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量研究表明,相似吸引是人際間交往時的一個強有力的法則。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心理學家馬修·蒙托亞(r.matthew montoya)曾對三百多項相關的實驗和調查進行過分析,結果表明人際吸引與相似性之間的關聯非常顯著。
而且這種關聯不僅體現在實際的相似性,還體現在感知到的相似性。也就是說,在社交中,不僅客觀上的相似程度會讓人與人之間產生吸引力,主觀上感覺到相似的話,人際吸引力也會增強。由此,兩個人即便只有短暫的交往,甚至沒有任何交往,但只要感覺到彼此是有相似之處的,也有可能產生吸引。
然而,相似為什麼會吸引呢?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對這背後的機制並未達成共識。最近,波士頓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實驗嘗試探索相似吸引效應背後的機制。而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自我本質主義推理的心理規律可能導致了人們容易被相似的人吸引。
本質契合的想像
本質主義的推理方式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人們除了用「本性難移」來預判一個人的發展趨勢外,還習慣通過追溯「本質」的好壞去進行道德判斷,以綜合評估人們的行為和動機。在把周遭一切進行本質化的過程中,人們會試圖找出一個事物內在無法改變的特點來定義它,同時,撥開附著其上的假象來認清一個事物的本質。
例如,狼和狗雖然長得很像,但狼就是狼,狗就是狗,有本質的區別。一群人的行為表現或許千差萬別,難以捉摸,但透過他們的職業、社群、地域等社會屬性,本質主義的推理方式會使人們自然地推測出他們所共有的一些本質屬性。而在對自我進行本質化的過程中,人們同樣會不自覺地追問內心深處真實的自我具有怎樣的秉性,在開展各類社交活動,面對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時,自我的這種本質主義推理就成了人們一個重要的參照。
通過兩千多人參與的四組實驗,研究人員認為,人們之所以會被相似的人吸引,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過程。首先,人們基於自我本質主義的信念洞察出自己的一些本質的特點,然後參考這些將有共同屬性的人界定為跟自己很相似的人。其次,運用本質主義的推理方式將他們的其他本質特點投射到相似者身上,通過推測形成對相似者的整體印象,從而強化自己對世界的認識。相關研究2023年4月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為揭示人際交往規律提供了新的解釋。
在第一組實驗中,近千名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一些有爭議的社會議題情境中,了解他們對死刑、安樂死、持槍等議題的看法。隨後,研究人員還通過閱讀材料向參與者介紹一個名為傑米的虛擬人物。對一些人來說,傑米在社會議題上有著和他們相似的觀點,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傑米跟自己的看法差異很大。
研究人員隨後測量了人們的自我本質主義信念,以及傑米對於他們的吸引力等指標。結果不出所料,參與者越是認可自我本質主義,相信自我內在有一些恆定不變的特質,就越容易被有著相似觀點的傑米所吸引。
在隨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繼續驗證了這其中的一些關鍵節點,發現即便相似點很小,也足以產生吸引力,但如果斬斷本質主義觀念與更廣泛相似性之間的關聯,讓人們相信觀點的相似無關於本質的契合,相似吸引的效應就減弱了。
複雜的吸引力
在經由相似性產生吸引力的推理中,對標個人的本質特點去推測共同點的過程極為關鍵。人們通常會從自己發現的雙方的一些相似點出發,在腦海中想像彼此有更多共同的東西,從而從對方身上感受到更強的吸引力。但當研究人員告知參與者這種認知方式不準確,無法形成對別人的可靠認識時,相似吸引的效應也減弱了。這些對照實驗進一步表明,與自我本質主義推理相關的一些思維過程可能與相似吸引效應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
相似產生吸引力現象的發現由來已久,但此前,心理學家主要是從動機和認知等層面去解釋這種現象。比如,一種觀點認為,有人跟自己想法相似,這實際上驗證了自己的想法,滿足了人們對一致世界觀的追求,而這顯然會產生積極的情緒和吸引力。還有觀點認為,共同的特點和觀點意味著更多的支持,對於某個社會目標而言,這些都是積極的信息。而最新研究的發現則意味著,自我本質主義的推理這種不自覺的認知模式或許才是相似吸引背後的一個主要機制。
人類的社交關係網錯綜複雜,有的人備受關注,對許多人具有吸引力,而大部分人所產生的吸引力都較為有限。心理學家馬修·蒙托亞曾提出一個理解人際吸引力的二維模型,重點在於評估一個人的能力和意願。如果一個人既有能力推動另一個人的需求和目標,又有潛在的意願這樣做,那麼前者對於後者的人際吸引力就很強。而這些吸引力通常會通過一些行為表現出來。
2018年,有研究人員就通過調查分析總結出一些與吸引力有關的行為,比如眼神交流、微笑、模仿等,這些由人際吸引力所引發的行為同樣有助於信任的構建。而相比眼神交流、微笑、模仿這些間接的行為,身體上的接觸、交談等更直接的行為與感知到的吸引力之間的關係更強。
不過,一旦預估到威脅,覺得被拒絕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情感上感覺到吸引力,人們在行為上也會受到影響。相關研究發表在《心理學公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為具體地理解吸引力提供了一些參照。相對這些外在的表現,最新研究聚焦吸引力的來源,為從機制上理解相似吸引力現象提供了解釋。需要指出的是,最新研究也有一些明顯的局限,可能會影響對相關現象的理解。
