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區是一座旅遊資源稟賦較高的山水園林城市,但由於煤炭開採和涉煤產業比重大,文化旅遊產業起步晚、底子薄,今年以來,接待入境遊客xx萬人次,旅遊產業實現銷售收入xxxx多萬元,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本文就x區旅遊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實現路徑包括形象定位、空間布局、區域合作及重點線路等方面進行探討,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一、發展優勢及基本現狀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建議[朗讀]
文化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現實性意義,其內涵由可持續旅遊與可持續發展兩大概念相結合,既指將文化旅遊資源進行有效傳承保護,也指將旅遊、文化、環境融為一體。但在實際運作中,文化旅遊可持續發展還面臨不少問題。
首先,文化旅遊的主題、目標市場模糊。現階段,文化旅遊的目標市場範圍涉及過廣,層次比較模糊,目標群體一概而論,將文化旅遊檔次統一化,造成文化旅遊開展的本質受到明顯限制。
其次,文化旅遊的錯位規劃開發。由於文化旅遊發展勢頭良好,導致很多地區一擁而上,在缺少科學規划下,不合理地開發利用文化旅遊資源,過分地強調經濟效益,造成文化資源受到嚴重破壞。
最後,文化保護意識淡薄。目前,各地都在強調文化旅遊資源的經濟價值,而忽視了文化、精神、科研等方面價值。而且對於文化旅遊資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認識程度不夠,沒能及時採取有效地保護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未來在推動文化旅遊可持續發展中,一要明確文化旅遊開發主體,對目標市場進行細分。主題是文化旅遊項目開展過程中的主導元素,必須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以及分析相應的目標群體,從而找到最適合的開發主題。
二要正確定位開發,合理保護利用文化旅遊資源。在開發文化旅遊資源之前,要進行科學、全面、綜合地有效分析,從而得出準確定位,並在準確定位基礎上對文化旅遊資源進行合理開發,最終實現文化旅遊資源的有效保護。
三要提高對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對於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一方面要加大宣傳保護力度,提高文化保護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調動社會公眾參與監督。此外,對於文化旅遊產業從業人員,要注重提升文化觀和生態觀在內的綜合知識,具備專業的創新、管理能力。
總的來說,文化旅遊資源是文化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加強對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對文化旅遊資源進行科學開發,是當前我國旅遊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文化旅遊若想得到更為長遠的發展,則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首先,文化旅遊的主題、目標市場模糊。現階段,文化旅遊的目標市場範圍涉及過廣,層次比較模糊,目標群體一概而論,將文化旅遊檔次統一化,造成文化旅遊開展的本質受到明顯限制。
其次,文化旅遊的錯位規劃開發。由於文化旅遊發展勢頭良好,導致很多地區一擁而上,在缺少科學規划下,不合理地開發利用文化旅遊資源,過分地強調經濟效益,造成文化資源受到嚴重破壞。
最後,文化保護意識淡薄。目前,各地都在強調文化旅遊資源的經濟價值,而忽視了文化、精神、科研等方面價值。而且對於文化旅遊資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認識程度不夠,沒能及時採取有效地保護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未來在推動文化旅遊可持續發展中,一要明確文化旅遊開發主體,對目標市場進行細分。主題是文化旅遊項目開展過程中的主導元素,必須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以及分析相應的目標群體,從而找到最適合的開發主題。
二要正確定位開發,合理保護利用文化旅遊資源。在開發文化旅遊資源之前,要進行科學、全面、綜合地有效分析,從而得出準確定位,並在準確定位基礎上對文化旅遊資源進行合理開發,最終實現文化旅遊資源的有效保護。
三要提高對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對於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一方面要加大宣傳保護力度,提高文化保護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調動社會公眾參與監督。此外,對於文化旅遊產業從業人員,要注重提升文化觀和生態觀在內的綜合知識,具備專業的創新、管理能力。
總的來說,文化旅遊資源是文化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加強對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對文化旅遊資源進行科學開發,是當前我國旅遊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文化旅遊若想得到更為長遠的發展,則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2012年黑龍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書面印發了省政府對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黑龍江省旅遊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2012年,黑龍江省繼續全面推進「351」旅遊工程項目建設,即在全省重點抓好30個省級重點旅遊項目、50個市級旅遊重點項目、100個縣級旅遊重點項目。全省旅遊投資項目總數185個,總投資1061.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23.1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79.6億元。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招商引資。印製《黑龍江省旅遊招商項目冊》和《黑龍江省重點旅遊名鎮招商項目冊》,從各地200多項招商項目中認真篩選,確定82個投資總額500萬美元以上,拉動力大、輻射性廣、效益好的項目作為重點推介;與重點旅遊名鎮共同確定了30個名鎮重點招商項目。在「黑龍江(香港、廣東、浙江)產業推介招商活動」中簽訂旅遊合作項目13項,簽約額60.4億元人民幣。在23屆哈洽會上,旅遊項目招商引資138.71億元,其中合同金額103.71億元,協議金額35億元。2012年黑龍江省旅遊招商引資項目69個,招商引資金額共249.27億元,同比增長128.35%。(二)文化旅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隨著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人民對文化旅遊認識的深化,文化旅遊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據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調查顯示,2012年黑龍江省旅遊產業主要指標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2012年黑龍江省旅遊接待總人數2.54億人次、同比增長24.16%,旅遊業總收入1300.3億元、增長19.13%。