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9年,漢武帝頒布罪己詔,宣布改變擴張性的邊防政策,檢討了自己的過失。晚年的漢武帝終於放棄了開疆拓土,西漢王朝由此開始進入又一輪的休養生息。
其實,這份罪己詔的全稱應該叫輪台罪己詔,輪台曾是西域的一個國家,有大臣提議在這裡設立軍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漢武帝意味到經過這麼多年的征戰,國力已經嚴重透支,應該讓百姓歇息一下了。
漢朝很早便在西域設立了軍屯,由邊防軍自行耕種,不再需要從中原千里迢迢運糧到西域,大大減輕了朝廷的負擔。這些軍屯的規模不一,從幾百到幾千,漢軍將士原本就是農民,且戰且耕毫無壓力。
從此以後,屯田戍邊便成為中國鞏固邊疆最有效的手段,地廣人稀、遠離中原的西域尤其適合屯田,因而一直沿用到清朝。阿古柏之亂時,堅持在新疆抗敵的民團,如徐學功等人大部分都是負責屯田的邊防軍及後人。
左宗棠平定阿古柏之亂收復新疆後,他帶來的3萬多湖湘子弟大都留在了新疆,成為新一代的屯墾軍人。在國勢衰微、群狼環伺的清末,新疆能始終不被外敵侵占,屯墾軍人起到很大的作用。
1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懷抱。與漢朝時的西域相比,兩千後的新疆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地廣人稀沙漠戈壁占據了大部分土地,各族人民生活在河流兩岸和綠洲地區,農業和工業水平非常低下。
新疆與內地的聯繫僅有幾條公路,難以支撐數十萬軍隊的補給,如果向新疆人民徵收糧食,必然會加劇當地的貧困。最好的辦法只能是向祖先們學習,讓軍隊就地屯田,自行解決供給問題。
於是,從1952年開始,中央下令將第22兵團、第2、5、6軍轉為農業建設部隊,並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高峰時,兵團下轄12個農業建設師和1個工程建設師,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
除了新疆外,內蒙古、黑龍江、雲南、廣西等邊疆省份先後設立生產建設兵團,一些內地省份如江蘇、安徽也有,總兵力達到12個兵團、670萬人。
這些生產建設兵團向中國最後、最艱苦的荒地進軍,北大荒就是被他們征服的,當年是白茫茫的灘涂和沼澤,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最優質商品糧的生產基地。我國14億人口仍然能夠實現糧食自給,生產建設兵團功不可沒。
70年代後,包括新疆在內的各生產建設兵團陸續取消。1981年新疆建設兵團得以恢復,並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走向現代農業。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往往首先在兵團試用,成熟後再向全疆推廣,新疆的優質棉花也是由兵團試種成功,然後才成為新疆的拳頭產品。
除了農業外,兵團大力發展基建、紡織等現代工業,到1998年,兵團的工業產值占全新疆的將近20%。兵團職工的人均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都在新疆排名靠前。
目前,兵團已開闢9.3多公頃耕地、12萬公頃人造林,建有105座水庫和5萬多公里水渠。總人口達到200多萬,擁有自己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如果你留意一下家中的電視節目,會發現有一個兵團衛視,這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辦的電視頻道。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行政級別上直屬於中央,經過數十年創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小型社會,工、農、商、教育、媒體、交通建設皆有所長,具有很強的獨立運營能力,是穩定新疆經濟和治安的重要力量。
雖然名為生產建設兵團,但戍邊才是他們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從漢朝開始,屯墾將士便是保衛邊疆、抵抗侵略的主要軍事力量,兩千年來沒有改變過。
漢軍在西域的屯墾規模不算大,往往只有幾百人,但憑著精良的武器、出色的的軍事技能,經常能打敗優勢敵人的進攻。可以說,只要有漢軍屯墾部隊在,西域諸國便不敢輕易反叛。
老一輩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原本就是解放軍,拿槍能打仗、拿起鋤頭能種地,兵民一體。現在的兵團職工有很多都是他們的後代,也有新吸收的地方青年和志願大學生。
除了每年向駐疆部隊提供優質兵源外,兵團本身就是一支預備役力量,擁有完整的動員和訓練體系,隨時可以執行反暴平叛和邊防保衛任務,他們是駐疆部隊最有力的補充,是中國邊塞一道難以攻破的鋼鐵屏障。
中國人民的保障之一,新疆建設兵團。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漢武帝為何要頒布罪己詔[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