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合格的黨員?」隨著年齡長大,入黨時的滿腔熱血好像漸漸被繁忙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節奏打散,會時常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而驕傲,但時常在學習「兩學一做」的會議中反覆聽到身為合格黨員的重要性,可是靜下心來衡量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的黨員,卻又不由有了幾絲猶豫。對於合格黨員的定義,其實在馬克思主義的課本里我們就曾接觸過,可是真正在工作中、生活中如何扮演合格黨員的角色,我們卻也無法一時定義,或者說是有了新的、靈活的定義?
一、牢記身份。《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第一條規定:「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願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交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這項規定,明確了黨員:一是成為先進分子,是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是在思想上、意識上和行動上都走在前、想在先的普通人民群眾中的先行者,是普通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表者。二是有為黨工作的主觀意願,黨員必須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並願意在黨的組織中積極工作,黨員只有在主觀上有黨、信黨、愛黨,才能自覺將對黨的認識轉化為為黨工作的動力,找到為民服務的支點。三是有喚醒黨員身份的自覺行動,黨員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積極工作,自覺的執行黨的決定,同時要按照黨費收繳辦法的規定,按月足額交納黨費,通過努力工作和自覺行動,自覺地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時刻準備著……。
二、把握角色。《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二條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這項規定,明確了黨員:一是先鋒戰士,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就是要擁有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的理論覺悟,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馬克思主義路線、方針、政策的政治覺悟,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的組織覺悟,以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對待婚姻、家庭的道德覺悟。二是牢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要始終不忘為中國人民謀福祉,為中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利益至上。三是要牢記自己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沒有特別的榮譽、沒有特別的權利,把自己置身於普通勞動人民之中,說群眾話、講群眾情、做群眾事,做新時代人民利益的代表。
三、強化責任。《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第三、四條規定了黨員必須履行的8條義務和享有的8項權利,切實履行好黨員義務,正確執行好黨員權利,就是作為合格共產黨員的最基礎的要求,也是合格黨員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須履行好黨員的義務,要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學習馬克思主義原理,特別是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理論指導實踐;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始終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認真執行黨員的權利,參加好黨內日常活動,監督黨組織和黨員的工作和生活,維護好自身的政治權益,讓自己置身黨組織中,監督和接受監督,使政治生活更加充實,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樹立黨員的良好形象。三是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心繫群眾的疾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切實為人民群眾謀利益。
四、勇於擔當。中辦印發《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強調,各級黨委要加強幹部的思想教育,引導和促進廣大幹部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增強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努力創造屬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創造屬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一要充分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就是要在需要時刻敢於站出來、重要時刻樂於頂上來、關鍵時刻勇於衝起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時刻以身作則,為普通群眾樹立榜樣。二要模範遵紀守法,首先是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工作和生活中,模範遵守國家的法規,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樹立黨員幹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三要勇於開拓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命力,要認真學習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基本原理,深刻體會創新發展的動力,促進黨員幹部在理論上深學一層;要深刻認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按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激發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熱情,切實為人民謀福祉,爭做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論中國共產黨歷史心得體會 10篇[朗讀]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到來之際,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義十分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史的學習,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發表了系列重要論述,集中體現在由我院編輯出版的習近平總書記《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之中。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召開的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1)關於習近平總書記這部著作的編輯背景,我們可以作這樣的理解。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這是政治智慧,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的歷史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體現著我們黨對自身歷史的一貫立場和態度,體現了我們黨對學習運用黨的歷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認識,形成了一系列關於黨的歷史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動全黨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因此,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編輯出版習近平總書記《論中國共產黨歷史》這部著作,對於推動全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從黨的百年偉大奮鬥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特別是對於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上,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奮勇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2)關於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自2012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至今年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40篇文稿,約18萬字。其中有16篇文稿是第一次公開發表。特別是書中收錄的總書記在全國各地視察工作時的講話,十分珍貴。概括起來說,本書的文稿主要有下述四個類型。