其中,國內旅遊2.52億人次、增長24.4%,國內旅遊收入1247.52億元、增長20.9%,入境旅遊207.62萬人次、增長0.53%,旅遊外匯收入8.35億美元、下降8.95%。1.旅行社和星級飯店數量不斷增長。據統計,截止2013年5月份,全省經營出境旅遊旅行社61家,經營邊境旅遊旅行社46家,經營國內、入境游接待旅行社有583家,比2011年增長3.97%。全省大中型城市共有星級飯店254家,同比增長6.72%。2.博物館數量、從業人數不斷增加。2011年全省博物館有103個,從業人數為1636人,分別比上年增加35.5%和31.4%;參觀人次為1217萬人次,增加值為1121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69.9%和42.1%。3.評分提高,口碑好。2012年,國內旅遊者對黑龍江省旅遊相關設施綜合評分為3.91分(5分制,下同),較2011年增長了0.07分,較2010年增長了0.1分;國內旅遊者對黑龍江省旅遊相關服務綜合評分為3.99分,較2011年增長了0.06分,較2010年增長了0.11分;國內旅遊者對黑龍江省旅行社評分為3.91分,較2011年有了明顯提升,提高了0.08分。國內旅遊者對黑龍江省旅遊相關設施各方面評價全面提高。(三)文化旅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黑龍江省文化旅遊企業借著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強調要重點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東風,積極創新、不斷開拓了數條文化旅遊精粹項目。世界最高水平的冰雪旅遊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全新推出世界首創的大型戶外冰雪實景演出———林海雪原、中國最頂級的「酷·哈爾濱」大型冰上雜技秀和濃郁地道的歐洲風情歌舞演出,與迪士尼合作開設卡通冰雪動漫王國,增加冰雪動漫大巡遊、萬人熱力勁舞等新項目。太陽島雪博遊覽會運用立體三維創新形式雕塑俄羅斯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推出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大型雪雕《雪舞風情》、宛如童話世界的都市雪鄉。
二、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所謂swot分析,就是對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挑戰(threat)進行綜合分析,這種分析法是對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進行的總結,對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優勢1.特殊的地域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邊陲,緯度較高,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長,雪質較好,具備開展冰雪文化旅遊的優越條件;夏季氣候涼爽,浩瀚的原始森林和眾多的江河湖泊等濕地資源,為開展以休閒度假旅遊為主的避暑旅遊提供了地域優勢。2.邊境優勢: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達3000多公里,有25個邊境口岸,有著發展邊境旅遊的地緣優勢。「俄羅斯旅遊年」的舉辦為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契機。3.墾荒歷史優勢:黑龍江省的墾荒是我國近代以來最大規模的開拓史,不僅包括北大荒的開拓、闖關東,還有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設開發,磨礪了黑龍江人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精神,由此帶來的石油工業文化旅遊和軍墾文化旅遊資源更是成為我省特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優勢。(二)劣勢1.位置較偏僻:黑龍江省距離國內經濟發達地區較遠,交通路途花費時間和金錢較多,由南方而來的遊客會很大程度上被途中的大連、瀋陽、長春等旅遊區域攔截;與黑龍江毗鄰的吉林和內蒙古均不屬於經濟條件發達省份,因此,客源市場受到很大限制。2.交通條件落後:黑龍江省省內各景區景點之間的交通欠發達是制約旅遊業的一大因素。3.宣傳力度有待加大:長期以來,人們對於黑龍江省的特色旅遊只知道冬季冰雪旅遊,對於春夏秋三季的旅遊產品卻知之甚少。黑龍江省缺乏對冰雪以外的旅遊資源的宣傳,尤其是能夠綜合體現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遊的有招徠力度的宣傳口號。(三)機遇1.政策支持: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黑龍江省政府提出「文化強省」政策,制定並貫徹實施《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黑龍江省鄉村旅遊專項規劃》和《黑龍江省界江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為發展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遊產業提供了政策保障。2.以學習、研究考察為動機的旅遊類型增多: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和成熟,簡單的觀光旅遊已經不能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需求,文化旅遊在旅遊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顯。3.政府投資打造旅遊名鎮:政府用於名鎮建設的旅遊發展金逐年增多,按照「今天是精品,明天是遺產,後天是文物」的原則,突出抓好名鎮旅遊停車場、旅客服務中心、旅遊標識等旅遊公共設施建設,助推旅遊名鎮建設步伐。4.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招商引資:黑龍江省政府於2011年和2012年連續兩年印製《黑龍江省旅遊招商項目冊》和《黑龍江省重點旅遊名鎮招商項目冊》,加大文化旅遊項目的建設及招商引資活動。(四)挑戰1.鄰近區域資源相似度高: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遼寧省、吉林省以及蒙古雖然緯度略低於黑龍江省,但是三省的資源相似度很高,即使是黑龍江省主打的特色冰雪旅遊也都已各自開發出自己的產品,新鮮度大大降低。2.旅遊資源保護困難:黑龍江省旅遊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是如果開發過程不重視合理規劃和保護,將造成資源的浪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三、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分析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的優劣勢及其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提出了發展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的對策建議。