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劉女士算是國內第一批丁克
家庭了,幾年前當有記者採訪她的時候,她很欣慰地對記者說,不要
孩子,是他們夫妻兩個人這輩子最明智的選擇。
那一年她剛退休,她可以和丈夫兩個人無憂無慮的到處自駕游。相比同齡人,她和丈夫的生活要洒脫很多,沒有孩子的牽絆,夫妻兩個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們的生活少了很多操心的事情,也少了很多花銷。看到身邊同齡人,為了孩子上學結婚的事情操心受累。等孩子有了孩子,還要繼續受累照看孫子。每當看到這種時候,他們都會慶幸自己的選擇。
劉女士說她和丈夫的人生完全是為自己所活的,人生中有彼此的相伴就足夠了。這是早年拍攝的一個紀錄片,然而等5年以後記者再次找到劉女士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劉女士的頭髮已經白了很多,人也蒼老了很多。
原來這5年劉女士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故,丈夫發生意外突然離世,而在兩年前劉女士又檢查出患了癌症。
記者是在醫院的等候室里找到的劉女士,劉女士的癌症還不算是晚期,還能夠治療,目前已經把積蓄花掉大半了。
讓記者感觸最深的就是,整個看病的過程中從挂號看病,甚至之前的住院,出院辦手續交費,都是劉女士自己一個人辦的。走的時候,她自己拿著一個行李箱。而這個行李箱,正好就是當年劉女士常年出去旅行時候,最喜歡的一個行李箱。
面對記者劉女士依然很樂觀,她說其實她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也知道自己會有這麼一天。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會這麼早,她和丈夫早就已經把人生規劃好了,本來一切都按照他們的計劃在按部就班的走著。只是沒想到丈夫突然出了意外,而自己又檢查出得了癌症,這些把整個人生的規劃都打亂了。
她說自己沒有什麼太近的親屬,過一段時間她打算給自己挑一塊墓地,和丈夫合葬在一起。當周女士說這些的時候面色坦然,很顯然她已經早有了思想準備,這種事情可能已經想過很多次了?
記者問她有沒有後悔這一生的選擇的時候,劉女士苦笑說,人生是沒有後悔藥的,她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我身邊的人也有像劉女士這樣的一生沒有要孩子的夫妻,好在他們並沒有像劉女士這樣遭遇到了這麼大的變動。所以生活看的還是挺好的,最起碼在外人看來還是挺好的。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選擇做丁克。可能選擇做丁克的人也同樣無法理解我們。無法理解為什麼養育孩子這麼辛苦這麼累,還有那麼多人偏偏願意去養?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句話可能用在哪一類人身上,都是十分恰當的。最近也看到一些文章,總把那些丁克家庭的晚年描述的很悽慘。並且受到了很多網友的批評,指責,甚至嘲笑。我自己有孩子,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選擇做丁克。但是那是他們個人的人生選擇,旁人不應當過多的指指點點?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過孩子,所以不能夠體會養育孩子的樂趣。沒有擁有過,也就不會有失去的痛苦,所以,其實包括劉女士在內,在我們外人看著很孤單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早已經習以為常了。
其實即便是有兒有女,如果遇到了劉女士的生活中那麼大的變故的話,一樣也會很難過的。
我雖然並不贊同丁克這種理念,但是對於那些選擇丁克生活的人,我們應當尊重別人的生活選擇,而不該去嘲笑。
![丁克族晚年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