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1 月 24 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i 級響應。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根據《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全省教育系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預案>的通知》(魯教辦字〔2020〕4 號)和《山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強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魯教辦字〔2020〕5 號)要求,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校園傳播流行,確保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校園穩定和教學秩序,特制定本應急預案,請務必遵照執行。
一、指導思想
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採取堅決有力舉措,切實做好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工作原則
(一)預防為主。加強疫情防控,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採取措施,切斷傳播途徑,迅速控制疫情,嚴防疫情在學校的傳播和蔓延。
(二)聯防聯控。疫情防控實行條塊結合、聯防聯控、分工負責,共同落實防控措施。
(三)及時處置。確保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對防控對象及密切接觸者按規定進行醫學觀察。對疑似病例及時送指定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三、組織領導
成立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組織領導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張立祥 袁志勇。
副組長:戰文翔 史 梅 耿少平。
成 員: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
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學校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王亭同志擔任。
四、分工及職責
(一)學校辦公室。執行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負責匯總學校各部門每日報告情況,對接上報省衛健委、省教育廳;與煙台市衛健委、煙台市教育局、牟平區衛健局等地方政府衛生健康部門保持緊密對接,及時協調處理疫情突發情況;與學校各部門保持緊密溝通,負責防控工作的綜合協調工作。統籌加強寒假期間各部門值班值守工作,確保信息渠道暢通。
(二)宣傳統戰部。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通過學校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及時發布學校相關防控要求和信息,加強防控知識宣傳普及,引導師生科學理性認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好輿情監控工作。
(三)學生工作處。及時發布學校相關防控要求和信息,通過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家長群、學生群等渠道及時發布假期生活提示和學校開學工作安排,開展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和家長居家、外出或返校時主動做好防控工作,發現疫情及時報告。
(四)離退休工作處。及時發布學校相關防控要求和信息。對離退休教職工要指派專人對開展宣傳教育,做好防控工作。要通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等網絡渠道及時發布假期生活提示,開展健康教育。引導其居家、外出時主動做好防控工作。執行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發現疫情及時報告。
(五)附屬醫院。要積極配合駐地衛生健康部門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做好疫情防控有關條件和應急藥械的必要準備。要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及時有效處置疫情。要積極落實學校相關防控措施,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傳染病防控宣傳教育,幫助師生提高防範意識、掌握防治知識,引導師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六)總務處。春季學期開學前,要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傳染病為重點,進一步改善學校環境衛生條件,切實抓好教學樓、宿舍、食堂、公共場館、實驗室、洗手間、水房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為廣大師生創造衛生、整潔、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
(七)安全保衛處。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禁止外來車輛、人員入內,聯防聯控,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確保學校和諧穩定。
(八)各部門及時對本部門教職工發布學校相關防控要求和信息,要指派專人開展宣傳教育,做好防控工作。要通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等網絡渠道及時發布假期生活提示、開展健康教育,掌握教職工寒假外出及身體健康情況,執行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發現疫情及時報告。
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部門要進入應急狀態,全面落實好各項管控措施;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以極端負責的態度高度重視,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對涉及疫情方面的信息遲報、不報、瞞報、謊報的,將嚴肅問責。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朗讀]
當前,全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斷擴散,形勢嚴峻,預防和控制工作進入關鍵時刻。根據xx市政府以及集團、事業群和業主公司相關文件及會議要求,結合xxxx酒店實際情況,特制定xxxx酒店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專項方案。
一、工作目標
普及和掌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知識,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採取及時、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在xxxx酒店的發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針和原則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遵循「高度戒備、預防第一」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工負責、措施得當、反應及時、處置果斷」的原則。
三、防控工作領導機構與職責
成立xxxx酒店專項防控領導小組,負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監督、執行,並根據疫情變化,研究和提出合理防控措施並及時調整防控方案。
(一)組長:xxx
負責全面部署xxxx酒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二)副組長:xxx
負責組織、協調各防控組成員,負責監測、匯總和收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和防控工作開展情況,依據防控工作形勢,督促和指導各項防控工作的開展及落實。