(一)制定相關保護政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制定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保護政策,是進一步突顯文化旅遊資源價值的必要措施,是保護文化旅遊資源的重要保障。文化旅遊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和發展要在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構建完整的文化旅遊框架。(二)增加資金投入,完善文化旅遊產業資金投入體系的建設文化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吃、住、行、游、購、娛」以及服務、通訊設施、網際網路、醫療衛生安全等多方面,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文化旅遊產業,形成以政府資金主導、社會資本參與的多種主體投資體系。(三)突出特色,開發精品旅遊線路文化旅遊只有以特色為招牌才能吸引遊客的目光,因此,要從特色文化旅遊方面做文章,開發精品旅遊線路。做好以哈爾濱為中心,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大小興安嶺等多地區為輻射的黑龍江省旅遊特色精品旅遊線路。(四)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良好旅遊形象要強化政府在旅遊形象設計和傳播中的主導地位,設立旅遊形象建設領導小組,多層次、全方位、跨視角的開展宣傳活動,塑造美麗龍江形象。如請名人做形象大使,來增強宣傳效應;在電視台、電台、報紙、雜誌等媒體上也要投放廣告,擴大知名度;借鑑各地旅遊發展先進經驗,加大尋求合作等等。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2012年黑龍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書面印發了省政府對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黑龍江省旅遊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2012年,黑龍江省繼續全面推進「351」旅遊工程項目建設,即在全省重點抓好30個省級重點旅遊項目、50個市級旅遊重點項目、100個縣級旅遊重點項目。全省旅遊投資項目總數185個,總投資1061.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23.1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79.6億元。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招商引資。印製《黑龍江省旅遊招商項目冊》和《黑龍江省重點旅遊名鎮招商項目冊》,從各地200多項招商項目中認真篩選,確定82個投資總額500萬美元以上,拉動力大、輻射性廣、效益好的項目作為重點推介;與重點旅遊名鎮共同確定了30個名鎮重點招商項目。在「黑龍江(香港、廣東、浙江)產業推介招商活動」中簽訂旅遊合作項目13項,簽約額60.4億元人民幣。在23屆哈洽會上,旅遊項目招商引資138.71億元,其中合同金額103.71億元,協議金額35億元。2012年黑龍江省旅遊招商引資項目69個,招商引資金額共249.27億元,同比增長128.35%。(二)文化旅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隨著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人民對文化旅遊認識的深化,文化旅遊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據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調查顯示,2012年黑龍江省旅遊產業主要指標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2012年黑龍江省旅遊接待總人數2.54億人次、同比增長24.16%,旅遊業總收入1300.3億元、增長19.13%。其中,國內旅遊2.52億人次、增長24.4%,國內旅遊收入1247.52億元、增長20.9%,入境旅遊207.62萬人次、增長0.53%,旅遊外匯收入8.35億美元、下降8.95%。1.旅行社和星級飯店數量不斷增長。據統計,截止2013年5月份,全省經營出境旅遊旅行社61家,經營邊境旅遊旅行社46家,經營國內、入境游接待旅行社有583家,比2011年增長3.97%。全省大中型城市共有星級飯店254家,同比增長6.72%。2.博物館數量、從業人數不斷增加。2011年全省博物館有103個,從業人數為1636人,分別比上年增加35.5%和31.4%;參觀人次為1217萬人次,增加值為1121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69.9%和42.1%。3.評分提高,口碑好。2012年,國內旅遊者對黑龍江省旅遊相關設施綜合評分為3.91分(5分制,下同),較2011年增長了0.07分,較2010年增長了0.1分;國內旅遊者對黑龍江省旅遊相關服務綜合評分為3.99分,較2011年增長了0.06分,較2010年增長了0.11分;國內旅遊者對黑龍江省旅行社評分為3.91分,較2011年有了明顯提升,提高了0.08分。國內旅遊者對黑龍江省旅遊相關設施各方面評價全面提高。(三)文化旅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黑龍江省文化旅遊企業借著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強調要重點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東風,積極創新、不斷開拓了數條文化旅遊精粹項目。世界最高水平的冰雪旅遊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全新推出世界首創的大型戶外冰雪實景演出———林海雪原、中國最頂級的「酷·哈爾濱」大型冰上雜技秀和濃郁地道的歐洲風情歌舞演出,與迪士尼合作開設卡通冰雪動漫王國,增加冰雪動漫大巡遊、萬人熱力勁舞等新項目。太陽島雪博遊覽會運用立體三維創新形式雕塑俄羅斯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推出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大型雪雕《雪舞風情》、宛如童話世界的都市雪鄉。
二、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所謂swot分析,就是對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挑戰(threat)進行綜合分析,這種分析法是對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進行的總結,對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優勢1.特殊的地域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邊陲,緯度較高,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長,雪質較好,具備開展冰雪文化旅遊的優越條件;夏季氣候涼爽,浩瀚的原始森林和眾多的江河湖泊等濕地資源,為開展以休閒度假旅遊為主的避暑旅遊提供了地域優勢。2.邊境優勢: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達3000多公里,有25個邊境口岸,有著發展邊境旅遊的地緣優勢。「俄羅斯旅遊年」的舉辦為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契機。