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認識七巧板,初步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規則。
2.藉助課件,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感受七巧板的有趣。
3.提高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規則。
活動難點:能夠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
活動方法。
1.演示法:動畫激發興趣。活動通過動畫,小熊藉助七巧板的幫助,克服困難,得到了魔法棒,童話的故事情節,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2.操作法:操作體驗樂趣。在課件演示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在動手、動腦中,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圖案來幫助小熊尋寶。
活動準備:
1.《小熊尋寶記》課件。
2.七巧板(每人一份)。
3.教師七巧板操作卡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七巧板
1.(出示課件)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看看是誰?(小熊)它有一套心愛的玩具——七巧板。
2.七巧板里有哪些圖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三角形?認識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教師小結:就是這七個圖形組成七巧板,"它們就像是7個好兄弟,相親相愛不分開"。
二、自由探索,初步感受七巧板的拼搭規則
1.小熊很喜歡變魔術,瞧,它用七巧板變出了什麼?
2.你們想不想玩玩小熊的七巧板?把它拿出來玩一玩吧。(幼兒操作)。
3.誰來說說,你用七巧板拼的什麼?
教師小結:七個圖形組合起來,就變成不同的圖案。
三、嘗試用七巧板拼搭不同圖案,大膽挑戰,體驗拼搭成功的樂趣
(1)師:(播放課件)小熊一直想要一根魔法棒。終於有一天,它知道了魔法棒的消息,於是,小熊迫不及待帶著它的七巧板出發了。小熊帶著七巧板走到岸邊,想要過河,可是該怎麼過去呢?提供"小船"的結構圖,幼兒看圖拼搭,教師指導?
(2)(播放課件)小熊過乘著小船過了河,來到草地上。天黑了,小熊累了想休息,這時該怎麼辦呢?(搭一頂帳篷)提供"帳篷"的外形輪廓,探索幾種不同的拼搭方法?
(3)(播放課件)第二天,陽光明媚,小熊帶上七巧板繼續出發。走過森林,來到一個山洞前。小熊走進去,發現了藏寶箱。可是,寶箱卻打不開,為什麼?(因為有鎖)創設集體合作的氛圍,幼兒完成"正方形"圖案,打開寶藏箱?
(4)(播放課件)藏寶箱打開了,小熊終於得到了想要的魔法棒。小熊帶著魔法棒,心滿意足的回家了,為了謝謝大家,決定要把好玩的七巧板送給大家。
四、延伸: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願望1.七巧板真好玩,它還可以變出很多不一樣的魔術呢,讓我們帶著小熊送給我們的七巧板,再去探索更多有趣的玩法吧。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幼兒數學教案[朗讀]
圖形的變換。
一、活動目標:
l、在圖形的反覆變化中,訓練幼兒思維,提高操作本事。
2、經過讓幼兒反覆對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變化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能夠相互變化,轉換,它們能夠變出不一樣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
二、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小朋友,你們明白教師手裡拿的是什麼嗎(教師拿出挂圖背朝幼兒),變!一幅畫展此刻幼兒面前。「機器人」對!那你看一看機器人是由什麼拼成的。「由圖形拼成。」好!下頭我們就來做有關圖形的遊戲?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嘗試活動:觀察、思考。
l、請小朋友動腦筋,仔細觀察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組成。)。
2、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圓形6個,半圓形6個,正方形1個,長方形4個,梯形5個,三角形1個。)。
第二次嘗試活動:用摺紙遊戲,看圖形的變化。
1、發禮物:(學具)小朋友,上頭的遊戲,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教師要獎勵。每位小朋友一份禮物(發學具),我明白大家都想看看袋裡面裝的是什麼禮物,好,下頭就請你們自我打開小信袋(裡面出現多種顏色的圖形)。你們喜歡不喜歡呀(「喜歡!」)這些小圖形呀,它們還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摺一折,它還會變成其它形狀呢,不信,你們試一試?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1)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摺紙)。
(2)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三)結束部分:
五彩圖形妙趣橫生: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吧。師生共同享受動手製作的歡樂。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後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裡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一、活動目標:
l、在圖形的反覆變化中,訓練幼兒思維,提高操作本事。
2、經過讓幼兒反覆對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變化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能夠相互變化,轉換,它們能夠變出不一樣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
二、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小朋友,你們明白教師手裡拿的是什麼嗎(教師拿出挂圖背朝幼兒),變!一幅畫展此刻幼兒面前。「機器人」對!那你看一看機器人是由什麼拼成的。「由圖形拼成。」好!下頭我們就來做有關圖形的遊戲?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嘗試活動:觀察、思考。
