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新上建設項目、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實施技術改造及設備購置更新,成為企業發展新的動力和活力的源泉。做好項目管理過程中的投資控制,謀求企業在安全生產、降本增效、信息化管理過程中更大的發展優勢,提升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項目管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投資控制必須運用合理的工程經濟分析方法,優化過程管理成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提供空間。
關鍵詞:企業;工程項目管理;問題;投資控制。
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競爭優勢,需要不斷提高質量、增大規模、降低成本,其中項目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必須的動力,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也要通過有效的項目管理措施,加強綜合協調,突出過程監督,加強項目投資控制。企業的工程項目建設,具有零散性、工藝複雜性、技術性的特點,因此推動在投資過程中的投資控制,需要工程經濟預算和成本管理方法的創新;科學的工程經濟方法,對提高企業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優化應用。
1企業工程管理過程中存的問題。
部分中小生產製造企業對成本管理意識,停留在產品生產成本方面,相對於工程項目的管理相對薄弱。當前多數企業在財務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了成本管理制度,在原材料、能源消耗、生產工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提升。企業的發展需要不斷技術創新和改造,但由於項目管理的專業性和複雜性,部分企業尚未建立起科學的項目管理流程;或者建立了項目管理流程,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素質過硬的技術力量仍然不夠充足,設計標準和設計質量不高;企業 缺乏專業的項目管理人才,項目管理理論基礎與應用能力方面均存在相對弱勢,不能很好的應用科學的方法,滿足不了工程建設和企業發展的需要。
1.1項目管理缺乏系統完善的制度。
在工程項目的建設施工過程中,各種先進的設備、施工材料及生產工藝日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提高了施工質量和效率,但在管理方面沒有作出相應轉變,仍然一味沿用較落後的傳統方法,缺乏系統的管理制度。項目投資控制準確性下降,工程實體質量隱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直接影響了項目建設和成本控制成效。
1.2投資成本控制存在局限性。
在項目的前期研究和設計階段,部分中小企業往往依賴工程建設服務單位進行,在項目審查過程中,不能提出專業性的意見建議,導致在施工過程中項目變更多,造成投資浪費或超預算費用。在施工階段,部分企業重效率、輕質量,以次充好使用劣質材料,或者簡化工程主體結構,使得工程質量穩定性變差;在施工進度控制上,往往追求工期提前完成,忽視了正常的維護周期,在運行過程中埋下隱患;有些企業施工過程中將主要精力放在施工質量控制上,關注施工成本程度低,導致工程造價偏高。企業在投資控制過程中,需要各個部門和項目管理人員的通力協作,各履其責,保持成本控制的整體性和連貫性。在企業各部門之間、與施工、監理單位之間,往往忽視了與其他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導致經濟預算與成本控制工作效率降低,與預期制定的目標相差甚遠,工程項目質量不達標,不得不進行返工重建,因而造成損失。項目在成本控制過程中,必須轉變陳舊落後的管理思想,把握好重點,協調好投資成本、項目質量和進度控制的關係,才能在工程項目中獲得理想的收益。
1.3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
投資控制是項目管理的核心環節,管理人員對於成本控制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要求工程管理人員不僅要熟悉工程基本特點,還要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但在生產企業項目建設人員隊伍中,素質過硬的專業工程人員仍然不夠,多數企業缺乏合格的項目管理人才。部分企業過度關注工程主體環節,忽視了人才隊伍建設,項目管理人員在理論基礎與應用能力方面均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缺乏長期的工作經驗,因此需要企業強化培訓力度,提升專業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
2優化工程項目管理投資控制。
投資控制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這一點毫無疑義,但控制的重點必須突出。在建設項目做出投資決策後,影響項目投資最大的階段是在技術設計、初步設計及施工圖及設計階段。優化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投資控制,摒棄粗放的習慣做法,首先要強化對工程管理的重視程度,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配備適當的專業隊伍。在項目管理的不同階段,從制度流程入手,本著精簡高效、操作性強的原則,對進度、質量、投資等管理環節不斷加以創新,樹立以制度管控項目的管理理念,形成流程性管理的思路,推動項目精細化、規範化。以下主要從項目的決策、設計、施工、項目成果驗收等階段進行分析。
2.1項目決策階段。
深入調查研究,是項目開展的第一步。投資估算是建設工程設計方案選擇和初步設計投資的控制目標。項目的前期試驗和研究,以及企業的投融資策略,要將工程經濟分析方法滲透進去,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這是項目投資控制的前提。如果忽視項目經濟分析的重要性,就會使研究效果有所偏離,在項目投資過程中產生盲目性和主觀隨意性,與企業戰略目標相悖論。這樣必然導致建設效果難以保證,成為後期工程建設投資預算失控的直接原因。
2.2設計階段。