3.墾荒歷史優勢:黑龍江省的墾荒是我國近代以來最大規模的開拓史,不僅包括北大荒的開拓、闖關東,還有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設開發,磨礪了黑龍江人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精神,由此帶來的石油工業文化旅遊和軍墾文化旅遊資源更是成為我省特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優勢。(二)劣勢1.位置較偏僻:黑龍江省距離國內經濟發達地區較遠,交通路途花費時間和金錢較多,由南方而來的遊客會很大程度上被途中的大連、瀋陽、長春等旅遊區域攔截;與黑龍江毗鄰的吉林和內蒙古均不屬於經濟條件發達省份,因此,客源市場受到很大限制。2.交通條件落後:黑龍江省省內各景區景點之間的交通欠發達是制約旅遊業的一大因素。3.宣傳力度有待加大:長期以來,人們對於黑龍江省的特色旅遊只知道冬季冰雪旅遊,對於春夏秋三季的旅遊產品卻知之甚少。黑龍江省缺乏對冰雪以外的旅遊資源的宣傳,尤其是能夠綜合體現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遊的有招徠力度的宣傳口號。(三)機遇1.政策支持: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黑龍江省政府提出「文化強省」政策,制定並貫徹實施《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黑龍江省鄉村旅遊專項規劃》和《黑龍江省界江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為發展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遊產業提供了政策保障。2.以學習、研究考察為動機的旅遊類型增多: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和成熟,簡單的觀光旅遊已經不能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需求,文化旅遊在旅遊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顯。3.政府投資打造旅遊名鎮:政府用於名鎮建設的旅遊發展金逐年增多,按照「今天是精品,明天是遺產,後天是文物」的原則,突出抓好名鎮旅遊停車場、旅客服務中心、旅遊標識等旅遊公共設施建設,助推旅遊名鎮建設步伐。4.利用各種渠道和途徑招商引資:黑龍江省政府於2011年和2012年連續兩年印製《黑龍江省旅遊招商項目冊》和《黑龍江省重點旅遊名鎮招商項目冊》,加大文化旅遊項目的建設及招商引資活動。(四)挑戰1.鄰近區域資源相似度高: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遼寧省、吉林省以及蒙古雖然緯度略低於黑龍江省,但是三省的資源相似度很高,即使是黑龍江省主打的特色冰雪旅遊也都已各自開發出自己的產品,新鮮度大大降低。2.旅遊資源保護困難:黑龍江省旅遊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是如果開發過程不重視合理規劃和保護,將造成資源的浪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三、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分析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的優劣勢及其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提出了發展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的對策建議。(一)制定相關保護政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制定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保護政策,是進一步突顯文化旅遊資源價值的必要措施,是保護文化旅遊資源的重要保障。文化旅遊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和發展要在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構建完整的文化旅遊框架。(二)增加資金投入,完善文化旅遊產業資金投入體系的建設文化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吃、住、行、游、購、娛」以及服務、通訊設施、網際網路、醫療衛生安全等多方面,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文化旅遊產業,形成以政府資金主導、社會資本參與的多種主體投資體系。(三)突出特色,開發精品旅遊線路文化旅遊只有以特色為招牌才能吸引遊客的目光,因此,要從特色文化旅遊方面做文章,開發精品旅遊線路。做好以哈爾濱為中心,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大小興安嶺等多地區為輻射的黑龍江省旅遊特色精品旅遊線路。(四)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良好旅遊形象要強化政府在旅遊形象設計和傳播中的主導地位,設立旅遊形象建設領導小組,多層次、全方位、跨視角的開展宣傳活動,塑造美麗龍江形象。如請名人做形象大使,來增強宣傳效應;在電視台、電台、報紙、雜誌等媒體上也要投放廣告,擴大知名度;借鑑各地旅遊發展先進經驗,加大尋求合作等等。
[摘要]源匯區利用本區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實施「旅遊興區」戰略,創建文化旅遊產業示範園區,對景區擴建升級,依託民俗文化背景,開發重點文化旅遊項目,擴大宣傳力度,使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但在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仍存在著管理體制不健全,發展資金不足,特色旅遊資源挖掘不夠深入等問題。應實施「政府主導型」旅遊發展戰略,建立各部門合力興旅的工作機制和政府及社會多元化投融資體制,提高文化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提升景區經營管理水平,構建源匯區特色文化旅遊產業的新格局,培養文化旅遊產業成為源匯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關鍵詞]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民俗文化。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旅遊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撐,是文化產業中極為活躍的組成部分。文化旅遊產業又是文化產業中最具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業態,同時也是符合現代需求的新型業態,是對現有文化產業的重要補充。
一、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源匯區歷史悠久,商周時期源匯鎮就已形成,明朝時期發展成為中原地區商貿重鎮,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源匯區政府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旅遊興區」戰略,加快推進文化旅遊業融合,文化旅遊產業得到較快發展。
(一)地方產業發展政策逐步完善,文化旅遊產業初具規模。
