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學史明理的內涵,加深對近代中國社會發展肌理的認識。
黨史學習教育有四個主題,學史明理排名第一,是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實踐的基礎和前提。因此,了解和理解學史明理的內涵非常重要。什麼是學史明理?什麼?學習共產黨100年的奮鬥歷程,明確了16個基本道理。一般來說,16個基本原則是增強四個自信心,增強四個意識,實現兩個維護,協調兩個大局,通過四個全面,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復興。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經歷了100年。這100年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史詩的篇章,是共產黨人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和力量寫出來的100年?
在苦難中鑄就輝煌,在挫折之後毅然奮起,在探索中獲得成功,在失誤之後撥亂反正,在轉折中開創新局,在奮鬥之後贏得未來的100年。
學習百年黨史,要把握百年黨史的主題、主脈、主線和主流。百年黨史分為四個歷史時期:
首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改天換地(1949-1978)。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期間,我們黨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
第三,翻天覆地(1978-2012),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黨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的新革命,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四,驚天動地(2012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黨依靠人民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解決了許多長期未解決的問題,完成了許多過去想做卻沒有完成的大事。
總的來說,100年黨的歷史是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10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進步是世界上罕見的。
例如,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59-1961年經濟困難嚴重,文化大革命內亂,1996年台海危機,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館爆炸,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甘肅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2011年7.23動車事故等。
100年走來,我們黨都不為一切困難所嚇倒,不為一切風險所征服,經歷它,面對它,應對它,不斷開創出一個又一個勝利局面,不斷推動事業向前發展。
這就是歷史邏輯。
那就是社會肌理。
我們不僅要看到偉大的成就,還要了解100年來展示的勇氣和力量,尤其是巨大的智慧和基本道理。只有深入了解我們黨的歷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擔責任和使命。
第二,學習歷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在任何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如果他們沒有或失去理想信念,他們就會迷失,就像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就會失去精神脊柱的自我瓦解。所以,學史明理,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我黨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樹立了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目標,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懈努力,赴湯蹈火。毛主席一家為革命犧牲了6個親人。
徐海東將軍家族犧牲了70多人。
賀龍元帥宗親烈士2050人。
方誌敏常說:黨有指示,雖死不辭,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文中,發自內心地大喊:中國是生我們的母親。兄弟們,快起來,救救媽媽!不管怎樣,媽媽都不能死!面對生死的選擇,方誌敏大義凜然地回答:敵人只能砍掉我們的頭,永遠不要動搖我們的信仰。
革命烈士視死如歸,只是因為他們對崇高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今天,無論經濟多麼繁榮,如果我們放棄了對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們的企業就不可能取得長足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也不可能站在世界上。
學歷史明理,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做人民滿意的服務員。
100年黨的歷史告訴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是與群眾密切相關。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鬥歷程的紅線。
毛主席說,我們黨必須吃苦。只有做好群眾的事情,我們共產黨人才能考慮做自己的事情。假如我們黨員隊伍中有先為自己工作的人,那就毫不客氣地把他解僱了。
鄧小平同志也說過,共產黨員謹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也不好。一是怕黨,二是怕群眾,三是怕民主黨派,總是好些。謹慎總是更好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多次重溫半被子的故事,強調要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好群眾的每一件小事。
經營企業更應該如此。企業要想做好,必然離不開員工的首創精神和工作活力。我們必須切實保護員工的民主權利,不斷完善公司的規章制度,豐富民主參與渠道,從各個管理層面、各個行業擴大員工的有序參與。比如涉及整個集團未來走向的《十四五規劃》,正在廣泛徵求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即充分發揮員工的智慧,從員工中吸取營養和力量,一切依賴員工,一切為了員工。
身為領導幹部,只有深深紮根於員工群眾這片沃土,公司這棵大樹才能長得高,長得旺,才能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學史明理,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黨的百年歷史記錄了黨對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的艱苦探索。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和關鍵時期,對領導幹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在什麼崗位上,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是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官員而創業,這是一項必須做好的光榮事業。個人追求和價值實現體現在黨和人民的事業鬥爭中?
