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像是一卷畫卷,在歷史的長河裡,黨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嘗試都被化作畫卷中的點點彩墨,勾勒出一幅巨麗雄渾的歲月巨作。憶往昔崢嶸歲月,我跟隨黨支部,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進行了一次赴長治武鄉紅色之旅,尋找先輩們的足跡,感受過去的那段光輝歲月。
武鄉,我心中久仰的聖地。平日我只能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看到它雄偉的身影。總想有一日能親臨武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範。8月7日—9日,黨支部組織了武鄉紅色之旅去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廉政教育。幾天下來,感慨多多,一言難盡。
武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全國紅色旅遊重點縣,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山西省黨性教育基地(太行幹部學院)。抗日戰爭時期,武鄉是華北抗日的指揮中樞,也是華北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指揮中心,八路軍總司令部、一二九師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軍政大學總校、兵工學校等首腦曾在這裡長期駐紮。當時僅有13.5萬人的小縣,就有9萬人參加了各種抗日團體。戰爭中犧牲、被捕2萬多人,有5300名幹部隨軍南下。當時,被譽為「抗日模範縣」。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左權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長期生活和戰鬥,在這塊英雄的土地上「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村村住過八路軍,戶戶出過子弟兵」,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革命歷史博物館。
這次活動我們參觀了武鄉八路軍紀念館,走進紀念館序廳,一座巨形花崗岩浮雕迎面撲來,刻畫的滾滾黃河、巍巍太行和蜿蜒長城,這就是當年八路軍戰鬥的環境,上面有八個耀眼的紅色大字:太行精神,光耀千秋。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歷史的革命紀念館,也是進行革命傳統、愛國主義、廉政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歷史上多少英雄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中國。了解歷史,展望未來,這也激勵著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奮鬥。
武鄉之行,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武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艱苦的年代,是黨的方針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懷著崇高的理想,奮鬥目標,也正是這樣,大家一塊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在市局黨組的領導下,垣煙人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
武鄉縣素有「小延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紅色教育重點縣,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和八路軍的孕育地。太行精神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弘揚廣大偉大的太行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為人民服務的本質,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好好學習,踏實工作,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心得體會[朗讀]
近日,為了進一步深化廉政,提高黨員幹部的廉潔自律和反腐倡廉意識,我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到廉政基地進行了參觀學習。此次參觀形式直觀,內容深刻,感受頗深,啟發很大。
通過這次參觀,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不斷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始終堅持共產主義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黨員幹部一旦喪失理想信念,就會失去精神支柱,進而失去靈魂。縱觀貪官犯罪事實,無一不是在金錢、地位和名利的誘惑下,放鬆了對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從而走向犯罪的深淵,以致身陷囹圄。因此,共產黨員必須堅定信念,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經受住各種考驗,抵禦住各種誘惑,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省。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帶頭廉潔自律,要做到心不貪、手不長、嘴不饞,經得起權力、金錢的考驗,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面前一塵不染,一身正氣,要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堅持原則,遵守紀律,不斷加強工作作風建設;要帶頭髮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耐得住艱苦,檔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做一個對黨、對國家有用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永葆人民公僕的本色。
