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
艾葉草處方別名有陳艾葉、蘄艾葉、艾葉炭等,性辛,味苦,歸肝、脾、腎經。
一、功效。
1.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2.艾葉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於治療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症。
3.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妊娠胎漏。將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二、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
2.外用:適量,溫灸,或煎湯熏洗。
三、禁忌證。
陰虛血熱者忌服。
四、給藥說明。
艾葉草辛香溫燥,應該避免過量或者持續服用。
艾葉草處方別名有陳艾葉、蘄艾葉、艾葉炭等,性辛,味苦,歸肝、脾、腎經。
一、功效。
1.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2.艾葉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於治療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症。
3.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妊娠胎漏。將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二、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
2.外用:適量,溫灸,或煎湯熏洗。
三、禁忌證。
陰虛血熱者忌服。
四、給藥說明。
艾葉草辛香溫燥,應該避免過量或者持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