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僅有53名黨員,現在已經發展為具有8500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100年的歷史,就是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富強,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鬥的歷史。這100年,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100年。
是中國結束近代飽受屈辱的歷史和長年戰亂的局面、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頑強奮進的100年。
是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意氣風發地建設新生活的100年。
是我們黨經受住各種風浪考驗、不斷發展壯大、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的100年。
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民族遭受帝國列強的侵略,清王朝日益腐敗,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災難深重,階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挽救國家民族危亡前仆後繼進行鬥爭,由於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沒有正確的路線與政策,相繼遭到失敗,付出了沉重代價和巨大犧牲。
如:l851年的「太平天國」運動,1884年的「戊戌變法」和1900年「義和團」運動,結果都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了。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於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到了4月,孫中山被迫辭職,代表地主買辦利益的袁世凱竊取了政權,葬送了革命成果。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日美英等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扶植軍閥,作為侵略中國的工具。中國重新陷入了軍閥割據的局面。
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五四運動開始是以學生鬥爭為先導的,繼而鬥爭的主力由學生逐漸轉向工人,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姿態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看到工人階級的力量,深入到工人當中宣傳馬列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上海、北京、湖南等地相繼建立共產主義小組,於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開幕,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船上舉行。參加黨的「一大」的僅12名代表,他們代表著53名黨員。毛澤東作為長沙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是近代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科學的理論指導,給災難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它象光芒四射的燈塔,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方向。使中國面目為之一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到新中國建立之前的28年間,黨領導中國人民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其間經歷四個重要時期:
一是實行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實際出發,制定了民主革命時期反帝反封建的新綱領,和國民党進行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規模空前的革命大風暴,給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以沉重打擊。
二是發動武裝鬥爭,進行土地革命。這一期間,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實際,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高舉革命旗幟,從「八一南昌起義」到井崗山根據地的創建。
從革命運動的復興到紅軍反「圍剿」的勝利。
從王明「左」傾錯誤到革命運動的挫折。
從遵義會議的偉大轉折到紅軍長征的勝利,特別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為迎接全面抗戰作了準備。
三是實行全面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1937年由日本侵略者製造的7月7日蘆溝橋事變,是日本開始的全面侵華戰爭,也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組織、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放手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在八路軍、新四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的配合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公文網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四是進行解放戰爭,推翻蔣家王朝。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統治集團破壞和平挑起內戰,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氣勢磅礴的解放戰爭。執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總路線和總政策,由戰略防禦轉到戰略進攻,組織戰略決戰,連續取得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巨大勝利。l949年4月21日,根據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天塹,23日解放南京。隨後,人民解放軍分別向西北、西南、中南和華東繼續追剿殘敵。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中國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社會主義艱辛探索的30年。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搞社會主義,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建國初期國際國內形勢是錯綜複雜的。在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不但堅持敵視和拒不承認新中國的立場,還阻撓其他國家承認我國,阻撓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企圖在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我國,並支持國民黨殘餘勢力進行破壞和搗亂,妄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在國內,國民黨反動派當時還有100多萬軍隊盤踞在西南、華南幾個省份和台灣等沿海島嶼,負隅頑抗,反動派潰逃時遺留在大陸的200多萬政治土匪、60多萬特務分子、反動派黨團骨幹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同當地惡霸相勾結,在各地進行瘋狂的破壞與搗亂,他們還寄望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妄圖捲土重來。在財政經濟方面,商品經濟極不發達,全國大部分地區處於封閉半封閉的狀態,財政開支極為困難。
面對上述嚴峻形勢,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建國初期,團結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了多方面的鬥爭。隨著西藏和平解放,至1951年10月,全國除台灣及其附近島嶼外,全部國土獲得解放,實現了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所未有的大統一。地方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國家的統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為新中國從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經濟方面,沒收了官僚資本,建立了國營經濟,打擊了投機資本,統了全國財政工作。自1950年3月以後,國家財政收支基本平衡,順利度過了最困難時期,標誌著我國財政經濟狀況已開始好轉。這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不但在軍事上,政治上是堅強的,在經濟上也是有辦法的。建國初期,僅僅用3年時間,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癒戰爭創傷,調整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貢獻是:一方面建設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其中有一些做法是借鑑蘇聯的,如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等。
有一些是獨創的,如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等。另一方面,進行了艱辛的建設社會主義探索。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的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使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包括飛機和汽車製造業、重型和精密機械製造業、發電設備製造業、冶金和礦山設備製造業以及高級合金鋼和有色金屬的冶煉等,有好多方面都填補了我們國家的空白。
從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充分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迅速改變我國貧窮落後面貌,把我國建設成先進工業國的迫切願望。在全國範圍的技術革新運動中,1955年全國職工提出了53萬件發明、技術改革和合理化建議,實施的有23萬件。工業戰線喜報頻傳。鞍山鋼鐵公司的三大重點工程——大型軋鋼、無縫鋼管、七號煉鋼爐等於1953年底舉行開工生產典禮,首批竣工投入生產,成為新中國工業化起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誌。隨後,包鋼、武鋼也先後開始施工建設,開創了中國內地建設大型鋼鐵基地的先河。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建設投產,揭開了中國汽車製造業嶄新的第一頁,結束了中國沒有自己的汽車製造業的歷史。1956年,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首次試飛成功。這種被命名為「56式」(1964年改為殲——5飛機)戰鬥機的試製成功,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1956年,中國第一製造工具機的瀋陽第一工具機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於此同時,青藏、康藏、新藏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將內地和西藏緊密地聯結起來。
「一五」計劃的建設規模宏大,發展速度空前。五年中,國家計劃在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的投資總額是766.4億元,相當於7億多兩黃金,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壯舉。在發展速度上,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4.7%,其中現代工業年均遞增15.3%,是世界上罕見的高速度。
從1956年社會主義的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也是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十年。
十年間,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準的工業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十年間,我國農業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開始大規模展開,並逐漸收到成效。
科學技術事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慶油田的建成和「兩彈一星」的升空,奠定了大國地位,與世界強國比肩而立,有力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但是,1966年,一場長達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和全面內亂,給黨和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然而中國共產黨人痛定思痛,一舉粉碎了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1975年實行了全面整頓,特別是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在理論上逐漸形成了以鄧小平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在實踐上從「文化大革命」災難中擺脫並成功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之,1949年到1978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以建設艱辛探索的30年,取得的經驗是寶貴的,教訓是深刻的。