設計工作是工程投資控制的關鍵環節。設計概算是進行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控制目標,項目在設計階段要體現集思廣益的思維,充分發揮相關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參與積極性。在工程建設當中,設計是基礎,對於投資控制來講,是處理技術和經濟方面問題的最佳時期,具有決定意義,而在這一時期,企業對於設計往往停留在技術層面,對於投資控制沒有應有的重視。企業的技術改造等建設項目,設計費通常占整個項目投資的3%左右,但其所產生的影響會達到70%以上。在設計階段進行投資控制,體現了事前控制思想。在設計階段中進行投資控制,要嚴防關注的側重點出現偏差,過於重視和關注流程是否合理,而忽視了細化施工圖設計審查。如果在設計階段沒有進行合理控制,一直到施工階段才實施投資控制,那麼實施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失去了控制的意義。在項目施工之前進行設計修正和變更,項目沒有開始實施,無論進行什麼樣的改動都是最容易的,不需要遭受過大的損失。根據價值工程理論,價值工程涉及價值、功能和生命同期成本三個基本要素,在設計階段進行投資控制,充分考慮三者之間的關係,會讓設計人員在一開始就充分認識到並考慮技術和成本問題,促使工程設計效果符合項目管理目標?
2.3施工階段。
選擇一支有競爭實力的施工隊伍,不僅是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的保障,也是工程能否順利進行和有效投資控制的關鍵。施工圖預算或建安工程承包合同價是施工階段投資控制的目標,企業有必要對項目的全過程進行充分測算和分析,在施工前完成工程量清單和單項投資預算的修訂和完善。工程量清單計價已成為招標中的主要計價方式,合理控制圖紙內外施工項目,嚴格按照招標工程量清單及單價核算工程量,據此編制投資計劃,可以有效杜絕概算外費用,實現資金的動態管控。在網絡時代,通過比價採購、邀請招標等技術手段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和承包商,更容易得到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工程承包合同簽訂時,必要的技術要求、項目範圍、工程核算方式必須有著明確體現,並在概算定額的基礎上,根據預算確定合同價格。工程合同價格的控制目標應有科學的依據,如果目標值與人工單價、材料預算、設備價格及各項有關費用和各種取費標準不相適應,那目標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控制也是徒勞的。其次,選定一個根據招標工程量清單編制的施工方案,併合理地利用人力、財力、物力資源並且使造價最低,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材料和備件是構成工程投資的基礎要素,在中小企業建設項目中,其總造價占比可達到60%以上,直接影響著投資成本,因此保證合理的材料供應可以極大提升項目成本管理效果。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材料、備件管理疏漏仍然是必須攻克的問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相對嚴重的浪費現象,由於沒有落實相應的制度流程及科學的管理理念,特別是由於計算方法的疏漏,材料使用計劃不清晰;有時材料管理人員只對材料領取簡單記錄,也難以保障施工過程中材料的精準使用,很容易造成無意義損耗或備件資金占用成本升高。項目投資主要發生在施工階段,這一階段需投入大量的資源,是建設費用消耗最多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重點主要是避免浪費,精細施工,挖掘潛力,節費降耗。在施工階段需要精心組織施工方案,實施精細化管理,輔助考核激勵措施,協調推進各個環節,可以充分發揮技術、施工、經濟管理人員的積極作用。
2.4項目效果評價。
投資管理涉及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尤其在以技術改造為項目建設背景的中小生產企業,全過程管理已成共識。項目完工後的工作不僅僅是項目驗收,更需要總結經驗,對項目成果進行效果評價,使項目建設和技術改造工作循序漸進的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項目投資控制管理的核心主要就是對建設過程中產生的人力、物力等各項資源進行有效的監督控制,並及時糾正已經發生或者存在發生機率的偏差,實現項目建設的pdca循環。項目效果評價把技術與經濟有效結合,力求在技術條件下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的基礎上技術先進,以達到優化經濟效益的最終目標。
3結語。
中小生產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相對缺乏經濟觀念,或概預算人員對工程進展中的各種關係和問題了解比較少,很容易使得工程建設投資過程中出現偏差。針對這一問題,企業要積極培養或引進復合型專業人才,加強團隊建設,在實踐過程中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技術人才隊伍,以保證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得到有效提升。財務管理是經濟管理的基礎,經濟管理是財務管理的前提。企業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把握好工程進度、質量、安全等管理環節,也應當充分認識到工程投資過程中經濟的重要性,把握好項目投資控制與財務成本管理的關係。建設項目要符合財務管理的要求,及時進行竣工決算和資產轉資,充分體現資金的時間價值,同時為企業改進資源的配置效率和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綜合效益提供堅實的保障。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軍事理論期末論文3000字[朗讀]
【摘要】。
本文分析關於現在大學生在職業規劃方面的誤區,探討關於大學生出現規劃誤區的因素及避免出現規劃誤區的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職業規劃;誤區的因素;對策。
1、現在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誤區。
1.1將職業生涯規劃給忽視掉。
據相關數據的調查顯示,許多在校大學生嚴重缺乏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自然而然可以真正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生也是為數不多的。還有的相關網絡問卷的調查發現,在問及是否對自身制定過職業規劃時,很多同學都是回答沒有規劃,回答有規劃的學生是很少的,只有20%左右。