一是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16次在重要歷史節點的有關講話。這些歷史節點,是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展望未來、增強信心、鼓舞鬥志的重要契機。比如在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大會、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談會、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談會、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大會、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座談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七十周年大會、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大會、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三十周年大會、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等等,約16次,都從不同的角度對歷史進行總結概括、對開創未來向全黨同志提出了新的要求等等。
二是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些重要場合的講話。在重要場合總結歷史,顯得更加厚重。本書收入的文稿,有十九大報告的內容,也有在中央全會(如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中央政治局上、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兩次)、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等重要場合的講話等。這些講話立意高遠、視野開闊、分量很重,需要我們認真學習領悟。
三是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各地視察考察調研工作時,特別是在革命老區、革命歷史紀念場所等地考察調研的講話。在本書收入的文稿中,除了在首都北京舉行的各種活動時的講話外,在全國很多地方視察時深刻論述了我們黨的歷史的文稿,大約有19個省區市,有的還收入了兩次去同一個省考察的講話。如,在河北、山東、上海、陝西、山西、江西、廣西、吉林、黑龍江、遼寧、寧夏、重慶、安徽、甘肅、河南、福建、雲南、貴州、湖南等地考察工作時的講話。還包括在參觀《復興之路》等展覽時的講話、專門帶領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的講話、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的講話等。這些場合的講話,現場感歷史感都很強,歷史與現實連接得更直接,更能引起全黨同志的深入思考、產生共鳴。
四是對於一些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但又不好單獨成篇的重要主題的文稿,採取集納的辦法予以反映。這樣的文稿在本書中共有八篇。比如,關於知史愛黨愛國、學好四史的重要意義和要求、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弘揚革命精神、發揚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崇尚學習關愛英雄、從總結歷史經驗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傳承紅色基因等等。
在本書收入的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系統回顧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闡明了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展望了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光明前景。這些重要論述,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邃,是我們學習好黨史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學習好黨史、開展好黨史教育,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有關重要論述學習好、領悟透。
(1)關於習近平總書記這部著作的編輯背景,我們可以作這樣的理解。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這是政治智慧,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的歷史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體現著我們黨對自身歷史的一貫立場和態度,體現了我們黨對學習運用黨的歷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深刻認識,形成了一系列關於黨的歷史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動全黨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律、掌握歷史主動,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因此,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編輯出版習近平總書記《論中國共產黨歷史》這部著作,對於推動全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從黨的百年偉大奮鬥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特別是對於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上,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奮勇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2)關於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自2012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至今年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40篇文稿,約18萬字。其中有16篇文稿是第一次公開發表。特別是書中收錄的總書記在全國各地視察工作時的講話,十分珍貴。概括起來說,本書的文稿主要有下述四個類型。
一是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16次在重要歷史節點的有關講話。這些歷史節點,是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展望未來、增強信心、鼓舞鬥志的重要契機。比如在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大會、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談會、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談會、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大會、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座談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七十周年大會、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大會、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三十周年大會、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等等,約16次,都從不同的角度對歷史進行總結概括、對開創未來向全黨同志提出了新的要求等等。
二是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些重要場合的講話。在重要場合總結歷史,顯得更加厚重。本書收入的文稿,有十九大報告的內容,也有在中央全會(如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中央政治局上、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兩次)、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等重要場合的講話等。這些講話立意高遠、視野開闊、分量很重,需要我們認真學習領悟。
三是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各地視察考察調研工作時,特別是在革命老區、革命歷史紀念場所等地考察調研的講話。在本書收入的文稿中,除了在首都北京舉行的各種活動時的講話外,在全國很多地方視察時深刻論述了我們黨的歷史的文稿,大約有19個省區市,有的還收入了兩次去同一個省考察的講話。如,在河北、山東、上海、陝西、山西、江西、廣西、吉林、黑龍江、遼寧、寧夏、重慶、安徽、甘肅、河南、福建、雲南、貴州、湖南等地考察工作時的講話。還包括在參觀《復興之路》等展覽時的講話、專門帶領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的講話、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的講話等。這些場合的講話,現場感歷史感都很強,歷史與現實連接得更直接,更能引起全黨同志的深入思考、產生共鳴。