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78年,我們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領域的改革到政治領域、文化領域、社會領域的改革,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當地展開了。
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取得了建設事業的新成就。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預言家曾經聲稱:「中國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當時,全國糧食總產僅1億噸,一塊優質鋼材、一枚建築鐵釘都得依賴進口,工、農業總產值的比例為3:7,生產方式極其落後。經過70多年的艱苦奮鬥,我們迅速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建立起獨立的和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現在,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進出口總額已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和糧食、棉花、油料、煤炭、鋼鐵、水泥等主要工農業產品的年產量都已躍居世界第一位。同時,一、二、三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東、中、西部區域差距逐漸縮小,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機場港口一派繁忙,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神七升天、嫦娥探月、殲20隱形機試飛等捷報頻傳。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隨著袁隆平雜交高產水稻試驗成功,我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破天荒地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從l978年到2007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l3786元,實際增長6.5倍。
農民人均純收入由l34元增加到4140元,實際增長6.3倍。
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一千四百多萬。曾幾何時,短缺與生活如影相隨,票證與我們朝夕相伴,城裡人攥著幾十元的月工資節衣縮食,上億農民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而今,人們的衣著早已告別「一片藍灰綠」,五彩繽紛的時裝照亮了大街小巷。
人們吃飯早已告別「一天三頓飽」,下館子成為一種家庭時尚。人們的消費開始從生存型消費轉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以汽車、住房、旅遊、電信、文化、教育、保健、信貸為主要內容的消費熱潮方興未艾。總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老百姓看得到,摸得著,實實在在。因此,世界銀行曾經這樣評價:「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了幾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推進了「一國兩制」的新實踐。中國要統一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不僅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各民族的空前團結,而且不斷推進「一國兩制」的實踐,促進祖國的統一大業。
1997年7月1日,歷經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
澳門也於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至於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我們堅信,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終歸大海。
提升了在國際上的新形象。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堅決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開創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我們不僅首次系統地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而且通過派遣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姿態登上國際政治舞台。
我們不僅在1971年第26屆聯大會議上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而且打開了中美、中日關係的大門。現在,五星紅旗已在世界l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國大使館、領事館上空高高飄揚。2008年北京奧運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發展進步,同時也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黨和政府領導全國人民抗震救災,在世界上樹立了全新的形象。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彰顯了作為世界金融市場「穩壓器」和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
中國派軍艦赴索馬里海域護航,既體現了「外交為民」的執政理念,也樹立了履行國際義務、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的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2010年第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此次世博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同時超越7000萬的參觀人數也創下了歷屆世博之最。它所包含的五個分主題:城市與經濟發展關係、城市與可持續發展關係、城鄉互動關係、城市與高科技發展關係、城市與多元文化發展關係。要求更適宜居住的環境,更高質量的生活,這是人類新世紀的夢想。她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真實的反映了人類對城市發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在走向新世紀的行列里,中國正以她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經濟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和作用,令世人所矚目。
隨便拿一個城市舉個例子,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城鎮居民走出沒有廚房、衛生間,沒有下水道的老房子,住進環境優美的生活小區。有高層住宅區、複式樓,有花園小區,還有單門獨院的別墅。行——我們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地鐵、高速鐵路,飛機,實現「市鎮公路二級化,鎮通鎮公路三級化,鎮通村公路四級化」的農村公路體系。食——賓館、飯店、酒樓、火鍋城象雨後春筍般湧現,人們不再追求吃飽,而是講究飲食、考究美食。衣——隨著家庭的富裕,人們衣著的理念不斷更新,不僅注重款式多樣化,而且追求個性化。各類服裝、鞋帽、服式用品專賣店遍及城鄉,任人們挑選。用——家家戶戶用上了冰箱、彩電、洗衣機,而且空調、電腦、小汽車也是隨處可見。手機、網際網路基本普及。
四、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一是堅持和堅信黨的領導。我們黨已經走過100年的光輝歷史,100年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嶄新局面。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不愧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選擇。當代中國正處在多元文化、多元體制、多元結構、多元市場的高發展,高風險時代,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人民民主制度為根本,黨課講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為方向,堅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再多元,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地位不能改變,再多元,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不能改變,再多元,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能改變。
二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征途上也出現過坎坷起伏,但這條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進一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新的嚴峻挑戰、新的複雜因素,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逆轉,逆轉違背規律,逆轉就要失敗,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我們黨所確定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
三是堅持唱響時代的主旋律。真正做到「知黨、信黨、頌黨、熱愛黨、跟黨走,不斷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理想。我們要愛崗敬業,干一行、鑽一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創新、創業,甘願出大力、流大汗,百折不撓地為完成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我們革命軍人要努力成為具有遠大理想的一代、品德高尚的一代、勤奮學習的一代、艱苦創業的一代.黨課黨史講稿:黨史視角下的「四個意識」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攻堅克難,一路成長,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黨。回望歷史,不難發現,這和中國共產黨有著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觀念、維護核心、強調看齊有很大關係。從黨史的視角梳理「四個意識」的紅色基因,有利於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1.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貫穿黨的整個奮鬥歷程。1921年7月,黨的一大把「宣傳共產主義」寫入黨綱,並明確規定入黨的前提是「承認本黨綱領和政策」,體現了明確的政治要求和鮮明的政治意識。1929年,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提出,「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進一步明確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方向。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依然高度重視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意識,不久就開展整風整黨。1955年,毛澤東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深刻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
改革開放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鄧小平指出,「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無論是強調講政治,還是增強政治意識,主要指政治思想、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方向、政治原則以及政治敏銳性、政治鑑別力等對於所有政治現象的態度、觀點和評價。對領導幹部而言,必須突出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實踐要求。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勢。沒有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就是一句空話」,「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黨的十九大第一次把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並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凸顯黨的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強調政治意識具有特殊的意義?
