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總歸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我們應該怎麼編制應急預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培訓機構防控應急預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傳染病在我校的發生、流行,保障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維護本機構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洛陽市教育局預防控制新冠肺炎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機構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工作預案。
一、工作目標和原則
1、制定本措施及預案目的是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危害,保障學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2、應急工作遵循預防為主,常抓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並施行依法管理和責任人分層管理。
二、組織領導和工作職責
組長:張利昌。
成員:張璐溫璐瑤魏豫璆劉婷婷。
成立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系統。組成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對應急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全體教師要按照學校防控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建立聯防聯控機制,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切實履行防控職責,落實防控措施,及時上報相關情況和數據,確保我校防控工作準確無誤的實施。學校建立「一把手」負責制,親自負責,靠前指揮,直接組織、研究和部署防控工作,督促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確保防控責任到人、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每位教師、每個小組負責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都知曉相應的防控措施,熟悉相應的防控工作程序?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張利昌。
職責: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情況;指導應急工作,制止事態擴大;及時向上級報告情況;協助有關部門調查;採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後處置工作,妥善處理各方關係,及時上報,做好各部門協調,配合上級部門工作。
物資保障:組織落實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經費,及時彙報經費需求情況。協調組織防治物資的供應、發放、儲備,指導物資採購。收集整理物資儲備、供應、需求信息。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負責提供全校應急醫藥用品和物資儲備等技術指南。
防控消殺:指導做好室內外的消毒和記錄工作。落實好師生員工的健康檢查工作。做好隔離室的安排處置。協調、指導實施強制隔離、觀察等現場控制措施。督促檢查班級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檢查指導各班疫情預防控制工作,督辦落實領導小組下達的防治工作任務。
秩序維護: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負責現場安撫。落實好每節課前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健康檢查。摸排統計各班防控相關數據,做好上傳下達工作。
宣傳教育:收集和整理新冠肺炎防治信息,製作相關簡報,指導教師做好防控工作。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的傳授。加強對全體家長的宣傳教育,了解防控知識、學校規定等,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做好防控工作。加強指導,做好學校全面衛生工作。
三、預防和應急準備
1、預防:
①對如何「進一步加強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做具體部署。要求各教師高度重視,認真落實;突出重點,消除隱患;強化管理,落實責任;採取措施,提高應急處理能力。
②要加強宣傳教育,做好家長溝通工作,對預防傳染病進行集中輔導,形成家校預防合力。
③學校利用各種宣傳渠道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預防傳染病教育,普及衛生防病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
④加強衛生監督,消除可能引起傳染病傳播流行的各種隱患。
⑤進一步加強內部衛生的監督管理。做好公共物品和設施的日常消毒工作,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保障飲用水衛生安全,室內保持環境清潔、通風換氣。
⑥嚴格做好晨檢工作。
2、應急準備。
①領導小組對傳染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認真查找薄弱環節和隱患,及時加以整改,保證人員、設施、裝備處於良好狀態,以備應急所需。加強每天晚上和節假日應急值班力量,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
②校長室實行24小時信息暢通,確保及時指導學校應急工作。
③對應急處理工作必需的醫藥、消毒用品以及防護器具作必要的物資儲備。按上級要求設置隔離室,並配備體溫計、口罩、消毒設備等。
④切實加強校園衛生管理。學校建立校園衛生管理制度,按區域、按處室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對教室內部、專用教室要做到全天候整潔通風。要徹底清除衛生死角,公共場所要做到一天兩消毒。每天中午12:00對教室、辦公室、公開場所、專用教室衛生狀況和教室通風狀況進行專項檢查。保證讓師生在乾淨、清潔、衛生的環境當中生活和學習。
3、應急處理。
機構內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例,應該立即報告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教育部門,並協助疾控部門採取相應的.疫情處置。各班要始終堅持執行全校統一的預防傳染病的「零報告」制度,並做到專人負責,每天按時報告。校長在規定時間內專職行使上報工作,並保證24小時信息暢通,堅決杜絕瞞報、虛報。教師每天的防控工作必須在下班前向校長室彙報,並附相關記錄資料。
1、自開學第一天起,嚴格晨檢工作,要落實晨午檢,對班上學生進行仔細詢問,對出現傳染病症狀的學生予以記載,並即時隔離,並通知家長立即要求其到醫院進一步就診。並在第一時間為教室開窗通風。任科教師對任教班級學生要時刻關注其身體狀況,發現可疑病例要在第一時間進行隔離檢測。