四是對於一些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但又不好單獨成篇的重要主題的文稿,採取集納的辦法予以反映。這樣的文稿在本書中共有八篇。比如,關於知史愛黨愛國、學好四史的重要意義和要求、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弘揚革命精神、發揚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崇尚學習關愛英雄、從總結歷史經驗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傳承紅色基因等等。
在本書收入的文稿中,習近平總書記系統回顧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闡明了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展望了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光明前景。這些重要論述,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邃,是我們學習好黨史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學習好黨史、開展好黨史教育,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有關重要論述學習好、領悟透。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對廣大幹部群眾學好黨的歷史,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中全面開啟偉大事業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以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艱辛奮鬥和曲折探索為敘述脈絡,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全面地學習黨史、了解黨史、用好黨史,才能更好地認識和把握現在,更好地面向和開創未來,為新時期新征程寫下「精彩註腳」。
學史則居安思危,回顧走過的路,黨史正如明燈,照亮腳下前行道路。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前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無論是偉大事業發展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常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思則有備,備則無患」。前行道路上面臨著無數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需要我們去應對,百年非凡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著一種重要的品質,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為我們應對內外部複雜情況變化、解決現實困難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歷史經驗中蘊含著居安思危的大智慧,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學習歷史、銘記歷史中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舉一反三,用歷史經驗看未來,提早作出戰略布局,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知史則求真務實,不忘來時的路,黨史正如清泉,滋潤一方思想沃土。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歷史中探求經世致用、治國興邦的務實舉措用以指導和解決現實問題。黨的百年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蘊含著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走向勝利與輝煌的根本原因。實事求是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項理論成果的基礎,為中國共產黨人奠定了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基石。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正確指引下,把實事求是貫穿於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艱難探索中克服困難、改正錯誤,與時俱進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識知史,就是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求真務實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
用史則行至穩遠,走好前行的路,黨史正如號角,激發拼搏奮進力量。以史為鑑,就是要鑑往知來,領悟歷史演變規律,正確分析把握髮展趨勢,認識歷史必然、掌握歷史主動,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來。學史用史是我們牢記黨的初心、踐行黨的使命的重要途徑,只有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初心和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原動力,才能在新的長征路上乘風破浪、行至穩遠。百年黨史資政育人,要在學史用史中解讀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碼」,以「趕考」的清醒繼承和發揚革命鬥爭精神,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凝聚起一往無前的拼搏奮進力量,推動黨和人民偉大事業不斷向前。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以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艱辛奮鬥和曲折探索為敘述脈絡,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全面地學習黨史、了解黨史、用好黨史,才能更好地認識和把握現在,更好地面向和開創未來,為新時期新征程寫下「精彩註腳」。
學史則居安思危,回顧走過的路,黨史正如明燈,照亮腳下前行道路。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前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無論是偉大事業發展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常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思則有備,備則無患」。前行道路上面臨著無數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需要我們去應對,百年非凡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著一種重要的品質,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為我們應對內外部複雜情況變化、解決現實困難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歷史經驗中蘊含著居安思危的大智慧,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學習歷史、銘記歷史中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舉一反三,用歷史經驗看未來,提早作出戰略布局,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知史則求真務實,不忘來時的路,黨史正如清泉,滋潤一方思想沃土。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歷史中探求經世致用、治國興邦的務實舉措用以指導和解決現實問題。黨的百年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蘊含著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走向勝利與輝煌的根本原因。實事求是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項理論成果的基礎,為中國共產黨人奠定了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基石。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正確指引下,把實事求是貫穿於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艱難探索中克服困難、改正錯誤,與時俱進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識知史,就是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求真務實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