為加快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源匯區委、區政府在2007年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旅遊興趣的目標、任務,致力於構建文化與旅遊相融合、產業優勢突出、影響力和競爭力較強、富有源匯特色的文化旅遊產業新格局,使文化旅遊產業成為源匯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源匯區委、區政府把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成立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全區文化旅遊產業的統一領導和綜合協調。經過幾年的發展,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走上了快車道。2010年8月,開源休閒文化旅遊產業園區被評為河南省服務業特色園區;2011年12月,開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被河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南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目前,開源休閒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正在努力創建河南省產業示範園區。
(二)不斷加快開發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張。
源匯區堅持把項目帶動作為促進文化旅遊產業上檔升級的戰略性舉措。針對開源景區容量小、服務設施落後的問題,加快對開源旅遊景區的升級改造。開源旅遊景區改擴建項目占地156畝,預計總投資6.8億元,2012年已完成投資1.2億元,建成後將為遊客提供游、購、娛、吃、住、行一站式服務。國家3a級旅遊景區金鳳凰鳥語林公園(原森林公園),目前正在轉型為以鳥類文化為主題的城市休閒公園,並爭創國家4a景區,鳥文化主題項目已完成15個,南美風情園、沙漠鳥園、遠古鳥園、世界珍禽園及猴島和動物園項目正在施工建設中。河上街古鎮項目以漯河河上街歷史為背景,彙集中原民俗文化,薈萃漢、唐、宋、明、清古風格建築,展示石雕、磚雕等本區民俗文化和漯河歷史文化,該項目占地面積63畝,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主要由全國特色旅遊產品博物館、悅來客棧、河上街城樓、受降廣場和民俗文化廣場等組成。一期旅遊產品博物館已投入運營,二期項目已投入使用,三期正在建設。金鳳凰兒童樂園總占地面積33畝,總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一期已投入運營,二期項目正在建設安裝,開源時代廣場總占地47畝,一棟建築綜合體高17層,總建築面積10.1萬平方米,包括金鳳凰文化主題酒店、大型旅遊購物中心、時代電玩城、數字化影院和生態步行街等,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二次結構建設和外裝修。豫中南遊客服務中心項目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外裝修。
(三)積極建設古玩和文化藝術品市場,影響力逐步擴大。
為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源匯區制定了招商引資、扶持培育、積極引導的優惠政策,為文化旅遊經營業主提供政策、市場分析、消費調查等方面的支持,營造寬鬆和諧的投資環境。2011年,積極整合古玩市場,在開源景區組織房源建設「漯河市古玩圖書科技市場」,目標定位為豫中南最大的古玩市場,吸引周邊地市乃至省外優質文化產業資源入駐,通過外出招商、廣告宣傳等多種形式進行市場推介,吸引了60餘家古玩商、6家書商、22家電腦商戶入駐,市場初具規模,吸引了很多省內外商戶到此經營,淘寶交易。2012年以來,積極開展市場調研,籌建文化藝術品市場。組織房源60餘間,並採取懸掛橫幅、製作宣傳版面、發放宣傳頁等方式做好政策解釋,引導從事國畫、油畫、雕塑、字畫裝裱、玉器、陶瓷和工藝畫經營的商戶進駐市場,與古玩圖書科技市場連接成片、共同發展,形成綜合性文化旅遊產業市場,促進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四)加大文化旅遊宣傳力度,知名度不斷提。
近年來,源匯區深入發掘文化資源潛力,以大型節會為依託,加大旅遊促銷宣傳力度。本著「突出中原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漯河群眾節慶精品」的原則,從2010年開始舉辦的每年一屆的河上街廟會,立足本區民俗文化,發掘獨特民間絕活,展示華夏文化底蘊,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漯河河上街的古老民俗風貌,在本市及周邊地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還在開源景區舉辦了國際旅遊小姐景區巡遊活動、省百名油畫家採風活動、旅遊休閒節、菊花展、紅楓展、奇石展、盆景展、鳥類文化節、初夏狂歡節、民間藝術大賽和群眾文化藝術展演等活動,吸引周邊地市遊客到源匯來觀光遊覽。節會旅遊凸現旅遊品牌效益,開源景區正逐步成為河南省旅遊業較為知名的景區。同時,區文化旅遊局先後組織旅遊企業參加了第二屆中國(寧夏)國際文化藝術旅遊博覽會和河南省(洛陽)第二節旅遊產品設計大賽博覽會等展會活動,積極推介源匯旅遊,提高知名度。(五)加強行業監管,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
源匯區文化旅遊部門認真貫徹實施《河南省旅遊條例》,加強行業監管。一是加大行業管理力度。大力推進旅遊誠信體系建設,完善旅遊企業的誠信檔案,加強行業自律,加大旅遊執法檢查力度,採取集中整治和經常性執法相結合,規範旅遊市場經營秩序,實現全區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加強平安旅遊建設,制定了《源匯區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提升了處置各類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旅遊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與旅遊企業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定期開展旅遊安全檢查,及時清除安全隱患。近年來,全區無重大旅遊安全事故發生。三是加強旅遊業從業人員培訓。全面推行持證上崗制度,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人才利用方式,加大對全區旅遊經營者及從業者的崗位培訓力度,旅遊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
二、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市、區旅遊工作的管理體制是管理權大多集中在市一級,大量事務性工作在區,責權利不相統一,導致各區管理職能不健全,影響區級相關部門積極性的發揮。如:轄區內旅行社、旅遊飯店等仍由市旅遊局管理,對旅行社、導遊等存在的違規行為無行政處罰權,不能有效受理遊客投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源匯區旅遊業的發展。
(二)發展資金不足。
源匯區文化旅遊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基礎設施落後,按照河南省旅遊投資公司制定的小村鋪村2010—今年鄉村旅遊整體規劃,需總投資4065萬元,僅前期開發建設就需資金投入1915萬元,由於資金缺口大,目前進度緩慢。在宣傳促銷方面,與河南省旅遊發達縣區相比,源匯區此方面的投入經費較少,造成對文化旅遊形象的塑造推力不夠。
(三)特色未能充分資源開發。
