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歸根,是炎黃子孫的傳統,就算經過時空的陰隔,政治因素的分歧,還是能夠打破任何對立的意識藩籬,這也是「蔣介石靈柩回家」這一話題引起海峽兩岸人民共同關注的原因。也正因為同一血緣、同一文化以及大陸呈現出了巨大的商業機會,更多台灣商人融入了大陸的經濟生活,潛移默化地消弭著兩岸的分歧和對立。這種自下而上的愈演愈烈的交融,讓我們看到了兩岸人民的民意,看到了兩岸關係的前景。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是十六大台灣團代表、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省台胞聯誼會會長陳昭典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的一番深情感慨。
陳昭典說,浙江人民對台灣同胞非常熱情,包括蔣介石老家奉化的老百勝對蔣也很寬容,如果蔣家願意讓蔣的靈柩回鄉安葬,而且按一定的程序來辦,應該沒有問題。但他同時指出,蔣介石一直希望能把自己葬在中山陵,與孫中山先生葬在一起,這恐怕不能實現。
畢竟同根同源,「蔣介石靈柩回家」這一話題一時間引起全球華人的關注。
淒涼離鄉。
1919年4月25日,迫於戰事緊急,蔣介石離開溪口,從此他再也沒有踏上故鄉的土地一步。
此前,宣稱「下野」的蔣介石在故鄉「超長時間」地隱居了3個月零4天,並且在溪口與全家過了一個大年夜,是其自1913年離鄉以來36年中的第一次。
離別時,「雖未流淚,但悲痛之情,難以言宣。」蔣經國在日記中寫道,「溪口為祖宗廬墓所在,今一旦拋別,其沉痛之心情,更非筆墨所能形容於萬一,誰為為之,孰令至之一?一息尚存,誓必重回故土。」。
蔣家父子一行乘車換轎到溪口40公里外的海邊,再坐竹排上汽艇,由汽艇軍艦。甲長戴揚士記得自己撐的竹排還未回到岸邊,就聽到太康艦上士兵歡迎蔣介石的口號聲。蔣介石給撐排的40位甲長每人賞了一塊銀元。太康艦載蔣家父子抵上海赴台北,其後是中美號座機送他們在福州、廣州、重慶、成都之間節節奔走,在他們背後是紅旗滾滾。
同年12月10日午後2時,中美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目標台灣。「俯視眼底大陸河山,心中槍然」。當天下午6時30分,蔣介石一行抵達台北。在大陸統治了22年的蔣介石,自此退縮到台灣安了26年。
蔣介石在溪口時曾經反省道:「為政二十年對於社會改造與民眾福利著手太少,而黨政軍事教育,更未注意三民主義之實行,今後對於一切教育,皆應以民生為基礎。亡羊補牢未為晚也。」(1949年2月1日日記)「直到撤離大陸以前,蔣介石的生活一直動盪不安,在台灣過著背井離鄉的生活,但相對來說,生活要平和穩定得多。」美國著名政治傳記作家布賴思·克羅澤在他的《蔣介石傳》里寫道。
蔣介石複雜的思鄉情結。
雖然偏安一隅,局勢岌岌可危,但是蔣介石的「人在台灣,心在大陸」的意識相當明顯。他在統治台灣的政策上,一切建設,幾乎以「反攻大陸」的理念鋪路,他不容異已反對,就算是麾下的幕傣愛將,一旦提出「反共無望倫」的看法,也一律重刑嚴懲,這種行為一直為世人所唾棄。
但在另一方面。蔣介石要求儘量在台灣保持中國的傳統文化,這一點仍需客觀承認。
在百年大業的教育問題上,蔣介石不斷地灌輸「台灣民眾恨大陸」的理念,在學生對自己家鄉尚是一知半解時,就要求他們對大陸省份地形倒背如流;在國文課本上,則提供蔣母教誨自己的文章供學生背育。他甚至壓抑台灣當地通行的閩南語,成功地推行了兩岸民眾都能溝通的「國語」,這使得兩岸雖有半個世紀的隔絕,但是卻讓台灣民眾對大陸沒有想像中的陌生,讓兩岸民眾間仍然存在一股共同的文化血脈。
另外,他的思鄉情結含蓄地寄托在所居官邸及行館上,要求有類似故鄉浙江奉化的景致。
以「大溪慈胡」為例,此地原名碑尾,位於桃園縣大溪鎮與復興鄉交界處。蔣介石 初來此地,認為大溪的秀麗山巒,宛如奉化家鄉的山水之美,因此特別喜愛這裡。同時,為了感念母親王太夫人的慈愛,故將碑尾的地名改成了「慈湖」,在此建立「總統」行館,常常駐足於此。而這裡,也變為日後安置蔣介石父子遺體之處。
除了「大溪慈湖」外,「涵碧樓」也是蔣介石生前常往的行館。「涵碧樓」位於台灣中部,是國際馳名的觀光景點。日月潭名勝之一「慈思塔」,為日月潭最高點,采中國寶塔建築,共分9層,塔頂二層為蔣母王太夫人的紀念室,也是為感念母思而設的,可見蔣介石對於無法回鄉探視先妣,感到萬分愧疚。