2、加強監測報告,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全體學生認真關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狀況,一有情況及時向家長及班主任報告。家長在家發現子女有發熱症狀的,立即到醫院檢查治療並通知班主任。學校全面實行學生健康查檢制度。並做好因病缺課登記工作,如在校發現有傳染病類似症狀的,須立即隔離並通知家長帶到正規醫院治療。學校應在最短時間內以電話等方式向當地疾控機構報告。
3、切實加強停課複課管理。對於患傳染病學生,必須在規定隔離期滿後,憑醫療機構出具證明方可複課。根據疫情如需對學校部分區域隔離、封閉或集體放假,由上級權威部門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辦法進行實施。
4、一旦發現集聚性病例,學校積極配合上級部門組織技術調查、綜合評估、判斷突發事件類型,做好應急處理準備。
5、一旦出現疑似病例,在學校應急指揮系統統一領導下,及時請求衛生部門對感染人員進行治療,採取群體防護措施。需要接受隔離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觸者,必須主動配合衛生部門採取的醫學措施。
6、傳染病突發應急處理工作中,我們將執行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對在本次重大傳染病疫情控制和醫療救治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突發事件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拒不接受工作任務,藉故推委拖延,擅離職守,臨陣脫逃者,按規定給予相應的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四、傳染病疫情的應急響應
學校一旦發現傳染病疫情,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做出應急響應。
(一)啟動「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系統內的疫情通報。
(二)學校嚴格執行出入校門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必要時實行封閉式校園管理,在校學生不得離開學校,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
(三)學校做好衛生疾控部門落實各項防治措施的準備。
(四)發現疑似傳染病疫情時,及時與衛生、疾控部門聯繫,加強對病人的追蹤管理。
加強通風換氣,並做好消毒工作。
(五)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在校園張貼宣傳標語和宣傳畫,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六)學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員的流動情況,教職工外出必須向校長室請假。
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及時查明缺勤原因。
(七)不得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調整大型活動和會議的時間。
學校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和學術活動;學生的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活動應暫緩進行;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必要時可以報請上級部門同意,實施全面或部分停課。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中考安全應急預案[朗讀]
沿海地帶是颱風的多發地區,我施工單位為確保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保證企業的財產不受損失,所以對施工現場作出以下防颱措施:
一、及早部署:
1、在接到颱風預報時立即部署防颱措施。
2、及時對全體職工傳達上級防颱通知,使職工了解颱風的動向和來臨時間。
二、組織檢查:
1、由項目部防颱小組組織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2、各班組認真檢查各種施工材料的堆放穩固,對稍有疑惑的地方進行清理整治。
3、架工班對外架的整體性能和外架與建築物的剛性連接進行徹底的檢查,對存在有安全隱患的地方立即整改。
4、施工現場專業防護小組對防護棚進行加固處理,具體加固措施為設置剪刀撐和用鐵絲拉防護棚四角固定在地面。
5、塔吊操作人員在颱風來臨前停止所有吊裝工作,吊臂的停放位置及固定點按塔吊的操作規程進行。
6、電工在接到防颱通知後,立即對施工現場敷設的電路電線進行檢查,電箱的放置是否牢固可靠,對有安全隱患的地方立即整改,並在颱風來臨前切斷所有施工用電,颱風過後,先對施工現場的電路電線進行檢查,確認正常後方可送電。
7、颱風來臨時,生活區宿舍關閉所有門窗,確保職工安全。
三、領導重視:
由項目部組織的領導班子成員徹夜值班,配置必要的通訊設備(如對講機),便於應急時相互聯絡。
四、應急救援:
1、應急救援人員應經過培訓和必要的演練,掌握救援行動的方法技能和注意事項,熟悉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掌握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3、颱風期間救援小組24小時待命,發生事故及時進行處理。
五、啟動預案:
成立防颱應急小組,便於及時處理防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一、及早部署:
1、在接到颱風預報時立即部署防颱措施。
2、及時對全體職工傳達上級防颱通知,使職工了解颱風的動向和來臨時間。
二、組織檢查:
1、由項目部防颱小組組織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2、各班組認真檢查各種施工材料的堆放穩固,對稍有疑惑的地方進行清理整治。
3、架工班對外架的整體性能和外架與建築物的剛性連接進行徹底的檢查,對存在有安全隱患的地方立即整改。
4、施工現場專業防護小組對防護棚進行加固處理,具體加固措施為設置剪刀撐和用鐵絲拉防護棚四角固定在地面。
5、塔吊操作人員在颱風來臨前停止所有吊裝工作,吊臂的停放位置及固定點按塔吊的操作規程進行。
6、電工在接到防颱通知後,立即對施工現場敷設的電路電線進行檢查,電箱的放置是否牢固可靠,對有安全隱患的地方立即整改,並在颱風來臨前切斷所有施工用電,颱風過後,先對施工現場的電路電線進行檢查,確認正常後方可送電。
7、颱風來臨時,生活區宿舍關閉所有門窗,確保職工安全。
三、領導重視:
由項目部組織的領導班子成員徹夜值班,配置必要的通訊設備(如對講機),便於應急時相互聯絡。
四、應急救援:
1、應急救援人員應經過培訓和必要的演練,掌握救援行動的方法技能和注意事項,熟悉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掌握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3、颱風期間救援小組24小時待命,發生事故及時進行處理。
五、啟動預案:
成立防颱應急小組,便於及時處理防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目前,雨季來臨,時有強降水過程,甚至會出現大到暴雨,極易引起山洪爆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洪澇災害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在汛期極易引發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事關全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為確保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上級教育局和中心校有關防汛文件精神,特制定防汛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和要求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汛期的安全工作,其嚴峻形勢要有充分的估計,思想上要有充分的認識,工作上要有充分的準備。要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立足大洪災,立足高險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立足校園,精心周密部署,明確職責分工,不斷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機制,著眼於汛期防洪抗災,把師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認真地做好汛期防洪抗災應急安全工作,維護好校園社會治安,確保穩定、安全的良好環境。
二、工作原則
防汛救災工作在上級部門和xx鎮中心校的領導下,堅持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分級分部門負責,以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目標,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原則,做到及時安排,及時布置,及時搶險。
三、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及職責
(一)、成立學校防汛救災領導小組及職責。
組 長:xx(校長)。
副組長:x(副x校長)xx(副校長)。
成 員:xx、xx、各班主任。
職 責: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為指揮、協調和組織學校重大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對重大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作出決策,協調解決預防和處置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必要時向xx鎮中心校、鎮人民政府領導彙報,請求指示;檢查重大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落實情況。
學校防汛救災領導小組下設應急小組:
1.防汛搶險、安全保衛組:
由xx同志任組長,xx、xx同志為成員。
2.救災安置、後勤物質保障組:
由xx同志任組長,xx、xx同志為成員。
3.通信聯絡、災情統計組:
由xx同志任組長,xx同志負責向上級及時彙報災情。
四、報告制度及程序
學校發生災情時,必須立即向校長報告,啟動學校汛期應急預案。並立即報告中心校辦公室。學校在最短時間內寫出災情書面報告,報告災情情況,災區已採取的措施和災情控制情況以及報告人、報告單位,災情現場情況發生變化後,學校應及時進行補報。
五、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預防為主,排除隱患。
要有針對性地對師生開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強防範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要求學生不能到江河湖、水庫邊、低洼地帶等可能發生山洪及地質災害的地區遊玩,做到防患於未然。汛期強風暴發生時,學校根據校內的地質環境、低洼地帶、操場、校舍和易發生倒塌、滑坡等地方進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學校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做好防災部署工作,做到早準備、早預防,嚴防洪澇、地質災害給師生造成人身傷害。
(二)、加強巡查,確保汛期防汛值班制。
安排領導帶班,值班人員要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值班人員必須注意收聽收看當地天氣預報等信息,如遇第二天有雷雨或出現大到暴雨天氣時,收集信息的老師應及時通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立即通知各位班主任,做好通知本班學生做好汛期的安全防範準備。並要認真填寫值班記錄,交班時要手續清楚,簽名移交下一班。
(三)、加強排查。
汛期期間學校要組織人員對校區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並設立醒目的警示標誌。
(四)、加強宣傳。
做好防汛宣傳工作,加強對學生自我保護的安全教育。學校要有計劃、有重點地搞好教師、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強師生的防汛安全意識,特別是加強師生應對突發自然災害自我保護的安全教育。
(五)、防汛搶險隊注意事項。
防汛搶險隊成員要保證通訊工具暢通,及時聯繫,每當遇到特大暴雨,都應注意觀察校園及周邊的水位上漲情況。及時掌握險情,一旦學校發生洪澇災害,全體搶險隊員應立即趕到學校,聽從校長的指揮,全力搶搬學校的教學物資。
(六)、停課工作安排。
學校接到上級的停課指示後,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安全的前提下疏散學生;對無法回家而在學校停留的學生,學校要做好學生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工作。
(七)、汛期學校突發事件措施。
如若學校受淹,待洪水開始退落時,及時組織人力物力,清掃污泥垃圾。同時要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預防各類傳染病的發生。學校要及時做好善後處理工作,積極做好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工作,維護校園和社會穩定。對在預防、處置學校突發事件中和善後處理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有特殊貢獻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六、注意事
(一)、防汛救災的首要的任務是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救災要在確保人員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
(二)、不能組織學生參加救災。
一、指導思想和要求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汛期的安全工作,其嚴峻形勢要有充分的估計,思想上要有充分的認識,工作上要有充分的準備。要堅決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立足大洪災,立足高險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立足校園,精心周密部署,明確職責分工,不斷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機制,著眼於汛期防洪抗災,把師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認真地做好汛期防洪抗災應急安全工作,維護好校園社會治安,確保穩定、安全的良好環境。
