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撲動與心房顫動治療原則是一致的。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和誘發因素基礎上,積極預防血栓栓塞、轉復並維持竇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
(1)抗凝治療:房撲病人的栓塞發生率極高,因此,抗凝治療是房撲治療的重要內容。對於合併瓣膜病病人,需應用華法林抗凝。對於非瓣膜病病人,需使用chads2或cha2ds2-vasc評分系統進行血栓栓塞的危險分層,評分大於等於2分需抗凝治療。
華法林是房撲抗凝治療的有效藥物。口服華法林,使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維持在2.0~3.0,能安全而有效地預防腦卒中發生。新型口服抗凝藥物(noacs)目前主要用於非瓣膜性房撲的抗凝治療。noacs的特點是不需要常規凝血指標監測,較少受食物或藥物的影響,安全性較好。
經皮左心耳封堵術是預防腦卒中和體循環栓塞事件的策略之一。
(2)轉復並維持竇性心律:將房撲轉復為竇性心律的方法包括藥物復律、電復律及導管消融治療。ia(奎尼丁、普魯卡因胺)、ic(胺碘酮、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藥物均可能轉復房撲。胺碘酮致心律失常發生率最低,是目前常用的維持竇性心律藥物。
藥物復律無效,可改用電復律。
對於症狀明顯,藥物治療無效的房撲,導管消融可以作為一線治療,治療效果優於房顫。
(3)控制心室率:持續性房撲病人選擇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療,預後與經復律後維持竇性心律者並無顯著差異,且簡單易行,尤其適用於老年病人。
(1)抗凝治療:房撲病人的栓塞發生率極高,因此,抗凝治療是房撲治療的重要內容。對於合併瓣膜病病人,需應用華法林抗凝。對於非瓣膜病病人,需使用chads2或cha2ds2-vasc評分系統進行血栓栓塞的危險分層,評分大於等於2分需抗凝治療。
華法林是房撲抗凝治療的有效藥物。口服華法林,使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維持在2.0~3.0,能安全而有效地預防腦卒中發生。新型口服抗凝藥物(noacs)目前主要用於非瓣膜性房撲的抗凝治療。noacs的特點是不需要常規凝血指標監測,較少受食物或藥物的影響,安全性較好。
經皮左心耳封堵術是預防腦卒中和體循環栓塞事件的策略之一。
(2)轉復並維持竇性心律:將房撲轉復為竇性心律的方法包括藥物復律、電復律及導管消融治療。ia(奎尼丁、普魯卡因胺)、ic(胺碘酮、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藥物均可能轉復房撲。胺碘酮致心律失常發生率最低,是目前常用的維持竇性心律藥物。
藥物復律無效,可改用電復律。
對於症狀明顯,藥物治療無效的房撲,導管消融可以作為一線治療,治療效果優於房顫。
(3)控制心室率:持續性房撲病人選擇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療,預後與經復律後維持竇性心律者並無顯著差異,且簡單易行,尤其適用於老年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