1.2錯把職業生涯的規劃等同於職業的選擇。
所謂的職業生涯規劃實際上是一個周而復始的比較連續的過程,其中包括要準確的定向、自身自我的評估、職業選擇、制定相關的行動方向、行動計劃等幾個步驟。而職業的選擇,意義上指的是對於一份工作的選擇而已,但是在職業選擇的過程中是根據個人的愛好、能力等主要因素綜合評價之後選擇出適合自己並且可以勝任的工作的過程。那麼我們不難看出,職業的選擇只是職業規劃中的一個環節而已,實際上不是等同的意義。
1.3在職業生涯規劃急功近利。
由於現在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導致當下大學生在畢業後的就業競爭非常激烈,直接的給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帶來壓力。目前普遍有很多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都著急考研,進而導致在放假或是在高校的時間內都是在不斷的進行學習,並沒有將求職方面的事情作為主要的考慮範圍,社會活動也很少去參加。很多的大學生都存在盲目去考證或是參加一些培訓等活動,卻是並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來制定計劃,還有的同學甚至還出現見異思遷者,看到目前社會中有哪些的職業收入高就會很想從事收入高的職業,而在過一段時間之後看到別的行業收入高,又會去想去從事另一收入高的職業,直接將自身的職業規劃拋到了腦後。
1.4錯把擇業當成自身的專業。
在大學生在面臨擇業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在擇業時拘泥於所學的一些專業,其實從專業性的角度上來講,在就業的時候選擇和自己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自然是會對以後的工作是有所幫助的,但是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現象是很多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的時候選擇的都不是按照自身的意願和選擇來確定的,換句話說,現在大學生在校四年期間所學專業都有可能不是適合自身的專業,因此,如果說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第一個專業上的選擇是錯誤的,就沒必要在堅持第二個選擇了,否則的話只會是錯上加錯。
2、導致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誤區原因。
2.1社會因素。
現在隨著我國高校的精英教育轉變成現在的大眾教育,由原來的就業分配製度改變成現在的自主擇業,由於高校的擴招導致學生人數倍增,自然在這樣的條件下學校對學生在指導方面不能做到細緻入微。另外,我國的高校和社會對於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意義上就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導致實行落實的不夠到位,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高校的學生對於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普遍存在誤區和欠缺,然後只是單一的只強調一些經濟收入。現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樣的經濟因素在大學生職業生涯中是占有重要的位置的,而且還有現在很多人在評價大學生的實際就業情況時,還是會以經濟狀況為主來決定地位的高低。以上這些的種種因素都是導致大學生比較容易急功近利的主要因素。
2.2自身方面的因素。
首先大學生自身的思想價值觀念也在不斷的改變,由原來的社會中心轉向為了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享受,嚴重的缺乏自我奉獻的精神。然後很多的大學生對自身的重視度嚴重缺乏,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沒有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和職業規划上,而是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上網吧和玩遊戲和談戀愛上面,還有的學生沒有重視自身的職業規劃,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考研和各種活動中,其次是還有的學生是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了,沒有社會經驗,就導致缺乏寬廣的眼界。最後還有的學生是對自身認識程度不夠,不了解自身的愛好、優勢、缺點、,甚至有的學生自認為自身條件很好,做任何事情都能夠輕而易舉,認為工作能力很強,還有的學生嚴重缺乏自信心和自我競爭的意識。
3、大學生避免職業生涯規劃誤區的對策。
將大學四年制定行動計劃,選擇需要採取的方式和途徑。
如一年級初探期:要初步了解職業,特別是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或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增加接觸社會的機會。具體活動可包括多和師哥師姐們進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畢業生,詢問就業情況等,由於此階段學習任務不重,可多參加學校活動,增加交流技巧,學習計算機知識,爭取通過計算機和網絡輔助自己學習。還須考慮是否要獲得雙學位、考研等。
二年級為定向期:應考慮清楚未來是否深造或就業,了解相關的應有活動,並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為主,通過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並要具有堅持性,最好能在課餘時間長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增強英語口語能力,增強計算機應用能力,通過英語和計算機的相關證書考試,並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三年級為強化期:因為臨近畢業,所以目標應鎖定在提高求職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並確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寫專業學術文章時,可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鍛鍊自己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參加和專業有關的暑期工作,和同學交流求職工作心得體會,學習寫簡歷、求職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並積極嘗試,加入校友網絡,多和已經畢業的校友、師哥師姐聯繫了解往年的求職情況;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可多接觸留學顧問,參與留學系列活動,準備toefl、gre、注意留學考試資訊,向相關教育部門索取簡章參考。
