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方法,許多家醫院的實踐效果充分證明這一點。可以內強素質、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起著積極作用。推行以整理、整頓、清潔、規範、素養、安全為主要內容的6s管理,需要全體幹部職工積極廣泛參與,有計劃、有步驟、全方位在各領域逐漸落實6s管理,為醫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整理。
1、在醫院工作場所對必需品和非必需品進行區分,哪些是搶救必備設備和藥品,哪些是非必需品或者使用次數較少的。將經常使用或者必需的器械物品挑選出來,放在容易取放及便於醫務人員使用的位置;如急診科的吸引器,除顫儀,洗胃機等。
2、治療室及清創室治療室及清創室有無菌物品櫃和一次性物品櫃,安裝消毒機,每日消毒一次。入治療室需戴口罩帽子,禁止醫務人員外的人員進入。搶救室及清創室限制家屬陪護。
3、搶救車搶救車內物品班班交接,對快過期的物品及時清理藥品品種、數量按要求配備,確保無過期損壞的藥品;檢查急救儀器性能是否良好,使其處於備用狀態。
4、辦公區域對辦公區域內各類資料進行整理,對於超過保留期資料經請示後銷毀,保留期內資料分類整理放置並標識,存檔資料及時上交檔案室。公共區域不出現私人物品。
整頓。
1、把留下來的必要用的物品定點分類放置並加以標示。使工作場所一目了然,利於及時準確拿取所需物品,營造一個整齊的工作環境。達到科學布局,取用快捷的目的。
2、搶救室按使用頻率、固定擺放位置將用物標識,排列整齊,由專人管理,每次換班是清點並補充記錄。急救藥品固定放置於搶救車內,按固定基數,編號排列,定位存放,每次用後及時補充並記錄,每次換班時均檢查,確保處於備用狀態。急救器材放置於使用點附近,便於操作,用後及時處理並放回原來位置。
3、辦公區域將辦公區域分為辦公區和生活區。前者用於日常工作如書寫各種護理資料等,後者用於日常生活如更換衣服、飲水等。
4、搶救車的物品按急救藥品、急救物品,輸液用品,液體等分類存放,便於取用,對照搶救車存放物品列一張平面圖貼在搶救車旁,便於在使用後護士及時補充,將藥品按失效期先後存放,最後失效的放最下面。
清掃。
1、將工作場所清掃乾淨,對衛生死角進一步清掃,確保所有台面一塵不染,使玻璃窗明几淨。除督促清潔工每日打掃衛生外,還要對搶救儀器進行清潔和保養,如每日更換濕化瓶,定時消毒吸引器管道等。嚴格區分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並分類放置,保持地面的清潔衛生。
2、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分開,污染區、半污染區及清潔區要分開,諸多的醫療設備也應是清潔的。存放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垃圾桶應是不同顏色,污染區和半污染區、清潔區地板刷不同顏色的油漆加以區分。
清潔。
1、每一個職工均有責任對於已產生的良好效果進行保持,形成工作標準,並且公開化、制度化,因為這些良好的工作行為和方式將會減少錯誤發生,帶來高效率工作和保持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工作質量。
2、每組由組長負責實施,護士長負責檢查,通過執行情況評定績效,從而有利於提高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素養。
培養全體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組織紀律和敬業精神,要求每一個員工均能養成6s工作習慣,形成制度和標準,自覺遵照執行。人員素養的提高有利於將6s活動持之以恆地開展下去。
安全。
1、安全是急救護理的重中之重。確保急救綠色生命通道暢通,各類急救藥品定點分類放置,急救儀器保持備用狀態,避免發生醫療事故。
2、要求全體員工不斷提高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工作中堅持按規章辦事,穿戴好防護用品,避免職業暴露。下班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上下電梯時不要盯著手機,每年定期組織消防演練,組織職工觀看各類事故的視頻。
民營醫院導入6s管理的成果。
提升質量:重視環境合理布局、搶救設備的安全管理,安全性舒適性有明顯提高,提高了醫療安全,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的。
降低成本: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各種資源浪費,降低成本,提高科室經濟效益回。
提高效率:工作標準化和規範化,物品擺放有條理,減少查找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素質:護士素質得到提高,培養一種自律的工作習慣,形成團隊合作精神。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實施方案[朗讀]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和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廳《關於在醫療機構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30號)要求,切實推進醫療衛生系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建立健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促進資源回收利用,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二、實施範圍與工作目標
到今年底,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對產生的生活垃圾實現準確分類投放、暫存,並與各類垃圾回收單位有效銜接,按分類進行運輸、處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0%以上。
三、垃圾分類與處置要求
醫療機構內產生的生活垃圾按屬性分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類。
(一)有害垃圾處置要求。有害生活垃圾是指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螢光燈管、廢膠片及廢相紙等危險廢物。醫療機構應當集中或定點設立容器進行收集、暫存,並在醒目位置設置危險廢物標誌;應當與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簽訂合同,根據有害垃圾的品種和數量合理確定或約定收運頻率,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
(二)易腐垃圾處置要求。易腐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食堂、辦公樓等區域產生的餐廚垃圾、瓜果垃圾、花卉垃圾等。醫療機構應當在易腐垃圾主要生產區域設置專門容器投放易腐垃圾,原則上應當密閉容器存放;可與易腐垃圾專業處置單位簽訂合同,並對易腐垃圾每日上門收取;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採用生物轉化有機肥等技術就地處置。