一方面,研究中所測量的吸引力都屬於第一印象,在偶遇、相親或者是社交軟體上與陌生人交流時,第一印象雖然也很關鍵,但日常生活的後續交往中,其實還有大量不同的社交場景,吸引力的產生可能並不只靠第一印象。再者,研究當中心理實驗參與者的社會文化背景缺乏足夠的代表性,自我本質主義的想法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差異可能會影響相關的結論。這些都有待未來更多研究去確認。
理解他人並不容易
在現代社會,接觸陌生人是生活的常態。在一些交往中,三言兩語的交談便能獲得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的感覺。根據最新研究的解釋,這種找到同類的溫馨體驗很可能基於自我本質主義信念,以及相關的推理過程。對整個社會而言,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人們認清現代社會一些關乎人性的不良現象。
比如,僅憑少量的觀察就推測乃至斷言他人的本質,只通過部分觀點的異同就將周圍的人劃分出不同的陣營,黨同伐異,製造出群體對立。在這些情況下,不論是相似所產生的吸引,還是不相似所產生的距離,都影響著人們獲取真實的情況,不利於做出準確的判斷。
在研究人員看來,相比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是一個異常困難的事情,而新的研究發現則意味著人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感覺通過推測等方式去認識其他人,而這種推理方式顯然是有一定問題的。雖然相似吸引效應能讓人們在其他相似者身上看到自己,更好地認識自己,並且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但這種憑藉初步印象給人貼標籤的思維方式也很容易將一些人排斥在外。
在公共生活中,這可能導致人們因為興趣愛好等不太緊要的差異去跟不相似的人對抗,而在商業決策時,過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決策方式也會讓效益變低。以自我為參照,去判斷誰跟自己更像,誰跟自己不像,這個吸引力生成的模式看似簡單,但可能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方式。儘管如此,靠相似所產生的吸引力來引導人際關係,這在浪漫關係的發展中似乎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法則。
2017年,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吳又又(youyou wu)等人就曾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中指出,伴侶之間和朋友之間不僅在地域、年齡、教育水平、觀念以及智商等方面會更相似,人格方面也會更相似。不過吳又又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尚不確定人們是因為相似而在一起,還是因為在一起才變得相似,靠相似吸引在一起是否更有利於關係的發展也缺乏足夠的證據。
理性看待吸引效應
不過,即便如此,浪漫關係研究中發現的其他一些現象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佐證著相似吸引效應的影響力。比如常見的把朋友關係發展成戀人的現象。維多利亞大學心理學家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曾經或者現在有和朋友發展成戀人的經歷。在朋友階段,他們不僅有很多時間在一起相互了解和交流,而且有很多相似點。
此外,基於德國社會的心理研究還發現,人們甚至在分手之後還會傾向於再找一個與前任有相似人格特質的人戀愛。相關研究2019年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參與這項研究的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系科學家約賓·帕克(yoobin park)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重複地找某類相似的人作為戀愛對象,既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在於人們對相似的人已經有了比較熟悉的相處策略,可以比較好地利用自己既往的社交經驗來應對未來的挑戰。但不好的地方在於,一旦遇到類似過不去的坎,關係的結局可能也是相似的。
這些可能與相似吸引效應有關的現象提醒人們應理性看待因為部分特點相似而產生的吸引力。從年齡、身高到收入、工作,不少人習慣用量化對比的方式作為找對象乃至婚姻伴侶的參照,以求找到物質化條件上極為相似的人。然而,關於伴侶關係的大型研究表明,伴侶的個人特點等指標在預測伴侶關係質量方面的效果普遍較差,不論是高學歷還是高收入,都不意味著未來一定就能有一段高質量的伴侶關係。
最具預測力的指標正是關係本身,是長期相處過程中伴侶對彼此的動態感受,比如信任度、互相欣賞的程度、感知到的對方的承諾,等等。結合最新研究的發現,這些動態的關係情況都不是靠一見鍾情式的相似吸引獲得的,而是有賴於雙方長期相處中對關係的持續維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似吸引效應並非只體現在浪漫關係、熟人關係乃至現實關係中,作為一種較普遍的心理現象,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之間,甚至僅僅通過虛擬方式互動的人之間,同樣可能因為相似性而產生吸引力。對於這些較陌生的人之間所產生的關係,以及相應的風險,同樣值得人們關注。
南方周末記者 王江濤。
責編 朱力遠
- 趣聞問答
- 答案列表
相似的人為什麼會產生吸引力[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