二、工作原則
防汛救災工作在上級部門和xx鎮中心校的領導下,堅持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分級分部門負責,以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目標,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原則,做到及時安排,及時布置,及時搶險。
三、應急處置指揮機構及職責
(一)、成立學校防汛救災領導小組及職責。
組 長:xx(校長)。
副組長:x(副x校長)xx(副校長)。
成 員:xx、xx、各班主任。
職 責: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為指揮、協調和組織學校重大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對重大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作出決策,協調解決預防和處置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必要時向xx鎮中心校、鎮人民政府領導彙報,請求指示;檢查重大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落實情況。
學校防汛救災領導小組下設應急小組:
1.防汛搶險、安全保衛組:
由xx同志任組長,xx、xx同志為成員。
2.救災安置、後勤物質保障組:
由xx同志任組長,xx、xx同志為成員。
3.通信聯絡、災情統計組:
由xx同志任組長,xx同志負責向上級及時彙報災情。
四、報告制度及程序
學校發生災情時,必須立即向校長報告,啟動學校汛期應急預案。並立即報告中心校辦公室。學校在最短時間內寫出災情書面報告,報告災情情況,災區已採取的措施和災情控制情況以及報告人、報告單位,災情現場情況發生變化後,學校應及時進行補報。
五、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預防為主,排除隱患。
要有針對性地對師生開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強防範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要求學生不能到江河湖、水庫邊、低洼地帶等可能發生山洪及地質災害的地區遊玩,做到防患於未然。汛期強風暴發生時,學校根據校內的地質環境、低洼地帶、操場、校舍和易發生倒塌、滑坡等地方進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學校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做好防災部署工作,做到早準備、早預防,嚴防洪澇、地質災害給師生造成人身傷害。
(二)、加強巡查,確保汛期防汛值班制。
安排領導帶班,值班人員要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值班人員必須注意收聽收看當地天氣預報等信息,如遇第二天有雷雨或出現大到暴雨天氣時,收集信息的老師應及時通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立即通知各位班主任,做好通知本班學生做好汛期的安全防範準備。並要認真填寫值班記錄,交班時要手續清楚,簽名移交下一班。
(三)、加強排查。
汛期期間學校要組織人員對校區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並設立醒目的警示標誌。
(四)、加強宣傳。
做好防汛宣傳工作,加強對學生自我保護的安全教育。學校要有計劃、有重點地搞好教師、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強師生的防汛安全意識,特別是加強師生應對突發自然災害自我保護的安全教育。
(五)、防汛搶險隊注意事項。
防汛搶險隊成員要保證通訊工具暢通,及時聯繫,每當遇到特大暴雨,都應注意觀察校園及周邊的水位上漲情況。及時掌握險情,一旦學校發生洪澇災害,全體搶險隊員應立即趕到學校,聽從校長的指揮,全力搶搬學校的教學物資。
(六)、停課工作安排。
學校接到上級的停課指示後,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安全的前提下疏散學生;對無法回家而在學校停留的學生,學校要做好學生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工作。
(七)、汛期學校突發事件措施。
如若學校受淹,待洪水開始退落時,及時組織人力物力,清掃污泥垃圾。同時要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預防各類傳染病的發生。學校要及時做好善後處理工作,積極做好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工作,維護校園和社會穩定。對在預防、處置學校突發事件中和善後處理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有特殊貢獻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六、注意事
(一)、防汛救災的首要的任務是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救災要在確保人員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
(二)、不能組織學生參加救災。
一、交通事故處置預案
導遊人員應該具有交通安全意識和必要的交通常識,提醒司機檢查車輛,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更換車輛的建議;協助和監督司機做好安全行車工作。交通事故發生後,導遊人員應做到:
1、立即組織搶救。發生交通事故出現傷亡時,導遊人員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組織現場人員迅速搶救受傷的遊客,特別是搶救重傷員。如不能就地搶救,應立即將傷員送往離出事地點最近的醫院救治。
2、保護現場,立即報案。事故發生後,應盡一切努力保護現場,並儘快報案。報公安110或交通事故122報警台,請求派員趕赴現場調查處理。
3、迅速向旅行社報告。將受傷者送往醫院後,導遊人員應迅速向旅行社領導報告交通事故發生及旅遊者傷亡情況,按領導指令開展下一步工作。旅行社領導應在同一時間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
4、做好旅遊團其他人員的安撫工作。交通事故發生後,導遊人員應做好團內其他旅遊者的安撫工作,繼續組織安排好參觀遊覽活動。事故原因查清後,要向全團旅遊者說明情況。
5、寫出書面報告。交通事故處理結束後,導遊人員要寫出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的原因和經過;搶救經過、治療情況;事故責任及對責任者的處理;旅遊者的情緒及對處理的反映等。報告力求詳細、準確、清楚。如旅遊團有領隊的,應請領隊在報告落款處署名。
二、治安事故處置預案
在旅遊活動中,遇到歹徒行兇、詐騙、偷竊、搶劫等,導致旅遊者身心及財物受到損害的,統稱治安事故。