(三)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生活廢棄物,主要包括未經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塑料類包裝袋、包裝盒,紙張,紙質外包裝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經過擦拭或熏蒸方式消毒處理後廢棄的病床、輪椅、輸液架等。醫療機構應當根據可回收物的種類和產生量設置專門容器和臨時存儲空間,定點投放和暫存,必要時可設專人分揀打包,做到標識明顯;醫療機構應當統一處置本單位產生的可回收物,與再生資源回收單位做好交接、登記和統計工作,實現可回收物的可追溯。再生資源回收單位向再生資源利用單位提供輸液瓶(袋)類可回收物時,應當說明來源並做好交接登記,確保可追溯。再生資源利用單位利用這類可回收物時不得用於原用途,用於其他用途時不應危害人體健康。
1、對於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應當去除輸液管後單獨集中回收;輸液管、針頭等應當嚴格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嚴禁混入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及其他生活垃圾中。
2、殘留少量經稀釋的普通藥液的輸液瓶(袋),按照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進行處理。
3、存在下列情形的輸液瓶(袋),即使未被患者的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也不得納入可回收生活垃圾管理。
(1)在傳染病區使用,或者用於傳染病患者、疑似傳染病患者以及採取隔離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輸液瓶(袋),應當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
(2)輸液涉及使用細胞毒性藥物(如:腫瘤化療藥物等)的輸液瓶(袋),應當按照藥物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
(3)輸液涉及使用麻醉類藥品、精神類藥品、易制毒藥品和放射性藥品的輸液瓶(袋),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四)其他垃圾。主要包括除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可通過焚燒(衛生填埋)等方式處理的生活垃圾。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8年9月)。轄區各醫療衛生計生單位要制定相應工作方案,並以多種形式開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目的意義的宣傳和發動,增進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對這項工作的認識、理解和參與。
(二)試點階段(2018年10-12月)。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作為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試點單位,要起積極帶頭作用,創新性開展工作,在工作中注意積累經驗。
(三)推廣實施階段(2019年1月-今年12月)。在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中推廣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縣衛計局將加大對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和管理,逐步建立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和規範管理長效機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各相關科室要各司其職,主動配合,形成合力,統籌推進。
(二)加強業務指導,落實主體責任。各醫療衛生單位是醫療衛生機構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責任主體,要認真落實生活垃圾源頭分類管理和暫存的主體責任,制定工作制度,開展業務培訓,並安排專門人員、專門部門負責落實。與此同時,要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和醫療廢物規範管理相結合,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做好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嚴禁將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
(三)突出宣傳引導,確保取得實效。各醫療機構應當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力度,通過採取宣傳欄、海報、機構內宣教顯示屏、宣教節目和新媒體等宣傳手段,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建立垃圾分類督導員及志願者隊伍,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引導工作人員及就醫群眾自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四)強化落實,加強監督考核。各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積極推動醫療機構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形成回收規範、監管到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垃圾綜合處置模式。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將定期組織衛生計生監督人員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工作進展情況,並把醫療機構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目標。
附:
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和醫療廢物暫存。
按照垃圾桶(袋)的顏色來進行區分。
一、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類
1、紅色垃圾桶(有害垃圾):含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螢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2、綠色垃圾桶(易腐垃圾):易腐垃圾被土壤掩埋後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起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主要包括食堂、辦公樓等區域產生的餐廚垃圾、瓜果垃圾、花卉垃圾等。
3、藍色垃圾桶(可回收物):可回收物代表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這些物質將被納入廢品回收系統,作資源再生處置使用。主要包括未經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塑料類包裝袋、包裝盒、包裝箱,紙張,紙質外包裝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經過擦拭或熏蒸方式消毒處理後廢棄的病床、輪椅、輸液架等。
