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今天的廉政黨課主要圍繞學黨章、守紀律、轉作風給大家講三個問題:
一、堅決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
黨章是立黨治黨管黨的總章程,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範。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是全體黨員的莊嚴責任。廣大黨員要對照黨章規定的八項義務,認真查找和糾正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增強黨員意識,做合格黨員。黨員要按照黨章規定的六項基本條件,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經常檢查和彌補自身不足,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模範遵守黨紀國法。做到黨章規定的就必須不折不扣執行,黨章禁止的就必須堅決查處和糾正。黨的十八大把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作為一項重大任務突出地擺到全黨面前,作為幹部就要自覺加強修養,確保學習貫徹黨章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作為黨員幹部切實要有光榮感、責任感、自覺加強黨性修養。
一是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人民日報有一篇關於學習的評論,這樣說到:「人們恐怕已經看慣了這樣一些再平常不過的場景:當晨曦初露,用朗朗書聲去迎接朝陽的是孩子;當夜幕低垂,熬夜攻讀的也是孩子。而許多成年人呢?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固然不必鄭重其事地挑燈夜讀,但不少人包括某些幹部是不是渾然不覺地把生命消磨於肥皂劇中、消磨於麻將桌前,或者在吆五喝六的酒話中消磨那本來並不多餘的時間?」這是一段發人深省、讓人汗顏的文字。確實,現在有很多幹部在學習上還不如孩子,在學習與應酬、工作與交際、豐富思想與享受生活方面,他們更多的是選擇了後者,這對我們的成長非常不利。不抓緊時間學習,就難以跟上時代的節拍、適應工作的需要,你的思想、你的觀念、甚至是你的語言都會與實際脫節,你的腦子裡就缺少新的東西。所以,我們的領導幹部要多讀書,從書中吸取更多的知識,這不僅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幹,更可以提高人的品味,堅定人的信念。
二是加強道德品質修養。有人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好人不見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須先是好人」。為政必先做人,沒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從政肯定要跌跟頭。我們黨員幹部要清清白白為官,踏踏實實做事,必先堂堂正正做人。這實際上道出了黨員幹部成長的必然規律。好公民、好黨員、好乾部這三個層次,好公民是基礎,是領導幹部的為官立業之本。加強品德修養,不僅是執政為民的需要,也是立身做人的需要。
三是加強組織紀律性修養。黨的紀律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紀律嚴明,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執行嚴明的紀律,需要領導幹部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什麼是民主集中制,就是把我們個人的決策,在民主徵集大家意見的基礎上,變成集體的決策?
二、不折不扣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正文風、改會風,轉作風、樹新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作風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直接反映,是黨性修養、政治品質、道德境界的具體體現。好的作風能夠產生無窮的創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頑強的戰鬥力。實踐證明,一個單位的工作,成在作風,敗也在作風;一個單位的形象,好在作風,壞也在作風;一個領導的威信,高在作風,低也在作風;一個人,成功在作風,失敗也在作風。
我們常講幹部,什麼是幹部,就是指擔任一定的領導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員,是一個管理者,是一個組織或團隊中的領頭人,帶領大家去完成目標的人。也就是說幹部是「干」與「部」的統一。然而當前,我們的一些幹部工作漂浮、辦事拖沓,責任心不強、主動性不夠,標準不高、效率低下,重「部」輕「干」,干工作只限於開會部署上,表面上搞的紅紅火火,但卻少有真正撲下身子抓落實,已至於年初規劃了一大堆,年底落實沒幾個。幹事創業,是實現黨在每一階段目標任務的根本之道。我們需要的是撲下身子、埋頭苦幹,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的「干」與「部」統一的基層幹部?
