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交通戰線上,各級領導幹部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頭改進工作作風,轉變文風會風,為廣大幹部群眾樹立標杆、作出示範。文章通過闡述落實「八項規定」的重要意義,介紹了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方法,並對如何更好的推進作風建設進行了全面思考。
關鍵詞:落實;八項規定;推進;作風建設。
黨的十八大閉幕後,中央制定八項規定,政治局率先垂範、嚴格落實,為全黨全軍全國樹立了榜樣。各級領導幹部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頭改進工作作風,轉變文風會風,為廣大幹部群眾樹立標杆、作出示範。
一、充分落實「八項規定」的重要意義
(一)「八項規定」展示了新一屆領導人求真務實、密切聯繫群眾的風格,映射出中國未來施政動向。
規定直面時弊,內容具體而實在,是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作出的擲地有聲的政治承諾,是「打鐵還得自身硬」的錚錚宣示,必將最大限度地凝聚黨心和民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助力。
(二)「八項規定」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反映,是新的條件下對黨的優良作風的繼承和發展。
密切聯繫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求真務實,是黨的群眾路線和工作方法。規定要求改進調查研究,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重要的實踐意義。
(三)「八項規定」明確了全體黨員幹部的行為規範,有利於深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
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黨的生命線,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定告訴了全體黨員幹部該怎麼做和不該怎麼做,中央領導率先垂範,地方領導學習跟進,「猶如水之就下」,上行下效,這對端正黨風進而優化政風、淳化民風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方法
(一)各級領導率先垂範。
轉作風最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八項規定」明確提出從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身作則,贏得了群眾信任和擁護。將「八項規定」落到實處,關鍵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改進工作作風,帶頭密切聯繫群眾,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頭解決實際問題。
(二)加強制度保障建設。
要解決「八項規定」一陣風的問題,關鍵還是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作文章。一是將「八項規定」寫入黨紀、法規,公布違紀違規處理條例。二是出台配套考核措施,定期檢查並公開考核結果。三是出台公務接待管理實施細則,管住預算,推廣採用公務卡,公開接待費支出明細賬目。以規範公務接待為突破口,遏制公款奢侈之風。四是建立獎懲制度,上下聯動,眾志成城,消除「四菜一湯,項目泡湯」、「不宴請、不迎送,心裡不踏實」的潛規則,用制度約束權力運行全過程。
(三)把長期監督落在實處。
「八項規定」要落地生根,必須靠切實有效的監督。要拓寬監督平台,暢通監督渠道,明察暗訪、群眾舉報、媒體曝光,加強黨內監督、法律監督,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接受人大和政協的監督,接受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監督。防止和遏制「中央強調抓一下,強調過後放一下,出了問題緊一下,形勢好了松一下」的一陣風現象。
三、落實「八項規定」基礎上推進幹部作風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作風是一個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個人品德和精神境界的具體體現,只有充分落實貫徹好「八項規定」,才能在長期的工作中形成長效機制,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一)加強教育、提高素質是不斷推進作風建設的基礎。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落實貫徹「八項規定」,不斷推進幹部作風建設,首先要提高幹部的思想認識;而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首先需要依靠教育來實現。要堅持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結合,在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基礎上,針對幹部作風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開展教育,推動作風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以教育促進思想政治素質和精神境界的不斷提高,切實增強黨員幹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完善制度、規範權力是不斷推進作風建設的根本。
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制度的規範作用,是推進幹部作風建設的治本之策。推進幹部作風建設,必須常抓不懈地落實各項制度,用制度來規範行政權力的運行和機關幹部的行為,確保作風建設落到實處、取得成效。一方面,要對現有制度作分類梳理,進行適當調整和合併,剔除重複甚至相互矛盾的內容,做到各項制度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協調,使制度體系既科學有效,又便於遵循。另一方面,要注重解決制度內容冗雜、不簡明的問題,解決原則性規定多、缺乏剛性和操作性等問題,在簡明、管用上做文章。
(三)加強監督、形成合力是推進作風建設的保障。
「八項規定」體現了更加嚴明的紀律要求。落實「八項規定」,不能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八項規定」強調的是黨員幹部的自覺性,但僅靠自覺是不夠的,必須堅持自我約束與加強監督相結合,實現自律和他律的有機統一。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情況通報、黨務政務等多領域公開的制度,及時掌握幹部作風新動態,及時發現新問題,及時推出新措施,將監督觸角進一步延伸,最大限度的消除監督死角。
(四)強化考評、嚴格獎懲是推進作風建設的動力。
作風建設離不開嚴格考核評議,離不開嚴厲懲處。因此,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機制。一是建立定期評議制度。採用自評、網上評、群眾評、社會評等方式,定期對幹部作風進行考核評議,並及時予以通報。二是完善獎懲制度。以實績考核結果為主要依據,完善幹部獎懲制度,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營造一種人人爭相發揚優良作風的良好氛圍。三是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健全作風建設責任追究制,嚴格依照有關規定,硬起手腕,勇於「亮劍」、「開刀」,敢於問責。
總之,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好作風的培育和形成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慢功夫,是一件水滴石穿的苦差事,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這種精神正是時下我們在落實八項規定的過程中需要大力提倡的。對那些可能出現反覆的問題,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言必信、行必果,從而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打消幹部群眾的疑慮。