源匯區具有開發價值的特色文化旅遊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如民間剪紙、問十銅器舞、肘胳等,由於資金和選址等因素制約,尚未有實質性進展。另外,近年來源匯區休閒觀光農業發展較快,為大力發展農家樂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目前在源匯區農家樂無論從規模、數量還是休閒娛樂項目開展等方面據成熟的農家樂旅遊差距較大有待完善之處較多。
三、發展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對策建議
(一)加強科學規劃,實施「政府主導型」旅遊發展戰略。
合理規劃是科學發展的奠基石,只有一流的規劃,才打造一流的旅遊項目。近年來,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原有的規劃已經不能滿足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需求,應從現實需要出發,重新制訂源匯區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規劃,為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奠定紮實基礎。規劃應以文化和旅遊的結合為著眼點,以一定數量的精品項目為著力點,以拓展文化旅遊的文化內涵和品位、提高吸引力和競爭力。同時研究制定實施細則,快速推進以道路、游步道碼頭、水、電、通訊等為重點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以城市建設、城鄉綠化為重點的旅遊環境建設;以導遊、旅行社和宣傳營銷為重點的旅遊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快旅遊發展戰略的實施。
(二)加速資源整合,形成全區各部門合力興旅的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負責制、重點項目領導分包制,加快整合:一是破除部門和行業限制,在統一的規劃和共同的目標下真正實現各類文化旅遊資源互通、互動、共享、共贏;二是突破地域限制,樹立整體旅遊宣傳營銷理念,整合全區旅遊資源,可採取捆綁式營銷方式。同時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形成協作機制,建立政府協作議事機制,應不定期召開工作座談會,召集相關部門會商,圍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出主意、找辦法」,形成合力興旅的工作機制;其次,建立重點旅遊項目督察制度,完善旅遊項目目標管理制度、督查問責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督促落實各項工作任務,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第三,優化發展環境,加強調查研究,對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政府及社會多元化投融資體制。
加大資金投入是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落實文化旅遊產業項目必須堅持多方籌資、多元投入的原則。放開、放活、放寬旅遊市場准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多元化投融資體制。一是政府引導。加大政府投入是發揮政府對社會資本導向作用的重要體現,也是突破現有景區建設資金短缺瓶頸的關鍵。因此,政府應加大對文化旅遊產業資金投入,主要用於旅遊規劃編制、市場開發和促銷、旅遊公益設施建設、旅遊企業貼息貸款和建設重要景區景點以及獎勵優秀旅遊企業人才等,加速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進程。二是市場化運作。儘快制定出台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以良好的軟環境吸引投資者。通過對外批租、承包和租賃等形式,積極引進外資和民間資本,實現以資源換資金、以景點換資金、以經營權換資金。三是多渠道爭取。積極引導民間投資,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和經營,興辦文化旅遊經濟實體,投資開發文化旅遊項目。建立旅遊資本運作平台,協調金融部門加大對旅遊項目的貸款力度。千方百計爭取國家級、省級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積極探索景區使用所有權、經營權或門票收入作抵押進行融資的新方式,更多地爭取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資金投入。
(四)注重,擴大文化旅遊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要加大景區宣傳推介力度。一是廣泛宣傳、層層動員,徵集最具源匯特色、體現旅遊內涵及文化底蘊的宣傳口號、圖標、照片和錄像等,彰顯源匯特色、提高源匯區文化旅遊吸引力;二是與省、市級電視台等媒體合作,通過播放旅遊宣傳片、開闢旅遊專欄等方式,對源匯區文化旅遊進行整體宣傳推介;三是到大中城市舉辦旅遊項目推介活動,組織旅遊企業到外地參加旅遊展會,宣傳推介源匯區特色文化旅遊項目,在拉動市民旅遊消費的同時,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到源匯旅遊。
(五)抓好特色項目開發,逐步增強旅遊觀光的文化吸引力。
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文化內涵,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做文章,將各類文化資源和旅遊產品有機整合,提高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引導農家樂經營主體打破傳統餐飲模式,以「賞農家景、享農家樂、食農家飯、品農家風情」為主線,實現特色化鄉村旅遊業態。挖掘、整理本地傳統飲食,推出一批鄉土菜肴;開發富有特色的採摘、垂釣和耕種等農事體驗項目;將民間藝人請進景區,舉辦各類表演活動,集中展示民間剪紙、銅器舞和舞龍舞獅等民間文化藝術,滿足遊客體驗生活體驗文化和求知求樂的願望,大大增加旅遊觀光的吸引力。
(六)加強人才建設,提升發展軟實力。
源匯區缺乏文化旅遊管理方面的高素質人才,文化旅遊項目策劃層次不高,管理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應引進一批高層次文化旅遊策劃管理人才,鼓勵支持管理人員參加人才培訓,對政府文化旅遊管理人員及旅遊景區管理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創新管理辦法,努力提升景區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全區文化旅遊產業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漯河市委\市政府.漯河市2005—2025旅遊業發展總體[z].2005。
[2]李震.發展生態業構建發展新優勢[n].宜興日報,2012-12-07(4)。
[3]王勇.統籌新舊資源發展文化產業[n].珠江商報,2012-12-10(6)。
[關鍵詞]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民俗文化。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旅遊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撐,是文化產業中極為活躍的組成部分。文化旅遊產業又是文化產業中最具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業態,同時也是符合現代需求的新型業態,是對現有文化產業的重要補充。