中央的八項規定要求我們,要密切聯繫群眾,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我們黨員幹部要改進調查研究,深入到企業當中,了解到最真實的情況,解決實際問題。弘揚勤勉務實、敢於負責、勇於擔當的作風,不推諉、不扯皮、不懈怠。
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嚴格對照黨章規定和紀律要求,以鍥而不捨的毅力,以「釘釘子」的決心抓好作風建設,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深入開展好作風大改進工作,廣大黨員幹部要率先垂範、層層示範,增強看齊意識,突出問題導向,注重活動效果,有效解決實際問題。要發揚敢於擔當的精神,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面對任何困難,都知難而進、迎難而上。要聚焦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以鍥而不捨的幹勁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講的付諸實施。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推動工作有效落實。要對照《關於開展作風大改進工作》的具體要求,重點解決五個方面突出問題,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引導更多黨員幹部敢擔當、善擔當、勇擔當,強化自我監督,增強履職能力。
三、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深入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要堅持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教育和督促廣大黨員幹部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努力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抵制「歪風邪氣」,激發黨內「清氣」,涵養社會「正氣」。要把黨風廉政教育作為常態,進一步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凈化政治生態。圍繞《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內監督條例》《問責條例》《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切實加大廉政教育力度,教育黨員幹部堅守「高線」、不碰「底線」。規範權力運行,強化用權監督,做到有權必有責、有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嚴格領導幹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堅持抓早抓小,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約談、督促整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這不僅體現了黨的執政規律,而且體現了黨建新常態下黨風問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希望全場黨員幹部切實增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黨性鍛鍊和道德修養,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堅持用黨性原則和紀律規矩來約束規範自己,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線,為全面開創新時代招遠全域城市化建設新局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2020年度廉政教育黨課材料黨課講稿[朗讀]
中紀委和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多次強調,要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並把它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頭等大事來抓。這一決定抓住了當前黨風廉政建設的要害和關鍵,上符黨心,下合民意。同時這也提出了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論問題,即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新情況、新矛盾不斷出現,黨風廉政建設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往往抓了這方面的問題,又冒出那方面的問題,治標難治本,工作上頗有力不從心之感。為什麼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在一些地方屢禁不止,有的甚至愈演愈烈,使得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意見越來越多,不滿情緒越來越大,有的甚至站到黨和政府的對立面去了。表面上看,這是基層幹部的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問題,實質上是缺乏理論武裝、思想認識不明的問題,是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忘的問題。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正是因為理論上的不清醒,政治上的不堅定,才導致了工作上的盲目,導致了腐敗行為以及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等種種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反覆出現?
「情系民生,勤政廉政」,就是要求民政黨員幹部要把群眾的冷暖常掛心上,切實解決好事關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敏銳地抓住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這個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這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是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迫切要求,也是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和保持社會穩定的現實需要。我們只有認真解決好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才能贏得群眾的衷心擁護。將「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維護群眾利益」這樣一個重大理論問題進行科學闡述,全面弄清,並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對於統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增強其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實踐黨的宗旨的自覺性,對於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健康、深入開展,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一、增強宗旨意識。切實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在四個方面率先垂範:一是在深入群眾方面率先垂範。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誠心誠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為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服務,特別是要為弱勢群體服務,辦好一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最大限度地讓群眾得到實惠。二是在工作創新上率先垂範。認真切實轉變思維方式,積極探索為民服務的新思想和新辦法,大膽創新,加快發展,為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打下堅實的物資基礎。三是在樹立良好的人民公僕形象上率先垂範。必須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贏得群眾的尊重和信賴,切實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不該沾的東西堅決不沾,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取信於民。四是在弘揚創業精神上率先垂範。