創業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首先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發展觀有盲點,往往在職業觀上陷入誤區。有些領導幹部天天喊科學發展凶。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往往偏離科學發揮的軌道,做違反科學規律的事情。即使他們在短時間內看起來轟轟烈烈,他們也做不到任何事業。除了弘揚黨歷史上的求真務實外,還要努力、努力、努力,即尊重客觀規律,注重工作方法,堅持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例如鴉片戰爭以來,封閉必然落後,落後必須挨打,近百年來,面對英美霸權的挑戰,德國、蘇聯相繼落敗,教訓深刻。雖然我們和美國有貿易戰和金融戰,但今天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我有你,你有我,我已經是人類命運的共同體了。無論是處理國內發展還是對外開放,都要放眼世界,有廣闊的眼光。
做好企業就更重要了。只有走出辦公室,對標對表,出去學習,在尊重大趨勢的前提下,擁抱行業趨勢,抓住行業機遇,各司其職,做好本職工作,我們的事業才會發展,我們的公司才會有希望,才會有未來。
最後,學習黨史,首先要落實在歷史文化素養上,了解16個基本原則,提高工作能力上。最重要的是要有歷史意識和文化意識,即思考問題,做決策,要有歷史眼光,能夠從以往黨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有意識地按照科學的規律辦事,要做到博學審問的認真思考。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史明理心得體會[朗讀]
四個「始終」學黨史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鑒往事,知來者。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就要認真學、細緻學、反覆學,力求做到學懂、學透、學精,真正做到以學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就要始終堅守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堅信天下為公、堅持務實擔當。
學史明理,要始終堅守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政治方向是為我們指引前行方向的指南針和定星盤,黨員幹部當牢固樹立「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追求,尊崇黨章,遵守黨規,不斷提升黨性修養。要隨時向黨中央看齊,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時常對準「坐標」,及時校正偏差。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鎖定前進的方向,從心底里搞清楚「我是誰」,做到學史明理,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
學史增信,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學史增信就應該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定政治立場,就要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改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也絕不能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們應當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群眾的安危冷暖和急難愁盼,時時與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刻刻同群眾保持魚水之情和血肉聯繫。要自覺將「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的為民情懷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做到學史增信,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堅定政治立場。
學史崇德,要始終堅信天下為公。古語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們當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先輩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不斷領悟我們黨「毫不為己、一心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不斷汲取我們黨「敢於刀刃向內、勇於自我革新」的英雄氣概。我們當以黨史為鏡,樹牢人民公僕意識,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想透徹自己「為了誰」,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學史力行,要始終堅持務實擔當。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躬身力行。黨員幹部當始終堅持務實擔當、學思悟踐、知行合一。在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在危急關頭要豁得出去,不做「清談客」,要做「實幹家」,善啃「硬骨頭」,善接「燙手山芋」。我們當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精神力量,築牢腳踏實地、務實擔當的精神品質。要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以「工匠人」精神一件接著一件做,以「愚公移山」精神一代接著一代干,以「滴水穿石」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鑒往事,知來者。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就要認真學、細緻學、反覆學,力求做到學懂、學透、學精,真正做到以學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就要始終堅守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堅信天下為公、堅持務實擔當。
學史明理,要始終堅守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政治方向是為我們指引前行方向的指南針和定星盤,黨員幹部當牢固樹立「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追求,尊崇黨章,遵守黨規,不斷提升黨性修養。要隨時向黨中央看齊,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時常對準「坐標」,及時校正偏差。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鎖定前進的方向,從心底里搞清楚「我是誰」,做到學史明理,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
學史增信,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學史增信就應該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定政治立場,就要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改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也絕不能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們應當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群眾的安危冷暖和急難愁盼,時時與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刻刻同群眾保持魚水之情和血肉聯繫。要自覺將「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的為民情懷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做到學史增信,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堅定政治立場。
學史崇德,要始終堅信天下為公。古語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們當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先輩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不斷領悟我們黨「毫不為己、一心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不斷汲取我們黨「敢於刀刃向內、勇於自我革新」的英雄氣概。我們當以黨史為鏡,樹牢人民公僕意識,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想透徹自己「為了誰」,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學史力行,要始終堅持務實擔當。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躬身力行。黨員幹部當始終堅持務實擔當、學思悟踐、知行合一。在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在危急關頭要豁得出去,不做「清談客」,要做「實幹家」,善啃「硬骨頭」,善接「燙手山芋」。我們當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精神力量,築牢腳踏實地、務實擔當的精神品質。要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以「工匠人」精神一件接著一件做,以「愚公移山」精神一代接著一代干,以「滴水穿石」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論」,需篤學之。常思常學,常學常新,「學」總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課題,在全黨上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當下,翻開黨史第一頁,理論學習是我們要上好的第一課內容。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在堅守根基的基礎上,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決了中國革命、建設和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根基未改,理論的內涵跟隨著時代在不斷豐富創新,可以說,黨的百年發展史,也是一部理論創新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學史明理,從黨史中明晰黨的思想理論發展脈絡,學深悟透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我們不曾親歷來時的路途,但歷史會與我們訴說。