旅行社提醒旅遊者:不要將房間號告訴陌生人;不要讓陌生人或自稱飯店維修人員隨便進入房間;不要與私人兌換外幣;出入房間鎖好房門,夜間不要貿然開門;貴重物品不要隨身攜帶或放在房間內,可存入飯店總台保險柜;離開遊覽車時不要將證件或貴重物品遺留在車內。
導遊人員要始終與旅遊者在一起,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經常清點旅遊者人數;車行途中不得隨意停車讓無關人員上車,若有不明身份者攔車,導遊人員應提醒司機不要停車。
發生治安事故,導遊人員應:
1、保護旅遊者人身及財產安全。導遊人員應挺身而出保護旅遊者,將當事旅遊者轉移到安全地點,力爭追回錢物;如有旅遊者受傷,應立即組織搶救。
2、立即報警。導遊人員應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並積極協助破案。報案時要實事求是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案情和經過,提供犯罪嫌疑人的特徵,受害者的姓名、性別、國籍、傷勢及損失物品的名稱、數量、型號、特徵等。
3、及時向旅行社報告。要及時向旅行社領導報告治安事故發生的情況並按領導指令開展工作,情況嚴重時,請領導親臨指揮、處理。
4、安定旅遊者的情緒。治安事故發生後,導遊人員應採取必要的措施,安定旅遊者的情緒,力爭使旅遊活動按行程計劃進行。
5、寫出書面報告。導遊人員應寫出詳細、準確的書面報告,除報案內容外,還應寫明案件的性質、採取的應急措施、偵破情況、受害者和旅遊團其他成員的`情緒及有何反映、要求等。
6、協助領導做好善後工作。導遊人員應準備好必要的證明、資料,處理好善後事宜。
三、火災事故處置預案
導遊人員應提醒旅遊者不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不亂扔煙頭和火種;入住飯店後,導遊人員應儘快熟悉飯店樓層的安全出口、安全樓梯的位置及安全逃生路線,並適時向旅遊者介紹;導遊人員應掌握領隊和旅遊者的房號。發生火災事故,導遊人員應:
1、立即報警;
2、迅速通知領隊及全團旅遊者;
3、配合飯店工作人員,迅速、有序地通過安全出口疏散旅遊者;
4、引導自救:
a、不使用電梯;
b、若身上衣服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c、必須穿過濃煙區時,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濕毛巾捂著口鼻,貼近地面順牆爬行;
d、大火封門無法逃出時,用浸濕的衣物、被褥堵塞門縫或潑水降溫,等待救援;
e、搖動色彩鮮艷的衣物呼喚救援人員;
5、協助處理善後事宜。旅遊者得救後,導遊人員應立即組織搶救受傷者;若有重傷者應迅速送醫院,有人死亡,按有關規定處理;採取各種措施安定旅遊者的情緒,解決因火災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困難,設法使旅遊活動繼續進行;協助領導處理好善後事宜;寫出詳實的書面報告。
四、食物中毒處置預案
組團社應通過合同或協議方式,要求接待旅行社保證旅遊者用餐安全。
導遊人員要提醒旅遊者不在小攤販上購買食物,團隊就餐時發現食物、飲料不衛生,或有異味變質的情況,導遊人員應立即要求更換,並要求餐廳負責人出面道歉,必要時向旅行社領導彙報。發現旅遊者食物中毒,導遊人員應:
1、設法催吐並讓食物中毒者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緩解毒性;
2、立即將患者送醫院搶救,請醫生開具診斷證明;
3、迅速報告旅行社並追究供餐單位的責任。
五、地震應急處理預案
導遊人員應密切關注旅遊目的地或途經地的天氣或其他消息,每天與旅行社計調取得聯繫。當地震災害發生時,導遊人員應:
1、立即通知領隊及全團旅遊者,約定失散時的集合地點和聯繫、通訊方式;
2、聽從當地搶險救災指揮人員的指揮;
3、引導自救:
a、為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
b、如當時正在樓房內,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較大)。也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c、當地震時,團隊正在室外,應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姿勢上選擇蹲下或趴下(雙手保護頭部);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女兒牆、高門臉、雨蓬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d、地震時團隊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公共場所時應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檯;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後懸掛物。
在行駛的汽車(火車、地鐵)內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e、當團隊正在野外時,應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地裂、滾石、滑坡、泥石流等。在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時,要向垂直與滾石前進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六、水災避險預案
導遊人員應隨時掌握旅遊行程中各地的天氣情況,及時向當地旅行社地陪導遊了解可能影響或危及本次旅遊安全的信息。當洪水發生時,導遊人員應:
1、及時通知領隊和全團旅遊者,約定如遇失散的集合地點及聯繫、通訊方式;
2、聽從當地搶險救災指揮人員的指揮;
3、引導自救:
a、當洪水威脅到房屋時,應及時關上電源總開關和煤氣閥,以免著火和觸電傷人。
b、為防止洪水湧入屋內,可用自製的沙袋或毛毯等塞住門窗的縫隙。
c、如果洪水不斷上漲,你就應留心貯備一些飲用水、食物、保暖衣物、輕便簡單的炊具、打火機、火柴等。
d、如果水災迫使你躲到屋頂上暫避,或者要自制木筏逃生時,還應準備一些可發出求救信號的東西,如手電筒、應急燈、哨子、旗幟、鮮艷的床單、沾油的破布(紙或木根)、鏡子等。
e、離開房屋前要多吃些或帶些含熱量較多的食品。
f、製作簡單木筏可用木樑、箱子、木板或衣櫃等任何能浮在水面上的東西;如果沒有繩子,可用被單等綁紮;當水流很急時或不到最後關頭都儘可能不用木筏逃生。
g、當需要涉水行走時,要選擇水流較平緩的地方,應面向水的上游,側身一步一步地劃步橫行,要先站穩一隻腳後,才能抬起另一隻腳來,並最好能用一根長杆探測水深及防止跌倒。
導遊人員應該具有交通安全意識和必要的交通常識,提醒司機檢查車輛,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更換車輛的建議;協助和監督司機做好安全行車工作。交通事故發生後,導遊人員應做到:
1、立即組織搶救。發生交通事故出現傷亡時,導遊人員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組織現場人員迅速搶救受傷的遊客,特別是搶救重傷員。如不能就地搶救,應立即將傷員送往離出事地點最近的醫院救治。
2、保護現場,立即報案。事故發生後,應盡一切努力保護現場,並儘快報案。報公安110或交通事故122報警台,請求派員趕赴現場調查處理。
3、迅速向旅行社報告。將受傷者送往醫院後,導遊人員應迅速向旅行社領導報告交通事故發生及旅遊者傷亡情況,按領導指令開展下一步工作。旅行社領導應在同一時間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
4、做好旅遊團其他人員的安撫工作。交通事故發生後,導遊人員應做好團內其他旅遊者的安撫工作,繼續組織安排好參觀遊覽活動。事故原因查清後,要向全團旅遊者說明情況。