四年級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國的出國,不能再猶豫不決,大部分學生的目標應該鎖定在找工作及成功就業上。這時,可先對前三年的準備做一個總結:首先檢驗自己已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前三年的準備是否已充分;然後,開始畢業後工作的尋找,積極參加招聘活動,在實踐中校驗自己的積累和準備;最後,預習或模擬面試。積極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了解就業指導中心和院系提供的用人公司資料信息、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擬面試等訓練,儘可能地在做出較為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施展演練。
參考文獻。
[1]楊淑欣,鮑德媛.中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比較與借鑑.研究與借鑑。
[2]王保義.中美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比較研究.現代教育科學,2004.36-39。
[3]張海華.從新生開始進行大學生就業輔導.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04,18(58):77-79。
[4]張莉萍,陳憲庚.對高校大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研究.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30):143-144。
[5]李學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山西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19(1):68-70。
[6]閔曉陽.試論大學生職業指導的內容和方法.高教論壇,2006,(2):154-157。
本文分析關於現在大學生在職業規劃方面的誤區,探討關於大學生出現規劃誤區的因素及避免出現規劃誤區的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職業規劃;誤區的因素;對策。
1、現在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誤區。
1.1將職業生涯規劃給忽視掉。
據相關數據的調查顯示,許多在校大學生嚴重缺乏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自然而然可以真正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生也是為數不多的。還有的相關網絡問卷的調查發現,在問及是否對自身制定過職業規劃時,很多同學都是回答沒有規劃,回答有規劃的學生是很少的,只有20%左右。
1.2錯把職業生涯的規劃等同於職業的選擇。
所謂的職業生涯規劃實際上是一個周而復始的比較連續的過程,其中包括要準確的定向、自身自我的評估、職業選擇、制定相關的行動方向、行動計劃等幾個步驟。而職業的選擇,意義上指的是對於一份工作的選擇而已,但是在職業選擇的過程中是根據個人的愛好、能力等主要因素綜合評價之後選擇出適合自己並且可以勝任的工作的過程。那麼我們不難看出,職業的選擇只是職業規劃中的一個環節而已,實際上不是等同的意義。
1.3在職業生涯規劃急功近利。
由於現在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導致當下大學生在畢業後的就業競爭非常激烈,直接的給大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帶來壓力。目前普遍有很多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都著急考研,進而導致在放假或是在高校的時間內都是在不斷的進行學習,並沒有將求職方面的事情作為主要的考慮範圍,社會活動也很少去參加。很多的大學生都存在盲目去考證或是參加一些培訓等活動,卻是並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來制定計劃,還有的同學甚至還出現見異思遷者,看到目前社會中有哪些的職業收入高就會很想從事收入高的職業,而在過一段時間之後看到別的行業收入高,又會去想去從事另一收入高的職業,直接將自身的職業規劃拋到了腦後。
1.4錯把擇業當成自身的專業。
在大學生在面臨擇業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在擇業時拘泥於所學的一些專業,其實從專業性的角度上來講,在就業的時候選擇和自己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自然是會對以後的工作是有所幫助的,但是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現象是很多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的時候選擇的都不是按照自身的意願和選擇來確定的,換句話說,現在大學生在校四年期間所學專業都有可能不是適合自身的專業,因此,如果說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第一個專業上的選擇是錯誤的,就沒必要在堅持第二個選擇了,否則的話只會是錯上加錯。
2、導致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誤區原因。
2.1社會因素。
