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重大傳染病疫情是指按照甲類管理的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以及新發現或突然發生,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人民健康嚴重損害的傳染病或其他傳染病爆發或流行,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公告形式明確的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控制措施的乙類傳染病。
一、編制目的
為了提高公司各部門預防和控制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應對能力和水平,規範疫情控制進程中的具體作業行為,減輕或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危害和影響,保障公司員工及顧客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經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傳染性非典型性股炎預防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等法律法規,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工作目標
1. 普及疫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員工的自我保護認識。
2. 完善和規範疫情的信息報告程序,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把突發疫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工作原則
1. 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員工的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水平,加強預防工作,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2. 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對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實行依法管理,按規定和上級要求成立疫情應急領導小組,及時處理、上報、協調與落實本部門疫情的預防工作。
3. 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快速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四、組織管理
各部門疫情防控以屬地管理為主,與企業系統管理相結合。本部門主要負責人負責疫情應急領導小組的全面指揮工作,發現本部門員工或來店客人中有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時,決定並安排專人以最快的通訊方法在2小時之內向所在駐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公司管理部門和總經理報告。組織人員做好傳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後勤保障。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應嚴格按規範要求和規定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
五、預警機制
根據國家發布的有關疫情預警信息,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有針對性的公布預警信息或解除預警戒信息。各部門負責人及管理人員獲悉重大疫情的信息後,應立即落實預防措施,做好部門員工與顧客的安撫工作。
六、疫情響應
一旦發生或有可能發生的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立即啟動本預案。根據國家發布的疫情等級,做好預防疫情患者的篩查準備工作,必要時做好人員疏散等緊急工作。
各部門根據當地人民政府疾控行政管理部門要求,利用圖像、影視、網際網路、手機等多種形式對員工及顧客開展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知識的普及教育,宣傳衛生科普知識。
各部門應保障突發疫情事件的應急基礎物資經費,購置處理突發傳染病疫情事件相適應的物資,根據應急處置工作需要隨時調用,經費、物資使用後及時補充。
七、應對措施
當發現可能是疑似病例患者時,周邊工作人員要冷靜,立即通知本部門運營和安全管理人員,並向本部門主要負責人報告。
1、當發現高度疑似突發重大傳染病病例時,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同意後立即向疾控中心和公司領導報告。
2、就地隔離患者,做好溝通和安撫工作,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如一次性口罩、手套等。
3、疫情傳播期間按時對部門區域進行嚴格消毒。
4、重大疫情暴發、流行時,對本部門辦公室等場所進行衛生處理,及時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疫情,並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採取措施;封閉或者封存被病原體污染的相關物品;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
5、需對本部門員工、顧客、來訪者採取體溫檢測等預防性篩查的,需嚴格按照疾控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辦理,並做好溝通解釋工作。員工通道進口應配備體溫計或測溫儀,其中配備和使用體溫計的,一用一消毒的操作應公開進行,並確保消毒溶液的使用安全。進行體溫檢測篩查的員工須確保自我防護措施有效到位。
6、重大疫情尚未解除其間,需加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帶班的防控值班制度。
7、做好輿情監測與控制工作,並按規定報告公司輿情應對管理部門。
八、突發重大疫情信息報告及信息發布
本部門的疫情發現、處理、防控措施起動機解除等全過程信息的發布,均須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並負責上報。
1、發現突發重大疫情患者應在2小時內向疾控中心和公司主管領導報告。
2、重大疫情發生時,疾控行政管理部門要求實行「零報告」制度的,須嚴格報告程序,逐級向上級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不得瞞報、遲報和漏報。
3、信息發布前應確定信息發布形式,擬定信息發布通稿。嚴格遵守公司規定的信息發布紀律,未經批准嚴禁擅自對外發布信息。