(三)信息收集與宣傳組:安全保障部、人力資源部。
安全保障部:負責每日收集政府部門及集團總部相關疫情防控通知、精神,及時將有效信息傳達給內部工作人員;
每天掌握內部員工及酒店客人的健康狀態情況及返深情況,發現異常(如發熱)及時報告給酒店值班經理、防控領導小組並採取控制措施,將發熱人員送醫並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同時持續提示員工做好自我防護。
人力資源部:負責根據內外部防控決定和指引,擬定相關通知、溫馨提示,向內部員工進行告知和宣傳;
每天掌握員工宿舍清潔、消殺及員工的健康狀態情況及返深情況,並持續跟進和提示全體員工做好個人防護;
負責收集員工動態及健康情況統計。
(四)環境消毒組:客房部、高眾公司(外包清潔單位)。
高眾公司負責每日定時用消毒水對洗手間、門把手和電梯按鈕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消毒工作嚴格按相關標準執行;
聯合文昌公司每周2次按標準對酒店進行全面消毒工作。客房部每日安排專人監督外包單位的清潔衛生及消毒工作,安排專人跟進消殺公司全面消毒工作。
(五)秩序維護組:安全保障部。
安全部每一位員工需熟知各項疫情強制防控措施,把守好酒店各出入口,對不服從或不符合管控要求的人員禁止進入酒店;
每日對內部人員進行上崗前體溫檢測和進入酒店的每一位人員體溫檢測,發現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或其他疑似症狀等情況時,第一時間報告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做好信息登記,立即報告給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府相關部門和集團總部;
加強對酒店區域的巡視檢查,確保酒店內秩序穩定及協助各項強制性措施落到實處。
(六)通風保障組:工程部。
工程部每日加強設備巡檢及保養工作,保證酒店各設備正常運轉;
按照風機最大載荷量定時開啟酒店新風系統;
每周一次對酒店公共區域中央空調各出風口、送風口進行消毒。
四、防控措施
(一)疫情防控宣傳。
1.利用微信、宣傳頁向酒店員工、客人宣傳病毒防護知識;
2.向客人宣傳疫情防控的具體措施及管控要求;
3.每日發布酒店疫情防控情況。
(二)員工自身防護及要求。
1.進行宣傳教育,使員工認知及重視個人防護;
2.為員工配備口罩、洗手液等必要的防護用品;
3.教育及要求員工不得組織及參與任何形式的聚會(集)活動;
4.帶口罩上崗及上崗前進行體溫篩查。
5.不信謠、不傳謠,履行好本職工作。
6.按要求對員工健康情況進行統計(登記),並按照《xx市xx區xx街道辦事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實施企業復產復工報備制度的通知》精神嚴格執行。要求外包單位在酒店的工作人員按此標準執行。
(三)酒店出入管控。
1.實施全封閉管理,對所有進入酒店的人員、車輛、物品進行全面篩查;
2.人員管控:
1)暫時封閉酒店一樓員工通道、布展通道等可以進入酒店的通道,所有人員統一從酒店大門進出(安排安全員值守);
2)所有進入酒店的人員(包括客人)必須由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沒問題後,並詳細了解近期去向動態和健康狀況符合要求才能放行;
3)所有外賣及快遞人員禁止進入酒店。外賣或快遞物品由客人自行下樓拿取。
3.車輛管控:
1)酒店停車場入口設置體測檢測,對酒店客人駕駛員及乘員實施體溫檢測;
並核實車內人員動態信息和健康狀況。
2)拒絕所有非客車輛進入停車場。
(四)酒店內部人員管控要求。
1.除用餐期間,酒店內的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口罩,酒店防控小組不定期檢查;
2.通知酒店所有員工,強制執行以下要求:
1)近期有湖北地區旅行史的人員返程後,要居家觀察14天,留在家中並進行早晚體溫檢測。待14天觀測期結束、身體狀況無異常後方可返崗。
2)近期經過湖北以外疫情較為嚴重地區(截至2月13日下午2點,累計確診人數超過100人的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除xx、湖南、**、四川)等的返程人員,要居家觀察7天,並做好早晚體溫檢測。待7天觀測期結束、身體狀況無異常後方可返崗。
3)員工本人涉及有發熱、發燒、乏力、乾咳等症狀且不屬於冠狀病毒肺炎的,在身體康復後可以返崗。
3.安排專人對接重點單位的人員防控工作。
(五)消毒及通風。
1.公共區域重點部位實施每日消毒(具體由高眾公司承擔)。
1)每日早上7:00至下午18:00,每間隔1小時對電梯按鍵使用酒精或消毒液進行消毒;
2)每日4次對消防通道及洗手間門把手等其他易觸碰區域進行清潔消毒。
3)每日2次使用漂白水或其他合格消毒液對公共區或地面進行拖洗消毒(洗手間及茶水間增加頻次)。
4)每日2次使用漂白水或消毒液垃圾桶及周圍進行噴洒覆蓋消毒。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5)設置口罩專門回收箱(點),定時消毒及清理。
2.公共區域每周2次實施全面消毒(具體由聯合文昌公司承擔):按疾控中心指引配比消毒劑量,每周2次對酒店整棟公共區域實施全面消毒,尤其要對電梯轎廂、公共走道、垃圾桶、垃圾堆放點、洗手間、茶水間、電梯廳、大堂等重點區域進行重點消毒。
3.客房部每日安排專人對高眾公司,檢查每日清潔和消毒工作的執行情況,安排專人監督聯合文昌公司的全面消毒工作,檢查消毒液配比情況及消毒執行情況,確保監督的消毒工作執行有效,落實到位。
4.保持每日通風措施。
1)每日上午8:00至11:00及下午14:00至17:00,工程部將根據風機載荷量開啟新風系統。
2)每日每個樓層有人的辦公室、客房儘可能開啟窗戶保持通風。
3)工程部每周1次對酒店公共區域中央空調各出風口、送風口進行消毒。
5.提示酒店所有員工做好各自辦公區域內的消毒、清潔、通風及其他自我防護工作,禁止亂扔垃圾,不佩戴口罩及亂棄口罩等行為。
(六)就餐區及就餐管控。
酒店內共有一處內部員工餐廳(位於酒店負一層),對餐廳的管控措施:
採取餐廳座位分開進行就餐,避免扎堆交流,員工各自用餐後,餐余垃圾放置到指定地點,由外包清潔公司專人定時處理。
(七)信息溝通及信息上報。
1.及時、全面掌握員工的動向及健康狀況。
a)要求所有員工主動履行疫情防控責任義務,按照酒店人事部要求填寫《員工動態(健康)情況統計表》,及時報告去往湖北的信息及返深日期。並強制要求從湖北地區的返深員工,按照本方案「第(四)酒店內人員管控」的要求執行。安全保障部工作人員將對上述重點人員在進入酒店時進行詳細核對並進行體測檢測。
b)符合統計表要求的員工需佩戴口罩及測量體溫,未佩戴口罩或者體溫異常者(大於37.3度)將禁止進入酒店和員工宿舍。
c)原則要求酒店客人疫情期間不接待外來訪客進入酒店,如確有必要,則要求客人了解清楚訪客近15天內去向及健康狀況並報安全保障部,安全保障部核實信息並進行體溫檢測無誤後才可允許其進入酒店。
2.及時與轄區街道、派出所、疾控中心等單位保持信息互通及聯動措施。確保與上述單位的溝通渠道順暢,及時溝通情況、反饋相關信息,取得工作支持。及時關註上述部門發布的通知通告,並及時向員工、客人傳達和執行。對發現的發燒及疑似病例第一時間上報疾控中心、轄區街道和派出所。
3.每日按時按要求將酒店疫情防控情況上報上級單位及政府相關部門。
(八)應急預案。
1.出現以下情況時,酒店將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措施:
1)出現拒絕體溫檢測及不配合其他管控措施強行闖入者;
2)體溫檢測出現高溫人員;
3)有人員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
2.應急處置措施。
1)出現拒絕體溫檢測及不配合其他管控措施強行闖入者,安全部應注意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對闖入者進行控制,並及時報警處理。
2)體溫檢測出現高溫人員,禁止該人員進入酒店,並督促患者立即就醫(戴口罩就醫),如該人員不配合,執行上述第1項應急處置措施。
3)酒店內有人員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症狀時,現場人員第一時間聯繫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xx區疾控中心聯繫電話:82789999)請求指導處理。同時立即報告酒店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組長,組織人員進行處理。積極主動協助疾控中心的疫情防控和相關調查工作,並及時對疑似患者所在的辦公室及活動區域加強消毒處理,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繼續擴散;
落實好有關政府部門要求,採取一切措施,力爭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
一、工作目標