現在隨著我國高校的精英教育轉變成現在的大眾教育,由原來的就業分配製度改變成現在的自主擇業,由於高校的擴招導致學生人數倍增,自然在這樣的條件下學校對學生在指導方面不能做到細緻入微。另外,我國的高校和社會對於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意義上就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導致實行落實的不夠到位,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高校的學生對於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普遍存在誤區和欠缺,然後只是單一的只強調一些經濟收入。現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樣的經濟因素在大學生職業生涯中是占有重要的位置的,而且還有現在很多人在評價大學生的實際就業情況時,還是會以經濟狀況為主來決定地位的高低。以上這些的種種因素都是導致大學生比較容易急功近利的主要因素。
2.2自身方面的因素。
首先大學生自身的思想價值觀念也在不斷的改變,由原來的社會中心轉向為了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享受,嚴重的缺乏自我奉獻的精神。然後很多的大學生對自身的重視度嚴重缺乏,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沒有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和職業規划上,而是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上網吧和玩遊戲和談戀愛上面,還有的學生沒有重視自身的職業規劃,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考研和各種活動中,其次是還有的學生是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了,沒有社會經驗,就導致缺乏寬廣的眼界。最後還有的學生是對自身認識程度不夠,不了解自身的愛好、優勢、缺點、,甚至有的學生自認為自身條件很好,做任何事情都能夠輕而易舉,認為工作能力很強,還有的學生嚴重缺乏自信心和自我競爭的意識。
3、大學生避免職業生涯規劃誤區的對策。
將大學四年制定行動計劃,選擇需要採取的方式和途徑。
如一年級初探期:要初步了解職業,特別是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或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增加接觸社會的機會。具體活動可包括多和師哥師姐們進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畢業生,詢問就業情況等,由於此階段學習任務不重,可多參加學校活動,增加交流技巧,學習計算機知識,爭取通過計算機和網絡輔助自己學習。還須考慮是否要獲得雙學位、考研等。
二年級為定向期:應考慮清楚未來是否深造或就業,了解相關的應有活動,並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為主,通過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並要具有堅持性,最好能在課餘時間長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增強英語口語能力,增強計算機應用能力,通過英語和計算機的相關證書考試,並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三年級為強化期:因為臨近畢業,所以目標應鎖定在提高求職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並確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寫專業學術文章時,可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鍛鍊自己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參加和專業有關的暑期工作,和同學交流求職工作心得體會,學習寫簡歷、求職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並積極嘗試,加入校友網絡,多和已經畢業的校友、師哥師姐聯繫了解往年的求職情況;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可多接觸留學顧問,參與留學系列活動,準備toefl、gre、注意留學考試資訊,向相關教育部門索取簡章參考。
四年級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國的出國,不能再猶豫不決,大部分學生的目標應該鎖定在找工作及成功就業上。這時,可先對前三年的準備做一個總結:首先檢驗自己已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前三年的準備是否已充分;然後,開始畢業後工作的尋找,積極參加招聘活動,在實踐中校驗自己的積累和準備;最後,預習或模擬面試。積極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了解就業指導中心和院系提供的用人公司資料信息、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擬面試等訓練,儘可能地在做出較為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施展演練。
參考文獻。
[1]楊淑欣,鮑德媛.中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比較與借鑑.研究與借鑑。
[2]王保義.中美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比較研究.現代教育科學,2004.36-39。
[3]張海華.從新生開始進行大學生就業輔導.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04,18(58):77-79。
[4]張莉萍,陳憲庚.對高校大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研究.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30):143-144。
[5]李學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山西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19(1):68-70。
[6]閔曉陽.試論大學生職業指導的內容和方法.高教論壇,2006,(2):154-157。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