2.堅持以大局為重「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從全局上謀劃和推動工作,是我們黨的一貫方法,是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成功解決革命和建設過程中遇到艱難險阻的寶貴經驗。大局意識,主要指統籌國際國內局勢、黨和國家大勢的根本性、全局性的視野高度觀察形勢、分析問題、謀劃發展。
革命年代,針對革命實際,我們黨在不同時期都強調各地要著眼革命大局。1922年黨的二大通過的第一部黨章指出,「區或地方執行委員會及各組均須執行及宣傳中央執行委員會所定政策,不得自定政策」,「中央執行委員會未發表意見時,區或地方執行委員會,均不得單獨發表意見」,這是黨的歷史上大局意識的最初表達。毛澤東說過,「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強調以此為指導的工作方法是,「黨委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鄧小平指出,「考慮任何問題都要著眼於長遠,著眼於大局,眼界要非常開闊,胸襟要非常開闊」。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執行中央命令,不顧疲勞千里躍進大別山,演繹了一段顧全大局佳話,深得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讚許。
新時代治國理政任務極其繁重,「強起來」談何容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的關係,「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制定各方面決策部署,首先要有正確大局觀,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看問題」,「要統籌謀劃、通盤考慮各方面因素,兼顧各方面利益,協調各方面關係,明確輕重緩急,使各方面資源發揮最大效用」。這些論斷,浸透著歷史智慧,指引著工作方向。
3.領導核心至關重要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馬克思說:「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列寧指出:「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的善於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治地位。」確立堅強的領導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上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標誌。
核心意識,就是全黨上下一心,充分認識並積極擁護核心的作用和地位,這不僅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論述,更是被黨的歷史所驗證。1922年黨章明確規定,「全國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之議決,本黨黨員皆須絕對服從之」。這被視作核心意識的早期表達。1935年遵義會議前,黨的事業幾經挫折,甚至面臨失敗危險。其重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成熟的黨中央。遵義會議後逐漸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在全黨努力下黨的革命事業才不斷取得勝利。我國革命歷史表明了領導核心的重要性。毛澤東鮮明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與中央領導集體談話時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國家的命運、黨的命運、人民的命運需要有這樣一個領導集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僅突出加強黨的領導,還高度重視增強全黨的核心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核心意識在實踐中的集中體現就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即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維護核心,不僅來自黨的歷史,而且關乎黨的未來。
4.向黨中央看齊中國共產黨是高度集中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是黨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所在。強調增強看齊意識,時刻注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黨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
黨的二大通過的黨章特彆強調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地位,如各地黨組織「直接受中央執行委員會之指揮監督」「全國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之決議,本黨黨員皆須絕對服從之」「下級機關須完全執行上級機關之命令」等,就是看齊意識的早期表達。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只要我們共產黨的隊伍是整齊的,步調一致的……那末,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是能被我們打倒的。」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預備會上指出,「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間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指出,要「加強黨的領導,反對派性,把毛澤東同志樹立的優良作風發揚起來」。正因如此,我們才屢克時艱,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進入新時代,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解決新矛盾新問題,迫切需要全黨上下齊心協力,全黨增強看齊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經常喊看齊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規律和經驗。只有經常喊看齊,只有各級黨組織都經常喊看齊,才能時刻警醒、及時糾偏,使全黨始終保持整齊昂揚的奮進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這需要全黨站在歷史和現實交會的高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努力前行。
黨課黨史講稿:黨史上的第一份入黨誓詞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並重溫了入黨誓詞。他說:「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並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每個黨員要牢記入黨誓詞,經常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入黨誓詞是黨員對黨作出的莊嚴承諾,是每一名黨員的責任與義務的體現。我們現在的入黨誓詞是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確定的,當時通過的黨章首次對入黨誓詞加以統一,並沿用至今。不過,我們黨的入黨誓詞,並不是建黨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殘酷的革命鬥爭環境中應運而生的。
黨的歷史上的第一份入黨誓詞是由毛澤東撰寫的。
1927年9月,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在湘贛邊界領導秋收起義。起義的最初目標是奪取長沙,但由於此時革命形勢已經轉入低潮,敵強我弱,奪取敵人重兵把守的中心城市的任務,根本無法實現。很快,起義部隊就遭受到嚴重的挫折。在這樣一個危急關頭,毛澤東命令部隊撤出戰鬥,改變了原先攻打長沙的計劃,帶著部隊沿著羅霄山脈南移,並在江西省永新縣的三灣村對部隊進行了改編。
由於作戰失利,再加上連續行軍,環境艱苦,整個部隊的士氣非常低落,紀律鬆弛,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就在此時背棄了革命。新中國成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的賴毅回憶:「那時,逃跑變成了公開的事,投機分子竟然互相詢問:『你不走?』『你準備往哪兒去?』這真是一次嚴重的考驗。」面對此種情況,毛澤東經過深入調查,決定在連隊中建立黨的基層組織,並在工農出身的戰士中大力發展黨員。在這一過程中,毛澤東十分注意通過舉行入黨儀式來加強對新黨員的黨性教育。
1927年10月,毛澤東在湖南酃縣(今炎陵縣)水口鎮葉家祠親自主持了6名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其中一位就是賴毅。毛澤東帶著新黨員宣讀了他親自撰寫的入黨誓詞:「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鬥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入黨宣誓書的主人公賀頁朵是江西永新縣北田村的一個貧苦農民,1927年投身革命,曾任鄉農民協會副主席,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他以榨油工作為掩護,幫助紅軍建立地下秘密交通站,負責收集和傳遞情報。由於表現出色,永新縣黨組織決定吸收其入黨,並為他舉行了入黨宣誓儀式。因為識字不多,他親手製作的宣誓書短短24個字的入黨誓詞中出現了6個別字,但這並沒有掩蓋賀頁朵堅定的革命信念。1934年,賀頁朵在一次戰鬥中負傷,紅軍長征後,他留在永新繼續堅持鬥爭,後來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在此後的歲月里,他冒著生命危險將入黨宣誓書用油紙包好,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派慰問團到南方革命老區慰問,賀頁朵才將這份珍貴的入黨誓詞交給了慰問團負責人。
1956年,謝覺哉在博物館看到這份入黨誓詞後,給予了高度評價,事後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一個農民的入黨宣誓書》,文中提道:「這是一位農民同志的入黨宣誓書,不用說,這位賀同志是在艱苦的鬥爭中經歷過嚴峻的考驗的……賀同志在寫這張布質的入黨宣誓書時,不是照著底稿寫,而是記熟了這幾句話。他雖然寫了一些別字,這些別字並不減少它陳列在革命博物館的意義,倒使人感到它忠實、可愛、可貴。」賀頁朵的入黨誓詞,與毛澤東所寫的入黨誓詞相比,內容大致相同,只是「服從組織」變成了「服從黨紀」,順序上略有差異。顯然,賀頁朵的入黨誓詞就是從毛澤東版本的入黨誓詞演變而來的。
黨的第一份入黨誓詞,其核心內容是「永不叛黨」,這與我們黨當時面臨的革命形勢有關。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宣告失敗,大量的黨員和革命群眾遭到瘋狂屠殺和迫害,黨員人數由革命高潮時的近6萬人銳減到l萬多人,中國陷入了極端的白色恐怖當中。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黨內的一些意志不堅定分子相繼脫黨,甚至背叛革命,給我們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面對嚴峻的革命鬥爭環境,黨高度重視黨員的忠誠問題,「永不叛黨」成為對黨員的基本要求,也是那時每一名黨員最大的責任與義務,並由此成為入黨誓詞的核心內容,並沿用至今。
黨課黨史講稿:中共歷史上首次大規模倡廉反貪運動力倡節約,反對浪費,是我黨的光榮傳統。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首次大規模倡廉反貪運動,發生在黨締造的第一個全國性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這場與反貪腐、反官僚相結合的群眾性「反浪費風暴」,從1931年底開始,直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前夕才終止,歷時3年,取得了偉大的成績。