普及和掌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知識,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採取及時、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在xxxx酒店的發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針和原則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遵循「高度戒備、預防第一」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工負責、措施得當、反應及時、處置果斷」的原則。
三、防控工作領導機構與職責
成立xxxx酒店專項防控領導小組,負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監督、執行,並根據疫情變化,研究和提出合理防控措施並及時調整防控方案。
(一)組長:xxx
負責全面部署xxxx酒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二)副組長:xxx
負責組織、協調各防控組成員,負責監測、匯總和收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和防控工作開展情況,依據防控工作形勢,督促和指導各項防控工作的開展及落實。
(三)信息收集與宣傳組:安全保障部、人力資源部。
安全保障部:負責每日收集政府部門及集團總部相關疫情防控通知、精神,及時將有效信息傳達給內部工作人員;
每天掌握內部員工及酒店客人的健康狀態情況及返深情況,發現異常(如發熱)及時報告給酒店值班經理、防控領導小組並採取控制措施,將發熱人員送醫並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同時持續提示員工做好自我防護。
人力資源部:負責根據內外部防控決定和指引,擬定相關通知、溫馨提示,向內部員工進行告知和宣傳;
每天掌握員工宿舍清潔、消殺及員工的健康狀態情況及返深情況,並持續跟進和提示全體員工做好個人防護;
負責收集員工動態及健康情況統計。
(四)環境消毒組:客房部、高眾公司(外包清潔單位)。
高眾公司負責每日定時用消毒水對洗手間、門把手和電梯按鈕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消毒工作嚴格按相關標準執行;
聯合文昌公司每周2次按標準對酒店進行全面消毒工作。客房部每日安排專人監督外包單位的清潔衛生及消毒工作,安排專人跟進消殺公司全面消毒工作。
(五)秩序維護組:安全保障部。
安全部每一位員工需熟知各項疫情強制防控措施,把守好酒店各出入口,對不服從或不符合管控要求的人員禁止進入酒店;
每日對內部人員進行上崗前體溫檢測和進入酒店的每一位人員體溫檢測,發現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或其他疑似症狀等情況時,第一時間報告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做好信息登記,立即報告給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府相關部門和集團總部;
加強對酒店區域的巡視檢查,確保酒店內秩序穩定及協助各項強制性措施落到實處。
(六)通風保障組:工程部。
工程部每日加強設備巡檢及保養工作,保證酒店各設備正常運轉;
按照風機最大載荷量定時開啟酒店新風系統;
每周一次對酒店公共區域中央空調各出風口、送風口進行消毒。
四、防控措施
(一)疫情防控宣傳。
1.利用微信、宣傳頁向酒店員工、客人宣傳病毒防護知識;
2.向客人宣傳疫情防控的具體措施及管控要求;
3.每日發布酒店疫情防控情況。
(二)員工自身防護及要求。
1.進行宣傳教育,使員工認知及重視個人防護;
2.為員工配備口罩、洗手液等必要的防護用品;
3.教育及要求員工不得組織及參與任何形式的聚會(集)活動;
4.帶口罩上崗及上崗前進行體溫篩查。
5.不信謠、不傳謠,履行好本職工作。
6.按要求對員工健康情況進行統計(登記),並按照《xx市xx區xx街道辦事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實施企業復產復工報備制度的通知》精神嚴格執行。要求外包單位在酒店的工作人員按此標準執行。
(三)酒店出入管控。
1.實施全封閉管理,對所有進入酒店的人員、車輛、物品進行全面篩查;
2.人員管控:
1)暫時封閉酒店一樓員工通道、布展通道等可以進入酒店的通道,所有人員統一從酒店大門進出(安排安全員值守);
2)所有進入酒店的人員(包括客人)必須由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沒問題後,並詳細了解近期去向動態和健康狀況符合要求才能放行;
3)所有外賣及快遞人員禁止進入酒店。外賣或快遞物品由客人自行下樓拿取。
3.車輛管控:
1)酒店停車場入口設置體測檢測,對酒店客人駕駛員及乘員實施體溫檢測;
並核實車內人員動態信息和健康狀況。
2)拒絕所有非客車輛進入停車場。
(四)酒店內部人員管控要求。
1.除用餐期間,酒店內的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口罩,酒店防控小組不定期檢查;
2.通知酒店所有員工,強制執行以下要求:
1)近期有湖北地區旅行史的人員返程後,要居家觀察14天,留在家中並進行早晚體溫檢測。待14天觀測期結束、身體狀況無異常後方可返崗。
2)近期經過湖北以外疫情較為嚴重地區(截至2月13日下午2點,累計確診人數超過100人的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除xx、湖南、**、四川)等的返程人員,要居家觀察7天,並做好早晚體溫檢測。待7天觀測期結束、身體狀況無異常後方可返崗。
3)員工本人涉及有發熱、發燒、乏力、乾咳等症狀且不屬於冠狀病毒肺炎的,在身體康復後可以返崗。
3.安排專人對接重點單位的人員防控工作。
(五)消毒及通風。
1.公共區域重點部位實施每日消毒(具體由高眾公司承擔)。
1)每日早上7:00至下午18:00,每間隔1小時對電梯按鍵使用酒精或消毒液進行消毒;
2)每日4次對消防通道及洗手間門把手等其他易觸碰區域進行清潔消毒。
3)每日2次使用漂白水或其他合格消毒液對公共區或地面進行拖洗消毒(洗手間及茶水間增加頻次)。
4)每日2次使用漂白水或消毒液垃圾桶及周圍進行噴洒覆蓋消毒。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5)設置口罩專門回收箱(點),定時消毒及清理。
2.公共區域每周2次實施全面消毒(具體由聯合文昌公司承擔):按疾控中心指引配比消毒劑量,每周2次對酒店整棟公共區域實施全面消毒,尤其要對電梯轎廂、公共走道、垃圾桶、垃圾堆放點、洗手間、茶水間、電梯廳、大堂等重點區域進行重點消毒。
3.客房部每日安排專人對高眾公司,檢查每日清潔和消毒工作的執行情況,安排專人監督聯合文昌公司的全面消毒工作,檢查消毒液配比情況及消毒執行情況,確保監督的消毒工作執行有效,落實到位。
4.保持每日通風措施。
1)每日上午8:00至11:00及下午14:00至17:00,工程部將根據風機載荷量開啟新風系統。
2)每日每個樓層有人的辦公室、客房儘可能開啟窗戶保持通風。
3)工程部每周1次對酒店公共區域中央空調各出風口、送風口進行消毒。
5.提示酒店所有員工做好各自辦公區域內的消毒、清潔、通風及其他自我防護工作,禁止亂扔垃圾,不佩戴口罩及亂棄口罩等行為。
(六)就餐區及就餐管控。
酒店內共有一處內部員工餐廳(位於酒店負一層),對餐廳的管控措施:
採取餐廳座位分開進行就餐,避免扎堆交流,員工各自用餐後,餐余垃圾放置到指定地點,由外包清潔公司專人定時處理。
(七)信息溝通及信息上報。
1.及時、全面掌握員工的動向及健康狀況。
a)要求所有員工主動履行疫情防控責任義務,按照酒店人事部要求填寫《員工動態(健康)情況統計表》,及時報告去往湖北的信息及返深日期。並強制要求從湖北地區的返深員工,按照本方案「第(四)酒店內人員管控」的要求執行。安全保障部工作人員將對上述重點人員在進入酒店時進行詳細核對並進行體測檢測。
b)符合統計表要求的員工需佩戴口罩及測量體溫,未佩戴口罩或者體溫異常者(大於37.3度)將禁止進入酒店和員工宿舍。
c)原則要求酒店客人疫情期間不接待外來訪客進入酒店,如確有必要,則要求客人了解清楚訪客近15天內去向及健康狀況並報安全保障部,安全保障部核實信息並進行體溫檢測無誤後才可允許其進入酒店。
2.及時與轄區街道、派出所、疾控中心等單位保持信息互通及聯動措施。確保與上述單位的溝通渠道順暢,及時溝通情況、反饋相關信息,取得工作支持。及時關註上述部門發布的通知通告,並及時向員工、客人傳達和執行。對發現的發燒及疑似病例第一時間上報疾控中心、轄區街道和派出所。
3.每日按時按要求將酒店疫情防控情況上報上級單位及政府相關部門。
(八)應急預案。
1.出現以下情況時,酒店將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措施:
1)出現拒絕體溫檢測及不配合其他管控措施強行闖入者;
2)體溫檢測出現高溫人員;
3)有人員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
2.應急處置措施。
1)出現拒絕體溫檢測及不配合其他管控措施強行闖入者,安全部應注意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對闖入者進行控制,並及時報警處理。
2)體溫檢測出現高溫人員,禁止該人員進入酒店,並督促患者立即就醫(戴口罩就醫),如該人員不配合,執行上述第1項應急處置措施。
