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本人參加在局機關舉辦的《民法典》專題講座,主講人為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的熊浩老師。熊浩老師從民法典編纂的歷程、地位、頒布的意義以及各編的熱點來深入淺出的講解民法典的內容,講解中穿插各種案列加深了我們對條文的理解。聽完講座後我獲益良多。
民法典的編纂歷程,可以說是千雕萬琢。回顧新中國立法史,編纂民法典最早開始於1954年,到今年5月28日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典編纂之路走了整整66年,幾乎貫穿了迄今為止的整個新中國的歷史。編纂過程中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草案經過反覆修改並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民法典編纂的歷程之久、工程之大,這是因為民法典對國家和社會的治理、人民的生活有著根本性的影響,國家在制定民法典時不得不慎之又慎。
民法典具有重要的地位,民法典在國家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這就將民法典定位為一部基礎性法律。
民法典具有重大意義,王晨副委員長在民法典草案說明中提到:「回顧人類史,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看看外國的民法典,最早是《法國民法典》1804年頒布,又被稱為《拿破崙法典》。該法典一掃法國的封建制度,確認和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開啟了法國的近代化道路。其次是《德國民法典》1896年頒布,當時德國統一不久,需要一部統一的法典為民族鑄魂、為國家築基、為統一的市場建立統一的交易規則。《德國民法典》開啟了德國強盛的道路。而離我們最近的日本《日本民法典》1898年頒布,是明治維新中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日本民法典》全面學習西方的民法制度,開啟了日本近代化的強國之路。可以說民法典常常是一個國家在歷史的上升拐點處立下的一座里程碑。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民法典的制定,恰逢其時。
民法典的內容「接地氣」。這是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這1260個條文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無疑就是一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換一種說法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事關每個公民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熊浩老師在講解的熱點中就有物權編中對住宅使用權70年後自動續期的明文規定;對小區公共區域收益歸屬問題的確認強化了小區業主權利保護;在人格編中加強了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在婚姻家庭編新增加了30天離婚冷靜期,訴訟離婚的兩次起訴間隔由6個月改為一年;在侵權責任編中把時下爭議的高空拋物問題也納入其中;等等一系列的社會熱點問題在這部民法典中都能找到,民法典實實在在的做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應。
總而言之民法典是一部能讓社會更公平發展、讓群眾步入幸福安康生活的法典;是一部能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讓公民尊嚴得到充分尊重的法典;是一部值得我們每一位公民認真去學懂它、尊重它、並用好它來維護我們切身利益的法典。
民法典的編纂歷程,可以說是千雕萬琢。回顧新中國立法史,編纂民法典最早開始於1954年,到今年5月28日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典編纂之路走了整整66年,幾乎貫穿了迄今為止的整個新中國的歷史。編纂過程中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草案經過反覆修改並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民法典編纂的歷程之久、工程之大,這是因為民法典對國家和社會的治理、人民的生活有著根本性的影響,國家在制定民法典時不得不慎之又慎。
民法典具有重要的地位,民法典在國家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這就將民法典定位為一部基礎性法律。
民法典具有重大意義,王晨副委員長在民法典草案說明中提到:「回顧人類史,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看看外國的民法典,最早是《法國民法典》1804年頒布,又被稱為《拿破崙法典》。該法典一掃法國的封建制度,確認和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開啟了法國的近代化道路。其次是《德國民法典》1896年頒布,當時德國統一不久,需要一部統一的法典為民族鑄魂、為國家築基、為統一的市場建立統一的交易規則。《德國民法典》開啟了德國強盛的道路。而離我們最近的日本《日本民法典》1898年頒布,是明治維新中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日本民法典》全面學習西方的民法制度,開啟了日本近代化的強國之路。可以說民法典常常是一個國家在歷史的上升拐點處立下的一座里程碑。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民法典的制定,恰逢其時。
民法典的內容「接地氣」。這是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這1260個條文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無疑就是一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換一種說法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事關每個公民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熊浩老師在講解的熱點中就有物權編中對住宅使用權70年後自動續期的明文規定;對小區公共區域收益歸屬問題的確認強化了小區業主權利保護;在人格編中加強了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在婚姻家庭編新增加了30天離婚冷靜期,訴訟離婚的兩次起訴間隔由6個月改為一年;在侵權責任編中把時下爭議的高空拋物問題也納入其中;等等一系列的社會熱點問題在這部民法典中都能找到,民法典實實在在的做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應。
總而言之民法典是一部能讓社會更公平發展、讓群眾步入幸福安康生活的法典;是一部能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讓公民尊嚴得到充分尊重的法典;是一部值得我們每一位公民認真去學懂它、尊重它、並用好它來維護我們切身利益的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