此外,他還仿北京故宮外觀建圓山飯店,飯店內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圓山在當時還是世界十大著名飯店之一,飯店的建立除了想招待當時來台的貴賓外,坊間亦傳說他是懷念當時在中國掌權時,得意風光的年代。
海峽「密使」。
儘管表面上音訊隔絕,但海峽兩岸一直有來自雙方高層的暗中交流,其中的中介被傳媒稱為「密使。」他們在海峽兩岸壁壘森嚴時期,起著不小覷的作用。
1950年5月下旬,高雄市「凱歌歸」飯店的老闆李次白乘船抵滬,成了1949年之後國共間的每一位「密使」,因為他的妹夫是陳毅的胞兄陳熙。策劃者是他的兩位黃埔六期同學和一位蔣經國的親信。據說,蔣經國認為李是陳毅的至親,「可以深談」,最低限度,希望不要進攻台灣。蔣經國以為希望不大,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給李的意見也是:目前談國共合作為時尚時。
1957年4月,住香港的國民黨「立法委員」宋宜山坐火車入京。宋是宋希濂的兄弟,也是銜蔣介石之命來試探中共的合作意圖。一年前,章士釗受託向台灣方面轉送了一封來自北京的密函。函中呼籲兩黨合作和統一,還說:「奉化之墓廬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兩周之後,宋返回香港寫了一份1..5萬字的報告。據說,蔣介石惱恨該報告對新中國的「激動」,囑宋不必返台。1973年,宋宜山因為參加了在香港逝世的章士釗的追悼會,被台灣撤消「立法委員」職務。
1973年5月中旬,一架的專機飛抵,92歲的章士釗坐在輪椅上被抬下飛機。香港的傳媒紛紛猜測,章是帶著國共和談使命的。老人家的確是受毛澤東、周恩來之託而來,抵港第二天就開始約見舊人。可惜不假年,一個半月後,章干釗在港去世。
1975年春節期間,香港的報紙發表陳立夫的文章。陳立夫在文中歡迎毛澤東、周恩來來訪台,與蔣介石重開談判,造福人民;籲請毛澤東「以大事小」、「不計前嫌」、開創第三次國共合作局面。據說,旅美多年剛剛返台的陳立夫是受命於風燭殘年的蔣介石。兩個月後,89歲的蔣介石去世。
反統戰不妥協的蔣經國,在1981年就暗許自己的親信沈誠赴大陸一行。台灣的著作披露說,沈誠在1986年至1987年里頻頻穿梭於兩岸。1987年3月,大陸政協邀請沈誠赴北京晤談。沈密諫蔣經國力主突破「三不」,蔣經國的回答是:對民間接觸,台北方面的政策是新「三不」,就是不鼓勵、不支持、不壓制。
北方方面的建議是:兩黨中央層次對等談判,並且致函蔣經國,請他派代表到北京談判。蔣經國的意見是不能操之過急,在雙方取得一定協議前儘量不赴會。需要在政府部門成立協調機構來運作。
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宣布廢除長達38年的「戒嚴令」。
「移靈奉安委員會」。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崩俎」。
菲律賓一家報紙說:蔣介石「夢想返回大陸仍舊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蔣介石在台灣搞土改搞「黨改」,就是光復大陸的夢想不改。現在,他守著的還是「一個中國」。
蔣介石的遺體經防腐處理後,其靈柩一直停放在「慈湖」別墅。「慈湖」在台北市南60公里處,蔣在這裡信照溪口的建築樣式建了幾排平房,生前經常來此小住,並且批示自己身後暫厝於此。所謂暫厝就是暫時放置,並非安葬,要「待來日光復大陸,再奉安於」。將介石在南京時,曾經選定中山陵和明孝陵(朱元璋墓)之間的一塊地為墓地,並且建了一座「正氣亭」以為標記。
1996年7月8日,蔣緯在國民黨中央直屬第六組會議上,提出蔣介石、蔣經國靈柩移大陸臨時動議案,提議成立「移靈奉安委員會,」「以安民心,促進和平統一」,造成兩岸間的震撼。
因為蔣家的失勢,台灣仇蔣之風日熾,蔣緯國擔心蔣家父子的陵寢被突擊破壞,而且蔣氏父子拖了幾十年仍無法下葬,因此希望台灣當局能有所安排。
但是,當時台灣省籍情緒的問題,一再地被政客炒作,如果貿然移靈,這會讓許多外省族群對當政的李登群有更多「誤解」,認為本省籍的李登輝是要把「外來政權」的兩蔣趕回大陸,於是移靈一事又被擱置下來。
現階段兩蔣的靈柩,由軍隊保護著,目前擔心的反而不是被壞,而是怕被遺忘。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蔣介石先生的靈柩在哪[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