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舟要遠航,離不開安全的風帆。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有一個人,為了保證全師安定團結的社會大局,他始終牢記職。
責使命,不辭辛苦,不畏艱難,奔走於礦山企業之間,像一位舵手一樣,為人民的生命財產揚起安全的風帆。
他叫**,兵團第七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先後多次獲得第七師優秀共產黨員、普法先進個人、兵團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五年來,他積極適應安全生產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應急救援隊伍等各項建設中取得明顯成效。
打牢基礎。
加快應急資源資料庫建設。
兵團第七師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部的奎屯河流域,下轄兩大園區、三大河流、五座煤礦、六座水庫、八大企業集團、十一個團場,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師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面臨著沉重壓力。
為了進一步打牢安全發展的基礎,提高全師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年7月,兵團第七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宣告成立,時任兵團奎屯客運公司副總經理**,由於在客運公司抓安全工作業績突出,被師黨委選拔調任第七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
走馬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全師安全生產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全師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水平。
**說:「建立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是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安全生產應急平台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這一平台,各單位的基本情況、應急預案、應急救援等基礎信息一覽無餘。一旦發生事故,這些基礎信息及時調用應急救援所需的物資裝備有很大的幫助。」。
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建設涉及內容廣,基礎性工作多,協調工作量大,這對於只有**一個人的第七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來說,忙成為他的工作常態,加班加點成為他的家常便飯,辦公室經常出現他伏案至深夜的身影……。
通過廣泛深入連隊社區、生產現場開展調研,**從查出的風險隱患中找到七師應急救援的管理方向,先後編制了《七師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要職責》、《七師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一系列制度方案,為全師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並督促指導各單位開展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全力構築全師應急救援管理工作一盤棋格局。
在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及七師轄區內應急資源資料庫註冊、登錄、管理等工作方面,**利用周末休息時間,深入師直單位及團場對應急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指導,有效提高了全師各單位管理人員的應急管理水平和能力。
五年來,在**的傾心指導下,全師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建設紮實推進,129個單位完成了應急資源資料庫建設,並逐步推進至連隊、社區等基層單位,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管理體系,預案編制完成率從**的70%增長到**的**%,受到了兵團安監局領導的充分肯定。
主動作為。
打造一專多能應急救援隊。
**年10月,七師首支礦山應急救援隊在紅山煤礦成立,這標誌著七師礦山應急救援隊開始正式履行新的使命。看著這支專兼結合、裝備優良、訓練有素、反應迅速的救援隊的演練場景,大家高興地鼓起掌來。
在這掌聲的背後,是**不懈的努力和心血的付出。
七師礦產資源豐富,轄區內有5個煤礦,大多地處山區,路途遠,交通不便,一旦發生事故,救援人員無法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因此,依託煤礦成立礦山應急救援隊,提高煤礦自身應急處置能力,成為**日思夜想的問題。
然而,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並不簡單。**年前後,正值全國煤炭價格下滑,各煤礦生產經營形勢不理想,當**希望煤礦投入資金成立礦山應急救援隊的時候,各煤礦不是說人手不足、就是說資金緊張,救援隊組建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尤其煤礦是安全生產的重災區,決不能輕易放過。」**說,去一次說不通,就去第二次,第三次……通過約談煤礦企業法人,反覆溝通,說明安全生產不僅是對曠工負責,更是對企業、對個人的負責。最終,煤礦法人被他的一片真情、為企業著想的工作理念所感動,下決心組建救援隊。
為了保障救護隊員培訓取證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針對兵團未建立礦山救護隊培訓基地的實際情況,**主動與自治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礦山救援培訓基地聯繫,依據自治區培訓計劃,協調各煤礦救護隊分批次參加救援技能培訓,妥善解決了煤礦救援隊培訓的「老大難」問題。
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創新發展,突出主業、拓展功能,逐漸將應急救援隊打造成集安全督查、安全培訓、搶險救災於一身的「關口前移、一專多能」的應急救援隊,形成了一套符合七師實際的建隊模式。
「應急救援隊伍絕不能出了事故才發揮作用,必須關口前移,在平時擔負起排查安全隱患,維護生產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說。