1934年1月,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指出:「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中央蘇區時期,地處贛南、閩西偏遠山區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物資極度匱乏,加上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反動勢力的經濟封鎖和瘋狂侵擾,各級蘇維埃政府和廣大軍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黨員幹部必須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厲行節約,廉潔奉公,才能共克時艱,鞏固和發展蘇維埃的革命事業。毛澤東在談到蘇區經濟工作時提出,「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為著我們的經濟建設,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
這一時期,中央蘇區政府多次發出訓令和通知,號召在蘇區各級政府和全體幹部中開展節約運動。1932年2月1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人民委員會通令第三號《幫助紅軍發展革命戰爭實行節儉經濟運動》,指出「節約經濟,供給發展革命戰爭,幫助紅軍給養,是當前緊急任務之一」,「通令各級政府,務須立即實行節約運動。所有各地方政府的預算、雜費、特費等,必須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工作人員,須一律裁減,甚至一張紙一支筆都要節省,以免多耗經費。要樹立節儉一文錢即是對革命工作有一分幫助的觀念。在節儉運動中,要大量儲蓄金錢和積蓄糧食,以作供給紅軍發展革命戰爭之用」。
1932年7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由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親自擬寫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訓令第十四號》(以下簡稱《訓令》)。《訓令》第九條明確指出:「各級蘇維埃政府要領導群眾團體,做節省一切開支以充裕戰爭經費的運動,政府中一切可以節省的開支,如客飯、辦公費、燈油雜費,都須儘量減少,尤其紙張信套,更可以節省使用。這一切節省,維(惟)在各部分為數甚少,但積少成多,並可以養成(蘇)區中更加刻苦、更加節省的蘇維埃工作作風。這是萬分必要的。」《訓令》同時強調,「經費節省,決(絕)不是工作減少,相反的,在刻苦的精神之下,還要使工作的效能更加增大起來」。
領袖率先垂範厲行廉潔政治在中央蘇維埃的號召下,蘇區各級政府、紅軍後方機關、國家企業、學校等工作人員和蘇區廣大軍民積極行動起來,厲行節約,力戒浪費。
少共江西省委全體工作人員召開會議,決定每人每天節省半碗米,即吃兩餐乾飯一餐粥,幫助紅軍解決糧食問題。同時開展共產主義青年團禮拜六幫助紅軍家屬耕田、耕種紅軍公田活動,以達到消滅省委所在地有荒田的現象。中央政府警衛連官兵、中央政府工作人員,均主動提出每天只吃兩餐飯。1933年4月,在工農紅軍第六醫院養傷治病的戰士開會討論節省辦法,全體傷病戰士當場通過決定,即日起每人每天自願節省伙食費5分錢。一個月後,全體傷病員共節省伙食費大洋997元。1933年11月,中央內務部、司法部兩個培訓班的學員學習期間節省伙食費31元3角。1934年1月16日,《紅色中華報》號召全蘇區革命工農群眾進行大規模的節省運動,實現六項節省規約:每天節省一個銅板;不進館子,不吃小食;節省辦公費30%;普遍設立節約箱;每個伙食單位開闢一個菜園;殘酷地開展對一切浪費的官僚主義作鬥爭。
在厲行節約、倡導廉潔運動中,毛澤東等中央蘇區領導人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身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每天的生活標準只有三錢鹽、二錢油,身上穿的衣服總是綴有好幾塊補丁,夜晚工作時,按規定可點三根燈芯,他卻總是只留一根,經常在豆大點的燈光下工作至深夜。周恩來時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紅軍總政委,他嚴格執行紅軍部隊後方機關的節儉規定,與幹部群眾一起過著「有鹽同咸、無鹽同淡」的清苦生活。1934年3月13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通過《紅色中華報》發出「為四個月節省八十萬元而鬥爭」的號召,並提出開展節省運動的具體辦法。這些辦法包括「政府工作人員每人每天照規定食米量節省二兩」「裁減非必要的人員」「節省筆墨紙張」「減少國家企業工作人員的津貼」等。中央政府總務廳、國民經濟部、糧食部、勞動部、土地部等黨政機關率先響應。此外,陳雲、鄧穎超、潘漢年、成仿吾、陸定一等23位從白區進入中央蘇區的同志積極響應中央政府的號召,自發聯名給《紅色中華報》寫信表示:每天節省二兩米,一年不領夏天衣服,「把全部日常生活服從革命戰爭利益」。
中央機關和領導同志的率先垂範,教育和帶動了蘇區各級黨政幹部投入到節省運動之中。1934年初,中央工農檢察部就各地開展節省運動進行專項檢查,結果表明,在黨中央和蘇維埃政府領導下,各地廣泛開展的節儉運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蘇維埃政府絕不容許貪污浪費分子存在」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對腐敗並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中央蘇區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貪污、浪費、挪用公款等腐敗現象。對此,黨中央和蘇維埃政府有著清醒的認識。毛澤東指出,這些腐敗現象,「不但是蘇維埃財政經濟的損失,並且足以腐化蘇維埃工作人員,使他們對工作失去熱忱與振奮精神的元素」。毛澤東等蘇維埃中央政府領導人在中央蘇區領導開展了把貪腐浪費分子驅逐出蘇維埃的鬥爭。毛澤東在《訓令》中強調:「對蘇維埃中貪污腐化的分子,各級政府一經點出,必須給以嚴厲的紀律上的制裁,誰要隱瞞、庇護和放鬆對這種分子的檢查與揭發,誰也要同樣受到革命的斥責。」毛澤東告誡中央蘇區的各級幹部,為人民服務和貪污浪費是水火不能相容的,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反對貪污浪費,不僅貪污是極大的犯罪,浪費同樣是極大的犯罪。
1933年下半年,中央蘇區反貪污、反浪費鬥爭進入高潮,向群眾公布了一批貪污浪費案件。毛澤東指示中央工農檢察部部長何叔衡,對蘇維埃蠹蟲,要發現一個、清除一個,決不手軟,「蘇維埃政府絕不容許貪污浪費分子存在」。中央工農檢察部直接領導了中央蘇區的反貪污浪費鬥爭,查處了一批貪污公款及奢侈浪費分子。據《紅色中華報》報道,僅1934年1月至3月,中央工農檢察部與中央審計委員會、臨時最高法庭等部門積極配合,將貪污浪費分子「送法庭制裁的有29人,開除工作的3人」,「建議行政機關撤職改調工作的7人,給予嚴重警告的2人,警告的4人」。
1934年2月,中央工農檢察部查處了趙寶成等包庇貪污浪費與官僚主義等大要案,在中央蘇區引起了強烈震動。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為迎接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召開,決定由臨時中央政府總務廳負責建造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等建築。臨時中央政府總務廳廳長趙寶成委任左祥云為基建工程所主任。由於趙寶成及其下屬疏於管理和監督,導致工程在建築施工中出現嚴重浪費現象,左祥雲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巨款。由於趙寶成包庇放縱,左祥雲在劣跡敗露後畏罪潛逃。不久,保衛部門將逃至贛縣江口鎮的左祥雲緝拿歸案。中央工農檢察部迅速查清了左祥雲的犯罪經過,以及趙寶成等人所犯錯誤事實。蘇維埃臨時最高法庭舉行審判大會,根據毛澤東、項英簽發的《關於懲治貪污浪費行為訓令》,判處左祥雲死刑,罰趙寶成做苦工1年。此外,中央工農檢察部還查處了瑞金縣蘇維埃政府財政部會計科長唐仁達貪污浪費案、于都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熊仙璧等集體貪污挪用浪費公款案等大案要案。
一個個蠹蟲被清除出蘇維埃幹部隊伍,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反腐保廉、嚴明法紀的決心。經過反浪費鬥爭的歷練洗禮,蘇維埃政府機關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風氣愈加濃厚。「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這句響亮的口號,成為蘇區幹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自覺行動。
是中國結束近代飽受屈辱的歷史和長年戰亂的局面、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頑強奮進的100年。
是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意氣風發地建設新生活的100年。
是我們黨經受住各種風浪考驗、不斷發展壯大、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的100年。
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民族遭受帝國列強的侵略,清王朝日益腐敗,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災難深重,階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挽救國家民族危亡前仆後繼進行鬥爭,由於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沒有正確的路線與政策,相繼遭到失敗,付出了沉重代價和巨大犧牲。
如:l851年的「太平天國」運動,1884年的「戊戌變法」和1900年「義和團」運動,結果都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了。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於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到了4月,孫中山被迫辭職,代表地主買辦利益的袁世凱竊取了政權,葬送了革命成果。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日美英等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扶植軍閥,作為侵略中國的工具。中國重新陷入了軍閥割據的局面。
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五四運動開始是以學生鬥爭為先導的,繼而鬥爭的主力由學生逐漸轉向工人,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姿態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看到工人階級的力量,深入到工人當中宣傳馬列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上海、北京、湖南等地相繼建立共產主義小組,於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開幕,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船上舉行。參加黨的「一大」的僅12名代表,他們代表著53名黨員。毛澤東作為長沙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是近代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科學的理論指導,給災難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它象光芒四射的燈塔,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方向。使中國面目為之一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到新中國建立之前的28年間,黨領導中國人民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其間經歷四個重要時期:
一是實行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實際出發,制定了民主革命時期反帝反封建的新綱領,和國民党進行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規模空前的革命大風暴,給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以沉重打擊。
二是發動武裝鬥爭,進行土地革命。這一期間,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實際,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高舉革命旗幟,從「八一南昌起義」到井崗山根據地的創建。
從革命運動的復興到紅軍反「圍剿」的勝利。
從王明「左」傾錯誤到革命運動的挫折。
從遵義會議的偉大轉折到紅軍長征的勝利,特別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為迎接全面抗戰作了準備。
三是實行全面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1937年由日本侵略者製造的7月7日蘆溝橋事變,是日本開始的全面侵華戰爭,也是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組織、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放手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在八路軍、新四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的配合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公文網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四是進行解放戰爭,推翻蔣家王朝。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統治集團破壞和平挑起內戰,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氣勢磅礴的解放戰爭。執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總路線和總政策,由戰略防禦轉到戰略進攻,組織戰略決戰,連續取得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巨大勝利。l949年4月21日,根據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天塹,23日解放南京。隨後,人民解放軍分別向西北、西南、中南和華東繼續追剿殘敵。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中國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社會主義艱辛探索的30年。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搞社會主義,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建國初期國際國內形勢是錯綜複雜的。在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不但堅持敵視和拒不承認新中國的立場,還阻撓其他國家承認我國,阻撓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企圖在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我國,並支持國民黨殘餘勢力進行破壞和搗亂,妄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在國內,國民黨反動派當時還有100多萬軍隊盤踞在西南、華南幾個省份和台灣等沿海島嶼,負隅頑抗,反動派潰逃時遺留在大陸的200多萬政治土匪、60多萬特務分子、反動派黨團骨幹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同當地惡霸相勾結,在各地進行瘋狂的破壞與搗亂,他們還寄望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妄圖捲土重來。在財政經濟方面,商品經濟極不發達,全國大部分地區處於封閉半封閉的狀態,財政開支極為困難。
面對上述嚴峻形勢,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建國初期,團結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了多方面的鬥爭。隨著西藏和平解放,至1951年10月,全國除台灣及其附近島嶼外,全部國土獲得解放,實現了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所未有的大統一。地方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國家的統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團結,為新中國從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經濟方面,沒收了官僚資本,建立了國營經濟,打擊了投機資本,統了全國財政工作。自1950年3月以後,國家財政收支基本平衡,順利度過了最困難時期,標誌著我國財政經濟狀況已開始好轉。這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不但在軍事上,政治上是堅強的,在經濟上也是有辦法的。建國初期,僅僅用3年時間,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癒戰爭創傷,調整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貢獻是:一方面建設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其中有一些做法是借鑑蘇聯的,如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等。
有一些是獨創的,如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等。另一方面,進行了艱辛的建設社會主義探索。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的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使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包括飛機和汽車製造業、重型和精密機械製造業、發電設備製造業、冶金和礦山設備製造業以及高級合金鋼和有色金屬的冶煉等,有好多方面都填補了我們國家的空白。
從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充分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迅速改變我國貧窮落後面貌,把我國建設成先進工業國的迫切願望。在全國範圍的技術革新運動中,1955年全國職工提出了53萬件發明、技術改革和合理化建議,實施的有23萬件。工業戰線喜報頻傳。鞍山鋼鐵公司的三大重點工程——大型軋鋼、無縫鋼管、七號煉鋼爐等於1953年底舉行開工生產典禮,首批竣工投入生產,成為新中國工業化起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誌。隨後,包鋼、武鋼也先後開始施工建設,開創了中國內地建設大型鋼鐵基地的先河。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建設投產,揭開了中國汽車製造業嶄新的第一頁,結束了中國沒有自己的汽車製造業的歷史。1956年,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首次試飛成功。這種被命名為「56式」(1964年改為殲——5飛機)戰鬥機的試製成功,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1956年,中國第一製造工具機的瀋陽第一工具機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於此同時,青藏、康藏、新藏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將內地和西藏緊密地聯結起來。
「一五」計劃的建設規模宏大,發展速度空前。五年中,國家計劃在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的投資總額是766.4億元,相當於7億多兩黃金,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壯舉。在發展速度上,工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4.7%,其中現代工業年均遞增15.3%,是世界上罕見的高速度。
從1956年社會主義的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也是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十年。
十年間,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準的工業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十年間,我國農業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開始大規模展開,並逐漸收到成效。
科學技術事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慶油田的建成和「兩彈一星」的升空,奠定了大國地位,與世界強國比肩而立,有力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但是,1966年,一場長達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和全面內亂,給黨和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然而中國共產黨人痛定思痛,一舉粉碎了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1975年實行了全面整頓,特別是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在理論上逐漸形成了以鄧小平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在實踐上從「文化大革命」災難中擺脫並成功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之,1949年到1978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以建設艱辛探索的30年,取得的經驗是寶貴的,教訓是深刻的。
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78年,我們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領域的改革到政治領域、文化領域、社會領域的改革,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當地展開了。
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取得了建設事業的新成就。新中國成立之初,西方預言家曾經聲稱:「中國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當時,全國糧食總產僅1億噸,一塊優質鋼材、一枚建築鐵釘都得依賴進口,工、農業總產值的比例為3:7,生產方式極其落後。經過70多年的艱苦奮鬥,我們迅速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建立起獨立的和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現在,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進出口總額已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和糧食、棉花、油料、煤炭、鋼鐵、水泥等主要工農業產品的年產量都已躍居世界第一位。同時,一、二、三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東、中、西部區域差距逐漸縮小,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機場港口一派繁忙,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神七升天、嫦娥探月、殲20隱形機試飛等捷報頻傳。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隨著袁隆平雜交高產水稻試驗成功,我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破天荒地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從l978年到2007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l3786元,實際增長6.5倍。