黨的光輝形象靠黨員的共同努力來增彩,黨的利益需要我們大家來共同維護。我們將以此警示自己,要心存敬畏,慎獨慎微,牢固樹立規矩意識,自覺貫徹三嚴三實,做到清正廉潔,遵紀守法,不斷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通過這次參觀,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不斷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始終堅持共產主義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黨員幹部一旦喪失理想信念,就會失去精神支柱,進而失去靈魂。縱觀貪官犯罪事實,無一不是在金錢、地位和名利的誘惑下,放鬆了對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從而走向犯罪的深淵,以致身陷囹圄。因此,共產黨員必須堅定信念,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經受住各種考驗,抵禦住各種誘惑,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省。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帶頭廉潔自律,要做到心不貪、手不長、嘴不饞,經得起權力、金錢的考驗,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面前一塵不染,一身正氣,要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堅持原則,遵守紀律,不斷加強工作作風建設;要帶頭髮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耐得住艱苦,檔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做一個對黨、對國家有用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永葆人民公僕的本色。
黨的光輝形象靠黨員的共同努力來增彩,黨的利益需要我們大家來共同維護。我們將以此警示自己,要心存敬畏,慎獨慎微,牢固樹立規矩意識,自覺貫徹三嚴三實,做到清正廉潔,遵紀守法,不斷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五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區局團委組織我們全體團員來到湖南韶山,瞻仰偉人故居。第一次踏上紅色之旅,感受紅色教育,我感覺突然之間經歷了許多事情,有的轉瞬即逝,有的刻骨銘心,永世難忘,而且時間過得越久,印象就愈加深刻。
5月2日的韶山,溫度直逼30度。頂著炎炎烈日,我們來到了韶山,映入眼帘的是滿山的蒼松翠竹,銅像廣場上的毛主席銅像讓人肅然起敬。毛主席故居是一座泥磚的平房,背倚群山,面臨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見的普普通通的農家住房。走進故居,裡面的擺設一切依舊,主席少年生活的痕跡歷歷在目,橫屋裡擺放著的方桌,板凳,臥室里的方型架子木床,青色大布蚊帳,天井邊房中陳列的農具、水車、蓑衣、風車,經過半個世紀的滄桑,歲月褪盡了它原有的色彩。導遊向我們娓娓訴說著偉人年少時的智慧和風采,貧困的中國農村生活,養成了偉人勤勞、勇敢、樸素、苦讀的秉性。
走出故居,展現在眼前的是滿眼綠色,依山傍水,環山圍繞,青松鬱郁,翠竹婆娑,大自然的氣息,使我們心曠神怡,讓我們領略到「聖地」靈氣和歲月的記憶。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撫今追昔,我們由衷地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這次參觀毛主席故居的過程中,我們瞻仰故居,重溫他老人家寫下的字字句句,緬懷他的豐功偉績,深切的感到共產黨的偉大,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在紅旗下成長的人,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更應該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放在首位。
匆匆吃過午飯後,我們趕往遠在三十八里外的花明樓,「劉少奇故里」五個鎦金大字閃閃發光。進入大門,寬闊的甬道拾階而上,道路兩側的松柏高大挺拔,亭亭玉立,平台中央的花壇里,冬青鬱鬱蔥蔥,寓意著劉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台階一平台一台階循環往復,直至最高處,矗立著劉少奇銅像,銅像高7.1米,造型美觀,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生動的再現了日理萬機致力於強國富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光輝形象。
銅像四周,辟有小巧的廣場,四周有雪松、桂樹、松柏掩映,綠草盆景,四季春色,莊嚴肅穆幽深,給人一種對偉人肅然起敬的感覺。紀念館位於故居南側約250米處的山坡上,四面群山環繞,間有水塘輝映,並有亭閣飛檐,外觀莊嚴雄偉。紀念館座北朝南,呈三級展開,為分散自由群體,庭院結構,分為序廳和八個展廳,系統的展示了劉少奇同志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事跡。
5月2日的韶山,溫度直逼30度。頂著炎炎烈日,我們來到了韶山,映入眼帘的是滿山的蒼松翠竹,銅像廣場上的毛主席銅像讓人肅然起敬。毛主席故居是一座泥磚的平房,背倚群山,面臨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見的普普通通的農家住房。走進故居,裡面的擺設一切依舊,主席少年生活的痕跡歷歷在目,橫屋裡擺放著的方桌,板凳,臥室里的方型架子木床,青色大布蚊帳,天井邊房中陳列的農具、水車、蓑衣、風車,經過半個世紀的滄桑,歲月褪盡了它原有的色彩。導遊向我們娓娓訴說著偉人年少時的智慧和風采,貧困的中國農村生活,養成了偉人勤勞、勇敢、樸素、苦讀的秉性。