五年來,在**的不懈努力下,七師專職、兼職和外協「三位一體」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初步形成,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拉得出、用得。
上、打得贏的「生命救援隊」。**年,七師積極組織隊伍參加兵團第二屆礦山救援技術競賽活動,並獲得組委會最佳組織獎。
嚴抓重管。
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在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上傾心盡力,在整治企業安全隱患上毫不留情!」。
這是七師轄區企業給予**的一致評價。
五五工業園區作為七師工業企業的聚集地,應急救援基地建設迫在眉睫。為了確保園區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歷時一個多月走訪園區企業,邊檢查邊調研園區企業生產實際,制定了《關於在五五園區配備專(兼)職應急管理人員和組建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隊伍》文件,與園區主要領導一起運籌園區應急救援基地建設項目,協助園區申請兵團資金支持。
通過**的積極爭取,五五園區消防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項目被兵團立項,並於**年建成投入使用。
強調十遍不如問責一次。針對轄區安全管理、應急救援物資不到位等問題,**帶隊到基層檢查和督促,採取了強硬措施,對發現的問題做到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追責一起,先後對多個單位野外安全責任未有效落實問題進行了全師通報,並下達了整改通知書。
每逢參與安全生產事故查處時,**始終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周圍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指定的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正是他的這種敢於碰硬,敢於執法的精神,保證了全師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七師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帶中心,與克拉瑪依市、奎屯市、烏蘇市毗鄰相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處區域環境獨特,被統稱為「三地四方」,經濟學界稱之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金三角」。
近年來,**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和兵團考察時的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兵地一家人」思想,充分發揮「三地四方」應急救援隊優勢,深入推進應急救援區域聯動工作機制,實現了共建共贏,收到了良好效果。
「既然選擇了這份事業,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說。五年來,**把一片真情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七師的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用實際行動樹立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發展理念,詮釋了什麼是職責與使命,忠誠與奉獻?
責使命,不辭辛苦,不畏艱難,奔走於礦山企業之間,像一位舵手一樣,為人民的生命財產揚起安全的風帆。
他叫**,兵團第七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先後多次獲得第七師優秀共產黨員、普法先進個人、兵團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五年來,他積極適應安全生產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應急救援隊伍等各項建設中取得明顯成效。
打牢基礎。
加快應急資源資料庫建設。
兵團第七師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部的奎屯河流域,下轄兩大園區、三大河流、五座煤礦、六座水庫、八大企業集團、十一個團場,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師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面臨著沉重壓力。
為了進一步打牢安全發展的基礎,提高全師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年7月,兵團第七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宣告成立,時任兵團奎屯客運公司副總經理**,由於在客運公司抓安全工作業績突出,被師黨委選拔調任第七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
走馬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全師安全生產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全師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水平。
**說:「建立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是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安全生產應急平台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這一平台,各單位的基本情況、應急預案、應急救援等基礎信息一覽無餘。一旦發生事故,這些基礎信息及時調用應急救援所需的物資裝備有很大的幫助。」。
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建設涉及內容廣,基礎性工作多,協調工作量大,這對於只有**一個人的第七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來說,忙成為他的工作常態,加班加點成為他的家常便飯,辦公室經常出現他伏案至深夜的身影……。
通過廣泛深入連隊社區、生產現場開展調研,**從查出的風險隱患中找到七師應急救援的管理方向,先後編制了《七師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要職責》、《七師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一系列制度方案,為全師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並督促指導各單位開展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全力構築全師應急救援管理工作一盤棋格局。