3)酒店內有人員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症狀時,現場人員第一時間聯繫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xx區疾控中心聯繫電話:82789999)請求指導處理。同時立即報告酒店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組長,組織人員進行處理。積極主動協助疾控中心的疫情防控和相關調查工作,並及時對疑似患者所在的辦公室及活動區域加強消毒處理,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繼續擴散;
落實好有關政府部門要求,採取一切措施,力爭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在全院範圍突然發生各種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安全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事件的應急處置。
一、領導小組組長:院長。
副組長:分管副院長成員:總務處處長、總務處副處長、學生處處長、醫務室負責人、餐飲負責人、宿管中心主任、保衛科科長報告人:
二、主要職責(一)。
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教育。
做好常見傳染病防治宣傳工作,增強師生衛生防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
定期與當地愛國衛生委員會配合開展「三管四滅」(管污水、管糞便、管垃圾處理、滅蠅、滅蚊、滅鼠、滅蟬螂)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衛生,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環境消毒工作。
(三)。
有計劃地做好師生健康體檢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
(四)。
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傳染病人接觸,生病及時就醫;教育學生堅持鍛鍊,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五)。
做好預防常見傳染病的必要藥品等物資儲備。
(六)。
做好學相關部位的檢測、消毒、空氣流通及其它疾病預防工作。
(七)。
院醫務室應建立與開發區醫院、開發區疾病控制中心等相關單位的有效聯絡機制。
三、應急處理預案(一)應急響應行動凡學院內發生重大傳染病等應急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應急隊伍全。
部到位,迅速開展救助工作,並及時向總務處及學院有關領導彙報,並按有關程序向當地衛生部門及疾病控制中心上報。
(二)現場急救1.學院發生突發各類傳染病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到達現場,在統一指揮下,組織醫療衛生救治。在第一時間內立即通知區疾控中心。
2.迅速將病員轉移到安全地區。
3.要本著先救重後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
4.對突發傳染病,要在救治的同時做好隔離和疫源地的消毒。
5.對危重病人做到及時轉院。
6.必要時要儘早求助上級醫院的幫助。
7.學生或教職工在校內出現傳染病,在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下,要求傳染病者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到學院隔離室休息,並立即通知疾控中心。
四、院醫務室的工作措施及要求(一)。
提高全體醫務人員的認識,加強領導,高度重視,把預案方案落實到實處。
(二)。
經常開展專業技術人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培訓,提高快速應對能力和技術水平。
(三)。
全體應急隊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做到突發事件能招之即來,來之能戰。
(四)提高警惕,樹立安全意識,發現各種可疑事件及苗頭,及時請示彙報。
(五)。
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把服務質量關,對可疑病例要認真檢查,避免漏診誤診,力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杜絕各種醫療。
差錯和事故的發生。
(六)。
及時做好各種急救,治療,預防,消毒藥物,器材,設備及救措施的準備,確保應急藥品和應急物資準備齊全,設備完好,隨時調用。
(七)。
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做好各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素的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員工的防範意識。
一、編制目的、依據為更加及時、有效地防控和應對可能發生的校內各類流行性傳染疾病,保證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規定,特修訂本應急預案。
二、適用範圍有效防控和應對校內可能發生的各類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三、工作原則防控流行性、傳染性疾病在校內擴散,嚴格控制傳染源。
四、組織機構體系及職責1、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工作領導小組長:校長副組長:分管副校長成員:辦公室、學生處、教務處、保衛處、宣傳部、後勤產業處、計財處、各二級學院及事發涉及部門主要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應急處置辦公室,設在學校辦公室。
2、職責分工:
疫情報告責任人為學校公共衛生科負責人和辦公室負責人。
辦公室:負責做好傳染病防控綜合協調和監督工作,按規定和要求及時上報動態信息;根據實際協調落實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負責應急情況下車輛保障;負責應急工作進展和處理情況的匯總,實時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學生處:負責協調督促各二級學院對學生中的疑似傳染病患者或傳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要求和指導學生對自身健康狀況進行密切觀察,一旦出現可疑症狀及時進行登記、檢測與排查,實行跟蹤觀察;對確診傳染病病例嚴格按照傳染病處理原則執行;指導各二級學院做好學生思想穩定工作。
教務處:負責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保障,做好上課教室等教學場所消毒與通風情況的檢查;負責因病(事)和其他缺課學生的統計與反饋工作,督促指導二級學院做好病缺課學生的登記與跟蹤管理工作;根據縣級及以上疾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的休復學診斷證明,落實做好病例學生的休學和復學管理工作。
保衛處:負責嚴格學校門衛管理,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類人員流動情況;對疫區範圍進行嚴密布控,疫情期間限制或停止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保持與轄區公安部門的聯繫和溝通,必要時採取相應措施,保護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宣傳部:負責校內外各種輿情關注、跟蹤和監控,如校園網、論壇、微博、微信、宣傳欄等媒體或媒介信息,及時進行輿論正確引導;做好校內外宣傳及各類媒體的接待工作等。具體參見學校《突發事件對外新聞媒介聯絡接待應急工作預案(試行)》相關規定。
後勤產業處:負責與衛生醫療部門的聯繫和溝通,配合衛生醫療部門做好對病例的確診、密切接觸者筋查及其他技術工作;負責各類相關的應急設備、藥品等的購置、調度與保障管理等;落實和加強公共場所等的消毒與通風措施,做好安全警示,避免在校內發生交叉感染而導致事態擴大;督促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採取有效防控措施,做好校內公共環境衛生工作,實施定期檢查;制定和實施師生防控知識教育和培訓計劃;負責食堂和其他餐飲區域、飲用水等食品安全保障,以及其他應急用水用電等後勤保障;落實做好相關防控情況記錄與台帳資料整理;對疫情發展實時進行專業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宿管中心:配合後勤產業處做好宿舍區域的通風、消毒等措施;落實值班人員和隔離制度以及隔離用房的準備;加強學生宿舍衛生檢查和管理。
計財處:負責落實傳染病防控專項資金的保障等工作。