4、灰色垃圾桶(其他垃圾):除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質以外的垃圾,磚瓦、陶瓷、渣土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這類物質一般會被焚燒、掩埋等處理。
二、醫療廢物的暫存
黃色垃圾桶(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存專用桶。
三、垃圾袋的顏色按照垃圾桶的顏色對應配置,回收標識和分類標識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實施。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建立健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促進資源回收利用,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二、實施範圍與工作目標
到今年底,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對產生的生活垃圾實現準確分類投放、暫存,並與各類垃圾回收單位有效銜接,按分類進行運輸、處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0%以上。
三、垃圾分類與處置要求
醫療機構內產生的生活垃圾按屬性分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類。
(一)有害垃圾處置要求。有害生活垃圾是指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螢光燈管、廢膠片及廢相紙等危險廢物。醫療機構應當集中或定點設立容器進行收集、暫存,並在醒目位置設置危險廢物標誌;應當與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簽訂合同,根據有害垃圾的品種和數量合理確定或約定收運頻率,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
(二)易腐垃圾處置要求。易腐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食堂、辦公樓等區域產生的餐廚垃圾、瓜果垃圾、花卉垃圾等。醫療機構應當在易腐垃圾主要生產區域設置專門容器投放易腐垃圾,原則上應當密閉容器存放;可與易腐垃圾專業處置單位簽訂合同,並對易腐垃圾每日上門收取;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採用生物轉化有機肥等技術就地處置。
(三)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生活廢棄物,主要包括未經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塑料類包裝袋、包裝盒,紙張,紙質外包裝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經過擦拭或熏蒸方式消毒處理後廢棄的病床、輪椅、輸液架等。醫療機構應當根據可回收物的種類和產生量設置專門容器和臨時存儲空間,定點投放和暫存,必要時可設專人分揀打包,做到標識明顯;醫療機構應當統一處置本單位產生的可回收物,與再生資源回收單位做好交接、登記和統計工作,實現可回收物的可追溯。再生資源回收單位向再生資源利用單位提供輸液瓶(袋)類可回收物時,應當說明來源並做好交接登記,確保可追溯。再生資源利用單位利用這類可回收物時不得用於原用途,用於其他用途時不應危害人體健康。
1、對於未被患者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應當去除輸液管後單獨集中回收;輸液管、針頭等應當嚴格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嚴禁混入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及其他生活垃圾中。
2、殘留少量經稀釋的普通藥液的輸液瓶(袋),按照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進行處理。
3、存在下列情形的輸液瓶(袋),即使未被患者的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污染,也不得納入可回收生活垃圾管理。
(1)在傳染病區使用,或者用於傳染病患者、疑似傳染病患者以及採取隔離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輸液瓶(袋),應當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
(2)輸液涉及使用細胞毒性藥物(如:腫瘤化療藥物等)的輸液瓶(袋),應當按照藥物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
(3)輸液涉及使用麻醉類藥品、精神類藥品、易制毒藥品和放射性藥品的輸液瓶(袋),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四)其他垃圾。主要包括除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可通過焚燒(衛生填埋)等方式處理的生活垃圾。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8年9月)。轄區各醫療衛生計生單位要制定相應工作方案,並以多種形式開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目的意義的宣傳和發動,增進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對這項工作的認識、理解和參與。
(二)試點階段(2018年10-12月)。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作為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試點單位,要起積極帶頭作用,創新性開展工作,在工作中注意積累經驗。
(三)推廣實施階段(2019年1月-今年12月)。在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中推廣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縣衛計局將加大對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和管理,逐步建立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和規範管理長效機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各相關科室要各司其職,主動配合,形成合力,統籌推進。
(二)加強業務指導,落實主體責任。各醫療衛生單位是醫療衛生機構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責任主體,要認真落實生活垃圾源頭分類管理和暫存的主體責任,制定工作制度,開展業務培訓,並安排專門人員、專門部門負責落實。與此同時,要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和醫療廢物規範管理相結合,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做好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嚴禁將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