一、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源匯區歷史悠久,商周時期源匯鎮就已形成,明朝時期發展成為中原地區商貿重鎮,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源匯區政府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旅遊興區」戰略,加快推進文化旅遊業融合,文化旅遊產業得到較快發展。
(一)地方產業發展政策逐步完善,文化旅遊產業初具規模。
為加快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源匯區委、區政府在2007年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旅遊興趣的目標、任務,致力於構建文化與旅遊相融合、產業優勢突出、影響力和競爭力較強、富有源匯特色的文化旅遊產業新格局,使文化旅遊產業成為源匯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源匯區委、區政府把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成立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全區文化旅遊產業的統一領導和綜合協調。經過幾年的發展,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走上了快車道。2010年8月,開源休閒文化旅遊產業園區被評為河南省服務業特色園區;2011年12月,開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被河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南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目前,開源休閒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正在努力創建河南省產業示範園區。
(二)不斷加快開發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張。
源匯區堅持把項目帶動作為促進文化旅遊產業上檔升級的戰略性舉措。針對開源景區容量小、服務設施落後的問題,加快對開源旅遊景區的升級改造。開源旅遊景區改擴建項目占地156畝,預計總投資6.8億元,2012年已完成投資1.2億元,建成後將為遊客提供游、購、娛、吃、住、行一站式服務。國家3a級旅遊景區金鳳凰鳥語林公園(原森林公園),目前正在轉型為以鳥類文化為主題的城市休閒公園,並爭創國家4a景區,鳥文化主題項目已完成15個,南美風情園、沙漠鳥園、遠古鳥園、世界珍禽園及猴島和動物園項目正在施工建設中。河上街古鎮項目以漯河河上街歷史為背景,彙集中原民俗文化,薈萃漢、唐、宋、明、清古風格建築,展示石雕、磚雕等本區民俗文化和漯河歷史文化,該項目占地面積63畝,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主要由全國特色旅遊產品博物館、悅來客棧、河上街城樓、受降廣場和民俗文化廣場等組成。一期旅遊產品博物館已投入運營,二期項目已投入使用,三期正在建設。金鳳凰兒童樂園總占地面積33畝,總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一期已投入運營,二期項目正在建設安裝,開源時代廣場總占地47畝,一棟建築綜合體高17層,總建築面積10.1萬平方米,包括金鳳凰文化主題酒店、大型旅遊購物中心、時代電玩城、數字化影院和生態步行街等,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二次結構建設和外裝修。豫中南遊客服務中心項目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外裝修。
(三)積極建設古玩和文化藝術品市場,影響力逐步擴大。
為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源匯區制定了招商引資、扶持培育、積極引導的優惠政策,為文化旅遊經營業主提供政策、市場分析、消費調查等方面的支持,營造寬鬆和諧的投資環境。2011年,積極整合古玩市場,在開源景區組織房源建設「漯河市古玩圖書科技市場」,目標定位為豫中南最大的古玩市場,吸引周邊地市乃至省外優質文化產業資源入駐,通過外出招商、廣告宣傳等多種形式進行市場推介,吸引了60餘家古玩商、6家書商、22家電腦商戶入駐,市場初具規模,吸引了很多省內外商戶到此經營,淘寶交易。2012年以來,積極開展市場調研,籌建文化藝術品市場。組織房源60餘間,並採取懸掛橫幅、製作宣傳版面、發放宣傳頁等方式做好政策解釋,引導從事國畫、油畫、雕塑、字畫裝裱、玉器、陶瓷和工藝畫經營的商戶進駐市場,與古玩圖書科技市場連接成片、共同發展,形成綜合性文化旅遊產業市場,促進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四)加大文化旅遊宣傳力度,知名度不斷提。
近年來,源匯區深入發掘文化資源潛力,以大型節會為依託,加大旅遊促銷宣傳力度。本著「突出中原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漯河群眾節慶精品」的原則,從2010年開始舉辦的每年一屆的河上街廟會,立足本區民俗文化,發掘獨特民間絕活,展示華夏文化底蘊,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漯河河上街的古老民俗風貌,在本市及周邊地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還在開源景區舉辦了國際旅遊小姐景區巡遊活動、省百名油畫家採風活動、旅遊休閒節、菊花展、紅楓展、奇石展、盆景展、鳥類文化節、初夏狂歡節、民間藝術大賽和群眾文化藝術展演等活動,吸引周邊地市遊客到源匯來觀光遊覽。節會旅遊凸現旅遊品牌效益,開源景區正逐步成為河南省旅遊業較為知名的景區。同時,區文化旅遊局先後組織旅遊企業參加了第二屆中國(寧夏)國際文化藝術旅遊博覽會和河南省(洛陽)第二節旅遊產品設計大賽博覽會等展會活動,積極推介源匯旅遊,提高知名度。(五)加強行業監管,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
源匯區文化旅遊部門認真貫徹實施《河南省旅遊條例》,加強行業監管。一是加大行業管理力度。大力推進旅遊誠信體系建設,完善旅遊企業的誠信檔案,加強行業自律,加大旅遊執法檢查力度,採取集中整治和經常性執法相結合,規範旅遊市場經營秩序,實現全區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加強平安旅遊建設,制定了《源匯區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提升了處置各類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旅遊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與旅遊企業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定期開展旅遊安全檢查,及時清除安全隱患。近年來,全區無重大旅遊安全事故發生。三是加強旅遊業從業人員培訓。全面推行持證上崗制度,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人才利用方式,加大對全區旅遊經營者及從業者的崗位培訓力度,旅遊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
二、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市、區旅遊工作的管理體制是管理權大多集中在市一級,大量事務性工作在區,責權利不相統一,導致各區管理職能不健全,影響區級相關部門積極性的發揮。如:轄區內旅行社、旅遊飯店等仍由市旅遊局管理,對旅行社、導遊等存在的違規行為無行政處罰權,不能有效受理遊客投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源匯區旅遊業的發展。