5、寫出書面報告。交通事故處理結束後,導遊人員要寫出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的原因和經過;搶救經過、治療情況;事故責任及對責任者的處理;旅遊者的情緒及對處理的反映等。報告力求詳細、準確、清楚。如旅遊團有領隊的,應請領隊在報告落款處署名。
二、治安事故處置預案
在旅遊活動中,遇到歹徒行兇、詐騙、偷竊、搶劫等,導致旅遊者身心及財物受到損害的,統稱治安事故。
旅行社提醒旅遊者:不要將房間號告訴陌生人;不要讓陌生人或自稱飯店維修人員隨便進入房間;不要與私人兌換外幣;出入房間鎖好房門,夜間不要貿然開門;貴重物品不要隨身攜帶或放在房間內,可存入飯店總台保險柜;離開遊覽車時不要將證件或貴重物品遺留在車內。
導遊人員要始終與旅遊者在一起,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經常清點旅遊者人數;車行途中不得隨意停車讓無關人員上車,若有不明身份者攔車,導遊人員應提醒司機不要停車。
發生治安事故,導遊人員應:
1、保護旅遊者人身及財產安全。導遊人員應挺身而出保護旅遊者,將當事旅遊者轉移到安全地點,力爭追回錢物;如有旅遊者受傷,應立即組織搶救。
2、立即報警。導遊人員應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並積極協助破案。報案時要實事求是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案情和經過,提供犯罪嫌疑人的特徵,受害者的姓名、性別、國籍、傷勢及損失物品的名稱、數量、型號、特徵等。
3、及時向旅行社報告。要及時向旅行社領導報告治安事故發生的情況並按領導指令開展工作,情況嚴重時,請領導親臨指揮、處理。
4、安定旅遊者的情緒。治安事故發生後,導遊人員應採取必要的措施,安定旅遊者的情緒,力爭使旅遊活動按行程計劃進行。
5、寫出書面報告。導遊人員應寫出詳細、準確的書面報告,除報案內容外,還應寫明案件的性質、採取的應急措施、偵破情況、受害者和旅遊團其他成員的`情緒及有何反映、要求等。
6、協助領導做好善後工作。導遊人員應準備好必要的證明、資料,處理好善後事宜。
三、火災事故處置預案
導遊人員應提醒旅遊者不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不亂扔煙頭和火種;入住飯店後,導遊人員應儘快熟悉飯店樓層的安全出口、安全樓梯的位置及安全逃生路線,並適時向旅遊者介紹;導遊人員應掌握領隊和旅遊者的房號。發生火災事故,導遊人員應:
1、立即報警;
2、迅速通知領隊及全團旅遊者;
3、配合飯店工作人員,迅速、有序地通過安全出口疏散旅遊者;
4、引導自救:
a、不使用電梯;
b、若身上衣服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c、必須穿過濃煙區時,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濕毛巾捂著口鼻,貼近地面順牆爬行;
d、大火封門無法逃出時,用浸濕的衣物、被褥堵塞門縫或潑水降溫,等待救援;
e、搖動色彩鮮艷的衣物呼喚救援人員;
5、協助處理善後事宜。旅遊者得救後,導遊人員應立即組織搶救受傷者;若有重傷者應迅速送醫院,有人死亡,按有關規定處理;採取各種措施安定旅遊者的情緒,解決因火災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困難,設法使旅遊活動繼續進行;協助領導處理好善後事宜;寫出詳實的書面報告。
四、食物中毒處置預案
組團社應通過合同或協議方式,要求接待旅行社保證旅遊者用餐安全。
導遊人員要提醒旅遊者不在小攤販上購買食物,團隊就餐時發現食物、飲料不衛生,或有異味變質的情況,導遊人員應立即要求更換,並要求餐廳負責人出面道歉,必要時向旅行社領導彙報。發現旅遊者食物中毒,導遊人員應:
1、設法催吐並讓食物中毒者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緩解毒性;
2、立即將患者送醫院搶救,請醫生開具診斷證明;
3、迅速報告旅行社並追究供餐單位的責任。
五、地震應急處理預案
導遊人員應密切關注旅遊目的地或途經地的天氣或其他消息,每天與旅行社計調取得聯繫。當地震災害發生時,導遊人員應:
1、立即通知領隊及全團旅遊者,約定失散時的集合地點和聯繫、通訊方式;
2、聽從當地搶險救災指揮人員的指揮;
3、引導自救:
a、為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
b、如當時正在樓房內,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較大)。也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c、當地震時,團隊正在室外,應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姿勢上選擇蹲下或趴下(雙手保護頭部);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女兒牆、高門臉、雨蓬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d、地震時團隊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公共場所時應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檯;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後懸掛物。
在行駛的汽車(火車、地鐵)內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e、當團隊正在野外時,應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地裂、滾石、滑坡、泥石流等。在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時,要向垂直與滾石前進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六、水災避險預案
導遊人員應隨時掌握旅遊行程中各地的天氣情況,及時向當地旅行社地陪導遊了解可能影響或危及本次旅遊安全的信息。當洪水發生時,導遊人員應:
1、及時通知領隊和全團旅遊者,約定如遇失散的集合地點及聯繫、通訊方式;
2、聽從當地搶險救災指揮人員的指揮;
3、引導自救:
a、當洪水威脅到房屋時,應及時關上電源總開關和煤氣閥,以免著火和觸電傷人。
b、為防止洪水湧入屋內,可用自製的沙袋或毛毯等塞住門窗的縫隙。
c、如果洪水不斷上漲,你就應留心貯備一些飲用水、食物、保暖衣物、輕便簡單的炊具、打火機、火柴等。
d、如果水災迫使你躲到屋頂上暫避,或者要自制木筏逃生時,還應準備一些可發出求救信號的東西,如手電筒、應急燈、哨子、旗幟、鮮艷的床單、沾油的破布(紙或木根)、鏡子等。
e、離開房屋前要多吃些或帶些含熱量較多的食品。
f、製作簡單木筏可用木樑、箱子、木板或衣櫃等任何能浮在水面上的東西;如果沒有繩子,可用被單等綁紮;當水流很急時或不到最後關頭都儘可能不用木筏逃生。
g、當需要涉水行走時,要選擇水流較平緩的地方,應面向水的上游,側身一步一步地劃步橫行,要先站穩一隻腳後,才能抬起另一隻腳來,並最好能用一根長杆探測水深及防止跌倒。
一、適用範圍。
(一)本修理廠正常維修工作中,發生死亡1人及以上的生產安全事故。
(二)本修理廠維修車輛出現重大維修質量安全事故問題,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傷亡及以上的重大險情。
二、工作機制。
建立和完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以及實施,負責根據應急預案的原則,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組織實施工作。