九、疫情解除
疫情期間,須隨時關注省、市和駐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公布本行政區域的疫情信息。政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宣布解除緊急措施後,本預案停止執行。
十、本預案自今年1月21日起執行。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建築工地疫情防控措施[朗讀]
為堅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持續強化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聯防聯控,堅持「三個全覆蓋、三個一律」,堅決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認真落實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於轉發<省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的要求,現就加強建築工地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措施如下:
一、組織管理
建築工地應成立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建立防控和安全生產體系。小組由業主單位項目負責人擔任組長,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擔任副組長,關鍵崗位人員擔任組員,專人專崗,明確相應崗位職責,並落實專人對接縣主管部門、疾控部門,並根據人員流動情況及時補充小組成員名單。並建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依法落實和承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和監督管理規定,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員,加大安全投入,強化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執行隱患排查、安全例會、企業負責人帶班檢查、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等各項制度,有效落實各級各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保證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始終處於受控狀態;完善事故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二、人員管控
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小組應在工地入口設立健康觀察點,對所有進場人員實施體溫檢測,並按規定要求來滬人員填寫《健康信息登記表》,核實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關鍵信息,關鍵信息應及時與業主單位共享。並加強對施工點位和項目部附近的巡查巡視。
1、來自及途經重點地區人員,不得進入建築工地。發現未隔離過的重點地區人員並體溫檢測不合格的,通知屬地管理部門落實專車就近送至指定的醫療機構;體溫檢測合格的,通知屬地相關管理部門進行隔離觀察。
2、其他非重點地區來滬人員,體溫檢測合格的可進入建築工地;體溫檢測不合格的,通知屬地管理部門落實專車送至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3、與重點地區人員或體溫檢測不合格人員密切接觸的,參照重點地區人員要求執行。
4.著力開展安全培訓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設。大力開展建築安全生產培訓和教育,各施工單位要做好新招務工人員及轉崗人員的上崗前安全培訓和班前教育,加強施工企業「三類人員」和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
三、施工現場管控
1、建築工地應嚴格實施全封閉管理,只開放一個進、出口,施工現場和生活區24小時單獨設崗,建立進出場登記和體溫檢測制度,門衛每崗不得少於1人。
2、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現場、辦公生活區域(工地食堂、宿舍以及廁所等場所)及其他人員活動場所開展預防性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落實環境消毒制度。
3、採取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顯著位置張貼衛生防疫宣傳廣告等措施,提高現場人員的防控意識,自覺做好自身防護,疫情教育交底應深入到每一家進場單位、每一個進場人員。
四、防疫及安全生產物資準備
建築工地應配備足夠的口罩、測溫計、消毒液等疾病控制用品,儲備不得少於一周用量。按照《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管理制度》準備編織袋、洋鏟、雨鞋、鋼釺、線手套等安全應急搶險物資。
五、現場安全管理
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關鍵崗位人員應到崗履職;對大型機械進行維修檢查和運行調試;一是重點排查施工現場深基坑、高支模、腳手架、高邊坡、臨河作業和建築起重機械設備等重大危險源。及時掌握設備的安全狀況和安全操作情況。加強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安全管理;二是排查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風險的施工工地。全面完善以實施單位為主體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嚴格落實安全隱患隱患排查指導和督促施工單位建立隱患排查治理。
六、教育交底
參建各方應對所有進場人員進行復工前的安全、衛生防疫等教育交底。
七、強化參建單位信息報送制度
疫情防控工作實行日報制度和緊急報告制度。疫情防控小組負責每天中午十點前向業主單位報送建築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情況,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如有異常業主單位應在知曉事情後2小時內報縣委縣政府。
八、強化責任追究
各參建單位存在以下情況的,依法對責任單位和個人給予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過程管控整改不力的。
2、不報、緩報、漏報和瞞報情況的。
3、行動遲緩、措施不力或其他導致疫情發生及傳播的。
一、組織管理