(三)突出宣傳引導,確保取得實效。各醫療機構應當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力度,通過採取宣傳欄、海報、機構內宣教顯示屏、宣教節目和新媒體等宣傳手段,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建立垃圾分類督導員及志願者隊伍,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引導工作人員及就醫群眾自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四)強化落實,加強監督考核。各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積極推動醫療機構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形成回收規範、監管到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垃圾綜合處置模式。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將定期組織衛生計生監督人員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工作進展情況,並把醫療機構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目標。
附:
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和醫療廢物暫存。
按照垃圾桶(袋)的顏色來進行區分。
一、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類
1、紅色垃圾桶(有害垃圾):含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螢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2、綠色垃圾桶(易腐垃圾):易腐垃圾被土壤掩埋後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起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主要包括食堂、辦公樓等區域產生的餐廚垃圾、瓜果垃圾、花卉垃圾等。
3、藍色垃圾桶(可回收物):可回收物代表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這些物質將被納入廢品回收系統,作資源再生處置使用。主要包括未經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輸液瓶(袋),塑料類包裝袋、包裝盒、包裝箱,紙張,紙質外包裝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經過擦拭或熏蒸方式消毒處理後廢棄的病床、輪椅、輸液架等。
4、灰色垃圾桶(其他垃圾):除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質以外的垃圾,磚瓦、陶瓷、渣土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這類物質一般會被焚燒、掩埋等處理。
二、醫療廢物的暫存
黃色垃圾桶(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存專用桶。
三、垃圾袋的顏色按照垃圾桶的顏色對應配置,回收標識和分類標識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實施。
學校食堂關係到師生的身體健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社會的穩定。為了做好學校食堂管理工作,提高學校食堂管理水平,按照《食品衛生法》、《衛生部、教育部學生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和《衛生部關於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的》等要求,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實施學校示範性管理的目的
通過實施學校示範性管理,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監督管理的整體水平。有效預防學校集體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學生食堂要充分體現公益性和服務性,堅持為學生服務。
二、實施學校食堂示範性管理的內容
(一)健全管理機制,強化工作責任。
學校建立和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和領導責任制。學校的校長對學校食堂管理工作負總責,是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建立第一責任人為組長,分管總務主任和食堂管理人員組成的食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食堂的衛生安全與管理工作。
(二)體現公益服務,確定運作模式。
食堂由學校經營和管理,採用包工不包料的運作模式,不承包或變相承包給個人進行盈利性經營。
1、學校派員全面管理,主要由分管食堂工作的總務主任、食堂採購員及保管員全權負責。
2、食堂採購員和保管員由學校派遣,全面代表學校履行採購和保管職責。
採購的`原材料先由保管員驗貨後,再登記入庫。出庫材料要登記簽字,學校每月定期盤庫。
3、學校為確保生產質量,學校對生產隊伍的組成有硬性規定: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持證上崗。
4、食堂人員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嚴格按照食譜表組織生產,做到保時、保質、保量。將生產出的食品及時供給給學生,學生進餐完畢,及時收繳盛食器具,並對其進行清洗消毒。負責生產食堂全部清潔衛生工作。負責客餐的生產服務。
(三)規範設施事務,實行規範管理。
1、設置標準齊全的功能室。
學校食堂應設置粗加工間、切配間、烹調間、備餐間、消毒間、更衣間、倉庫、餐廳等功能室。基礎設施要達到以下標準:
(1)粗加工間。
食品粗加工應該有固定的場所,有基本的防塵防蠅設施,並配備貨架或放置食物的貨櫥,與餐廳配菜間、熟菜間、烹調間等分開。加工場所的地面、牆裙應該採用不透水材料築成,下水道通暢,便於沖洗排水。食品粗加工應有足夠供水,所供水質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粗加工場所應有三個以上水池,做到葷素食品分池清洗。洗滌拖把等清潔用品與清洗食品的水池分開。
(2)切配間。
切配間應有專間,地面要有一定坡度,便於沖洗清掃。下水道通暢,有食品冰箱和帶蓋的廢棄物箱(桶),加工下來的廢棄物及時倒入箱內,並當日清除。配菜結束,應及時做好沖洗,清洗等清潔工作,以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3)烹調間。
加工場所的灶台要保持下水道通暢,灶台上應有排煙罩,灶面及灶台牆壁經常洗刷,做到無油污、無積灰、無食物殘渣、排氣罩不滴油,工作結束做好地面、灶台、操作台和工用具的清洗、洗刷,保持加工場所清潔。
(4)備餐間。
有配餐檯,成品貨架。空氣消毒設施完備,配備有用於留樣的冷藏設施和需要冷藏熟製品的冷藏設施,有保濕設施,並運轉正常。與外界相通的門、窗配備有完好的防蠅、防塵設施。
(5)消毒間。
餐具清洗消毒場所應與切、配、烹調場所分開、以免交叉污染。餐具消毒可採用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採用化學消毒的,分別用於為餐用具初洗、清洗、浸泡消毒和消毒液殘留沖洗,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6)更衣間。