二級學院:負責建立考勤監測制度,對缺勤的師生員工進行登記,查明缺勤原因,特別是因病缺課的學生,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關心愛護學生健康,具體配合衛生醫療部門落實做好涉病學生防控知識教育、治療、轉診等工作,並做好確診病例的登記、管理和跟蹤隨訪工作,隨時保持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聯繫,視情做好家長接待工作;加強晨檢及因病缺課學生的追蹤工作,密切關注與確診病例同班級、同宿舍學生等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落實做好日報告工作;具體落實做好學生休復學工作,對經醫療衛生機構診斷不具傳染性、不需休學的病例,各二級學院做好督促學生按時服藥,並定期到醫療機構進行隨訪複查;落實做好本學院教職工有疑似傳染病症狀者或有傳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的相關防控工作;做好師生的思想穩定工作和學生保險等相關工作。
其他部門和單位: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
五、應急響應1、事件報告及信息發布遇有校內發生傳染性疾病,有關當事人必須在發現疾病的30分鐘內向事發涉及部門領導通報,事發涉及部門領導必須在發現疾病的60分鐘內通報學校辦公室、學生處、保衛處、學校分管領導,學校應在接到事發涉及部門領導通報後馬上啟動預案,立即開展各項工作。
責任疫情報告人必須在發現疾病的2小時內向市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發二級學院應根據學校統一部署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繫通報;要完善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網絡,保證24小時信息暢通;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應急處置根據職責分工,在市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中心的指導下,相互配合,措施有力,及時有效地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具體包括:對校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及生活垃圾等實施隔離消毒處理;對患者提供基本救護的同時做好隔離、防護、轉院等工作;對疫區範圍嚴密布控,嚴格學校門衛管理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類人員流動情況;各二級學院及各部門對學生及教職工的發熱等情況進行登記、檢測與排查;限制或停止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根據疫情需要做好校園內宣傳工作及各類媒體接待報道工作等。
3、應急結束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上級主管部門撤除隔離監控指示後,撤銷校園內監控,對隔離區域進行消毒處理;把疫情發生經過進行總結並以書面形式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4、後期處理根據考勤監測制度,繼續對缺勤的師生員工進行登記,堅持學生因病缺課登記制度,查明缺勤原因,發現問題及時與主管部門聯繫;對患病師生實行跟蹤觀察。
六、應急保障落實突發事件專項資金,做好防護用品等傳染病防治物資供應和保障,隨時做好應急準備。
七、附則本預案由學校應急處置辦公室負責解釋與組織實施。根據形勢發。
展變化和上級有關要求,及時修訂和完善本預案。
本預案自發文之日起執行,原文件同時廢止。
一、領導小組組長:院長。
副組長:分管副院長成員:總務處處長、總務處副處長、學生處處長、醫務室負責人、餐飲負責人、宿管中心主任、保衛科科長報告人:
二、主要職責(一)。
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教育。
做好常見傳染病防治宣傳工作,增強師生衛生防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
定期與當地愛國衛生委員會配合開展「三管四滅」(管污水、管糞便、管垃圾處理、滅蠅、滅蚊、滅鼠、滅蟬螂)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衛生,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環境消毒工作。
(三)。
有計劃地做好師生健康體檢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
(四)。
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傳染病人接觸,生病及時就醫;教育學生堅持鍛鍊,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五)。
做好預防常見傳染病的必要藥品等物資儲備。
(六)。
做好學相關部位的檢測、消毒、空氣流通及其它疾病預防工作。
(七)。
院醫務室應建立與開發區醫院、開發區疾病控制中心等相關單位的有效聯絡機制。
三、應急處理預案(一)應急響應行動凡學院內發生重大傳染病等應急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應急隊伍全。
部到位,迅速開展救助工作,並及時向總務處及學院有關領導彙報,並按有關程序向當地衛生部門及疾病控制中心上報。
(二)現場急救1.學院發生突發各類傳染病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到達現場,在統一指揮下,組織醫療衛生救治。在第一時間內立即通知區疾控中心。
2.迅速將病員轉移到安全地區。
3.要本著先救重後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
4.對突發傳染病,要在救治的同時做好隔離和疫源地的消毒。
5.對危重病人做到及時轉院。
6.必要時要儘早求助上級醫院的幫助。
7.學生或教職工在校內出現傳染病,在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下,要求傳染病者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到學院隔離室休息,並立即通知疾控中心。
四、院醫務室的工作措施及要求(一)。
提高全體醫務人員的認識,加強領導,高度重視,把預案方案落實到實處。
(二)。
經常開展專業技術人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培訓,提高快速應對能力和技術水平。
(三)。
全體應急隊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做到突發事件能招之即來,來之能戰。
(四)提高警惕,樹立安全意識,發現各種可疑事件及苗頭,及時請示彙報。
(五)。
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把服務質量關,對可疑病例要認真檢查,避免漏診誤診,力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杜絕各種醫療。
差錯和事故的發生。
(六)。
及時做好各種急救,治療,預防,消毒藥物,器材,設備及救措施的準備,確保應急藥品和應急物資準備齊全,設備完好,隨時調用。
(七)。
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做好各種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素的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員工的防範意識。
一、編制目的、依據為更加及時、有效地防控和應對可能發生的校內各類流行性傳染疾病,保證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規定,特修訂本應急預案。
二、適用範圍有效防控和應對校內可能發生的各類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三、工作原則防控流行性、傳染性疾病在校內擴散,嚴格控制傳染源。
四、組織機構體系及職責1、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工作領導小組長:校長副組長:分管副校長成員:辦公室、學生處、教務處、保衛處、宣傳部、後勤產業處、計財處、各二級學院及事發涉及部門主要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應急處置辦公室,設在學校辦公室。
2、職責分工:
疫情報告責任人為學校公共衛生科負責人和辦公室負責人。
