查閱和提供課題研究有關的文獻信息資料,可進行文獻傳遞,建立網上文獻傳遞服務的質量標準和文獻傳遞服務體系,提高信息用戶的信息資源可獲取能力,滿足其信息需求。
3.開展紙質文獻互借服務。
網絡聯合資源共享實現後,一部分讀者仍希望能借閱紙質文獻,因此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也可開展紙質文獻借閱服務共享,這樣既可以提高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率,發揮文獻信息資源價值,又能吸收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豐富高校圖書館館藏。
一、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資源共建策略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要達到資源共享,應當首先考慮資源共建,共建是共享的基礎。
1.建立行之有效的機制。
所謂機制,是制度與方法相結合的總稱。建立行之有效的機制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
(1)聯合機制。
聯合機制是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共建所跨出的第一步,聯合機制一般分為:鬆散型聯合和緊密型聯合。鬆散型聯合主要指統一選拔領導、制定相關制度、實施進展的方法,在人、財、物等管理保持不變。緊密型聯合是一種實質性較強的合併,不僅需要統一領導、嚴格規範管理制度和方法,也需要規範人力、財力、物力,確保高效精幹的服務。
(2)聯盟機制。
聯盟機制是聯合機制的緊密延伸,是聯合機制更穩定的保障。在網絡化的時代,圖書館聯盟是促進圖書情報機構合作、進行資源共建共享最有效的方式。
2.搭建網上聯合資源共享平台。
利用網際網路web2.0應用聚合平台,共享資源中大小數據,大到文章和圖片,小到每一個評論,將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整合起來,搭建網上聯合資源共享平台,使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兩種不同系統的圖書內容達到資源的深度融合。利用高校圖書館豐富紙質資源和中外文電子資源,加上公共圖書館優良的設備,許多問題迎刃而解。網上聯合資源共享平台設置可從以下考慮:
(1)設計方便靈活的共享介面。
根據服務對象不同設計共享介面,為讀者搭建一個現代化、標準化網絡資源共享平台,讓讀者使用時能感受到介面方便靈活,操作性強。
(2)設立信息資源中心,充分發揮中心的帶動作用。
圖書情報機構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面,可參照國家行政區的劃分,在劃分的每一級設立一個信息資源中心,由中心建立資源共享平台,整合各圖書情報機構的優勢資源,輻射周邊,促進該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3.建立「雲計算」進行聯合建庫,共同協同編目。
雲計算(cloud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透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億計的信息,達到擁有類似超級計算機一樣快速、可靠、容量大等功效的網絡服務。
二、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資源共享的策略
1.開設網上共享解惑或faq
共享後網上解惑呈現出一定的複雜性,主要表現在解惑對象的多樣化和複雜化。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進行網上解惑,可從根本上解決共享後的網上解惑。
(1)開設在校學生網上共享解惑。
在校學生主要指研究生、本科生、大中專生等,網上共享解惑大多圍繞學習有關的內容進行,可照搬許多高校圖書館現成的解惑內容,適當增加高職高專學生需求部分,諮詢內容主要為:書目查詢、信息檢索、數字資源的使用、專家導讀等。
(2)開設科研人員網上共享解惑。
科研人員主要是指高校教師、工程技術人員、博士生、部分研究生等,他們以從事科學研究為主。網上共享解惑內容更加深入,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求更高,網上解惑者隨時關注國內外發展動態,新興學科和前沿科學的最新進展。諮詢內容主要為:科技查新、文獻代查、信息代理、參考諮詢、信息檢索、專利信息等。
(3)開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網上共享解惑。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是指各行各業管理人員,包括各級領導,他們以管理和經營為主,網上共享解惑要求知識面廣,對他們經營管理起著重大的參考作用。諮詢內容主要為:文獻代查、參考諮詢、信息檢索、專利信息等。
(4)開設農村專業戶網上共享解惑。
農村專業戶主要是指農村養殖戶和種植戶。網上共享解惑不僅要了解農村、理解農民,而且具備相關的農業專業知識,真正能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諮詢內容主要為:信息代理服務、信息檢索服務、參考諮詢服務、專利信息服務等。
2.提高網上聯合資源利用。
網絡資源共享平台建立完成後,創造出信息資源應為讀者所廣泛利用,如何提高網上聯合資源利用率?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網上聯合資源的宣傳。
為了儘快使用網上聯合資源為企事業服務,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服務機構應充分利用網絡宣傳手段,讓社會讀者和企業事業單位廣泛認識網上聯合資源,及時獲取有用信息資源。
(2)多渠道、多形式組織讀者培訓。
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有計劃地組織培訓。分期、分批對企事業單位成員開設網絡資源培訓課;有組織地對社會成員開設現場網絡資源培訓,同時也可以將培訓課件放在共享網上,方便讀者在線學習。
(3)滿足特殊用戶的需求,做好文獻傳遞服務。
根據科學研究需要,認真調研社會經濟、科技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信息用戶的需求熱點,開展搜集商業信息、市場調研、查閱專利文件、用戶等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各界開展的科研課題,協助查閱和提供課題研究有關的文獻信息資料,可進行文獻傳遞,建立網上文獻傳遞服務的質量標準和文獻傳遞服務體系,提高信息用戶的信息資源可獲取能力,滿足其信息需求。
3.開展紙質文獻互借服務。
網絡聯合資源共享實現後,一部分讀者仍希望能借閱紙質文獻,因此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也可開展紙質文獻借閱服務共享,這樣既可以提高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率,發揮文獻信息資源價值,又能吸收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豐富高校圖書館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