農民人均純收入由l34元增加到4140元,實際增長6.3倍。
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一千四百多萬。曾幾何時,短缺與生活如影相隨,票證與我們朝夕相伴,城裡人攥著幾十元的月工資節衣縮食,上億農民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而今,人們的衣著早已告別「一片藍灰綠」,五彩繽紛的時裝照亮了大街小巷。
人們吃飯早已告別「一天三頓飽」,下館子成為一種家庭時尚。人們的消費開始從生存型消費轉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以汽車、住房、旅遊、電信、文化、教育、保健、信貸為主要內容的消費熱潮方興未艾。總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老百姓看得到,摸得著,實實在在。因此,世界銀行曾經這樣評價:「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了幾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推進了「一國兩制」的新實踐。中國要統一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不僅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各民族的空前團結,而且不斷推進「一國兩制」的實踐,促進祖國的統一大業。
1997年7月1日,歷經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
澳門也於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至於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我們堅信,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終歸大海。
提升了在國際上的新形象。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堅決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開創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我們不僅首次系統地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而且通過派遣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姿態登上國際政治舞台。
我們不僅在1971年第26屆聯大會議上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而且打開了中美、中日關係的大門。現在,五星紅旗已在世界l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國大使館、領事館上空高高飄揚。2008年北京奧運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發展進步,同時也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黨和政府領導全國人民抗震救災,在世界上樹立了全新的形象。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彰顯了作為世界金融市場「穩壓器」和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
中國派軍艦赴索馬里海域護航,既體現了「外交為民」的執政理念,也樹立了履行國際義務、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的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2010年第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此次世博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同時超越7000萬的參觀人數也創下了歷屆世博之最。它所包含的五個分主題:城市與經濟發展關係、城市與可持續發展關係、城鄉互動關係、城市與高科技發展關係、城市與多元文化發展關係。要求更適宜居住的環境,更高質量的生活,這是人類新世紀的夢想。她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真實的反映了人類對城市發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在走向新世紀的行列里,中國正以她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經濟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和作用,令世人所矚目。
隨便拿一個城市舉個例子,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城鎮居民走出沒有廚房、衛生間,沒有下水道的老房子,住進環境優美的生活小區。有高層住宅區、複式樓,有花園小區,還有單門獨院的別墅。行——我們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地鐵、高速鐵路,飛機,實現「市鎮公路二級化,鎮通鎮公路三級化,鎮通村公路四級化」的農村公路體系。食——賓館、飯店、酒樓、火鍋城象雨後春筍般湧現,人們不再追求吃飽,而是講究飲食、考究美食。衣——隨著家庭的富裕,人們衣著的理念不斷更新,不僅注重款式多樣化,而且追求個性化。各類服裝、鞋帽、服式用品專賣店遍及城鄉,任人們挑選。用——家家戶戶用上了冰箱、彩電、洗衣機,而且空調、電腦、小汽車也是隨處可見。手機、網際網路基本普及。
四、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一是堅持和堅信黨的領導。我們黨已經走過100年的光輝歷史,100年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嶄新局面。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不愧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選擇。當代中國正處在多元文化、多元體制、多元結構、多元市場的高發展,高風險時代,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人民民主制度為根本,黨課講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為方向,堅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再多元,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地位不能改變,再多元,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不能改變,再多元,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能改變。
二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征途上也出現過坎坷起伏,但這條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進一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新的嚴峻挑戰、新的複雜因素,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逆轉,逆轉違背規律,逆轉就要失敗,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我們黨所確定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
三是堅持唱響時代的主旋律。真正做到「知黨、信黨、頌黨、熱愛黨、跟黨走,不斷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理想。我們要愛崗敬業,干一行、鑽一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創新、創業,甘願出大力、流大汗,百折不撓地為完成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我們革命軍人要努力成為具有遠大理想的一代、品德高尚的一代、勤奮學習的一代、艱苦創業的一代.黨課黨史講稿:黨史視角下的「四個意識」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攻堅克難,一路成長,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黨。回望歷史,不難發現,這和中國共產黨有著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觀念、維護核心、強調看齊有很大關係。從黨史的視角梳理「四個意識」的紅色基因,有利於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1.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貫穿黨的整個奮鬥歷程。1921年7月,黨的一大把「宣傳共產主義」寫入黨綱,並明確規定入黨的前提是「承認本黨綱領和政策」,體現了明確的政治要求和鮮明的政治意識。1929年,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提出,「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進一步明確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方向。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依然高度重視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意識,不久就開展整風整黨。1955年,毛澤東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深刻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
改革開放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鄧小平指出,「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無論是強調講政治,還是增強政治意識,主要指政治思想、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方向、政治原則以及政治敏銳性、政治鑑別力等對於所有政治現象的態度、觀點和評價。對領導幹部而言,必須突出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實踐要求。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勢。沒有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就是一句空話」,「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黨的十九大第一次把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並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凸顯黨的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強調政治意識具有特殊的意義?