設洗手池,配備衣帽架或大空間掛衣櫃及鞋架,有毛巾掛鈎及簡易梳洗用具。
一、實施學校示範性管理的目的
通過實施學校示範性管理,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監督管理的整體水平。有效預防學校集體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學生食堂要充分體現公益性和服務性,堅持為學生服務。
二、實施學校食堂示範性管理的內容
(一)健全管理機制,強化工作責任。
學校建立和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和領導責任制。學校的校長對學校食堂管理工作負總責,是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建立第一責任人為組長,分管總務主任和食堂管理人員組成的食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食堂的衛生安全與管理工作。
(二)體現公益服務,確定運作模式。
食堂由學校經營和管理,採用包工不包料的運作模式,不承包或變相承包給個人進行盈利性經營。
1、學校派員全面管理,主要由分管食堂工作的總務主任、食堂採購員及保管員全權負責。
2、食堂採購員和保管員由學校派遣,全面代表學校履行採購和保管職責。
採購的`原材料先由保管員驗貨後,再登記入庫。出庫材料要登記簽字,學校每月定期盤庫。
3、學校為確保生產質量,學校對生產隊伍的組成有硬性規定: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持證上崗。
4、食堂人員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嚴格按照食譜表組織生產,做到保時、保質、保量。將生產出的食品及時供給給學生,學生進餐完畢,及時收繳盛食器具,並對其進行清洗消毒。負責生產食堂全部清潔衛生工作。負責客餐的生產服務。
(三)規範設施事務,實行規範管理。
1、設置標準齊全的功能室。
學校食堂應設置粗加工間、切配間、烹調間、備餐間、消毒間、更衣間、倉庫、餐廳等功能室。基礎設施要達到以下標準:
(1)粗加工間。
食品粗加工應該有固定的場所,有基本的防塵防蠅設施,並配備貨架或放置食物的貨櫥,與餐廳配菜間、熟菜間、烹調間等分開。加工場所的地面、牆裙應該採用不透水材料築成,下水道通暢,便於沖洗排水。食品粗加工應有足夠供水,所供水質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粗加工場所應有三個以上水池,做到葷素食品分池清洗。洗滌拖把等清潔用品與清洗食品的水池分開。
(2)切配間。
切配間應有專間,地面要有一定坡度,便於沖洗清掃。下水道通暢,有食品冰箱和帶蓋的廢棄物箱(桶),加工下來的廢棄物及時倒入箱內,並當日清除。配菜結束,應及時做好沖洗,清洗等清潔工作,以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3)烹調間。
加工場所的灶台要保持下水道通暢,灶台上應有排煙罩,灶面及灶台牆壁經常洗刷,做到無油污、無積灰、無食物殘渣、排氣罩不滴油,工作結束做好地面、灶台、操作台和工用具的清洗、洗刷,保持加工場所清潔。
(4)備餐間。
有配餐檯,成品貨架。空氣消毒設施完備,配備有用於留樣的冷藏設施和需要冷藏熟製品的冷藏設施,有保濕設施,並運轉正常。與外界相通的門、窗配備有完好的防蠅、防塵設施。
(5)消毒間。
餐具清洗消毒場所應與切、配、烹調場所分開、以免交叉污染。餐具消毒可採用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採用化學消毒的,分別用於為餐用具初洗、清洗、浸泡消毒和消毒液殘留沖洗,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6)更衣間。
設洗手池,配備衣帽架或大空間掛衣櫃及鞋架,有毛巾掛鈎及簡易梳洗用具。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心意識形態工作,落實黨管意識形態原則,明確黨支部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根據上級相關精神,結合我中心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領導,切實將意識形態工作落到實處
(一)明確分工,進一步增強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黨支部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帶頭管陣地、把導向、強隊伍,帶頭批評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要問題親自過問、重大事件親自處置。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建設和業務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建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標管理,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把意識形態工作情況列入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幹部考核、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
(二)建立意識形態工作情況上報通報制度。黨支部每半年向上級黨組織專題彙報一次意識形態工作,重大突發事件隨時報告。黨支部每年至少兩次專題研究意識形態工作,及時向上級黨委報告意識形態領域的重大情況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定期通報意識形態領域情況,重大情況隨時通報。
二、加強學習,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
(一)加強理論武裝和理論建設工作。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好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學習目的,建立每周一學習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學好用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必修課,加強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論研討和學習貫徹情況的經驗交流,推動各級黨組織更好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黨支部領導班子成員要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積極開展書記講黨課活動;通過召開會議、播放宣傳標語等形式,廣泛動員幹部職工積極主動地參與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營造人人參創的氛圍。同時,充分利用網站、手機等媒體,積極宣傳活動動態和好的做法,提升幹部職工參創熱情。
(三)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工作隊伍建設。做好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關鍵在人。一是有宣講團隊,廣泛開展領導幹部宣講和百姓微宣講。二是強化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意識形態領域輿情預判、分析、處理等能力,確保關鍵時刻能站出來、頂得住、沖得上、打得贏。