辦公室:負責做好傳染病防控綜合協調和監督工作,按規定和要求及時上報動態信息;根據實際協調落實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負責應急情況下車輛保障;負責應急工作進展和處理情況的匯總,實時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學生處:負責協調督促各二級學院對學生中的疑似傳染病患者或傳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要求和指導學生對自身健康狀況進行密切觀察,一旦出現可疑症狀及時進行登記、檢測與排查,實行跟蹤觀察;對確診傳染病病例嚴格按照傳染病處理原則執行;指導各二級學院做好學生思想穩定工作。
教務處:負責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保障,做好上課教室等教學場所消毒與通風情況的檢查;負責因病(事)和其他缺課學生的統計與反饋工作,督促指導二級學院做好病缺課學生的登記與跟蹤管理工作;根據縣級及以上疾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的休復學診斷證明,落實做好病例學生的休學和復學管理工作。
保衛處:負責嚴格學校門衛管理,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類人員流動情況;對疫區範圍進行嚴密布控,疫情期間限制或停止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保持與轄區公安部門的聯繫和溝通,必要時採取相應措施,保護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宣傳部:負責校內外各種輿情關注、跟蹤和監控,如校園網、論壇、微博、微信、宣傳欄等媒體或媒介信息,及時進行輿論正確引導;做好校內外宣傳及各類媒體的接待工作等。具體參見學校《突發事件對外新聞媒介聯絡接待應急工作預案(試行)》相關規定。
後勤產業處:負責與衛生醫療部門的聯繫和溝通,配合衛生醫療部門做好對病例的確診、密切接觸者筋查及其他技術工作;負責各類相關的應急設備、藥品等的購置、調度與保障管理等;落實和加強公共場所等的消毒與通風措施,做好安全警示,避免在校內發生交叉感染而導致事態擴大;督促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採取有效防控措施,做好校內公共環境衛生工作,實施定期檢查;制定和實施師生防控知識教育和培訓計劃;負責食堂和其他餐飲區域、飲用水等食品安全保障,以及其他應急用水用電等後勤保障;落實做好相關防控情況記錄與台帳資料整理;對疫情發展實時進行專業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宿管中心:配合後勤產業處做好宿舍區域的通風、消毒等措施;落實值班人員和隔離制度以及隔離用房的準備;加強學生宿舍衛生檢查和管理。
計財處:負責落實傳染病防控專項資金的保障等工作。
二級學院:負責建立考勤監測制度,對缺勤的師生員工進行登記,查明缺勤原因,特別是因病缺課的學生,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關心愛護學生健康,具體配合衛生醫療部門落實做好涉病學生防控知識教育、治療、轉診等工作,並做好確診病例的登記、管理和跟蹤隨訪工作,隨時保持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聯繫,視情做好家長接待工作;加強晨檢及因病缺課學生的追蹤工作,密切關注與確診病例同班級、同宿舍學生等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落實做好日報告工作;具體落實做好學生休復學工作,對經醫療衛生機構診斷不具傳染性、不需休學的病例,各二級學院做好督促學生按時服藥,並定期到醫療機構進行隨訪複查;落實做好本學院教職工有疑似傳染病症狀者或有傳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的相關防控工作;做好師生的思想穩定工作和學生保險等相關工作。
其他部門和單位: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
五、應急響應1、事件報告及信息發布遇有校內發生傳染性疾病,有關當事人必須在發現疾病的30分鐘內向事發涉及部門領導通報,事發涉及部門領導必須在發現疾病的60分鐘內通報學校辦公室、學生處、保衛處、學校分管領導,學校應在接到事發涉及部門領導通報後馬上啟動預案,立即開展各項工作。
責任疫情報告人必須在發現疾病的2小時內向市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發二級學院應根據學校統一部署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繫通報;要完善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網絡,保證24小時信息暢通;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應急處置根據職責分工,在市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中心的指導下,相互配合,措施有力,及時有效地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具體包括:對校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及生活垃圾等實施隔離消毒處理;對患者提供基本救護的同時做好隔離、防護、轉院等工作;對疫區範圍嚴密布控,嚴格學校門衛管理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校內各類人員流動情況;各二級學院及各部門對學生及教職工的發熱等情況進行登記、檢測與排查;限制或停止集會等人群聚集活動;根據疫情需要做好校園內宣傳工作及各類媒體接待報道工作等。
3、應急結束學校傳染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上級主管部門撤除隔離監控指示後,撤銷校園內監控,對隔離區域進行消毒處理;把疫情發生經過進行總結並以書面形式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4、後期處理根據考勤監測制度,繼續對缺勤的師生員工進行登記,堅持學生因病缺課登記制度,查明缺勤原因,發現問題及時與主管部門聯繫;對患病師生實行跟蹤觀察。
六、應急保障落實突發事件專項資金,做好防護用品等傳染病防治物資供應和保障,隨時做好應急準備。
七、附則本預案由學校應急處置辦公室負責解釋與組織實施。根據形勢發。
展變化和上級有關要求,及時修訂和完善本預案。
本預案自發文之日起執行,原文件同時廢止。
為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效應對疫情,做好 2020 年春季 教職工開學返校工作,切實保障教職工平安返校,維護校園穩定和教學秩序,按照《xx市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 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體目標 全面做好開學前後校園的疫情防控工作,及時有效地採取各 項預防措施,保障教職工平安返校,教育教學平穩運行,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緒,維護學校正常秩序和校園穩定。
二、組織機構
(一)在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 組領導下,成立教職工返校工作小組,全面指導 2020 年春季學期 學校教職工返校工作有序開展。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成 員:各部門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組織人事處處長兼任辦公室主任,xxx、xxx、xxx為成員,負責統籌協調教職工開學返校工作,保障教職工平安返校。具體事宜由xxx負責。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假期中全面排查。
1.寒假期間,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各部門應與本 部門教職工保持密切聯繫,摸清掌握教職工行程情況和身體健康情況,進行人員排查,收集教職工有無從疫區返回、與疫區人員接觸和有無發燒、乾咳、乏力等症狀的相關信息,第一時間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不得漏報、瞞報、誤報,準確掌握人員動態信息。
2.全體教職工需於 2020 年 2 月 7 日前返xx,返xx途中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
返xx後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關密切接觸者調查。各部門要開展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預防與應急知識為重點的健康宣傳教育,引導教職工減少外出,不參加聚會活動,增強公共衛生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外地返xx者需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行自我隔離、登記並上報。從疫區返回、與疫區人員 接觸、有發燒、乾咳、乏力等症狀的教職工,需在家自主隔離 14 日無症狀後方可到校上班。
