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洪澇災害?
• 洪澇災害分為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由於強降雨、冰雪融化、冰滾、堤壩潰決、風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漲而泛濫以及山洪暴發所造成的災害稱為洪水災害。
• 由於大雨、暴雨或長期降雨量過於集中而產生大量的積水和徑流,排水不及時,致使土地、房屋等漬水、受淹的現象稱為雨澇災害。
二、應對洪澇災害該怎麼做?
進入汛期,實時關注氣象部門的暴雨預報,了解預警信息。暴雨來臨前,低洼地區房屋門口應放置擋水板或堆砌土坎。及時清理室外排水管道設施,保持排水暢通並充分做好物資方面的準備,必要時,要主動轉移到安全地帶。
三、大雨、洪澇時外出要注意什麼?
• 關注天氣預報,注意路邊安全警示標誌。如可能有災害性天氣應儘量避免外出。
• 避開低洼處,避免進入地下通道、地下商場等內澇的高發處,以免積水被困。
• 不要在積水路段涉水行走,要避開漩渦,因為有掉進窨井蓋、排水口和低洼坑的風險。
• 務必遠離廣告燈箱、變壓器、電線桿、路燈、電線斷頭下垂等設備,以免觸電。
四、城市洪澇災害避險自救方法
• 居住在低洼地區,應當保證排水系統暢通並使用沙袋等防汛物資築起門檻,防止積水進入。
• 如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與氣源。如屋內積水加深,要及時轉移。
• 如果水勢較大但增長不快,可以有組織地向高地如山坡等處轉移。
• 如果洪水來勢迅猛,應立刻爬上高處,如屋頂、大樹等處等待救援。
• 如不幸被洪水沖走,要儘可能抓住固定物或能漂在水上的東西,擇機逃生。
五、洪澇過後注意事項
洪水常會裹挾糞便、生活垃圾等髒東西,造成衛生方面的問題。
我們應當注意下面這些事:
• 如非必要,儘可能不要蹚水,如果涉水,最好穿雨鞋。
• 如果光腳蹚水,條件允許應及時用潔凈清水洗腳擦乾,以免感染洪水中的病原體。
• 洪水有可能導致自來水供應系統受到污染,洪澇期間可暫時停用自來水並關注自來水相關單位通知。洪水浸泡較長時間有可能影響房屋的穩定,洪水過後應及時排水並關注建築物有無開裂、歪斜等異狀,尤其是磚混結構的高齡房屋。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應對洪澇災害怎麼做[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