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近期,我認真學習重溫了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對黨的100年奮鬥史、新中國的發展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現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體會。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常懷憂黨之心,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
100年前,中國共產黨在南湖的一條小船上誕生,參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懷著救國救民尋求真理的信念,積極投身中國革命。作為黨的一大代表,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功不可沒。但在之後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各代表最終的歸屬又大不一樣,13位代表中有人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有人為革命獻出生命,也有人脫黨、叛黨。從一大代表中個人的命運,折射出我們黨成立初期的艱難,也能反映出,當個人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個人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就不能走到黨員隊伍中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的「開天闢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再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到今天帶領人民創造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98年的歷史,就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追求科學真理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奮鬥史。作為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就是要堅持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把崇高理想信念作為堅強黨性的重要體現,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風範,帶頭彰顯共產黨人的光輝品格。
二、砥礪強黨之志,堅守黨領導一切的忠心不動搖
1927年,毛澤東同志在新黨員的入黨誓詞中,第一次加入「永不叛黨」,後載入黨章保留至今,深刻闡明了忠誠的底線。回顧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時期的入黨誓詞,可以看出:「永不叛黨」是永恆的內容,不改的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夏明翰、瞿秋白、方誌敏等無數優秀共產黨員,在革命事業經歷挫折時用生命詮釋了對黨的絕對忠誠,充分展現出共產黨人強大的信仰力量,閃耀著絕對忠誠的耀眼光芒。「對黨忠誠」,是每一位黨員舉起右手向黨宣誓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時的錚錚誓言,也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基本義務之一。作為基層黨員幹部,就是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著力在深入深刻上下功夫,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的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更要感恩黨的培養,敢於同一切抹黑黨的形象、損害黨的利益、違反黨紀國法的現象堅決鬥爭,做到對黨忠誠可靠。
三、牢記為黨之責,堅守為人民服務的決心不動搖
「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同志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第一次以「為人民服務」為題發表了影響深遠的演講。這篇演講,既是一篇悼念革命戰士的沉痛祭文,更是一篇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宣言。2014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談到:「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黨的十九大後首次中央政治局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職位越高越要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全部價值所在,也是我們立足新時代、邁步新征程必須堅守的思想指引與行動指南。作為基層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持人民立場,時刻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走好群眾路線,將民意、民情真正吸納、充實到方案、標準的制定中,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廣泛徵求民意,讓群眾說得上話,讓群眾說話管用。要永葆人民情懷,民生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事關人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狀態,以及人們的基本發展機會、基本發展能力和基本權益保護的狀況,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更是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諧,關係到執政者的人心向背。任何條件下,都要始終堅持把民生政策作為執政為民的重中之重,確保為民初心不變,服務人民使命不變。要真誠服務群眾。根據自身職責,杜絕「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走秀」,徹底改變「門好進、臉好看,事仍難辦」的不良風氣,徹底摒棄懶政思想,積極主動作為、求真務實、敢於創新,切實為人民服好務,努力讓人民群眾滿意。
一、常懷憂黨之心,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
100年前,中國共產黨在南湖的一條小船上誕生,參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懷著救國救民尋求真理的信念,積極投身中國革命。作為黨的一大代表,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功不可沒。但在之後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各代表最終的歸屬又大不一樣,13位代表中有人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有人為革命獻出生命,也有人脫黨、叛黨。從一大代表中個人的命運,折射出我們黨成立初期的艱難,也能反映出,當個人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個人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就不能走到黨員隊伍中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的「開天闢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再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到今天帶領人民創造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98年的歷史,就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追求科學真理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奮鬥史。作為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就是要堅持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把崇高理想信念作為堅強黨性的重要體現,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風範,帶頭彰顯共產黨人的光輝品格。
二、砥礪強黨之志,堅守黨領導一切的忠心不動搖
1927年,毛澤東同志在新黨員的入黨誓詞中,第一次加入「永不叛黨」,後載入黨章保留至今,深刻闡明了忠誠的底線。回顧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時期的入黨誓詞,可以看出:「永不叛黨」是永恆的內容,不改的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夏明翰、瞿秋白、方誌敏等無數優秀共產黨員,在革命事業經歷挫折時用生命詮釋了對黨的絕對忠誠,充分展現出共產黨人強大的信仰力量,閃耀著絕對忠誠的耀眼光芒。「對黨忠誠」,是每一位黨員舉起右手向黨宣誓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時的錚錚誓言,也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基本義務之一。作為基層黨員幹部,就是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著力在深入深刻上下功夫,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的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更要感恩黨的培養,敢於同一切抹黑黨的形象、損害黨的利益、違反黨紀國法的現象堅決鬥爭,做到對黨忠誠可靠。
三、牢記為黨之責,堅守為人民服務的決心不動搖
「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同志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第一次以「為人民服務」為題發表了影響深遠的演講。這篇演講,既是一篇悼念革命戰士的沉痛祭文,更是一篇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宣言。2014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談到:「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黨的十九大後首次中央政治局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職位越高越要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全部價值所在,也是我們立足新時代、邁步新征程必須堅守的思想指引與行動指南。作為基層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持人民立場,時刻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走好群眾路線,將民意、民情真正吸納、充實到方案、標準的制定中,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廣泛徵求民意,讓群眾說得上話,讓群眾說話管用。要永葆人民情懷,民生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事關人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狀態,以及人們的基本發展機會、基本發展能力和基本權益保護的狀況,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更是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諧,關係到執政者的人心向背。任何條件下,都要始終堅持把民生政策作為執政為民的重中之重,確保為民初心不變,服務人民使命不變。要真誠服務群眾。根據自身職責,杜絕「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走秀」,徹底改變「門好進、臉好看,事仍難辦」的不良風氣,徹底摒棄懶政思想,積極主動作為、求真務實、敢於創新,切實為人民服好務,努力讓人民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