用史則行至穩遠,走好前行的路,黨史正如號角,激發拼搏奮進力量。以史為鑑,就是要鑑往知來,領悟歷史演變規律,正確分析把握髮展趨勢,認識歷史必然、掌握歷史主動,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來。學史用史是我們牢記黨的初心、踐行黨的使命的重要途徑,只有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初心和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原動力,才能在新的長征路上乘風破浪、行至穩遠。百年黨史資政育人,要在學史用史中解讀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碼」,以「趕考」的清醒繼承和發揚革命鬥爭精神,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凝聚起一往無前的拼搏奮進力量,推動黨和人民偉大事業不斷向前。
@全體黨員叮叮叮!「黨史課」鈴聲響啦。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天闢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完成救國大業、興國大業,推進富國大業、強國大業。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代表共迎佳節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這仿佛是上「課」前的「預備鈴」,作為9000多萬名黨員中的一員,你做好「黨史學習教育課」的準備了嗎?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推進創業守業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一路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譜寫出中國近現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一名黨員,自黨旗下莊嚴宣誓入黨,就要做到終身愛黨、學黨史,時刻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擺在心中、付諸行中,把個人榮辱融入黨的建設中。隨著黨齡增長,我們的黨性和愛黨之心更要彌堅,通過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提高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增強事業發展的政治自覺性。修好這門「必修課」,有利於對黨的歷史經驗和規律把握得更科學更透徹,有利於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有利於守好黨領導人民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並再創新業。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汲取奮鬥力量的「智慧源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積累了寶貴經驗、匯聚了無窮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自今年1月1日,共產黨員網推出了紀念建黨百年專欄《黨史百年·天天讀》,追溯到1921年,以豐富翔實的歷史文獻和圖片再現黨帶領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展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重要論述和理論觀點,系統反映黨的思想理論創立、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進程。該專欄為廣大黨員的黨史學習教育課「加餐」,從「智慧源泉」中汲取奮鬥力量,補足「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鐵人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之鈣」,有利於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有利於傳承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富國大業、強國大業。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踐行服務宗旨的「歷史指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一部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知史愛史、知史愛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觀古今、看成敗、薦得失、知興替。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可以看到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是如何攻堅克難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領悟其中蘊含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厚植黨員幹部靈魂深處的愛黨愛國情懷,有利於指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於指引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於指引堅定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全體黨員要上好「黨史學習教育」這門「必修課」、汲取奮鬥精神、踐行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擔起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重任,在新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天闢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完成救國大業、興國大業,推進富國大業、強國大業。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代表共迎佳節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這仿佛是上「課」前的「預備鈴」,作為9000多萬名黨員中的一員,你做好「黨史學習教育課」的準備了嗎?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推進創業守業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一路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譜寫出中國近現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一名黨員,自黨旗下莊嚴宣誓入黨,就要做到終身愛黨、學黨史,時刻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擺在心中、付諸行中,把個人榮辱融入黨的建設中。隨著黨齡增長,我們的黨性和愛黨之心更要彌堅,通過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提高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增強事業發展的政治自覺性。修好這門「必修課」,有利於對黨的歷史經驗和規律把握得更科學更透徹,有利於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有利於守好黨領導人民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並再創新業。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汲取奮鬥力量的「智慧源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積累了寶貴經驗、匯聚了無窮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自今年1月1日,共產黨員網推出了紀念建黨百年專欄《黨史百年·天天讀》,追溯到1921年,以豐富翔實的歷史文獻和圖片再現黨帶領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展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重要論述和理論觀點,系統反映黨的思想理論創立、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進程。該專欄為廣大黨員的黨史學習教育課「加餐」,從「智慧源泉」中汲取奮鬥力量,補足「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鐵人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之鈣」,有利於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有利於傳承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富國大業、強國大業。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踐行服務宗旨的「歷史指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一部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知史愛史、知史愛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觀古今、看成敗、薦得失、知興替。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可以看到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是如何攻堅克難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領悟其中蘊含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厚植黨員幹部靈魂深處的愛黨愛國情懷,有利於指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利於指引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於指引堅定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全體黨員要上好「黨史學習教育」這門「必修課」、汲取奮鬥精神、踐行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擔起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重任,在新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解讀黨史「密碼」為時代寫下「精彩註腳」。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對廣大幹部群眾學好黨的歷史,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中全面開啟偉大事業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以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艱辛奮鬥和曲折探索為敘述脈絡,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全面地學習黨史、了解黨史、用好黨史,才能更好地認識和把握現在,更好地面向和開創未來,為新時期新征程寫下「精彩註腳」。
