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101條:「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法釋〔2012〕21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38條:「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139條:「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法》〔2019〕254號
129.【涉眾型經濟犯罪與民商事案件的程序處理】2014年頒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和2019年1月頒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所涉人數眾多、當事人分布地域廣、標的額特別巨大、影響範圍廣,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對於受害人就同一事實提起的以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為被告的民事訴訟,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受理,並將有關材料移送偵查機關、檢察機關或者正在審理該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受害人的民事權利保護應當通過刑事追贓、退賠的方式解決。正在審理民商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發現有上述涉眾型經濟犯罪線索的,應當及時將犯罪線索和有關材料移送偵查機關。偵查機關作出立案決定前,人民法院應當中止審理;作出立案決定後,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偵查機關未及時立案的,人民法院必要時可以將案件報請黨委政法委協調處理。除上述情形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外,要防止通過刑事手段干預民商事審判,搞地方保護,影響營商環境。
一、因此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只有兩種情況:
1、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比如故意傷害被打傷,要求醫療費、誤工費等損失;
2、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比如故意毀壞財物罪,汽車被砸壞的修理費;
二、不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包括:
1、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比如詐騙、盜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類案件,受害人的財產並未遭受毀壞,只是轉移了占有或者被非法處置,因此受害人無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法院的刑事判決中直接責令被告退賠就可以了。
實際判決就是這樣的,受害人在領取判決後,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執行:
2、因受到犯罪侵犯造成精神損失的,無論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還是單獨民事訴訟,要求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均是不受理的。理由可能就是犯罪分子已經受到了刑事處罰,比如故意殺人,兇手已經遭到了死刑或者長期坐牢的處罰,對被害人已經通過對犯罪分子的刑事判決進行了精神撫慰。
文章摘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法釋〔2012〕21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38條:「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139條:「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法》〔2019〕254號
129.【涉眾型經濟犯罪與民商事案件的程序處理】2014年頒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和2019年1月頒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所涉人數眾多、當事人分布地域廣、標的額特別巨大、影響範圍廣,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對於受害人就同一事實提起的以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為被告的民事訴訟,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受理,並將有關材料移送偵查機關、檢察機關或者正在審理該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受害人的民事權利保護應當通過刑事追贓、退賠的方式解決。正在審理民商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發現有上述涉眾型經濟犯罪線索的,應當及時將犯罪線索和有關材料移送偵查機關。偵查機關作出立案決定前,人民法院應當中止審理;作出立案決定後,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偵查機關未及時立案的,人民法院必要時可以將案件報請黨委政法委協調處理。除上述情形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外,要防止通過刑事手段干預民商事審判,搞地方保護,影響營商環境。
一、因此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只有兩種情況:
1、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比如故意傷害被打傷,要求醫療費、誤工費等損失;
2、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比如故意毀壞財物罪,汽車被砸壞的修理費;
二、不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包括:
1、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比如詐騙、盜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類案件,受害人的財產並未遭受毀壞,只是轉移了占有或者被非法處置,因此受害人無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法院的刑事判決中直接責令被告退賠就可以了。
實際判決就是這樣的,受害人在領取判決後,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執行:
2、因受到犯罪侵犯造成精神損失的,無論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還是單獨民事訴訟,要求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均是不受理的。理由可能就是犯罪分子已經受到了刑事處罰,比如故意殺人,兇手已經遭到了死刑或者長期坐牢的處罰,對被害人已經通過對犯罪分子的刑事判決進行了精神撫慰。
文章摘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