三、建章立制,加大對意識形態工作考核及責任追究力度
(一)建立考核制度。建立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檢查考核制度,結合本中心實際,制定檢查考核的評價標準、指標體系,明確檢查考核的內容、方法、程序,真實、準確地反映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執行情況。
(二)明確考核方式。檢查考核工作每年進行一次,一般在年底進行。可以進行全面檢查考核,也可以進行專項檢查考核或者抽查。檢查考核工作可以與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工作目標考核、年度考核等結合進行。檢查考核通過聽取彙報、召開述職會議、組織民主測評和民意調查、座談或者個別談話、實地考察、查閱有關文件資料等形式,廣泛聽取幹部群眾意見。
(三)落實考核責任。黨支部將意識形態工作檢查考核情況在適當範圍內通報,對檢查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並督促整改落實。
(四)強化責任追究。黨員、領導幹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視情節輕重,給予提醒、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書面檢查、進行通報批評,給予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
(五)對黨員、領導幹部問責情況,應報上級黨委組織部門備案。
一、加強領導,切實將意識形態工作落到實處
(一)明確分工,進一步增強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黨支部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帶頭管陣地、把導向、強隊伍,帶頭批評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要問題親自過問、重大事件親自處置。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建設和業務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建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標管理,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把意識形態工作情況列入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幹部考核、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
(二)建立意識形態工作情況上報通報制度。黨支部每半年向上級黨組織專題彙報一次意識形態工作,重大突發事件隨時報告。黨支部每年至少兩次專題研究意識形態工作,及時向上級黨委報告意識形態領域的重大情況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定期通報意識形態領域情況,重大情況隨時通報。
二、加強學習,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
(一)加強理論武裝和理論建設工作。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好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學習目的,建立每周一學習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學好用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必修課,加強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論研討和學習貫徹情況的經驗交流,推動各級黨組織更好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黨支部領導班子成員要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積極開展書記講黨課活動;通過召開會議、播放宣傳標語等形式,廣泛動員幹部職工積極主動地參與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營造人人參創的氛圍。同時,充分利用網站、手機等媒體,積極宣傳活動動態和好的做法,提升幹部職工參創熱情。
(三)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工作隊伍建設。做好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關鍵在人。一是有宣講團隊,廣泛開展領導幹部宣講和百姓微宣講。二是強化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意識形態領域輿情預判、分析、處理等能力,確保關鍵時刻能站出來、頂得住、沖得上、打得贏。
三、建章立制,加大對意識形態工作考核及責任追究力度
(一)建立考核制度。建立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檢查考核制度,結合本中心實際,制定檢查考核的評價標準、指標體系,明確檢查考核的內容、方法、程序,真實、準確地反映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執行情況。
(二)明確考核方式。檢查考核工作每年進行一次,一般在年底進行。可以進行全面檢查考核,也可以進行專項檢查考核或者抽查。檢查考核工作可以與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工作目標考核、年度考核等結合進行。檢查考核通過聽取彙報、召開述職會議、組織民主測評和民意調查、座談或者個別談話、實地考察、查閱有關文件資料等形式,廣泛聽取幹部群眾意見。
(三)落實考核責任。黨支部將意識形態工作檢查考核情況在適當範圍內通報,對檢查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並督促整改落實。
(四)強化責任追究。黨員、領導幹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視情節輕重,給予提醒、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書面檢查、進行通報批評,給予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
(五)對黨員、領導幹部問責情況,應報上級黨委組織部門備案。