(二)發展資金不足。
源匯區文化旅遊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基礎設施落後,按照河南省旅遊投資公司制定的小村鋪村2010—今年鄉村旅遊整體規劃,需總投資4065萬元,僅前期開發建設就需資金投入1915萬元,由於資金缺口大,目前進度緩慢。在宣傳促銷方面,與河南省旅遊發達縣區相比,源匯區此方面的投入經費較少,造成對文化旅遊形象的塑造推力不夠。
(三)特色未能充分資源開發。
源匯區具有開發價值的特色文化旅遊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如民間剪紙、問十銅器舞、肘胳等,由於資金和選址等因素制約,尚未有實質性進展。另外,近年來源匯區休閒觀光農業發展較快,為大力發展農家樂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目前在源匯區農家樂無論從規模、數量還是休閒娛樂項目開展等方面據成熟的農家樂旅遊差距較大有待完善之處較多。
三、發展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對策建議
(一)加強科學規劃,實施「政府主導型」旅遊發展戰略。
合理規劃是科學發展的奠基石,只有一流的規劃,才打造一流的旅遊項目。近年來,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原有的規劃已經不能滿足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需求,應從現實需要出發,重新制訂源匯區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規劃,為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奠定紮實基礎。規劃應以文化和旅遊的結合為著眼點,以一定數量的精品項目為著力點,以拓展文化旅遊的文化內涵和品位、提高吸引力和競爭力。同時研究制定實施細則,快速推進以道路、游步道碼頭、水、電、通訊等為重點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以城市建設、城鄉綠化為重點的旅遊環境建設;以導遊、旅行社和宣傳營銷為重點的旅遊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快旅遊發展戰略的實施。
(二)加速資源整合,形成全區各部門合力興旅的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負責制、重點項目領導分包制,加快整合:一是破除部門和行業限制,在統一的規劃和共同的目標下真正實現各類文化旅遊資源互通、互動、共享、共贏;二是突破地域限制,樹立整體旅遊宣傳營銷理念,整合全區旅遊資源,可採取捆綁式營銷方式。同時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形成協作機制,建立政府協作議事機制,應不定期召開工作座談會,召集相關部門會商,圍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出主意、找辦法」,形成合力興旅的工作機制;其次,建立重點旅遊項目督察制度,完善旅遊項目目標管理制度、督查問責制度和績效考核制度,督促落實各項工作任務,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第三,優化發展環境,加強調查研究,對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政府及社會多元化投融資體制。
加大資金投入是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落實文化旅遊產業項目必須堅持多方籌資、多元投入的原則。放開、放活、放寬旅遊市場准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多元化投融資體制。一是政府引導。加大政府投入是發揮政府對社會資本導向作用的重要體現,也是突破現有景區建設資金短缺瓶頸的關鍵。因此,政府應加大對文化旅遊產業資金投入,主要用於旅遊規劃編制、市場開發和促銷、旅遊公益設施建設、旅遊企業貼息貸款和建設重要景區景點以及獎勵優秀旅遊企業人才等,加速源匯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進程。二是市場化運作。儘快制定出台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以良好的軟環境吸引投資者。通過對外批租、承包和租賃等形式,積極引進外資和民間資本,實現以資源換資金、以景點換資金、以經營權換資金。三是多渠道爭取。積極引導民間投資,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和經營,興辦文化旅遊經濟實體,投資開發文化旅遊項目。建立旅遊資本運作平台,協調金融部門加大對旅遊項目的貸款力度。千方百計爭取國家級、省級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積極探索景區使用所有權、經營權或門票收入作抵押進行融資的新方式,更多地爭取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資金投入。
(四)注重,擴大文化旅遊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要加大景區宣傳推介力度。一是廣泛宣傳、層層動員,徵集最具源匯特色、體現旅遊內涵及文化底蘊的宣傳口號、圖標、照片和錄像等,彰顯源匯特色、提高源匯區文化旅遊吸引力;二是與省、市級電視台等媒體合作,通過播放旅遊宣傳片、開闢旅遊專欄等方式,對源匯區文化旅遊進行整體宣傳推介;三是到大中城市舉辦旅遊項目推介活動,組織旅遊企業到外地參加旅遊展會,宣傳推介源匯區特色文化旅遊項目,在拉動市民旅遊消費的同時,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到源匯旅遊。
(五)抓好特色項目開發,逐步增強旅遊觀光的文化吸引力。
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文化內涵,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做文章,將各類文化資源和旅遊產品有機整合,提高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引導農家樂經營主體打破傳統餐飲模式,以「賞農家景、享農家樂、食農家飯、品農家風情」為主線,實現特色化鄉村旅遊業態。挖掘、整理本地傳統飲食,推出一批鄉土菜肴;開發富有特色的採摘、垂釣和耕種等農事體驗項目;將民間藝人請進景區,舉辦各類表演活動,集中展示民間剪紙、銅器舞和舞龍舞獅等民間文化藝術,滿足遊客體驗生活體驗文化和求知求樂的願望,大大增加旅遊觀光的吸引力。
(六)加強人才建設,提升發展軟實力。
源匯區缺乏文化旅遊管理方面的高素質人才,文化旅遊項目策劃層次不高,管理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應引進一批高層次文化旅遊策劃管理人才,鼓勵支持管理人員參加人才培訓,對政府文化旅遊管理人員及旅遊景區管理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創新管理辦法,努力提升景區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全區文化旅遊產業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漯河市委\市政府.漯河市2005—2025旅遊業發展總體[z].2005。
[2]李震.發展生態業構建發展新優勢[n].宜興日報,2012-12-07(4)。
[3]王勇.統籌新舊資源發展文化產業[n].珠江商報,2012-12-10(6)。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