我們無法知曉去往的未來,但歷史會為我們指引。在黨史學習 動員大會上,總書記深刻闡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勉勵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翻開厚重的百年黨史,真理的光輝依舊熠熠生輝,理論的內涵還在不斷豐富,對於理想的追求也始終堅定如初。學黨史以明理,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要通過認真學好黨史,準確把握其中所道之「理」。
學史明理,明的是「真理」,需篤信之。回望黨的一百年燦爛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黨之初,我們便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印在了自己的旗幟上,並始終高舉著這面真理的旗幟,前赴後繼、浴血奮鬥。陳望道先生懷著滿腔熱情,以「平時譯書的五倍功夫」翻譯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這本苦心翻譯而來的《共產黨宣言》也成為了我們黨開創事業、開闢未來的思想起點,讓無數的共產黨人從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真理,並獲得了信仰的力量。而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厚重的百年黨史,我們更加要篤信馬克思主義所閃爍的真理光輝和科學力量,從中細細品味真理的「甜味」,汲取信仰的養分,堅定前行的力量。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論」,需篤學之。常思常學,常學常新,「學」總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課題,在全黨上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當下,翻開黨史第一頁,理論學習是我們要上好的第一課內容。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在堅守根基的基礎上,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決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根基未改,理論的內涵跟隨著時代在不斷豐富創新,可以說,黨的百年發展史,也是一部理論創新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學史明理,從黨史中明晰黨的思想理論發展脈絡,學深悟透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想」,需篤行之。「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那段深深烙印在歷史中的紅色歲月里,紅軍將士憑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頑強的鬥爭意志和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取得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創造了歷史的奇蹟。而不論時代如何變化,長征精神依舊曆久彌新,在百年黨史中,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終是照亮我們前行道路的一縷光亮。正如總書記所說,「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當下,立足百年大黨新起點,我們更需要通過重溫這段百年奮鬥史,從中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發揚「三牛精神」,在新征程上接續奮鬥、篤行致遠。
我們無法知曉去往的未來,但歷史會為我們指引。在黨史學習 動員大會上,總書記深刻闡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勉勵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翻開厚重的百年黨史,真理的光輝依舊熠熠生輝,理論的內涵還在不斷豐富,對於理想的追求也始終堅定如初。學黨史以明理,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要通過認真學好黨史,準確把握其中所道之「理」。
學史明理,明的是「真理」,需篤信之。回望黨的一百年燦爛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黨之初,我們便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印在了自己的旗幟上,並始終高舉著這面真理的旗幟,前赴後繼、浴血奮鬥。陳望道先生懷著滿腔熱情,以「平時譯書的五倍功夫」翻譯出《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這本苦心翻譯而來的《共產黨宣言》也成為了我們黨開創事業、開闢未來的思想起點,讓無數的共產黨人從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真理,並獲得了信仰的力量。而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厚重的百年黨史,我們更加要篤信馬克思主義所閃爍的真理光輝和科學力量,從中細細品味真理的「甜味」,汲取信仰的養分,堅定前行的力量。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論」,需篤學之。常思常學,常學常新,「學」總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課題,在全黨上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當下,翻開黨史第一頁,理論學習是我們要上好的第一課內容。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在堅守根基的基礎上,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決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根基未改,理論的內涵跟隨著時代在不斷豐富創新,可以說,黨的百年發展史,也是一部理論創新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學史明理,從黨史中明晰黨的思想理論發展脈絡,學深悟透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學史明理,明的是「理想」,需篤行之。「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那段深深烙印在歷史中的紅色歲月里,紅軍將士憑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頑強的鬥爭意志和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取得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創造了歷史的奇蹟。而不論時代如何變化,長征精神依舊曆久彌新,在百年黨史中,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終是照亮我們前行道路的一縷光亮。正如總書記所說,「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當下,立足百年大黨新起點,我們更需要通過重溫這段百年奮鬥史,從中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發揚「三牛精神」,在新征程上接續奮鬥、篤行致遠。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為了秉承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黨員幹部務必要做到學史明理、真學真信、常學常新、擔當作為。
一百年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窮二白、艱苦卓絕,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更足、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從嘉興南湖小小紅船上初建政權,到如今黨的政治建設方向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果凸顯;從長征精神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犧牲、敢於勝利,到如今抗疫精神歷久彌堅、航天精神鼓舞鬥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我國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建設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可以說,黨史既是一部凝聚無數仁人志士力量的奮鬥史,更是一部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的創業史,增強學黨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將黨中央的創新理念和政治政策落實到實處。