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抓好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產防控能力,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和框架,貫徹落實好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建立層層落實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全面實現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按照《寶豐縣20**年安全生產工作意見》、《寶豐縣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印發(20**年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公司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健全公司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體系,努力構建公司統一領導、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各單位履行責任、廣大員工共同防範」的安全生產網格化工作網絡,使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無遺漏、全覆蓋,安全隱患整治責任明確、落實到位,形成公司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的長效管理機制。
二、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安全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明確各級安全管理責任和工作內容,全面落實各生產車間、單位的安全主體責任,健全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三、網格化管理工作組織機構
公司成立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盧會民。
副組長:崔學良劉建忠。
成員:丁玉東宋強孫寶權楊建強敬曉紅楊建新楊建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安保後勤部部長丁玉東兼任。
四、落施安全網格化管理的具體方案
(一)工作進度安排。
1.20**年4月,明確各級安全生產主管、安全員。
2.20**年5月,規範編制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3.20**年6月,對安全生產制度進行檢查落實,全面實行安全網格化管理。
(二)網格劃分。
公司為一級網格,車間(部門)為二級網格,輪班(小組)為三級網格。
(三)工作職責。
1、一級網格負責公司內部安全網格化的組織,制定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安保後勤部負責具體落實方案以及協調工作,強化安全網格信息化建設,將網格化管理列入日常工作內容,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記錄、有總結;組織召開每月一次的公司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分析公司安全生產形勢,制定工作措施;研究並協調解決公司安全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檔案,並實施重點監控;每月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進一步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對安全責任人、員工進行安全培訓,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擴大安全知識教育覆蓋面和影響力;對各單位上報的安全隱患信息進行匯總分析,並協調督促相關單位(部門)的安全責任人落實整改。
2、二級網格,要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各單位(部門)行政一把手是本單位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負責領導和組織本單位的安全工作。各單位(部門)要明確一名副職主抓本單位的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建立並完善二級網格的安全網格化管理台帳,編制本單位(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搞好二級安全培訓工作,明確各三級網格的責任人,形成本單位(部門)的安全管理台賬,於20**年5月完成各項安全網格化管理的準備工作;督促、幫助各三級網格完善安全制度,明確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安全檔案,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協助一級網格對本單位(部門)的重點安全隱患實施重點監控,每周開展一次網格內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收集安全隱患信息,將檢查情況記錄備案並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地點在安保後勤部)。
3、三級網格,各輪班、小組負責人和各級安全員是本級安全生產、員工安全思想教育的第一責任者,對本級安全負全面責任。傳達貫徹上級安全指令和會議精神,組織員工學習《安全操作規程》和企業、車間(部門)的有關規定,教育員工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對新員工進行(班組級)培訓。經常檢查本班組工人使用的機器設備、工具和安全裝置、員工的勞保用品的佩戴等,以保持良好的.狀態,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整理工作場所,以保持清潔文明生產;每班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分析存在的安全問題、事故隱患並制定處理整改措施。
(四)工作要求。
1、提高安全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實施網格化安全管理,是一項創新工作,是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抓好基層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和框架,建立安全管理網絡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企業本質安全、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需要。對此,各單位(部門)要有充分的認識,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的開展,嚴格按照公司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2、突出管理重點,確保工作實效。在網格化安全管理工作中,由公司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一調度,實行每月通報,並根據各單位的彙報和監督抽查情況,每季度對公司各單位(部門)落實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對好的安全管理方法機制進行宣傳表揚,對安全管理的新問題新思路進行探討,對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力、措施不嚴,造成不良影響的單位進行批評。對有關工作人員沒有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導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安保後勤部依照根據公司安全消防事故考核細則和安全生產承包書的有關規定,進行月度和年終考核。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健全公司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體系,努力構建公司統一領導、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各單位履行責任、廣大員工共同防範」的安全生產網格化工作網絡,使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無遺漏、全覆蓋,安全隱患整治責任明確、落實到位,形成公司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的長效管理機制。
