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一課由謝春濤教授講授。在兩個小時的課程中,謝春濤教授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建立新中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收拾好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中國共產黨為什麼犯過嚴重錯誤還能得到人民支持」「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取得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四個主題,將中國共產黨從抗日戰爭時期到改革開放時期的歷史基本連貫起來,分析問題的同時列舉了許多生動的例子。聽完課後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中國共產黨是成立近百年、掌握全國政權70多年的世界大黨,帶領中國人民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使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回答這些「為什麼」,我們需要回溯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聚焦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執政方式、執政能力和執政成績?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不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建國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正是因為時時刻刻重視人民利益,我們黨才能在人民擁護下建立新中國,正是因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們黨才能收拾好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在犯過嚴重錯誤還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更是因為發揮了人民的主體作用,我們黨才能夠取得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中國共產黨依託其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對人民進行廣泛政治動員,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激發人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贏得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成功。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靠人民執政,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中得到鮮明體現。
除了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中國共產黨還堅持自我革命、自我創新,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為什麼長期「能」的重要原因。「反思」於人而言,是幫助個人完善自己思想行為的寶貴品質,而「反思」於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而言,則是其能夠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還記得在視頻中,謝春濤教授提到了對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東歐劇變、蘇共執政失敗的反思。蘇共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教條遵守不僅沒有帶來國家的發展,還加速了一個大國的消亡。唯有「變」,才是硬道理,並且這種「變」應該是遵循社會和時代發展規律的。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時代特徵結合起來,形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成為黨治國理政的理論基礎,指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別人總結的規律終究是別人的,唯有自己親身,凝練經驗教訓,才是最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國家政黨如此發展,個人發展更是如此。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我也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與思想,力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符合自己特點的發展方向?
短短兩個小時的網課使我久久不能忘懷,更堅定了我學好黨史的想法。我會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學習黨史,「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用歷史指導今天的實踐。
中國共產黨是成立近百年、掌握全國政權70多年的世界大黨,帶領中國人民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使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回答這些「為什麼」,我們需要回溯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聚焦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執政方式、執政能力和執政成績?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不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建國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正是因為時時刻刻重視人民利益,我們黨才能在人民擁護下建立新中國,正是因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們黨才能收拾好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在犯過嚴重錯誤還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更是因為發揮了人民的主體作用,我們黨才能夠取得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中國共產黨依託其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對人民進行廣泛政治動員,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激發人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贏得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成功。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靠人民執政,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中得到鮮明體現。
除了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中國共產黨還堅持自我革命、自我創新,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為什麼長期「能」的重要原因。「反思」於人而言,是幫助個人完善自己思想行為的寶貴品質,而「反思」於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而言,則是其能夠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還記得在視頻中,謝春濤教授提到了對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東歐劇變、蘇共執政失敗的反思。蘇共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教條遵守不僅沒有帶來國家的發展,還加速了一個大國的消亡。唯有「變」,才是硬道理,並且這種「變」應該是遵循社會和時代發展規律的。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時代特徵結合起來,形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成為黨治國理政的理論基礎,指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別人總結的規律終究是別人的,唯有自己親身,凝練經驗教訓,才是最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國家政黨如此發展,個人發展更是如此。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我也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與思想,力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符合自己特點的發展方向?
短短兩個小時的網課使我久久不能忘懷,更堅定了我學好黨史的想法。我會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學習黨史,「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用歷史指導今天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