l、請小朋友動腦筋,仔細觀察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組成。)。
2、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圓形6個,半圓形6個,正方形1個,長方形4個,梯形5個,三角形1個。)。
第二次嘗試活動:用摺紙遊戲,看圖形的變化。
1、發禮物:(學具)小朋友,上頭的遊戲,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教師要獎勵。每位小朋友一份禮物(發學具),我明白大家都想看看袋裡面裝的是什麼禮物,好,下頭就請你們自我打開小信袋(裡面出現多種顏色的圖形)。你們喜歡不喜歡呀(「喜歡!」)這些小圖形呀,它們還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摺一折,它還會變成其它形狀呢,不信,你們試一試?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1)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摺紙)。
(2)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三)結束部分:
五彩圖形妙趣橫生: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吧。師生共同享受動手製作的歡樂。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後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裡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心形、菱形、三角形信件若干,寫有算式的信件若干,寫有10以內加減法算式的題卡(不同的形狀、顏色、與幼兒人數相等),數字卡片,闖關的背景圖6張。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10以內的數,並學過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好消息,森林郵局要開業了,可是郵局的熊貓局長卻告訴我郵遞員還不夠用,他很著急,讓我幫他招收郵遞員。歡迎小朋友報名參加,想參加的小朋友請舉手。哇,這麼多小朋友要參加,我實在是太高興了,可是到底要選誰呢?我要出幾道題考考你們,看看誰的本領最大,誰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郵遞員。
2.複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
(1)我們郵遞員每天都會收到很多信件,第一關就是查收信件。
①心形信件上午收到5封,下午收到1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5+1=6。
心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9封,送走3封,還剩幾封。
9--3=6。
②菱形信件上午收到3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3+4=7。
菱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8封,送走4封,還剩幾封。
8-4=4。
③三角形信件上午收到6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6+4=10。
三角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10封,送走2封,還剩幾封。
10-2=8。
(2)邀請幼兒做考官,設計題目請郵遞員查收信件。
一名幼兒做考官設計題目,其他幼兒列出算式並算出答案。
分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引導幼兒發現出題的方法。先收到,再收到就是加法;先收到,再送走就是減法。
(3)看算式寫郵編。
師:恭喜小朋友都順利地闖過了第一關,但一個合格的郵遞員不僅要會查收信件,還要具備很好的分信能力,怎麼分信呢?就是利用郵編來區分。小動物把郵編都寫成了很多算式,你們來試著破譯一下吧!看誰最快?
幼兒分組遊戲,將信件的郵編計算出來後,再進行分類。
(4)請幼兒將信件送到小動物家,互相檢查。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郵編的算式,鞏固加減運算。
1.複習鞏固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心形、菱形、三角形信件若干,寫有算式的信件若干,寫有10以內加減法算式的題卡(不同的形狀、顏色、與幼兒人數相等),數字卡片,闖關的背景圖6張。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10以內的數,並學過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好消息,森林郵局要開業了,可是郵局的熊貓局長卻告訴我郵遞員還不夠用,他很著急,讓我幫他招收郵遞員。歡迎小朋友報名參加,想參加的小朋友請舉手。哇,這麼多小朋友要參加,我實在是太高興了,可是到底要選誰呢?我要出幾道題考考你們,看看誰的本領最大,誰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郵遞員。
2.複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
(1)我們郵遞員每天都會收到很多信件,第一關就是查收信件。
①心形信件上午收到5封,下午收到1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5+1=6。
心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9封,送走3封,還剩幾封。
9--3=6。
②菱形信件上午收到3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3+4=7。
菱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8封,送走4封,還剩幾封。
8-4=4。
③三角形信件上午收到6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6+4=10。
三角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10封,送走2封,還剩幾封。
10-2=8。
(2)邀請幼兒做考官,設計題目請郵遞員查收信件。
一名幼兒做考官設計題目,其他幼兒列出算式並算出答案。
分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引導幼兒發現出題的方法。先收到,再收到就是加法;先收到,再送走就是減法。
(3)看算式寫郵編。
師:恭喜小朋友都順利地闖過了第一關,但一個合格的郵遞員不僅要會查收信件,還要具備很好的分信能力,怎麼分信呢?就是利用郵編來區分。小動物把郵編都寫成了很多算式,你們來試著破譯一下吧!看誰最快?