二、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安全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明確各級安全管理責任和工作內容,全面落實各生產車間、單位的安全主體責任,健全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三、網格化管理工作組織機構
公司成立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盧會民。
副組長:崔學良劉建忠。
成員:丁玉東宋強孫寶權楊建強敬曉紅楊建新楊建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安保後勤部部長丁玉東兼任。
四、落施安全網格化管理的具體方案
(一)工作進度安排。
1.20**年4月,明確各級安全生產主管、安全員。
2.20**年5月,規範編制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3.20**年6月,對安全生產制度進行檢查落實,全面實行安全網格化管理。
(二)網格劃分。
公司為一級網格,車間(部門)為二級網格,輪班(小組)為三級網格。
(三)工作職責。
1、一級網格負責公司內部安全網格化的組織,制定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安保後勤部負責具體落實方案以及協調工作,強化安全網格信息化建設,將網格化管理列入日常工作內容,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記錄、有總結;組織召開每月一次的公司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分析公司安全生產形勢,制定工作措施;研究並協調解決公司安全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檔案,並實施重點監控;每月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進一步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對安全責任人、員工進行安全培訓,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擴大安全知識教育覆蓋面和影響力;對各單位上報的安全隱患信息進行匯總分析,並協調督促相關單位(部門)的安全責任人落實整改。
2、二級網格,要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各單位(部門)行政一把手是本單位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負責領導和組織本單位的安全工作。各單位(部門)要明確一名副職主抓本單位的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建立並完善二級網格的安全網格化管理台帳,編制本單位(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層層落實工作責任,搞好二級安全培訓工作,明確各三級網格的責任人,形成本單位(部門)的安全管理台賬,於20**年5月完成各項安全網格化管理的準備工作;督促、幫助各三級網格完善安全制度,明確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安全檔案,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協助一級網格對本單位(部門)的重點安全隱患實施重點監控,每周開展一次網格內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收集安全隱患信息,將檢查情況記錄備案並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地點在安保後勤部)。
3、三級網格,各輪班、小組負責人和各級安全員是本級安全生產、員工安全思想教育的第一責任者,對本級安全負全面責任。傳達貫徹上級安全指令和會議精神,組織員工學習《安全操作規程》和企業、車間(部門)的有關規定,教育員工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對新員工進行(班組級)培訓。經常檢查本班組工人使用的機器設備、工具和安全裝置、員工的勞保用品的佩戴等,以保持良好的.狀態,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整理工作場所,以保持清潔文明生產;每班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分析存在的安全問題、事故隱患並制定處理整改措施。
(四)工作要求。
1、提高安全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實施網格化安全管理,是一項創新工作,是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抓好基層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和框架,建立安全管理網絡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企業本質安全、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需要。對此,各單位(部門)要有充分的認識,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的開展,嚴格按照公司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工作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2、突出管理重點,確保工作實效。在網格化安全管理工作中,由公司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一調度,實行每月通報,並根據各單位的彙報和監督抽查情況,每季度對公司各單位(部門)落實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對好的安全管理方法機制進行宣傳表揚,對安全管理的新問題新思路進行探討,對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力、措施不嚴,造成不良影響的單位進行批評。對有關工作人員沒有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導致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安保後勤部依照根據公司安全消防事故考核細則和安全生產承包書的有關規定,進行月度和年終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