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們在溝通中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卻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導致說的越多,彼此的距離卻拉的越遠,徒增矛盾。
有句話講:「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會開口說話,是天性,會閉嘴,是本事。當一個人懂得適時沉默,才是成熟的開始。
張愛玲曾有一個好友炎櫻,本來二人感情要好,但炎櫻有一點不好,她總在張愛玲落魄時,炫耀自己的好。
比如,張愛玲去美國後,經濟困難,炎櫻卻時常誇耀自己如何賺錢。
張愛玲孀居多年,炎櫻卻大談自己與丈夫的甜蜜恩愛。
直到張愛玲再也無法忍受,索性與她絕交。
很多時候,安慰朋友的最好方法往往不是談天說地,而是適時地沉默,耐心的傾聽,如果對方也不想說話,那就一起保持安靜,這樣對方會感到更舒服,心情也能更快恢復過來。
正如顧城的一句詩: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沉默,有時比開口更能直達人心。
- 情感問答
- 答案列表
適時沉默,是一種成熟[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