建築工地應成立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建立防控和安全生產體系。小組由業主單位項目負責人擔任組長,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擔任副組長,關鍵崗位人員擔任組員,專人專崗,明確相應崗位職責,並落實專人對接縣主管部門、疾控部門,並根據人員流動情況及時補充小組成員名單。並建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依法落實和承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和監督管理規定,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員,加大安全投入,強化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執行隱患排查、安全例會、企業負責人帶班檢查、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等各項制度,有效落實各級各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保證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始終處於受控狀態;完善事故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二、人員管控
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小組應在工地入口設立健康觀察點,對所有進場人員實施體溫檢測,並按規定要求來滬人員填寫《健康信息登記表》,核實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關鍵信息,關鍵信息應及時與業主單位共享。並加強對施工點位和項目部附近的巡查巡視。
1、來自及途經重點地區人員,不得進入建築工地。發現未隔離過的重點地區人員並體溫檢測不合格的,通知屬地管理部門落實專車就近送至指定的醫療機構;體溫檢測合格的,通知屬地相關管理部門進行隔離觀察。
2、其他非重點地區來滬人員,體溫檢測合格的可進入建築工地;體溫檢測不合格的,通知屬地管理部門落實專車送至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3、與重點地區人員或體溫檢測不合格人員密切接觸的,參照重點地區人員要求執行。
4.著力開展安全培訓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設。大力開展建築安全生產培訓和教育,各施工單位要做好新招務工人員及轉崗人員的上崗前安全培訓和班前教育,加強施工企業「三類人員」和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
三、施工現場管控
1、建築工地應嚴格實施全封閉管理,只開放一個進、出口,施工現場和生活區24小時單獨設崗,建立進出場登記和體溫檢測制度,門衛每崗不得少於1人。
2、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現場、辦公生活區域(工地食堂、宿舍以及廁所等場所)及其他人員活動場所開展預防性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落實環境消毒制度。
3、採取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顯著位置張貼衛生防疫宣傳廣告等措施,提高現場人員的防控意識,自覺做好自身防護,疫情教育交底應深入到每一家進場單位、每一個進場人員。
四、防疫及安全生產物資準備
建築工地應配備足夠的口罩、測溫計、消毒液等疾病控制用品,儲備不得少於一周用量。按照《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儲備管理制度》準備編織袋、洋鏟、雨鞋、鋼釺、線手套等安全應急搶險物資。
五、現場安全管理
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關鍵崗位人員應到崗履職;對大型機械進行維修檢查和運行調試;一是重點排查施工現場深基坑、高支模、腳手架、高邊坡、臨河作業和建築起重機械設備等重大危險源。及時掌握設備的安全狀況和安全操作情況。加強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安全管理;二是排查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風險的施工工地。全面完善以實施單位為主體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嚴格落實安全隱患隱患排查指導和督促施工單位建立隱患排查治理。
六、教育交底
參建各方應對所有進場人員進行復工前的安全、衛生防疫等教育交底。
七、強化參建單位信息報送制度
疫情防控工作實行日報制度和緊急報告制度。疫情防控小組負責每天中午十點前向業主單位報送建築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情況,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如有異常業主單位應在知曉事情後2小時內報縣委縣政府。
八、強化責任追究
各參建單位存在以下情況的,依法對責任單位和個人給予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過程管控整改不力的。
2、不報、緩報、漏報和瞞報情況的。
3、行動遲緩、措施不力或其他導致疫情發生及傳播的。
為進一步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響應上級部門疫情防控的精神,建立和完善疫情應急機制,提高我院應急能力,依照「早、快、嚴」的原則,特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進一步細化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各項措施,嚴格落實「四早」「四集中」原則,按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目標要求,為可能出現的秋冬季疫情做好應對準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疫情防控工作組總指揮:
副總指揮:
辦公室:
專項應對工作小組:
後勤總務安全管理小組(食堂、宿舍、安全):
行政人事管理小組:
感染防疫管理小組:
三、職責由院長總指揮、業務院長負總責,各相關部門及科室實行分級負責制。
1、病區、門診消毒防護由護理部承擔。責任人:2、病人會診、轉診由醫務科組織實施。責任人:3、衛生器材及後勤保障由採購科承擔。責任人:
四、預案啟動程序:發現疫情病例時由院長親自啟動本預案。
五、具體措施:
1、凡發現疫情要立即執行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立即報告院感科主任,1小時內立即上報區衛健局醫政或區疾控中心。
2、對所有進入門診的人員測量體溫、詢問是否有咳嗽、咽痛或胸悶、腹瀉等症狀,發現可疑患者,登記患者信息,指引患者及陪同人員正確佩戴口罩,使用專用車輛將患者安全轉診至就近發熱門診進一步排查。