3.各教學部門應及時掌握教師的健康狀況,若因身體狀或在疫區、隔離等不能按時到崗,部門按應急預案妥善安排好教學 工作。
(二)開學時全面檢測。
1.教職工開學返校時間為 2020 年 2 月 xx日(如有變動另行通知)。在正式開學前,部門做好留校和返校教職工的健康篩查和監測工作,全面了解返校教職工假期與相關人員接觸情況(尤其是對到過湖北和接觸過湖北來xx人員的教職工到屬地衛生服務中心登記報備的落實情況)。
2.教職工不要私自提前返校上班,確因特殊情況需提前返校 的,須通過所在部門報學校同意,並服從學校統一安 排,方可返校。
3.返校當天,組織人事處負責組織做好教職工開學到崗情 統計。對體溫超過37.3 攝氏度或有乾咳、乏力等症狀的教職工,部門需安排其到校醫務室進一步觀察,或安排送醫進一步檢查,同時將患者情況及時報教職工返校工作小組辦公室。
(三)上班時全程防控。
1.做好每日日常體溫監測工作,若發現疑似症狀人員要及時 報告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 室。
2.各部門應加強考勤,關注本部門教職工健康情況,了解身 體異常教職工密切接觸人員、行蹤等信息。教職工一旦出現新型 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請假,不得帶病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後方可回校上班。
3.教職工上下班需佩戴口罩(教師上課期間除外)。
4.教職工在校內突發感染症狀,應立即向當日學校總值班彙報,並逐級上報,總值班立即通知其家屬護送去醫院。學校啟動 應急處置,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隔離觀察。為避免病毒傳播,可臨時性關閉校門,在校門關閉期間,教職工不得擅自離開學校。
5.對被隔離治療或在疫區等不能按時到崗的教職工,組織人 事處和教務處應根據工作需要做好人力資源配置工作,對教職工 進行合理調配。
四、工作要求
(一)各部門要對本部門教職工做好宣傳和引導工作,及時 將中央、省、市和學校的疫情宣傳信息傳遞給教職工,確保教職工疫情防控知識應知應會,引導教職工樹立信心,克服恐懼心理。
(二)疫情防控期間,各部門不得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不安排教職工外出參加教研、培訓和學術活動。
(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每 位教職工為法定疫情報告人,任何人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均有報告的責任和義務,可迅速用口頭、電話等方式向學校報告。
(四)全體教職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嚴格執行中央、省、市 和學校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安排部署,確保通訊暢通,加強日常防範,做好科學自我防護,如多鍛鍊、少熬夜、不參加聚會聚餐等,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打好疫情攻戰。
一、總體目標 全面做好開學前後校園的疫情防控工作,及時有效地採取各 項預防措施,保障教職工平安返校,教育教學平穩運行,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緒,維護學校正常秩序和校園穩定。
二、組織機構
(一)在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 組領導下,成立教職工返校工作小組,全面指導 2020 年春季學期 學校教職工返校工作有序開展。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成 員:各部門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組織人事處處長兼任辦公室主任,xxx、xxx、xxx為成員,負責統籌協調教職工開學返校工作,保障教職工平安返校。具體事宜由xxx負責。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假期中全面排查。
1.寒假期間,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各部門應與本 部門教職工保持密切聯繫,摸清掌握教職工行程情況和身體健康情況,進行人員排查,收集教職工有無從疫區返回、與疫區人員接觸和有無發燒、乾咳、乏力等症狀的相關信息,第一時間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不得漏報、瞞報、誤報,準確掌握人員動態信息。
2.全體教職工需於 2020 年 2 月 7 日前返xx,返xx途中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
返xx後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關密切接觸者調查。各部門要開展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預防與應急知識為重點的健康宣傳教育,引導教職工減少外出,不參加聚會活動,增強公共衛生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外地返xx者需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行自我隔離、登記並上報。從疫區返回、與疫區人員 接觸、有發燒、乾咳、乏力等症狀的教職工,需在家自主隔離 14 日無症狀後方可到校上班。
3.各教學部門應及時掌握教師的健康狀況,若因身體狀或在疫區、隔離等不能按時到崗,部門按應急預案妥善安排好教學 工作。
(二)開學時全面檢測。
1.教職工開學返校時間為 2020 年 2 月 xx日(如有變動另行通知)。在正式開學前,部門做好留校和返校教職工的健康篩查和監測工作,全面了解返校教職工假期與相關人員接觸情況(尤其是對到過湖北和接觸過湖北來xx人員的教職工到屬地衛生服務中心登記報備的落實情況)。
2.教職工不要私自提前返校上班,確因特殊情況需提前返校 的,須通過所在部門報學校同意,並服從學校統一安 排,方可返校。
3.返校當天,組織人事處負責組織做好教職工開學到崗情 統計。對體溫超過37.3 攝氏度或有乾咳、乏力等症狀的教職工,部門需安排其到校醫務室進一步觀察,或安排送醫進一步檢查,同時將患者情況及時報教職工返校工作小組辦公室。
(三)上班時全程防控。
1.做好每日日常體溫監測工作,若發現疑似症狀人員要及時 報告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 室。
2.各部門應加強考勤,關注本部門教職工健康情況,了解身 體異常教職工密切接觸人員、行蹤等信息。教職工一旦出現新型 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請假,不得帶病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後方可回校上班。
3.教職工上下班需佩戴口罩(教師上課期間除外)。
4.教職工在校內突發感染症狀,應立即向當日學校總值班彙報,並逐級上報,總值班立即通知其家屬護送去醫院。學校啟動 應急處置,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隔離觀察。為避免病毒傳播,可臨時性關閉校門,在校門關閉期間,教職工不得擅自離開學校。
5.對被隔離治療或在疫區等不能按時到崗的教職工,組織人 事處和教務處應根據工作需要做好人力資源配置工作,對教職工 進行合理調配。
四、工作要求
(一)各部門要對本部門教職工做好宣傳和引導工作,及時 將中央、省、市和學校的疫情宣傳信息傳遞給教職工,確保教職工疫情防控知識應知應會,引導教職工樹立信心,克服恐懼心理。
(二)疫情防控期間,各部門不得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不安排教職工外出參加教研、培訓和學術活動。
(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每 位教職工為法定疫情報告人,任何人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均有報告的責任和義務,可迅速用口頭、電話等方式向學校報告。
(四)全體教職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嚴格執行中央、省、市 和學校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安排部署,確保通訊暢通,加強日常防範,做好科學自我防護,如多鍛鍊、少熬夜、不參加聚會聚餐等,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打好疫情攻戰。