學黨史「明理崇德」意味著我們共產黨人要強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武裝,延續「聽黨話、跟黨走、艱苦奮鬥、忠誠擔當」的精神血脈。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矢志不渝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把對歷史規律的理論探求與中國社會的發展現狀深度融合,根據發展實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不斷拓寬和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境界的歷史進程中,更好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最終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過程中湧現了一批又一批民族脊樑、時代先鋒,更築成了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偉大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勞模精神、抗疫精神、航天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共產黨人以堅定的信仰信念,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深刻闡釋了「堅定不移聽黨話,步調一致跟黨走」的時代內涵,不斷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御風遠航。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學黨史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不斷理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深邃理論源泉、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實踐基礎,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續寫新時代新征程的時代答卷。
學黨史「增信力行」:堅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理想信念之光,涵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為民情懷。
理想信念是光,照亮新時代的長征路。李大釗同志在《大哀篇》中憤慨道:「吾民瘁於晚清稗政之餘,復丁干戈大亂之後,滿地兵燹,瘡痍彌目,民生雕敝,亦云極矣。」治世為民的無私精神讓他意識到轉變民生塗炭局面、復興歷史宏偉大業的極端重要性。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以「拋頭顱、灑熱血」的拼搏精神將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以「凝心聚力、開放包容」的擔當精神強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改革開放之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懷揣對人民的感恩之心、對祖國的赤子之情,堅定理想信念、實幹擔當作為,使國家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基礎上開拓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廣闊前景,帶領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如今,躋身全球化的「時空坐標系」中,新時代共產黨人更加堅定製度自信,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廣泛樹立起「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生命力的正確路線」的思想共識和價值認同,為祖國的新征程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高校黨員教師,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實踐中主動學習黨史,用黨的先進理論武裝頭腦,在學黨史中汲取歷史經驗、堅定必勝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厚植為民情懷,將「小我」融入「大我」,在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團結奮進、勤奮務實,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著不斷促進祖國繁榮富強、世界和平發展而努力奮鬥。
一百年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窮二白、艱苦卓絕,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更足、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從嘉興南湖小小紅船上初建政權,到如今黨的政治建設方向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果凸顯;從長征精神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犧牲、敢於勝利,到如今抗疫精神歷久彌堅、航天精神鼓舞鬥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我國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建設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可以說,黨史既是一部凝聚無數仁人志士力量的奮鬥史,更是一部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的創業史,增強學黨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將黨中央的創新理念和政治政策落實到實處。
學黨史「明理崇德」意味著我們共產黨人要強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武裝,延續「聽黨話、跟黨走、艱苦奮鬥、忠誠擔當」的精神血脈。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矢志不渝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把對歷史規律的理論探求與中國社會的發展現狀深度融合,根據發展實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不斷拓寬和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境界的歷史進程中,更好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最終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過程中湧現了一批又一批民族脊樑、時代先鋒,更築成了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偉大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勞模精神、抗疫精神、航天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共產黨人以堅定的信仰信念,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深刻闡釋了「堅定不移聽黨話,步調一致跟黨走」的時代內涵,不斷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御風遠航。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學黨史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不斷理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深邃理論源泉、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實踐基礎,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續寫新時代新征程的時代答卷。
學黨史「增信力行」:堅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理想信念之光,涵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為民情懷。
理想信念是光,照亮新時代的長征路。李大釗同志在《大哀篇》中憤慨道:「吾民瘁於晚清稗政之餘,復丁干戈大亂之後,滿地兵燹,瘡痍彌目,民生雕敝,亦云極矣。」治世為民的無私精神讓他意識到轉變民生塗炭局面、復興歷史宏偉大業的極端重要性。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以「拋頭顱、灑熱血」的拼搏精神將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以「凝心聚力、開放包容」的擔當精神強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改革開放之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懷揣對人民的感恩之心、對祖國的赤子之情,堅定理想信念、實幹擔當作為,使國家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基礎上開拓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廣闊前景,帶領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如今,躋身全球化的「時空坐標系」中,新時代共產黨人更加堅定製度自信,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廣泛樹立起「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生命力的正確路線」的思想共識和價值認同,為祖國的新征程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高校黨員教師,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實踐中主動學習黨史,用黨的先進理論武裝頭腦,在學黨史中汲取歷史經驗、堅定必勝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厚植為民情懷,將「小我」融入「大我」,在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團結奮進、勤奮務實,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著不斷促進祖國繁榮富強、世界和平發展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