3、預檢分診台,門診,普通病區:採取一級防護,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膠手套等。
4、遇有疑似或確診的疫情病人要快速啟動隔離防護措施,對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及區域進行徹底消毒(採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者75%酒精)。
5、醫務人員的工作由各部門全權負責(醫務科負責搶救轉診病人、護理部負責靜脈輸液及消毒防護、總務科負責後勤及衛生材料保障、保衛科負責安全保衛及污物處理)6、嚴格控制院內感染,應將疑似人病入置於獨立的隔離病房內觀察,並嚴格消毒地面、物品表面、病人的排泄物,病人及醫務人員均要戴醫用防護口罩、隔離衣、帽子、手套,酌情佩戴護目鏡或面屏及鞋套並要隨時做好手衛生。
7、加強日常環境物體表面清潔和消毒工作,強化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醫療區域預防消毒至少1次/天,中高風險區域至少2次/天;
有明顯污染隨時消毒,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應增加消毒頻次8、患者一旦出院或轉科,應進行環境終末清潔與消毒工作,從醫用織物到環境物體表面,先清潔、後消毒,從上到下,從相對清潔物體表面到污染物體表面,清除所有污染與垃圾。可搬離的醫療設備,應在原地實施有效清潔與消毒後,方可搬離。
9、本院疫情防控專用電話:xxxxxxxxxxx,24小時有專人看管,保證通訊暢通。
六、宣傳教育:
認真開展預防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全院職工及廣大群眾加強個人衛生。
年月日物質儲備情況物質名稱數量備註抗菌洗手液復合醇手消毒液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75%酒精含氯消毒片一次性使用醫用隔離衣護目鏡一次性醫用帽子n95防護口罩消毒濕巾。
一、工作目標
進一步細化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各項措施,嚴格落實「四早」「四集中」原則,按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目標要求,為可能出現的秋冬季疫情做好應對準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疫情防控工作組總指揮:
副總指揮:
辦公室:
專項應對工作小組:
後勤總務安全管理小組(食堂、宿舍、安全):
行政人事管理小組:
感染防疫管理小組:
三、職責由院長總指揮、業務院長負總責,各相關部門及科室實行分級負責制。
1、病區、門診消毒防護由護理部承擔。責任人:2、病人會診、轉診由醫務科組織實施。責任人:3、衛生器材及後勤保障由採購科承擔。責任人:
四、預案啟動程序:發現疫情病例時由院長親自啟動本預案。
五、具體措施:
1、凡發現疫情要立即執行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立即報告院感科主任,1小時內立即上報區衛健局醫政或區疾控中心。
2、對所有進入門診的人員測量體溫、詢問是否有咳嗽、咽痛或胸悶、腹瀉等症狀,發現可疑患者,登記患者信息,指引患者及陪同人員正確佩戴口罩,使用專用車輛將患者安全轉診至就近發熱門診進一步排查。
3、預檢分診台,門診,普通病區:採取一級防護,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膠手套等。
4、遇有疑似或確診的疫情病人要快速啟動隔離防護措施,對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及區域進行徹底消毒(採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者75%酒精)。
5、醫務人員的工作由各部門全權負責(醫務科負責搶救轉診病人、護理部負責靜脈輸液及消毒防護、總務科負責後勤及衛生材料保障、保衛科負責安全保衛及污物處理)6、嚴格控制院內感染,應將疑似人病入置於獨立的隔離病房內觀察,並嚴格消毒地面、物品表面、病人的排泄物,病人及醫務人員均要戴醫用防護口罩、隔離衣、帽子、手套,酌情佩戴護目鏡或面屏及鞋套並要隨時做好手衛生。
7、加強日常環境物體表面清潔和消毒工作,強化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醫療區域預防消毒至少1次/天,中高風險區域至少2次/天;
有明顯污染隨時消毒,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應增加消毒頻次8、患者一旦出院或轉科,應進行環境終末清潔與消毒工作,從醫用織物到環境物體表面,先清潔、後消毒,從上到下,從相對清潔物體表面到污染物體表面,清除所有污染與垃圾。可搬離的醫療設備,應在原地實施有效清潔與消毒後,方可搬離。
9、本院疫情防控專用電話:xxxxxxxxxxx,24小時有專人看管,保證通訊暢通。
六、宣傳教育:
認真開展預防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全院職工及廣大群眾加強個人衛生。
年月日物質儲備情況物質名稱數量備註抗菌洗手液復合醇手消毒液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75%酒精含氯消毒片一次性使用醫用隔離衣護目鏡一次性醫用帽子n95防護口罩消毒濕巾。
一、高度重視,超前部署防疫工作
區疫情防控會議後,街道立即召開由班子全體成員、社區書記、有關科室負責同志參加的疫情防控專題會議,傳達市區會議精神,對街道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第一時間成立了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人員責任;同時要求每位班子成員要切實發揮包聯作用,一線督導社區摸排防控工作,確保全街上下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嚴格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二、全街動員,深入摸排可疑人員
由班子成員帶隊,機關科室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組成11個疫情防控入戶摸排小組,充分發揮樓門組長、志願者等力量,動用一切關係,對轄區居民進行了全面摸排走訪,詳細記錄相關信息。各小組嚴格執行日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往來武漢等地區和發熱等疑似人群情況,加強疫情防控,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員,力爭無一漏報、無一瞞報。
三、細化分類,密切監控重點人員
經過對各社區摸排信息進行梳理匯總,確定了四類重點人員。共計摸排「四類人員」34人,安排專人密切關注,跟蹤監測體溫,及時記錄歸檔並做好相關處置工作。同時,嚴格管制公眾聚集活動,關閉街道、社區所有文化體育設施,取消小區內聚眾下棋、打牌、廣場舞等群眾性聚集活動。及時提醒境內養老院、超市、飯店等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嚴格落實防控措施。