走出故居,展現在眼前的是滿眼綠色,依山傍水,環山圍繞,青松鬱郁,翠竹婆娑,大自然的氣息,使我們心曠神怡,讓我們領略到「聖地」靈氣和歲月的記憶。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撫今追昔,我們由衷地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這次參觀毛主席故居的過程中,我們瞻仰故居,重溫他老人家寫下的字字句句,緬懷他的豐功偉績,深切的感到共產黨的偉大,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在紅旗下成長的人,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更應該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放在首位。
匆匆吃過午飯後,我們趕往遠在三十八里外的花明樓,「劉少奇故里」五個鎦金大字閃閃發光。進入大門,寬闊的甬道拾階而上,道路兩側的松柏高大挺拔,亭亭玉立,平台中央的花壇里,冬青鬱鬱蔥蔥,寓意著劉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台階一平台一台階循環往復,直至最高處,矗立著劉少奇銅像,銅像高7.1米,造型美觀,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生動的再現了日理萬機致力於強國富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光輝形象。
銅像四周,辟有小巧的廣場,四周有雪松、桂樹、松柏掩映,綠草盆景,四季春色,莊嚴肅穆幽深,給人一種對偉人肅然起敬的感覺。紀念館位於故居南側約250米處的山坡上,四面群山環繞,間有水塘輝映,並有亭閣飛檐,外觀莊嚴雄偉。紀念館座北朝南,呈三級展開,為分散自由群體,庭院結構,分為序廳和八個展廳,系統的展示了劉少奇同志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事跡。
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是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級國防教育基地,是全國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2016年入選第六批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名單。紀念館自1993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充分挖掘和發揮照金紅色資源,已成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綜合性紀念館,為弘揚革命傳統,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培養教育革命接班人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紀念館展廳共有兩層,一層為序廳、主展廳,二層為陝甘邊革命英雄紀念展區,開設了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專題展區,以陝甘邊革命歷史為主線,採用聲、光、電等先進技術,全面系統地展示了革命先烈和老區人民英勇戰鬥的光輝歷程。
步入紀念館序廳,岩板石片鋪就的地面與氣勢恢宏的鑄銅雕塑即刻將人帶入肅穆莊嚴的氛圍。序廳中央跳動的火苗,象徵著薪火傳承,也是後人向理想者、先行者致敬的光芒。主展廳重點展示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從初創到鞏固、發展的光輝歷程。目睹這些承載歲月和歷史的文物、文獻資料,比如,土槍、炮彈、手雷、公文包、放大鏡、小油燈、宣傳標語、筆墨紙硯以及根據地黨、政、軍上報及制定的各種文件資料(複印件),觸摸這些滄桑的物品,每一個展櫃、每一段視頻、每一件物品的背後,都是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份份真摯的情感,仿佛被帶入歷史的現場,真實而感動。
通過參觀學習,讓我們黨員了解發生在照金這片紅色大地上的光輝歷史,清楚地認識到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浴血奮戰,開闢的紅色熱土,創建的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也是共產黨人把毛澤東武裝割據思想與陝甘邊地區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範。
回顧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就要把學習、宣傳、發揚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共產黨人,在帶領人民群眾建立西北根據地的革命鬥爭實踐中所形成的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團結奮鬥的合作精神、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對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精神——「照金精神」,作為我們思想政治建設的主旋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履行入黨誓言,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建工立業。黨員也紛紛表示:通過切身學習感受,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和革命信仰,在工作中繼承和發揚紅色革命精神,做一名無愧於入黨誓詞的合格黨員。
紀念館展廳共有兩層,一層為序廳、主展廳,二層為陝甘邊革命英雄紀念展區,開設了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專題展區,以陝甘邊革命歷史為主線,採用聲、光、電等先進技術,全面系統地展示了革命先烈和老區人民英勇戰鬥的光輝歷程。
步入紀念館序廳,岩板石片鋪就的地面與氣勢恢宏的鑄銅雕塑即刻將人帶入肅穆莊嚴的氛圍。序廳中央跳動的火苗,象徵著薪火傳承,也是後人向理想者、先行者致敬的光芒。主展廳重點展示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從初創到鞏固、發展的光輝歷程。目睹這些承載歲月和歷史的文物、文獻資料,比如,土槍、炮彈、手雷、公文包、放大鏡、小油燈、宣傳標語、筆墨紙硯以及根據地黨、政、軍上報及制定的各種文件資料(複印件),觸摸這些滄桑的物品,每一個展櫃、每一段視頻、每一件物品的背後,都是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份份真摯的情感,仿佛被帶入歷史的現場,真實而感動。