學史則居安思危,回顧走過的路,黨史正如明燈,照亮腳下前行道路。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前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無論是偉大事業發展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常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思則有備,備則無患」。前行道路上面臨著無數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需要我們去應對,百年非凡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著一種重要的品質,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為我們應對內外部複雜情況變化、解決現實困難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歷史經驗中蘊含著居安思危的大智慧,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學習歷史、銘記歷史中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舉一反三,用歷史經驗看未來,提早作出戰略布局,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知史則求真務實,不忘來時的路,黨史正如清泉,滋潤一方思想沃土。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歷史中探求經世致用、治國興邦的務實舉措用以指導和解決現實問題。黨的百年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蘊含著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走向勝利與輝煌的根本原因。實事求是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項理論成果的基礎,為中國共產黨人奠定了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基石。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正確指引下,把實事求是貫穿於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艱難探索中克服困難、改正錯誤,與時俱進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識知史,就是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求真務實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
用史則行至穩遠,走好前行的路,黨史正如號角,激發拼搏奮進力量。以史為鑑,就是要鑑往知來,領悟歷史演變規律,正確分析把握髮展趨勢,認識歷史必然、掌握歷史主動,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來。學史用史是我們牢記黨的初心、踐行黨的使命的重要途徑,只有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初心和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原動力,才能在新的長征路上乘風破浪、行至穩遠。百年黨史資政育人,要在學史用史中解讀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碼」,以「趕考」的清醒繼承和發揚革命鬥爭精神,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凝聚起一往無前的拼搏奮進力量,推動黨和人民偉大事業不斷向前。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對廣大幹部群眾學好黨的歷史,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中全面開啟偉大事業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以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艱辛奮鬥和曲折探索為敘述脈絡,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全面地學習黨史、了解黨史、用好黨史,才能更好地認識和把握現在,更好地面向和開創未來,為新時期新征程寫下「精彩註腳」。
學史則居安思危,回顧走過的路,黨史正如明燈,照亮腳下前行道路。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前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無論是偉大事業發展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常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思則有備,備則無患」。前行道路上面臨著無數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需要我們去應對,百年非凡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著一種重要的品質,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為我們應對內外部複雜情況變化、解決現實困難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歷史經驗中蘊含著居安思危的大智慧,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學習歷史、銘記歷史中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舉一反三,用歷史經驗看未來,提早作出戰略布局,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知史則求真務實,不忘來時的路,黨史正如清泉,滋潤一方思想沃土。以史為鑑,就是要學會在歷史中探求經世致用、治國興邦的務實舉措用以指導和解決現實問題。黨的百年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蘊含著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走向勝利與輝煌的根本原因。實事求是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項理論成果的基礎,為中國共產黨人奠定了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基石。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正確指引下,把實事求是貫穿於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艱難探索中克服困難、改正錯誤,與時俱進大踏步趕上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識知史,就是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求真務實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
用史則行至穩遠,走好前行的路,黨史正如號角,激發拼搏奮進力量。以史為鑑,就是要鑑往知來,領悟歷史演變規律,正確分析把握髮展趨勢,認識歷史必然、掌握歷史主動,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來。學史用史是我們牢記黨的初心、踐行黨的使命的重要途徑,只有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初心和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原動力,才能在新的長征路上乘風破浪、行至穩遠。百年黨史資政育人,要在學史用史中解讀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碼」,以「趕考」的清醒繼承和發揚革命鬥爭精神,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凝聚起一往無前的拼搏奮進力量,推動黨和人民偉大事業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