區疫情防控會議後,街道立即召開由班子全體成員、社區書記、有關科室負責同志參加的疫情防控專題會議,傳達市區會議精神,對街道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第一時間成立了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人員責任;同時要求每位班子成員要切實發揮包聯作用,一線督導社區摸排防控工作,確保全街上下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嚴格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二、全街動員,深入摸排可疑人員
由班子成員帶隊,機關科室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組成11個疫情防控入戶摸排小組,充分發揮樓門組長、志願者等力量,動用一切關係,對轄區居民進行了全面摸排走訪,詳細記錄相關信息。各小組嚴格執行日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往來武漢等地區和發熱等疑似人群情況,加強疫情防控,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員,力爭無一漏報、無一瞞報。
三、細化分類,密切監控重點人員
經過對各社區摸排信息進行梳理匯總,確定了四類重點人員。共計摸排「四類人員」34人,安排專人密切關注,跟蹤監測體溫,及時記錄歸檔並做好相關處置工作。同時,嚴格管制公眾聚集活動,關閉街道、社區所有文化體育設施,取消小區內聚眾下棋、打牌、廣場舞等群眾性聚集活動。及時提醒境內養老院、超市、飯店等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嚴格落實防控措施。
一、日常預防控制工作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
(二)搞好學校各類場所環境衛生,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三)開展手部衛生教育,各類場所應配備洗手龍頭及洗手液。
(四)若有老師或學生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戴口罩並及時就醫,避免帶病上課。
(五)學校校醫室要儲備一定數量的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和感冒藥品。要有專人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
(六)建立健全校內有關部門和人員、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當地醫療機構及教育行政部門的聯繫機制,完善信息收集報送渠道,保證信息暢通。
二、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患者時除做好上述日常防控措施外,還須實施:
1.疑似患者應立即戴上口罩就醫。
2.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
3.若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患者,其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學觀察。
4.停止舉辦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和會議等活動。
5.啟動以班級為單位的晨午檢制度。
6.學校由專人負責離校學生的家訪聯繫,了解其每日健康狀況。
7.根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要求實行日報和零報告制度,掌握每日現症學生增減情況。
8.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做好疫情的處理等工作。
9.學校要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教室、寢室及公共教室如電腦、視聽、圖書館等的消毒與通風。
10.引導師生假期儘量不要前往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非去不可的要做好預防措施。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
(二)搞好學校各類場所環境衛生,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三)開展手部衛生教育,各類場所應配備洗手龍頭及洗手液。
(四)若有老師或學生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戴口罩並及時就醫,避免帶病上課。
(五)學校校醫室要儲備一定數量的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和感冒藥品。要有專人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
(六)建立健全校內有關部門和人員、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當地醫療機構及教育行政部門的聯繫機制,完善信息收集報送渠道,保證信息暢通。
二、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患者時除做好上述日常防控措施外,還須實施:
1.疑似患者應立即戴上口罩就醫。
2.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
3.若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患者,其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學觀察。
4.停止舉辦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和會議等活動。
5.啟動以班級為單位的晨午檢制度。
6.學校由專人負責離校學生的家訪聯繫,了解其每日健康狀況。
7.根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要求實行日報和零報告制度,掌握每日現症學生增減情況。
8.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做好疫情的處理等工作。
9.學校要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教室、寢室及公共教室如電腦、視聽、圖書館等的消毒與通風。
10.引導師生假期儘量不要前往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非去不可的要做好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