2.堅持以大局為重「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從全局上謀劃和推動工作,是我們黨的一貫方法,是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成功解決革命和建設過程中遇到艱難險阻的寶貴經驗。大局意識,主要指統籌國際國內局勢、黨和國家大勢的根本性、全局性的視野高度觀察形勢、分析問題、謀劃發展。
革命年代,針對革命實際,我們黨在不同時期都強調各地要著眼革命大局。1922年黨的二大通過的第一部黨章指出,「區或地方執行委員會及各組均須執行及宣傳中央執行委員會所定政策,不得自定政策」,「中央執行委員會未發表意見時,區或地方執行委員會,均不得單獨發表意見」,這是黨的歷史上大局意識的最初表達。毛澤東說過,「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強調以此為指導的工作方法是,「黨委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鄧小平指出,「考慮任何問題都要著眼於長遠,著眼於大局,眼界要非常開闊,胸襟要非常開闊」。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執行中央命令,不顧疲勞千里躍進大別山,演繹了一段顧全大局佳話,深得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讚許。
新時代治國理政任務極其繁重,「強起來」談何容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的關係,「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制定各方面決策部署,首先要有正確大局觀,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看問題」,「要統籌謀劃、通盤考慮各方面因素,兼顧各方面利益,協調各方面關係,明確輕重緩急,使各方面資源發揮最大效用」。這些論斷,浸透著歷史智慧,指引著工作方向。
3.領導核心至關重要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馬克思說:「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列寧指出:「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的善於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治地位。」確立堅強的領導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上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標誌。
核心意識,就是全黨上下一心,充分認識並積極擁護核心的作用和地位,這不僅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論述,更是被黨的歷史所驗證。1922年黨章明確規定,「全國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之議決,本黨黨員皆須絕對服從之」。這被視作核心意識的早期表達。1935年遵義會議前,黨的事業幾經挫折,甚至面臨失敗危險。其重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成熟的黨中央。遵義會議後逐漸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在全黨努力下黨的革命事業才不斷取得勝利。我國革命歷史表明了領導核心的重要性。毛澤東鮮明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與中央領導集體談話時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國家的命運、黨的命運、人民的命運需要有這樣一個領導集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僅突出加強黨的領導,還高度重視增強全黨的核心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核心意識在實踐中的集中體現就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即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維護核心,不僅來自黨的歷史,而且關乎黨的未來。
4.向黨中央看齊中國共產黨是高度集中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是黨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所在。強調增強看齊意識,時刻注意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黨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
黨的二大通過的黨章特彆強調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地位,如各地黨組織「直接受中央執行委員會之指揮監督」「全國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之決議,本黨黨員皆須絕對服從之」「下級機關須完全執行上級機關之命令」等,就是看齊意識的早期表達。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只要我們共產黨的隊伍是整齊的,步調一致的……那末,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是能被我們打倒的。」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預備會上指出,「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間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指出,要「加強黨的領導,反對派性,把毛澤東同志樹立的優良作風發揚起來」。正因如此,我們才屢克時艱,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進入新時代,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解決新矛盾新問題,迫切需要全黨上下齊心協力,全黨增強看齊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經常喊看齊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規律和經驗。只有經常喊看齊,只有各級黨組織都經常喊看齊,才能時刻警醒、及時糾偏,使全黨始終保持整齊昂揚的奮進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這需要全黨站在歷史和現實交會的高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努力前行。
黨課黨史講稿:黨史上的第一份入黨誓詞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並重溫了入黨誓詞。他說:「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並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每個黨員要牢記入黨誓詞,經常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入黨誓詞是黨員對黨作出的莊嚴承諾,是每一名黨員的責任與義務的體現。我們現在的入黨誓詞是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確定的,當時通過的黨章首次對入黨誓詞加以統一,並沿用至今。不過,我們黨的入黨誓詞,並不是建黨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殘酷的革命鬥爭環境中應運而生的。
黨的歷史上的第一份入黨誓詞是由毛澤東撰寫的。
1927年9月,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在湘贛邊界領導秋收起義。起義的最初目標是奪取長沙,但由於此時革命形勢已經轉入低潮,敵強我弱,奪取敵人重兵把守的中心城市的任務,根本無法實現。很快,起義部隊就遭受到嚴重的挫折。在這樣一個危急關頭,毛澤東命令部隊撤出戰鬥,改變了原先攻打長沙的計劃,帶著部隊沿著羅霄山脈南移,並在江西省永新縣的三灣村對部隊進行了改編。
由於作戰失利,再加上連續行軍,環境艱苦,整個部隊的士氣非常低落,紀律鬆弛,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就在此時背棄了革命。新中國成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的賴毅回憶:「那時,逃跑變成了公開的事,投機分子竟然互相詢問:『你不走?』『你準備往哪兒去?』這真是一次嚴重的考驗。」面對此種情況,毛澤東經過深入調查,決定在連隊中建立黨的基層組織,並在工農出身的戰士中大力發展黨員。在這一過程中,毛澤東十分注意通過舉行入黨儀式來加強對新黨員的黨性教育。
1927年10月,毛澤東在湖南酃縣(今炎陵縣)水口鎮葉家祠親自主持了6名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其中一位就是賴毅。毛澤東帶著新黨員宣讀了他親自撰寫的入黨誓詞:「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鬥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入黨宣誓書的主人公賀頁朵是江西永新縣北田村的一個貧苦農民,1927年投身革命,曾任鄉農民協會副主席,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他以榨油工作為掩護,幫助紅軍建立地下秘密交通站,負責收集和傳遞情報。由於表現出色,永新縣黨組織決定吸收其入黨,並為他舉行了入黨宣誓儀式。因為識字不多,他親手製作的宣誓書短短24個字的入黨誓詞中出現了6個別字,但這並沒有掩蓋賀頁朵堅定的革命信念。1934年,賀頁朵在一次戰鬥中負傷,紅軍長征後,他留在永新繼續堅持鬥爭,後來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在此後的歲月里,他冒著生命危險將入黨宣誓書用油紙包好,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派慰問團到南方革命老區慰問,賀頁朵才將這份珍貴的入黨誓詞交給了慰問團負責人。
