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叉樣畸形又叫colles骨折,是涉及橈骨遠端骨折塊向背側移位,側面觀見患部呈餐叉樣外觀,故稱「餐叉樣畸形」,而正面觀呈槍刺狀畸形。
橈骨遠端是上肢最常骨折的部位,最常見的機制是跌倒時伸手撐地。很小的力量即可造成骨質疏鬆的橈骨出現遠端骨折。對於無移位的關節外骨折(frykmanⅠ/Ⅱ型),此類骨折相對穩定,可以使用塑型良好的夾板固定,一般不使用管型石膏固定。在傷後3~5日時複診,觀察腫脹情況。而後每兩周至醫院複查,直至骨折後6周。
對於移位型骨折(frykman Ⅰ~Ⅷ型),伴有神經血管損傷的移位性骨折需要立即閉合復位。然後採用夾板固定2周後將夾板更換為短臂石膏。再使用石膏固定腕關節3~4周,總需要固定6~8周,直至影像學檢查示骨折癒合,且骨折部位無壓痛。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餐叉樣畸形是什麼骨折[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