把艱苦奮鬥的精神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去,增強創業意識,在與群眾同甘共苦中了解群眾的疾苦,尋找致富的門路,身體力行,真抓實幹,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二、強化廉潔從政意識。嚴格自律,堅決抵制利益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襲,提高覺悟,堅定信念,錘鍊意志,增強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動搖,大是大非不糊塗,黨性原則不喪失,不被歪理邪說所俘虜;要耐得住清貧,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並且特別注意處理好「先富」與共同富裕的關係。因為社會發展總有個過程,總要經過從少數人富裕到共同富裕的階段,但這個階段我們黨員幹部絕不能利用職權謀取私利而先富起來,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執政地位所決定的;要抗得住誘惑,嚴格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公私分明,認真處理好親情與黨性的關係;還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權;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聲譽。拒腐蝕、保原色,經受住考驗,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氣。
三、加強學習和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堅持從大局出發,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至高無尚的大局意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動力基礎,也是我們加強學習和修養的追求方向,使自己真正做到重事業、淡名利、爭貢獻。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中央、省、市黨風廉政建設精神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開拓創新,進一步深化認識、理解和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與時俱進的思想和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凝心聚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積極投身我們的現代化建設事業。三是要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調研。到群眾中去了解實情、了解真情、掌握第一手資料,使思想認識更貼近實際、貼近群眾,使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加符合加快發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需要。四是要堅持不斷地改進工作作風,狠抓落實,做一個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的人。五是要長期保持奮發進取、心平氣和的精神狀態。在開明開放、舒暢和諧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氛圍中,團結協作、嚴守紀律、堅強意志、奮發向上,紮實有效地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斷向前發展。
四、狠抓作風建設。在民政系統要大力加強作風建設,正確對待手中權利,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權力是一柄「雙刃劍」,可以讓人譜寫出光輝的篇章,也可以把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墮落;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用好了就能造福人民,實現個人的抱負,如果濫用或失控,不僅會貽誤黨和人民的事業,而且會使個人身敗名裂,遭人唾棄。慎用權力,對於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來說,十分重要。第一、權力是人民給的。我們不過是受人民委託,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各種社會事務。但是,有的人並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特別是我們黨在執政時間較長的情況下,黨員幹部很容易產生模糊思想,在權力從何而來,為誰掌權、為誰服務、如何用權問題上容易出現偏差。比如,現在有的人認為,權力不是黨和人民給的,而是憑自己的「本事」獲得的,憑關係取得的等等。它從根本上違背馬克思主義的權力觀,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私有商品和交換的籌碼,進行交易。近幾年,全國共查處了十幾位省部級高官,他們無一不在醜惡思想攻擊下墮落為人民的罪人。這說明,權力一旦背離了人民群眾,就必然走向腐敗。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牢記權力來自於人民,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的基本觀點。第二、掌權就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於黨和人民的整體利益。「權」只能為人民服務,而不能為所欲為,更不能以權謀私。歷史上有的幹部運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利,為配偶子女服務,為親朋好友服務,嚴重破壞黨和政府的形象,損害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江澤民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性因素。政風廉潔,從來都是贏得民心,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繁榮的重要一環。」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對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第三、權力是否等於權威?現在,少數幹部有一種錯覺,認為手中有了權力,自然就有了權威。特別是當他感到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幫,甚至一呼百應的時候,更加忘乎所以,久而久之,就擺出一副官架子,高高在上,盛氣凌人。這是極其錯誤的。領導權威大小取決於領導者在被領導者心目中的認可度、接受度。如果群眾不認可,不接受,你地位再高,權力再大,也不可能有權威,相反,還會被群眾所拋棄。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因此,只要我們一心為民,辦事公道,就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在人民群眾中就有威信。
目前,政府和人民群眾對我們民政事業的發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在給我們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應腳踏實地、無怨無悔的干實事,堅持嚴格秉公用權,依法恪守廉政,在工作方式上敢於創新,有所創新;在工作阻力面前敢於碰硬,善於碰硬;在工作標準上事爭一流,永爭一流,再創我縣民政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新情況、新矛盾不斷出現,黨風廉政建設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往往抓了這方面的問題,又冒出那方面的問題,治標難治本,工作上頗有力不從心之感。為什麼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在一些地方屢禁不止,有的甚至愈演愈烈,使得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意見越來越多,不滿情緒越來越大,有的甚至站到黨和政府的對立面去了。表面上看,這是基層幹部的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問題,實質上是缺乏理論武裝、思想認識不明的問題,是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忘的問題。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正是因為理論上的不清醒,政治上的不堅定,才導致了工作上的盲目,導致了腐敗行為以及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等種種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反覆出現?