三、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在統一領導下,堅持分級響應、分級管理為主的原則實行應急工作責任制。根據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和本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結合維修車間的特點、範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四、應急準備。
(一)定期研究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導應急救援組織的建立和完善,加強重大安全的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工作,防患於未然。
(二)定期檢查本單位職責範圍內安全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應定期演練,器材、設備等應設專人進行維護。
(三)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需要多部門配合的,根據情況及需要及時通知和配合地方交通、公安、衛生、消防、安監局等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四)建立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重大災害事故資料庫,並及時更新,定期完成風險分析及評估報告,建立健全預警聯動機制及時消除隱患。
(五)各部門主管應24小時保持手機開機,以備緊急情況聯絡。
五、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告。
1、報告原則。
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情況。
2、報告程序。
(1)發生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後,相關部門負責人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如實向主管領導報告。
(2)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迅速核實有關情況,並立即報告分管副總經理。
(3)發生嚴重火災事故,要及時上報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門。
(4)發生死亡1人及以上事故,要及時上報公安、交通、等政府部門。
3、報告內容。
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報告的內容:
(1)險情或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
(2)險情或事故發生的單位名稱、資質等級情況,單位負責人、企業法人代表等有關人員的姓名及執業資格等情況。
(3)險情基本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
(4)原因的初步分析。
(5)採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與處理的有關事宜。
(6)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二)救援程序。
發生事故立即啟動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組織開展救援行動,迅速控制危險源和現場,組織群眾自救互救。
根據事故級別啟動本預案,立即成立事故現場指揮小組,具體指揮現場救援工作,按照本預案規定的職責開展救援行動。
(三)事故處置。
遵循「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原則,共同做好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
1、在統一領導指揮下,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應急指揮命令和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協助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做好搶險救援工作,會同安全監管等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及時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續報有關情況。
2、在公安、消防、衛生等專業搶險力量到達現場前,應立即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全力協助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同時協助有關部門保護現場,維護現場秩序,妥善保管有關證物,配合有關部門收集證據。
(四)信息發布。
重大安全事故的信息和新聞發布,由政府或有關行政實施集中、統一管理,以確保信息正確、及時傳遞,並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社會公布。同時,向公眾發布警告或者勸告,採取嚴格的防範控制措施,防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六、應急終止。
(一)應急組織應根據重大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和結束情況,及時向公司報告。
(二)應急狀態終止後,應及時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後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預防事故採取的措施。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
七、保障工作。
(一)宣傳教育。
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重大安全事故及有關知識的宣傳,增加預防安全事故的常識和防範意識,提高防範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並通過定期組織實戰演習,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二)人員力量保障。
對本單位的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力量進行摸底檢查,組建應急救援隊伍,並加強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技能培訓和力量:
1、設備搶險力量:主要由車間維修人員、設備管理人員、設備維護人員組成,承擔事發現場的設備搶險和安全保障工作。
2、安全諮詢力量:主要由從事現場管理、設備管理、設備維護等工作的技術人員組成,擔負事發現場的安全性鑑定、研究處置和應急方案、提出相應對策和意見的任務。
(一)本修理廠正常維修工作中,發生死亡1人及以上的生產安全事故。
(二)本修理廠維修車輛出現重大維修質量安全事故問題,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傷亡及以上的重大險情。
二、工作機制。