在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及七師轄區內應急資源資料庫註冊、登錄、管理等工作方面,**利用周末休息時間,深入師直單位及團場對應急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指導,有效提高了全師各單位管理人員的應急管理水平和能力。
五年來,在**的傾心指導下,全師應急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建設紮實推進,129個單位完成了應急資源資料庫建設,並逐步推進至連隊、社區等基層單位,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管理體系,預案編制完成率從**的70%增長到**的**%,受到了兵團安監局領導的充分肯定。
主動作為。
打造一專多能應急救援隊。
**年10月,七師首支礦山應急救援隊在紅山煤礦成立,這標誌著七師礦山應急救援隊開始正式履行新的使命。看著這支專兼結合、裝備優良、訓練有素、反應迅速的救援隊的演練場景,大家高興地鼓起掌來。
在這掌聲的背後,是**不懈的努力和心血的付出。
七師礦產資源豐富,轄區內有5個煤礦,大多地處山區,路途遠,交通不便,一旦發生事故,救援人員無法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因此,依託煤礦成立礦山應急救援隊,提高煤礦自身應急處置能力,成為**日思夜想的問題。
然而,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並不簡單。**年前後,正值全國煤炭價格下滑,各煤礦生產經營形勢不理想,當**希望煤礦投入資金成立礦山應急救援隊的時候,各煤礦不是說人手不足、就是說資金緊張,救援隊組建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尤其煤礦是安全生產的重災區,決不能輕易放過。」**說,去一次說不通,就去第二次,第三次……通過約談煤礦企業法人,反覆溝通,說明安全生產不僅是對曠工負責,更是對企業、對個人的負責。最終,煤礦法人被他的一片真情、為企業著想的工作理念所感動,下決心組建救援隊。
為了保障救護隊員培訓取證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針對兵團未建立礦山救護隊培訓基地的實際情況,**主動與自治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礦山救援培訓基地聯繫,依據自治區培訓計劃,協調各煤礦救護隊分批次參加救援技能培訓,妥善解決了煤礦救援隊培訓的「老大難」問題。
與此同時,**積極探索、創新發展,突出主業、拓展功能,逐漸將應急救援隊打造成集安全督查、安全培訓、搶險救災於一身的「關口前移、一專多能」的應急救援隊,形成了一套符合七師實際的建隊模式。
「應急救援隊伍絕不能出了事故才發揮作用,必須關口前移,在平時擔負起排查安全隱患,維護生產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說。
五年來,在**的不懈努力下,七師專職、兼職和外協「三位一體」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初步形成,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拉得出、用得。
上、打得贏的「生命救援隊」。**年,七師積極組織隊伍參加兵團第二屆礦山救援技術競賽活動,並獲得組委會最佳組織獎。
嚴抓重管。
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在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上傾心盡力,在整治企業安全隱患上毫不留情!」。
這是七師轄區企業給予**的一致評價。
五五工業園區作為七師工業企業的聚集地,應急救援基地建設迫在眉睫。為了確保園區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歷時一個多月走訪園區企業,邊檢查邊調研園區企業生產實際,制定了《關於在五五園區配備專(兼)職應急管理人員和組建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隊伍》文件,與園區主要領導一起運籌園區應急救援基地建設項目,協助園區申請兵團資金支持。
通過**的積極爭取,五五園區消防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項目被兵團立項,並於**年建成投入使用。
強調十遍不如問責一次。針對轄區安全管理、應急救援物資不到位等問題,**帶隊到基層檢查和督促,採取了強硬措施,對發現的問題做到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追責一起,先後對多個單位野外安全責任未有效落實問題進行了全師通報,並下達了整改通知書。
每逢參與安全生產事故查處時,**始終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周圍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指定的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正是他的這種敢於碰硬,敢於執法的精神,保證了全師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七師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帶中心,與克拉瑪依市、奎屯市、烏蘇市毗鄰相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處區域環境獨特,被統稱為「三地四方」,經濟學界稱之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金三角」。
近年來,**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和兵團考察時的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兵地一家人」思想,充分發揮「三地四方」應急救援隊優勢,深入推進應急救援區域聯動工作機制,實現了共建共贏,收到了良好效果。
「既然選擇了這份事業,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說。五年來,**把一片真情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七師的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用實際行動樹立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發展理念,詮釋了什麼是職責與使命,忠誠與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