幼兒分組遊戲,將信件的郵編計算出來後,再進行分類。
(4)請幼兒將信件送到小動物家,互相檢查。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郵編的算式,鞏固加減運算。
玩骰子。
設計意圖綜述幼兒對合成式在平日的智游活動中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此活動玩骰子的形式激發幼兒用點數的方式來寫合成式。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寫出相應的合成式.。
2。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大骰子兩個;小骰子,筆,記錄紙,五角星若干.。
活動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東西?(小骰子)在哪裡看到?
2、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玩骰子。
1、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麼看的?
2、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多少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圓點合在一起數出來)。
3、老師示範寫出合成式。並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
4、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象剛才老師一樣擲骰子並寫出合成式。
5、老師交代操作要求後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巡迴指導。(操作要求: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小朋友把兩個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後輕輕的擲在桌子上,請另一個小朋友寫出合成式。擲骰子的小朋友檢查他寫得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一顆五角星。然後換一個人擲骰子,繼續操作。)。
6、請小朋友把他們的記錄紙拿上來,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看看誰獎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遊戲:擲骰抱團。
老師擲大骰子,小朋友根據骰面上的點數幾個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設計意圖綜述幼兒對合成式在平日的智游活動中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此活動玩骰子的形式激發幼兒用點數的方式來寫合成式。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寫出相應的合成式.。
2。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大骰子兩個;小骰子,筆,記錄紙,五角星若干.。
活動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東西?(小骰子)在哪裡看到?
2、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玩骰子。
1、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麼看的?
2、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多少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圓點合在一起數出來)。
3、老師示範寫出合成式。並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
4、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象剛才老師一樣擲骰子並寫出合成式。
5、老師交代操作要求後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巡迴指導。(操作要求: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小朋友把兩個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後輕輕的擲在桌子上,請另一個小朋友寫出合成式。擲骰子的小朋友檢查他寫得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一顆五角星。然後換一個人擲骰子,繼續操作。)。
6、請小朋友把他們的記錄紙拿上來,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看看誰獎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遊戲:擲骰抱團。
老師擲大骰子,小朋友根據骰面上的點數幾個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物品,提高計數能力。
2、感受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記錄紙4張、記錄板8塊、計數條4套、記號筆8支。
2、4個櫥子內擺放4種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動流程:
1、創設情境,幼兒初次合作,分享統計結果。
(1)交代任務,分組記錄。
"今天,請你們來統計每個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幼兒分組統計商品並記錄,指導。
(2)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你們是用什麼辦法記下來的?"小結:你們用了數字、圖畫、表格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種商品最多,哪種商品最少?
2、嘗試用計數條進行二次統計,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請你們用記錄板和計數條再來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種東西最多?哪種東西最少?"。
(2)指導幼兒使用計數條再次統計。
(3)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貨架上有幾種商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結:用計數條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貨架上有幾種商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還會知道的計數條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導幼兒根據統計結果確定進貨商品。
"一起說說看,需要進哪種貨?"小結:你們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讓我知道了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還能很快知道哪種商品最多,哪種最少。
3、觀看課件,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在我們生活當中,很多時候還會用到統計,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更複雜的問題。一起來看一看,還有什麼時候會用到統計。"分別觀看幼兒身高、營養搭配、全年平均氣溫、奧運會獎牌榜統計圖表,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1、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物品,提高計數能力。
2、感受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記錄紙4張、記錄板8塊、計數條4套、記號筆8支。
2、4個櫥子內擺放4種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動流程:
1、創設情境,幼兒初次合作,分享統計結果。
(1)交代任務,分組記錄。
"今天,請你們來統計每個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幼兒分組統計商品並記錄,指導。
(2)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你們是用什麼辦法記下來的?"小結:你們用了數字、圖畫、表格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種商品最多,哪種商品最少?
2、嘗試用計數條進行二次統計,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請你們用記錄板和計數條再來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種東西最多?哪種東西最少?"。
(2)指導幼兒使用計數條再次統計。
(3)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貨架上有幾種商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結:用計數條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貨架上有幾種商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還會知道的計數條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導幼兒根據統計結果確定進貨商品。
"一起說說看,需要進哪種貨?"小結:你們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讓我知道了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還能很快知道哪種商品最多,哪種最少。
3、觀看課件,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在我們生活當中,很多時候還會用到統計,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更複雜的問題。一起來看一看,還有什麼時候會用到統計。"分別觀看幼兒身高、營養搭配、全年平均氣溫、奧運會獎牌榜統計圖表,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