建立和完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和應急預案以及實施,負責根據應急預案的原則,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組織實施工作。
三、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在統一領導下,堅持分級響應、分級管理為主的原則實行應急工作責任制。根據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和本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結合維修車間的特點、範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四、應急準備。
(一)定期研究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導應急救援組織的建立和完善,加強重大安全的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工作,防患於未然。
(二)定期檢查本單位職責範圍內安全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應定期演練,器材、設備等應設專人進行維護。
(三)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需要多部門配合的,根據情況及需要及時通知和配合地方交通、公安、衛生、消防、安監局等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四)建立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重大災害事故資料庫,並及時更新,定期完成風險分析及評估報告,建立健全預警聯動機制及時消除隱患。
(五)各部門主管應24小時保持手機開機,以備緊急情況聯絡。
五、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告。
1、報告原則。
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情況。
2、報告程序。
(1)發生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後,相關部門負責人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如實向主管領導報告。
(2)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迅速核實有關情況,並立即報告分管副總經理。
(3)發生嚴重火災事故,要及時上報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門。
(4)發生死亡1人及以上事故,要及時上報公安、交通、等政府部門。
3、報告內容。
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報告的內容:
(1)險情或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
(2)險情或事故發生的單位名稱、資質等級情況,單位負責人、企業法人代表等有關人員的姓名及執業資格等情況。
(3)險情基本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
(4)原因的初步分析。
(5)採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與處理的有關事宜。
(6)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二)救援程序。
發生事故立即啟動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組織開展救援行動,迅速控制危險源和現場,組織群眾自救互救。
根據事故級別啟動本預案,立即成立事故現場指揮小組,具體指揮現場救援工作,按照本預案規定的職責開展救援行動。
(三)事故處置。
遵循「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原則,共同做好重大安全險情或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
1、在統一領導指揮下,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應急指揮命令和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協助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做好搶險救援工作,會同安全監管等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及時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續報有關情況。
2、在公安、消防、衛生等專業搶險力量到達現場前,應立即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全力協助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同時協助有關部門保護現場,維護現場秩序,妥善保管有關證物,配合有關部門收集證據。
(四)信息發布。
重大安全事故的信息和新聞發布,由政府或有關行政實施集中、統一管理,以確保信息正確、及時傳遞,並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社會公布。同時,向公眾發布警告或者勸告,採取嚴格的防範控制措施,防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六、應急終止。
(一)應急組織應根據重大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和結束情況,及時向公司報告。
(二)應急狀態終止後,應及時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後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預防事故採取的措施。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對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
七、保障工作。
(一)宣傳教育。
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重大安全事故及有關知識的宣傳,增加預防安全事故的常識和防範意識,提高防範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並通過定期組織實戰演習,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二)人員力量保障。
對本單位的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力量進行摸底檢查,組建應急救援隊伍,並加強重大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基本人員技能培訓和力量:
1、設備搶險力量:主要由車間維修人員、設備管理人員、設備維護人員組成,承擔事發現場的設備搶險和安全保障工作。
2、安全諮詢力量:主要由從事現場管理、設備管理、設備維護等工作的技術人員組成,擔負事發現場的安全性鑑定、研究處置和應急方案、提出相應對策和意見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