為了進一步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病,提高院內各種突發傳染病和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和處理能力,確保許多師生員工的健康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預防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工作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一旦發現疫情,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感染途徑,堅決防止感染和蔓延。
本預案適用於全院突發各種重大傳染病、群體不明原因、重大食品安全等嚴重影響公眾健康事件的應急處理。
一、領導小組。
組長:院長。
副組長:分管副院長。
成員:總務處處長、總務處副處長、學生處長、醫務室負責人、飲食負責人、宿管中心主任、保衛科科長。
報告人:報告人:
二、主要責任。
(1)通過多種形式教育學生健康知識和預防傳染病知識。做好常見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增強師生衛生防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定期與當地愛國衛生委員會合作開展三管四滅(管污水、管糞、管垃圾處理、蠅、蚊、鼠、蟑)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衛生,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環境消毒工作。
(3)有計劃地進行師生健康檢查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接種。
(四)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接觸傳染病患者,生病及時就醫的教育學生堅持鍛鍊,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5)做好常見傳染病預防必要藥品等物資儲備。
(六)做好學習相關部位的檢測、消毒、空氣流通和其他疾病預防工作。
(7)院醫務室應建立與開發區醫院、開發區疾控中心等相關單位的有效聯繫機制。
三、緊急處理計劃。
(1)應急響應行動。
在學院內發生重大傳染病等緊急事件時,立即啟動緊急預案,緊急隊伍全部到達,迅速開展救援工作,立即向總務所和學院相關領導報告,按有關程序向當地衛生部門和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二)現場急救。
1.學院發生突發各類傳染病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及時到達現場,在統一指揮下,組織醫療衛生救治。第一時間內立即通知區疾病對策中心。
2.迅速將患者轉移到安全地區。
3.必須根據先救重後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
4.對於突發性傳染病,必須在救治的同時進行隔離和疫來源的消毒。
5.及時轉院給重症患者。
6.必要時應儘快尋求上級醫院的幫助。
7.學生和教職員在校內發生傳染病,在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下,要求傳染病人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在學院隔離室休息,立即通知疾病對策中心。
四、醫院醫務室的工作措施和要求。
(1)提高全體醫護人員的認識,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實行預案方案。
(二)經常開展專業技術人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培訓,提升快速響應能力和技術水平。
(3)所有緊急運動員都要保護崗位,招募突發事件,能夠戰鬥。
(四)提高警惕,確立安全意識,發現各種可疑事件和徵兆,請立即報告。
(五)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格檢查服務質量,認真檢查可疑病例,避免錯診誤診斷,儘快發現,儘快報告,儘快隔離,儘快治療,消除各種醫療錯誤和事故發生。
(6)及時準備各種急救、治療、預防、消毒藥物、器材、設備和救援措施,確保急救藥品和急救物資準備齊全,設備完善,隨時調用。
(7)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進行各種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素的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工作人員的預防意識。
本預案適用於全院突發各種重大傳染病、群體不明原因、重大食品安全等嚴重影響公眾健康事件的應急處理。
一、領導小組。
組長:院長。
副組長:分管副院長。
成員:總務處處長、總務處副處長、學生處長、醫務室負責人、飲食負責人、宿管中心主任、保衛科科長。
報告人:報告人:
二、主要責任。
(1)通過多種形式教育學生健康知識和預防傳染病知識。做好常見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增強師生衛生防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定期與當地愛國衛生委員會合作開展三管四滅(管污水、管糞、管垃圾處理、蠅、蚊、鼠、蟑)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衛生,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環境消毒工作。
(3)有計劃地進行師生健康檢查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接種。
(四)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接觸傳染病患者,生病及時就醫的教育學生堅持鍛鍊,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5)做好常見傳染病預防必要藥品等物資儲備。
(六)做好學習相關部位的檢測、消毒、空氣流通和其他疾病預防工作。
(7)院醫務室應建立與開發區醫院、開發區疾控中心等相關單位的有效聯繫機制。
三、緊急處理計劃。
(1)應急響應行動。
在學院內發生重大傳染病等緊急事件時,立即啟動緊急預案,緊急隊伍全部到達,迅速開展救援工作,立即向總務所和學院相關領導報告,按有關程序向當地衛生部門和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二)現場急救。
1.學院發生突發各類傳染病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及時到達現場,在統一指揮下,組織醫療衛生救治。第一時間內立即通知區疾病對策中心。
2.迅速將患者轉移到安全地區。
3.必須根據先救重後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
4.對於突發性傳染病,必須在救治的同時進行隔離和疫來源的消毒。
5.及時轉院給重症患者。
6.必要時應儘快尋求上級醫院的幫助。
7.學生和教職員在校內發生傳染病,在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下,要求傳染病人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在學院隔離室休息,立即通知疾病對策中心。
四、醫院醫務室的工作措施和要求。
(1)提高全體醫護人員的認識,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實行預案方案。
(二)經常開展專業技術人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培訓,提升快速響應能力和技術水平。
(3)所有緊急運動員都要保護崗位,招募突發事件,能夠戰鬥。
(四)提高警惕,確立安全意識,發現各種可疑事件和徵兆,請立即報告。
(五)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格檢查服務質量,認真檢查可疑病例,避免錯診誤診斷,儘快發現,儘快報告,儘快隔離,儘快治療,消除各種醫療錯誤和事故發生。
(6)及時準備各種急救、治療、預防、消毒藥物、器材、設備和救援措施,確保急救藥品和急救物資準備齊全,設備完善,隨時調用。
(7)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進行各種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素的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工作人員的預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