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結果與現狀分析
為了把握核心素養研究的現狀,本文以「核心素養」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了高級檢索,選取了其中的20篇文獻。採取了定量的方法,從研究主題、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等維度進行歸類分析,以整體地把握核心素養研究的基本現狀與走向。
(一)主題分布。
1.研究主題。
核心素養的研究主題有「大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具體學科中的核心素養探究」「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管理」「基於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模式改革」「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教師的培養」等。其中,聚焦於具體學科的核心素養相關文獻最多,共7篇,占35%。研究者聚焦於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具體學科,對核心素養視野下如何實施中小學具體學科的教與學進行了深刻探討。研究認為,教師需要轉變教育思想,「以人為本」,更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教師也要轉變角色,明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情緒和主觀能動性。教師還要轉變教學方法,課前巧妙設計,課上精準導引,課下拓展延伸。
除具體學科之外,核心素養研究也非常關注高校學生核心素養現狀。研究認為,高校學生目前自我認同感增強,合作意識缺乏;時代責任感提高,道德觀念認知模糊;專業素養強化,人文精神教育欠缺。研究文獻中還提出了高校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首先要注重心智培養,強化大學生道德情操。這其中包括學生客觀審視自己,善於反省,以及提高情商水平。其次要引導校風校史學習,強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最後就是要尊重大學生主體性發展,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除上述兩個主題以外,核心素養的研究還針對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研究認為,核心素養融入課程有三種模式,分別是整體嵌入型、部分融合型和整合型,研究者還針對國外的核心素養改革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基於這些研究,對我國的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幾點構想:一是倡導部分融合與個別生成相結合的整合模式;二是基於核心素養全面指導課程目標、逐步推進教材修訂;三是選用符合核心素養發展規律的有效教學方式;四是探尋核心素養時代的教師培養目標和路徑。
2.研究主體。
核心素養的研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吸引了不同層次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其中。在所選取的20篇文獻中,有7篇都是基層中小學教師寫的,占了全部的35%。這的確不如高校工作者多,但這不少的基層教師都願意參與進來,說明核心素養與基層教學是不可分割的。
3.研究的薄弱方面。
在各國紛紛重視核心素養研究的背景下,我國研究者也積極參與了核心素養的研究,研究數量眾多,但主題過於集中。更多的聚焦於高校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對於技術型學校學生的研究不是很多。另外,對於中小學核心素養的研究大部分都圍繞一個具體學科開展,但很少有從宏觀角度出發,討論學生整體核心素養建設的。
(二) 研究方法。
統計表明,核心素養研究以思辨研究為主,有17篇文獻都採用了思辨方法,占全部的85%,剩下的都採用的是行動或案例分析研究法。研究方法較為單一。
二、研究走向探尋
(一)在研究主題上,針對中小學的核心素養研究應該更立足於整體,站在教學宏觀角度,不局限於某門學科。
通過整體分析,我們發現現在針對中小學的核心素養研究雖然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大部分都聚焦於某門具體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宏觀的概念,當然可以針對某門學科提出建設方案,但是這樣的研究目前太多了,為了中小學生更好的發展,從宏觀角度上開展的研究也是必須的。
(二)在研究方法上,應該更多地深入實踐。
通過整體分析,我們發現現在核心素養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思辨研究,只有少數是深入課堂。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研究,對我們目前的核心素養建設提出建議,這樣固然是好的,但一味依賴文獻資料就可能忽視研究對象的差異性,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核心素養建設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深入實踐,才能更好地了解研究對象的現狀,從而對核心素養研究提出合適的建設方案。
(三)在研究對象上,應該更多的聚焦於職業學校的學生。
通過整體分析,我們發現針對中小學生和高等院校學生的核心素養研究文獻都不少,但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研究卻尤為稀少。中小學生、高等院校學生和職業學校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勢頭很好,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核心素養研究也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
[1]宣海寧,金彩虹,王俊雅.基於核心素養的中學課堂教學方法改進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21:161~162。
[2]孫欣欣.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教師的培養策略[j].現代交際,2017,22:19~20。
[3]趙垣可,范蔚.深化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核心素養發展問題研究[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17,5:83~88。
[4]許禕瑋,劉霞.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改革[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7,5:40~48。
[5]雷長征.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學研究,2017,29:38~39。
[6]張秋潔.高校學生核心素養現狀分析及培養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7,9:130、138。
[7]陸璟.核心素養培育視野下的綜合素質評價研究.教育參考,2017,5:5~10。
[8]高宇陽.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教與學[j].教育探索,2017,9:17~18。
[9]章亞琴.培養核心素養,提升語文能力[j].語文教學通訊,2017,9:49~50。
[10]王小萍.聚焦核心素養下的語文閱讀教學[j].讀與寫雜誌,2017,10:168。
[11]居亞敏.基於核心素養的高職德育教育評價改革的探析[j].職業教育,2017,26:51~54。
[12]劉琴.小學語文中核心素養教學探究[j].教學研究,2017,29:51~52。
[13]姜代紅,王作亮.應用技術型高校學生實踐智慧生成的共同體境脈[j].江蘇高教,2017,10:64~66。
[14]陳建新.基於核心素養的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研究[j].信息師範學院學報,2017,5:85~88。
[15]劉春宇.我國數學核心素養研究綜述[j].論壇,2017,41:117~118。
[16]周傲南.學科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體驗教學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
[17]王彧.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管理[j].學校發展與管理。
[18]張琴.論全面發展視域下的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j].江蘇高教,2017,19:78~80。
[19]楊峰明.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實踐和思考[j].職業教育,2017,26:59~61。
