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修訂草案》。這是我國公務員制度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對於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黨對公務員工作的領導,推動中國特色公務員制度完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全面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提供了堅強的法律保障。通過學習《公務員法》,我對於」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這一條有著較為較為深刻的認識,下面談談我對如何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的體會:
一、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公務員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是團結帶領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組織者、實踐者。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充分體現了黨的xx大以來中央關於幹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旗幟鮮明地把公務員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落實好乾部標準等一系列政治要求寫入法中。明確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強化了公務員的政治屬性。在公務員的條件、義務、任用、考核、培訓等重要環節突出政治標準、強化政治素質。這些修改和完善,集中體現了公務員政治性、先進性、示範性的要求,必將有力促進公務員隊伍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和專業化水平,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政府職能轉變現實需要,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項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
二、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一要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根本保障。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充分體現了公務員制度改革新要求。加強公務員隊伍管理,必須把制度建設放在突出位置,長抓不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公務員管理機制。
1、完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
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原則,改革考試內容,創新考試方法,注重選拔綜合素質比較全面的人才,確保新錄用公務員的基本能力和素質。擴大公務員選拔錄用視野,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廣泛吸納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積極探索特殊職位、特殊專業公務員錄用辦法,對高學歷、高層管理人才,可適當簡化考試程序破格錄用。
2、完善競爭上崗、輪崗交流制度。
競爭上崗、輪崗交流是激發公務員活力,推進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方法之一。要加強對競爭上崗、輪崗交流工作的管理、指導和監督,並與公務員晉升、轉任、調任等制度相銜接,不斷完善相關辦法和程序,降低選任、調任的隨意性。單位內部中層幹部可全面實行競爭上崗,對不同單位的相近職位,積極創造條件,試行跨單位、部門競崗上崗,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對在同一職位任職時間較長、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幹部,應加強交流轉任力度,實行多崗鍛鍊,加快成長步伐,同時,也能減少長期任職的惰性。切實加強對選調生和大學生志願者的跟蹤培養,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多崗鍛鍊,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
3、完善公務員考核管理制度。
積極推行公務員任期制、試用期制和聘用制,認真做好任前公示、考察預告、誡勉談話、離崗培訓工作。積極探索幹部降職、免職實施辦法,創新幹部任用制度,擴大群眾在幹部任用方面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三、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二要加強能力建設
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服務型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因此,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增強整體戰鬥力極為重要。根據不同類別、不同級別公務員的工作性質、工作任務、工作特點,應切實提高公務員的九種能力:即政治鑑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心理調適能力。
四、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三要加強作風建設
作風建設,關係黨和政府的形象。作風是素質的外在體現,良好的作風是黨密切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基本保證。公務員要牢記「兩個務必」,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名利觀,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認真落實黨風責任制,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堅決懲治各種以權謀私、腐化墮落行為,大力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
一、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公務員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是團結帶領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組織者、實踐者。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充分體現了黨的xx大以來中央關於幹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旗幟鮮明地把公務員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落實好乾部標準等一系列政治要求寫入法中。明確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強化了公務員的政治屬性。在公務員的條件、義務、任用、考核、培訓等重要環節突出政治標準、強化政治素質。這些修改和完善,集中體現了公務員政治性、先進性、示範性的要求,必將有力促進公務員隊伍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和專業化水平,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政府職能轉變現實需要,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項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
二、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一要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根本保障。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充分體現了公務員制度改革新要求。加強公務員隊伍管理,必須把制度建設放在突出位置,長抓不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公務員管理機制。
1、完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
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原則,改革考試內容,創新考試方法,注重選拔綜合素質比較全面的人才,確保新錄用公務員的基本能力和素質。擴大公務員選拔錄用視野,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廣泛吸納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積極探索特殊職位、特殊專業公務員錄用辦法,對高學歷、高層管理人才,可適當簡化考試程序破格錄用。
2、完善競爭上崗、輪崗交流制度。
競爭上崗、輪崗交流是激發公務員活力,推進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方法之一。要加強對競爭上崗、輪崗交流工作的管理、指導和監督,並與公務員晉升、轉任、調任等制度相銜接,不斷完善相關辦法和程序,降低選任、調任的隨意性。單位內部中層幹部可全面實行競爭上崗,對不同單位的相近職位,積極創造條件,試行跨單位、部門競崗上崗,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對在同一職位任職時間較長、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幹部,應加強交流轉任力度,實行多崗鍛鍊,加快成長步伐,同時,也能減少長期任職的惰性。切實加強對選調生和大學生志願者的跟蹤培養,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進行多崗鍛鍊,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
3、完善公務員考核管理制度。
積極推行公務員任期制、試用期制和聘用制,認真做好任前公示、考察預告、誡勉談話、離崗培訓工作。積極探索幹部降職、免職實施辦法,創新幹部任用制度,擴大群眾在幹部任用方面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三、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二要加強能力建設
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服務型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因此,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增強整體戰鬥力極為重要。根據不同類別、不同級別公務員的工作性質、工作任務、工作特點,應切實提高公務員的九種能力:即政治鑑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心理調適能力。
四、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三要加強作風建設
作風建設,關係黨和政府的形象。作風是素質的外在體現,良好的作風是黨密切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基本保證。公務員要牢記「兩個務必」,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名利觀,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認真落實黨風責任制,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堅決懲治各種以權謀私、腐化墮落行為,大力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