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平等的基本含義是社會主體能夠獲得同等的待遇。平等不等於平均,平均可以理解為在機會的獲取、財富的分配、義務的承擔方面按份均攤,絕對的平均是不利於社會發展的,它不是對進取者的激勵反而是對懶惰者的容忍和鼓勵。實際上,平等是允許差別對待有條件共存的,一方面,人與人之間在主體資格上的普遍平等是絕對的;另一方面,由於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著自然的和社會的各種差異,因此,對具有各種差別的人們給予權利、義務方面的差別對待也是合理的。平等的基本要求是排除特權和消除歧視,推進人們之間彼此平等、彼此尊重的關係的形成,確認和保障主體法律地位的平等。
法律平等應當包含司法、執法、守法上的平等,但公民在立法上不是一律平等的。在我國,公民是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所有的人,其中既包括「人民」,也包括「敵人」在內。至於對那些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少數敵對分子,我們在實施法律時對他們講平等,即在司法、執法與守法上,所有的人都適用同一套法律規則和標準。但是在立法方面即立法權的享有和法律本身的內容上卻是不講平等的。首先,在我國,那些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人,無權參與法律的制定;其次,社會主義法律是廣大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現。我們在制定法律時,明確保護什麼、反對什麼、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非法,都是從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並不反映少數敵對分子的利益和意志。社會主義的法律剝奪少數敵對分子的政治權利,也表明法律本身並不是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當然,這種不平等只限於政治領域,在經濟等其他領域,則是平等的,如國有資產平等地屬於每個公民所共有,分配上實行同工同酬?
但當反映廣大人民利益的法律被制定出來後,它在實施過程中應當講平等,即對所有的公民 (包括那些被依法剝奪了政治權利的人) 一視同仁,都要一律平等地按照法律的規定辦事,堅持全體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他們可以享有的權利,履行他們需要履行的義務;做到每個公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一律受到法律的保護,任何公民違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所規定的同樣制裁,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在司法活動中,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財產狀況等,都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義務,一視同仁地受到平等的對待,不允許任何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更不允許在適用刑罰上同罪異罰、有罪不罰或無罪亂罰。誰觸犯了法律,都得受到懲處。不僅司法機關辦案要實行這一原則,行政機關執法也要實行這一原則。行政機關實行這一原則應當充分注意:一是執法時對所有公民都一律平等對待,對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加以保護,對所有公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追究其法律責任,二是執法前後保持一致,維護執法的一貫性;三是行政領域的權力評判和裁決應當保持超脫和中立,判斷是非和裁判糾紛應當講求公道,不能偏聽偏信。
公民守法也要平等,所有公民都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既享有自己應有的權利,又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法律平等應當包含司法、執法、守法上的平等,但公民在立法上不是一律平等的。在我國,公民是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所有的人,其中既包括「人民」,也包括「敵人」在內。至於對那些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少數敵對分子,我們在實施法律時對他們講平等,即在司法、執法與守法上,所有的人都適用同一套法律規則和標準。但是在立法方面即立法權的享有和法律本身的內容上卻是不講平等的。首先,在我國,那些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人,無權參與法律的制定;其次,社會主義法律是廣大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現。我們在制定法律時,明確保護什麼、反對什麼、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非法,都是從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並不反映少數敵對分子的利益和意志。社會主義的法律剝奪少數敵對分子的政治權利,也表明法律本身並不是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當然,這種不平等只限於政治領域,在經濟等其他領域,則是平等的,如國有資產平等地屬於每個公民所共有,分配上實行同工同酬?
但當反映廣大人民利益的法律被制定出來後,它在實施過程中應當講平等,即對所有的公民 (包括那些被依法剝奪了政治權利的人) 一視同仁,都要一律平等地按照法律的規定辦事,堅持全體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他們可以享有的權利,履行他們需要履行的義務;做到每個公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一律受到法律的保護,任何公民違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所規定的同樣制裁,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在司法活動中,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財產狀況等,都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義務,一視同仁地受到平等的對待,不允許任何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更不允許在適用刑罰上同罪異罰、有罪不罰或無罪亂罰。誰觸犯了法律,都得受到懲處。不僅司法機關辦案要實行這一原則,行政機關執法也要實行這一原則。行政機關實行這一原則應當充分注意:一是執法時對所有公民都一律平等對待,對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加以保護,對所有公民的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追究其法律責任,二是執法前後保持一致,維護執法的一貫性;三是行政領域的權力評判和裁決應當保持超脫和中立,判斷是非和裁判糾紛應當講求公道,不能偏聽偏信。
公民守法也要平等,所有公民都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既享有自己應有的權利,又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