關鍵詞:落實;八項規定;推進;作風建設。
黨的十八大閉幕後,中央制定八項規定,政治局率先垂範、嚴格落實,為全黨全軍全國樹立了榜樣。各級領導幹部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頭改進工作作風,轉變文風會風,為廣大幹部群眾樹立標杆、作出示範。
一、充分落實「八項規定」的重要意義
(一)「八項規定」展示了新一屆領導人求真務實、密切聯繫群眾的風格,映射出中國未來施政動向。
規定直面時弊,內容具體而實在,是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作出的擲地有聲的政治承諾,是「打鐵還得自身硬」的錚錚宣示,必將最大限度地凝聚黨心和民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助力。
(二)「八項規定」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反映,是新的條件下對黨的優良作風的繼承和發展。
密切聯繫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求真務實,是黨的群眾路線和工作方法。規定要求改進調查研究,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重要的實踐意義。
(三)「八項規定」明確了全體黨員幹部的行為規範,有利於深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
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黨的生命線,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定告訴了全體黨員幹部該怎麼做和不該怎麼做,中央領導率先垂範,地方領導學習跟進,「猶如水之就下」,上行下效,這對端正黨風進而優化政風、淳化民風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方法
(一)各級領導率先垂範。
轉作風最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八項規定」明確提出從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身作則,贏得了群眾信任和擁護。將「八項規定」落到實處,關鍵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改進工作作風,帶頭密切聯繫群眾,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頭解決實際問題。
(二)加強制度保障建設。
要解決「八項規定」一陣風的問題,關鍵還是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作文章。一是將「八項規定」寫入黨紀、法規,公布違紀違規處理條例。二是出台配套考核措施,定期檢查並公開考核結果。三是出台公務接待管理實施細則,管住預算,推廣採用公務卡,公開接待費支出明細賬目。以規範公務接待為突破口,遏制公款奢侈之風。四是建立獎懲制度,上下聯動,眾志成城,消除「四菜一湯,項目泡湯」、「不宴請、不迎送,心裡不踏實」的潛規則,用制度約束權力運行全過程。
(三)把長期監督落在實處。
「八項規定」要落地生根,必須靠切實有效的監督。要拓寬監督平台,暢通監督渠道,明察暗訪、群眾舉報、媒體曝光,加強黨內監督、法律監督,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接受人大和政協的監督,接受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監督。防止和遏制「中央強調抓一下,強調過後放一下,出了問題緊一下,形勢好了松一下」的一陣風現象。
三、落實「八項規定」基礎上推進幹部作風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作風是一個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個人品德和精神境界的具體體現,只有充分落實貫徹好「八項規定」,才能在長期的工作中形成長效機制,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一)加強教育、提高素質是不斷推進作風建設的基礎。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落實貫徹「八項規定」,不斷推進幹部作風建設,首先要提高幹部的思想認識;而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首先需要依靠教育來實現。要堅持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結合,在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基礎上,針對幹部作風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開展教育,推動作風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以教育促進思想政治素質和精神境界的不斷提高,切實增強黨員幹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完善制度、規範權力是不斷推進作風建設的根本。
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制度的規範作用,是推進幹部作風建設的治本之策。推進幹部作風建設,必須常抓不懈地落實各項制度,用制度來規範行政權力的運行和機關幹部的行為,確保作風建設落到實處、取得成效。一方面,要對現有制度作分類梳理,進行適當調整和合併,剔除重複甚至相互矛盾的內容,做到各項制度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協調,使制度體系既科學有效,又便於遵循。另一方面,要注重解決制度內容冗雜、不簡明的問題,解決原則性規定多、缺乏剛性和操作性等問題,在簡明、管用上做文章。
(三)加強監督、形成合力是推進作風建設的保障。
「八項規定」體現了更加嚴明的紀律要求。落實「八項規定」,不能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八項規定」強調的是黨員幹部的自覺性,但僅靠自覺是不夠的,必須堅持自我約束與加強監督相結合,實現自律和他律的有機統一。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情況通報、黨務政務等多領域公開的制度,及時掌握幹部作風新動態,及時發現新問題,及時推出新措施,將監督觸角進一步延伸,最大限度的消除監督死角。
(四)強化考評、嚴格獎懲是推進作風建設的動力。
作風建設離不開嚴格考核評議,離不開嚴厲懲處。因此,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機制。一是建立定期評議制度。採用自評、網上評、群眾評、社會評等方式,定期對幹部作風進行考核評議,並及時予以通報。二是完善獎懲制度。以實績考核結果為主要依據,完善幹部獎懲制度,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營造一種人人爭相發揚優良作風的良好氛圍。三是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健全作風建設責任追究制,嚴格依照有關規定,硬起手腕,勇於「亮劍」、「開刀」,敢於問責。
總之,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好作風的培育和形成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慢功夫,是一件水滴石穿的苦差事,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這種精神正是時下我們在落實八項規定的過程中需要大力提倡的。對那些可能出現反覆的問題,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言必信、行必果,從而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打消幹部群眾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