[20]王嬌.淺談信息技術整合背景下高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為了把握核心素養研究的現狀,本文以「核心素養」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了高級檢索,選取了其中的20篇文獻。採取了定量的方法,從研究主題、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等維度進行歸類分析,以整體地把握核心素養研究的基本現狀與走向。
(一)主題分布。
1.研究主題。
核心素養的研究主題有「大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具體學科中的核心素養探究」「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管理」「基於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模式改革」「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教師的培養」等。其中,聚焦於具體學科的核心素養相關文獻最多,共7篇,占35%。研究者聚焦於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具體學科,對核心素養視野下如何實施中小學具體學科的教與學進行了深刻探討。研究認為,教師需要轉變教育思想,「以人為本」,更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教師也要轉變角色,明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情緒和主觀能動性。教師還要轉變教學方法,課前巧妙設計,課上精準導引,課下拓展延伸。
除具體學科之外,核心素養研究也非常關注高校學生核心素養現狀。研究認為,高校學生目前自我認同感增強,合作意識缺乏;時代責任感提高,道德觀念認知模糊;專業素養強化,人文精神教育欠缺。研究文獻中還提出了高校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首先要注重心智培養,強化大學生道德情操。這其中包括學生客觀審視自己,善於反省,以及提高情商水平。其次要引導校風校史學習,強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最後就是要尊重大學生主體性發展,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除上述兩個主題以外,核心素養的研究還針對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研究認為,核心素養融入課程有三種模式,分別是整體嵌入型、部分融合型和整合型,研究者還針對國外的核心素養改革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基於這些研究,對我國的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幾點構想:一是倡導部分融合與個別生成相結合的整合模式;二是基於核心素養全面指導課程目標、逐步推進教材修訂;三是選用符合核心素養發展規律的有效教學方式;四是探尋核心素養時代的教師培養目標和路徑。
2.研究主體。
核心素養的研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吸引了不同層次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其中。在所選取的20篇文獻中,有7篇都是基層中小學教師寫的,占了全部的35%。這的確不如高校工作者多,但這不少的基層教師都願意參與進來,說明核心素養與基層教學是不可分割的。
3.研究的薄弱方面。
在各國紛紛重視核心素養研究的背景下,我國研究者也積極參與了核心素養的研究,研究數量眾多,但主題過於集中。更多的聚焦於高校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對於技術型學校學生的研究不是很多。另外,對於中小學核心素養的研究大部分都圍繞一個具體學科開展,但很少有從宏觀角度出發,討論學生整體核心素養建設的。
(二) 研究方法。
統計表明,核心素養研究以思辨研究為主,有17篇文獻都採用了思辨方法,占全部的85%,剩下的都採用的是行動或案例分析研究法。研究方法較為單一。
二、研究走向探尋
(一)在研究主題上,針對中小學的核心素養研究應該更立足於整體,站在教學宏觀角度,不局限於某門學科。
通過整體分析,我們發現現在針對中小學的核心素養研究雖然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大部分都聚焦於某門具體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宏觀的概念,當然可以針對某門學科提出建設方案,但是這樣的研究目前太多了,為了中小學生更好的發展,從宏觀角度上開展的研究也是必須的。
(二)在研究方法上,應該更多地深入實踐。
通過整體分析,我們發現現在核心素養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思辨研究,只有少數是深入課堂。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研究,對我們目前的核心素養建設提出建議,這樣固然是好的,但一味依賴文獻資料就可能忽視研究對象的差異性,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核心素養建設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深入實踐,才能更好地了解研究對象的現狀,從而對核心素養研究提出合適的建設方案。
(三)在研究對象上,應該更多的聚焦於職業學校的學生。
通過整體分析,我們發現針對中小學生和高等院校學生的核心素養研究文獻都不少,但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研究卻尤為稀少。中小學生、高等院校學生和職業學校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勢頭很好,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核心素養研究也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
[1]宣海寧,金彩虹,王俊雅.基於核心素養的中學課堂教學方法改進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21:161~162。
[2]孫欣欣.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教師的培養策略[j].現代交際,2017,22:19~20。
[3]趙垣可,范蔚.深化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核心素養發展問題研究[j].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17,5:83~88。
[4]許禕瑋,劉霞.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改革[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7,5:40~48。
[5]雷長征.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學研究,2017,29:38~39。
[6]張秋潔.高校學生核心素養現狀分析及培養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7,9:130、138。
[7]陸璟.核心素養培育視野下的綜合素質評價研究.教育參考,2017,5:5~10。
[8]高宇陽.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教與學[j].教育探索,2017,9:17~18。
[9]章亞琴.培養核心素養,提升語文能力[j].語文教學通訊,2017,9:49~50。
[10]王小萍.聚焦核心素養下的語文閱讀教學[j].讀與寫雜誌,2017,10:168。
[11]居亞敏.基於核心素養的高職德育教育評價改革的探析[j].職業教育,2017,26:51~54。
[12]劉琴.小學語文中核心素養教學探究[j].教學研究,2017,29:51~52。
[13]姜代紅,王作亮.應用技術型高校學生實踐智慧生成的共同體境脈[j].江蘇高教,2017,10:64~66。
[14]陳建新.基於核心素養的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研究[j].信息師範學院學報,2017,5:85~88。
[15]劉春宇.我國數學核心素養研究綜述[j].論壇,2017,41:117~118。
[16]周傲南.學科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體驗教學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
[17]王彧.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管理[j].學校發展與管理。
[18]張琴.論全面發展視域下的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j].江蘇高教,2017,19:78~80。
[19]楊峰明.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實踐和思考[j].職業教育,2017,26:59~61。
[20]王嬌.淺談信息技術整合背景下高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