「情系民生,勤政廉政」,就是要求民政黨員幹部要把群眾的冷暖常掛心上,切實解決好事關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敏銳地抓住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這個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這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是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迫切要求,也是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和保持社會穩定的現實需要。我們只有認真解決好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才能贏得群眾的衷心擁護。將「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維護群眾利益」這樣一個重大理論問題進行科學闡述,全面弄清,並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對於統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增強其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實踐黨的宗旨的自覺性,對於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健康、深入開展,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一、增強宗旨意識。切實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在四個方面率先垂範:一是在深入群眾方面率先垂範。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誠心誠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為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服務,特別是要為弱勢群體服務,辦好一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最大限度地讓群眾得到實惠。二是在工作創新上率先垂範。認真切實轉變思維方式,積極探索為民服務的新思想和新辦法,大膽創新,加快發展,為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打下堅實的物資基礎。三是在樹立良好的人民公僕形象上率先垂範。必須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贏得群眾的尊重和信賴,切實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不該沾的東西堅決不沾,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取信於民。四是在弘揚創業精神上率先垂範。把艱苦奮鬥的精神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去,增強創業意識,在與群眾同甘共苦中了解群眾的疾苦,尋找致富的門路,身體力行,真抓實幹,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二、強化廉潔從政意識。嚴格自律,堅決抵制利益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襲,提高覺悟,堅定信念,錘鍊意志,增強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動搖,大是大非不糊塗,黨性原則不喪失,不被歪理邪說所俘虜;要耐得住清貧,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並且特別注意處理好「先富」與共同富裕的關係。因為社會發展總有個過程,總要經過從少數人富裕到共同富裕的階段,但這個階段我們黨員幹部絕不能利用職權謀取私利而先富起來,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執政地位所決定的;要抗得住誘惑,嚴格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公私分明,認真處理好親情與黨性的關係;還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權;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聲譽。拒腐蝕、保原色,經受住考驗,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氣。
三、加強學習和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堅持從大局出發,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至高無尚的大局意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動力基礎,也是我們加強學習和修養的追求方向,使自己真正做到重事業、淡名利、爭貢獻。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中央、省、市黨風廉政建設精神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開拓創新,進一步深化認識、理解和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與時俱進的思想和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凝心聚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積極投身我們的現代化建設事業。三是要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調研。到群眾中去了解實情、了解真情、掌握第一手資料,使思想認識更貼近實際、貼近群眾,使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加符合加快發展的需要,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需要。四是要堅持不斷地改進工作作風,狠抓落實,做一個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的人。五是要長期保持奮發進取、心平氣和的精神狀態。在開明開放、舒暢和諧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氛圍中,團結協作、嚴守紀律、堅強意志、奮發向上,紮實有效地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斷向前發展。
四、狠抓作風建設。在民政系統要大力加強作風建設,正確對待手中權利,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權力是一柄「雙刃劍」,可以讓人譜寫出光輝的篇章,也可以把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墮落;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用好了就能造福人民,實現個人的抱負,如果濫用或失控,不僅會貽誤黨和人民的事業,而且會使個人身敗名裂,遭人唾棄。慎用權力,對於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來說,十分重要。第一、權力是人民給的。我們不過是受人民委託,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各種社會事務。但是,有的人並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特別是我們黨在執政時間較長的情況下,黨員幹部很容易產生模糊思想,在權力從何而來,為誰掌權、為誰服務、如何用權問題上容易出現偏差。比如,現在有的人認為,權力不是黨和人民給的,而是憑自己的「本事」獲得的,憑關係取得的等等。它從根本上違背馬克思主義的權力觀,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私有商品和交換的籌碼,進行交易。近幾年,全國共查處了十幾位省部級高官,他們無一不在醜惡思想攻擊下墮落為人民的罪人。這說明,權力一旦背離了人民群眾,就必然走向腐敗。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牢記權力來自於人民,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的基本觀點。第二、掌權就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於黨和人民的整體利益。「權」只能為人民服務,而不能為所欲為,更不能以權謀私。歷史上有的幹部運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利,為配偶子女服務,為親朋好友服務,嚴重破壞黨和政府的形象,損害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江澤民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性因素。政風廉潔,從來都是贏得民心,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繁榮的重要一環。」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對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第三、權力是否等於權威?現在,少數幹部有一種錯覺,認為手中有了權力,自然就有了權威。特別是當他感到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幫,甚至一呼百應的時候,更加忘乎所以,久而久之,就擺出一副官架子,高高在上,盛氣凌人。這是極其錯誤的。領導權威大小取決於領導者在被領導者心目中的認可度、接受度。如果群眾不認可,不接受,你地位再高,權力再大,也不可能有權威,相反,還會被群眾所拋棄。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因此,只要我們一心為民,辦事公道,就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在人民群眾中就有威信。
目前,政府和人民群眾對我們民政事業的發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在給我們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應腳踏實地、無怨無悔的干實事,堅持嚴格秉公用權,依法恪守廉政,在工作方式上敢於創新,有所創新;在工作阻力面前敢於碰硬,善於碰硬;在工作標準上事爭一流,永爭一流,再創我縣民政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