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平凡人來說,生活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修行。踏入工作後的吳老經歷了六十年代的自然災害,遭遇了「精簡下崗,回鄉務農」。這對於一個剛剛學成,希望能一展抱負、建設新中國的青年人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面對現實,思想上第一次產生了委屈和顧慮:一是感到失面子;二是認為務農未(無)出息。」字裡行間我們能讀到一個失意青年在特殊時期的無奈和掙扎,可當他回首看到曾經舊社會的困苦和窘迫時,展現在他眼前的依然是光芒和希望。
「應該樹立信心,克服暫時困難,相信社會主義新中國一定能儘快好起來。」「提升覺悟,消除顧慮,決心立志要為國家和人民多做貢獻。」吳老如是寫道。在黨組織培養教育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下,老吳先後被公社推薦提任雙橋中心校負責人,並轉為公辦教師。期間,他穩定教師隊伍,創辦了雙橋中心校70首屆初中班,解決了高小後學生無處求學的現狀,使四十餘名學生得到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出色的工作經歷得到了公社和縣教育局領導肯定和表揚,在文革中期恢復基層公社黨委組織機構時,經公社黨委推薦,吳老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應該樹立信心,克服暫時困難,相信社會主義新中國一定能儘快好起來。」「提升覺悟,消除顧慮,決心立志要為國家和人民多做貢獻。」吳老如是寫道。在黨組織培養教育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下,老吳先後被公社推薦提任雙橋中心校負責人,並轉為公辦教師。期間,他穩定教師隊伍,創辦了雙橋中心校70首屆初中班,解決了高小後學生無處求學的現狀,使四十餘名學生得到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出色的工作經歷得到了公社和縣教育局領導肯定和表揚,在文革中期恢復基層公社黨委組織機構時,經公社黨委推薦,吳老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