通過參觀學習,讓我們黨員了解發生在照金這片紅色大地上的光輝歷史,清楚地認識到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浴血奮戰,開闢的紅色熱土,創建的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也是共產黨人把毛澤東武裝割據思想與陝甘邊地區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範。
回顧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就要把學習、宣傳、發揚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共產黨人,在帶領人民群眾建立西北根據地的革命鬥爭實踐中所形成的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團結奮鬥的合作精神、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對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精神——「照金精神」,作為我們思想政治建設的主旋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履行入黨誓言,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建工立業。黨員也紛紛表示:通過切身學習感受,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和革命信仰,在工作中繼承和發揚紅色革命精神,做一名無愧於入黨誓詞的合格黨員。
6月20日,單位組織參觀劉少奇故居,踏上紅色旅程,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感受紅色文化,重溫了崢嶸的歷史,看到了眾多的文物,聽見了動人的故事,收穫甚多。
劉少奇故居是澠池兵站的一部分,整體布局以紅色為基調,突出紅色基調修養為主題,接受黨性教育,從而使劉少奇舊居成為「講修養、學修養、用修養」並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科學發展觀教育的基地。在這裡,我們共同追憶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回顧革命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深刻體會先輩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
通過本次教育活動,全體黨員幹部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禮,同時進一步強化了全體黨員的黨性意識,大家紛紛表示要時刻「講黨性、講原則」,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提升業務水平,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推進我院向高水平梯隊邁進。
紅色旅程儘管只有短短的一天,卻使我們深受一次豐富而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使我們真切感受到共和國江山來之不易,人民當家作主來之不易,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更加不易。新中國的建立,有無數的熱血兒女倒下,在這裡,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當時貧困的生活和嚴峻的軍事環境,忍受嚴寒酷暑,保衛紅色政權,但更多的人前赴後繼,在挫折、失敗、流血面前,從不畏懼。革命前輩對勝利始終堅信,充滿信息,相信星星之火,必定燎原。
作為革命的後繼者,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奮勇爭先、努力實踐。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了解這段歷史,記住這些人物,讓他代代相傳,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永久動力。
劉少奇故居是澠池兵站的一部分,整體布局以紅色為基調,突出紅色基調修養為主題,接受黨性教育,從而使劉少奇舊居成為「講修養、學修養、用修養」並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科學發展觀教育的基地。在這裡,我們共同追憶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回顧革命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深刻體會先輩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
通過本次教育活動,全體黨員幹部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禮,同時進一步強化了全體黨員的黨性意識,大家紛紛表示要時刻「講黨性、講原則」,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提升業務水平,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推進我院向高水平梯隊邁進。
紅色旅程儘管只有短短的一天,卻使我們深受一次豐富而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使我們真切感受到共和國江山來之不易,人民當家作主來之不易,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更加不易。新中國的建立,有無數的熱血兒女倒下,在這裡,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當時貧困的生活和嚴峻的軍事環境,忍受嚴寒酷暑,保衛紅色政權,但更多的人前赴後繼,在挫折、失敗、流血面前,從不畏懼。革命前輩對勝利始終堅信,充滿信息,相信星星之火,必定燎原。
作為革命的後繼者,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奮勇爭先、努力實踐。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了解這段歷史,記住這些人物,讓他代代相傳,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永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