1956年,謝覺哉在博物館看到這份入黨誓詞後,給予了高度評價,事後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一個農民的入黨宣誓書》,文中提道:「這是一位農民同志的入黨宣誓書,不用說,這位賀同志是在艱苦的鬥爭中經歷過嚴峻的考驗的……賀同志在寫這張布質的入黨宣誓書時,不是照著底稿寫,而是記熟了這幾句話。他雖然寫了一些別字,這些別字並不減少它陳列在革命博物館的意義,倒使人感到它忠實、可愛、可貴。」賀頁朵的入黨誓詞,與毛澤東所寫的入黨誓詞相比,內容大致相同,只是「服從組織」變成了「服從黨紀」,順序上略有差異。顯然,賀頁朵的入黨誓詞就是從毛澤東版本的入黨誓詞演變而來的。
黨的第一份入黨誓詞,其核心內容是「永不叛黨」,這與我們黨當時面臨的革命形勢有關。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宣告失敗,大量的黨員和革命群眾遭到瘋狂屠殺和迫害,黨員人數由革命高潮時的近6萬人銳減到l萬多人,中國陷入了極端的白色恐怖當中。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黨內的一些意志不堅定分子相繼脫黨,甚至背叛革命,給我們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面對嚴峻的革命鬥爭環境,黨高度重視黨員的忠誠問題,「永不叛黨」成為對黨員的基本要求,也是那時每一名黨員最大的責任與義務,並由此成為入黨誓詞的核心內容,並沿用至今。
黨課黨史講稿:中共歷史上首次大規模倡廉反貪運動力倡節約,反對浪費,是我黨的光榮傳統。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首次大規模倡廉反貪運動,發生在黨締造的第一個全國性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這場與反貪腐、反官僚相結合的群眾性「反浪費風暴」,從1931年底開始,直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前夕才終止,歷時3年,取得了偉大的成績。
1934年1月,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指出:「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中央蘇區時期,地處贛南、閩西偏遠山區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物資極度匱乏,加上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反動勢力的經濟封鎖和瘋狂侵擾,各級蘇維埃政府和廣大軍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黨員幹部必須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厲行節約,廉潔奉公,才能共克時艱,鞏固和發展蘇維埃的革命事業。毛澤東在談到蘇區經濟工作時提出,「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為著我們的經濟建設,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
這一時期,中央蘇區政府多次發出訓令和通知,號召在蘇區各級政府和全體幹部中開展節約運動。1932年2月1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人民委員會通令第三號《幫助紅軍發展革命戰爭實行節儉經濟運動》,指出「節約經濟,供給發展革命戰爭,幫助紅軍給養,是當前緊急任務之一」,「通令各級政府,務須立即實行節約運動。所有各地方政府的預算、雜費、特費等,必須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工作人員,須一律裁減,甚至一張紙一支筆都要節省,以免多耗經費。要樹立節儉一文錢即是對革命工作有一分幫助的觀念。在節儉運動中,要大量儲蓄金錢和積蓄糧食,以作供給紅軍發展革命戰爭之用」。
1932年7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由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親自擬寫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訓令第十四號》(以下簡稱《訓令》)。《訓令》第九條明確指出:「各級蘇維埃政府要領導群眾團體,做節省一切開支以充裕戰爭經費的運動,政府中一切可以節省的開支,如客飯、辦公費、燈油雜費,都須儘量減少,尤其紙張信套,更可以節省使用。這一切節省,維(惟)在各部分為數甚少,但積少成多,並可以養成(蘇)區中更加刻苦、更加節省的蘇維埃工作作風。這是萬分必要的。」《訓令》同時強調,「經費節省,決(絕)不是工作減少,相反的,在刻苦的精神之下,還要使工作的效能更加增大起來」。
領袖率先垂範厲行廉潔政治在中央蘇維埃的號召下,蘇區各級政府、紅軍後方機關、國家企業、學校等工作人員和蘇區廣大軍民積極行動起來,厲行節約,力戒浪費。
少共江西省委全體工作人員召開會議,決定每人每天節省半碗米,即吃兩餐乾飯一餐粥,幫助紅軍解決糧食問題。同時開展共產主義青年團禮拜六幫助紅軍家屬耕田、耕種紅軍公田活動,以達到消滅省委所在地有荒田的現象。中央政府警衛連官兵、中央政府工作人員,均主動提出每天只吃兩餐飯。1933年4月,在工農紅軍第六醫院養傷治病的戰士開會討論節省辦法,全體傷病戰士當場通過決定,即日起每人每天自願節省伙食費5分錢。一個月後,全體傷病員共節省伙食費大洋997元。1933年11月,中央內務部、司法部兩個培訓班的學員學習期間節省伙食費31元3角。1934年1月16日,《紅色中華報》號召全蘇區革命工農群眾進行大規模的節省運動,實現六項節省規約:每天節省一個銅板;不進館子,不吃小食;節省辦公費30%;普遍設立節約箱;每個伙食單位開闢一個菜園;殘酷地開展對一切浪費的官僚主義作鬥爭。
在厲行節約、倡導廉潔運動中,毛澤東等中央蘇區領導人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身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每天的生活標準只有三錢鹽、二錢油,身上穿的衣服總是綴有好幾塊補丁,夜晚工作時,按規定可點三根燈芯,他卻總是只留一根,經常在豆大點的燈光下工作至深夜。周恩來時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紅軍總政委,他嚴格執行紅軍部隊後方機關的節儉規定,與幹部群眾一起過著「有鹽同咸、無鹽同淡」的清苦生活。1934年3月13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人民委員會通過《紅色中華報》發出「為四個月節省八十萬元而鬥爭」的號召,並提出開展節省運動的具體辦法。這些辦法包括「政府工作人員每人每天照規定食米量節省二兩」「裁減非必要的人員」「節省筆墨紙張」「減少國家企業工作人員的津貼」等。中央政府總務廳、國民經濟部、糧食部、勞動部、土地部等黨政機關率先響應。此外,陳雲、鄧穎超、潘漢年、成仿吾、陸定一等23位從白區進入中央蘇區的同志積極響應中央政府的號召,自發聯名給《紅色中華報》寫信表示:每天節省二兩米,一年不領夏天衣服,「把全部日常生活服從革命戰爭利益」。
中央機關和領導同志的率先垂範,教育和帶動了蘇區各級黨政幹部投入到節省運動之中。1934年初,中央工農檢察部就各地開展節省運動進行專項檢查,結果表明,在黨中央和蘇維埃政府領導下,各地廣泛開展的節儉運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蘇維埃政府絕不容許貪污浪費分子存在」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對腐敗並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中央蘇區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貪污、浪費、挪用公款等腐敗現象。對此,黨中央和蘇維埃政府有著清醒的認識。毛澤東指出,這些腐敗現象,「不但是蘇維埃財政經濟的損失,並且足以腐化蘇維埃工作人員,使他們對工作失去熱忱與振奮精神的元素」。毛澤東等蘇維埃中央政府領導人在中央蘇區領導開展了把貪腐浪費分子驅逐出蘇維埃的鬥爭。毛澤東在《訓令》中強調:「對蘇維埃中貪污腐化的分子,各級政府一經點出,必須給以嚴厲的紀律上的制裁,誰要隱瞞、庇護和放鬆對這種分子的檢查與揭發,誰也要同樣受到革命的斥責。」毛澤東告誡中央蘇區的各級幹部,為人民服務和貪污浪費是水火不能相容的,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反對貪污浪費,不僅貪污是極大的犯罪,浪費同樣是極大的犯罪。
1933年下半年,中央蘇區反貪污、反浪費鬥爭進入高潮,向群眾公布了一批貪污浪費案件。毛澤東指示中央工農檢察部部長何叔衡,對蘇維埃蠹蟲,要發現一個、清除一個,決不手軟,「蘇維埃政府絕不容許貪污浪費分子存在」。中央工農檢察部直接領導了中央蘇區的反貪污浪費鬥爭,查處了一批貪污公款及奢侈浪費分子。據《紅色中華報》報道,僅1934年1月至3月,中央工農檢察部與中央審計委員會、臨時最高法庭等部門積極配合,將貪污浪費分子「送法庭制裁的有29人,開除工作的3人」,「建議行政機關撤職改調工作的7人,給予嚴重警告的2人,警告的4人」。
1934年2月,中央工農檢察部查處了趙寶成等包庇貪污浪費與官僚主義等大要案,在中央蘇區引起了強烈震動。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為迎接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召開,決定由臨時中央政府總務廳負責建造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等建築。臨時中央政府總務廳廳長趙寶成委任左祥云為基建工程所主任。由於趙寶成及其下屬疏於管理和監督,導致工程在建築施工中出現嚴重浪費現象,左祥雲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巨款。由於趙寶成包庇放縱,左祥雲在劣跡敗露後畏罪潛逃。不久,保衛部門將逃至贛縣江口鎮的左祥雲緝拿歸案。中央工農檢察部迅速查清了左祥雲的犯罪經過,以及趙寶成等人所犯錯誤事實。蘇維埃臨時最高法庭舉行審判大會,根據毛澤東、項英簽發的《關於懲治貪污浪費行為訓令》,判處左祥雲死刑,罰趙寶成做苦工1年。此外,中央工農檢察部還查處了瑞金縣蘇維埃政府財政部會計科長唐仁達貪污浪費案、于都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熊仙璧等集體貪污挪用浪費公款案等大案要案。
一個個蠹蟲被清除出蘇維埃幹部隊伍,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反腐保廉、嚴明法紀的決心。經過反浪費鬥爭的歷練洗禮,蘇維埃政府機關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風氣愈加濃厚。「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這句響亮的口號,成為蘇區幹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