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兒童;癲癇;臨床護理。
癲癇是由於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而引起的發作性腦功能異常現象,臨床表現以反覆發作、突然發生為特徵的腦部疾病,發作多短暫且有自限性。癲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疾患,長期、頻繁地發作可損害腦功能[1]。發作時可造成呼吸道痙攣、窒息、吸入性肺炎、骨折、摔傷、大腦缺氧,癲癇持續狀態如不能及時救治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2007~2009年我院共收治癲癇患兒21例,通過精心治療與護理,均獲得了滿意療效。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1例患兒中,男13例,女8例,年齡2~14歲,平均816歲。均為大發作,發作時突然意識喪失、全身抽動、面色青紫、口吐白沫,持續3~10min逐漸停止。1例患兒發作時間持續15min以上,2例患兒有尿失禁現象。
1.2治療方法與結果當患兒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時,立即平臥,頭偏向一側,低流量持續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患兒安全,防止發生意外。靜脈注射地西泮,用藥同時採取支持療法,防止併發症。本組21例患兒經過及時治療均控制發作,無1例出現併發症。
2臨床護理。
2.1緊急處理癲癇持續狀態時間越長,造成腦損害的程度越重,搶救必須爭分奪秒,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控制發作[2]。發作時應立即使患兒平臥,頭偏向一側,鬆開衣領,給予低流持續吸氧;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有舌後墜者可用舌鉗將舌拉出,防止窒息,必要時用吸痰器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在患兒上下齒之間放置牙墊或厚紗布包裹的壓舌板,以防舌咬傷。選用作用強、副作用小的安定靜脈注射,安定一般用量為013~015mg/kg緩慢注射,不超過10mg,必要時可重複使用。如果出現呼吸抑制,則需停止注射。為了防止癲癇發作再次出現,也可在靜注後將安定20~4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或019%生理鹽水500ml中緩慢滴注。用藥同時採取支持療法,維持正常生命功能。病情穩定後將頭部抬高30°,以利靜脈回流,降低顱內壓。
2.2安全防護癲癇發作期間,患兒意識喪失,有受傷的危險,要注意患兒的安全,移開患兒周圍可能導致受傷的物品,保護患兒肢體,防止抽搐時碰撞造成皮膚破損。抽搐時不要用力按壓患兒肢體,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應由專人守護,加床檔,防止墜床,必要時使用約束帶保護患兒肢體。發作後昏睡不醒的,儘可能減少搬動,讓患兒臥床休息,可給予低流量持續吸氧。意識恢復後,仍要加強保護措施,以防因身體衰弱或精神恍惚發生意外。
2.3病情觀察①發作類型:記錄發作時伴隨症狀、持續時間與頻率、患兒的生命體徵、瞳孔變化、對光反射及神志改變;觀察發作停止後患兒是否意識完全恢復,有無頭痛、疲乏及行為異常。②呼吸變化:觀察有無呼吸急促、發紺或呼吸減慢,檢測動脈血氣分析及結果,及時發現酸中毒表現並予以糾正。③循環衰竭的征像:嚴密觀察患兒意識,定時檢測生命體徵變化並記錄,備好搶救物品、藥品。新晨範文網。
2.4健康教育①解除患兒的精神負擔,結合不同年齡患兒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給予關懷、愛護,鼓勵他們與同伴交流,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克服自卑、孤獨、悲觀等心理行為障礙。②指導家長合理安排患兒的生活與學習,合理安排好患兒飲食,宜給予高蛋白、低熱量、清淡無刺激、富於營養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激動、受寒、感染,禁止游泳或登高等運動。注意飲食有節,克服偏食、異食、暴食、暴飲等習慣,飲食過飽往往會誘發癲癇發作。③教會家長癲癇發作時的緊急護理措施,督促患兒按醫囑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切記不要擅自減量或停藥,否則會導致癲癇繼續發作。④對於小兒(4個月~5歲)應避免感冒、扁桃體炎、肺炎及驚嚇導致的發熱,小兒發熱體溫超過38℃,家長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驚厥,因熱性驚厥反覆發作可誘發癲癇發作。
參考文獻:
[1]崔焱.兒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31。
[2]趙廣榮.首發癲癇腦卒中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2008,(1):28。
癲癇是由於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而引起的發作性腦功能異常現象,臨床表現以反覆發作、突然發生為特徵的腦部疾病,發作多短暫且有自限性。癲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疾患,長期、頻繁地發作可損害腦功能[1]。發作時可造成呼吸道痙攣、窒息、吸入性肺炎、骨折、摔傷、大腦缺氧,癲癇持續狀態如不能及時救治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2007~2009年我院共收治癲癇患兒21例,通過精心治療與護理,均獲得了滿意療效。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1例患兒中,男13例,女8例,年齡2~14歲,平均816歲。均為大發作,發作時突然意識喪失、全身抽動、面色青紫、口吐白沫,持續3~10min逐漸停止。1例患兒發作時間持續15min以上,2例患兒有尿失禁現象。
1.2治療方法與結果當患兒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時,立即平臥,頭偏向一側,低流量持續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患兒安全,防止發生意外。靜脈注射地西泮,用藥同時採取支持療法,防止併發症。本組21例患兒經過及時治療均控制發作,無1例出現併發症。
2臨床護理。
2.1緊急處理癲癇持續狀態時間越長,造成腦損害的程度越重,搶救必須爭分奪秒,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控制發作[2]。發作時應立即使患兒平臥,頭偏向一側,鬆開衣領,給予低流持續吸氧;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有舌後墜者可用舌鉗將舌拉出,防止窒息,必要時用吸痰器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在患兒上下齒之間放置牙墊或厚紗布包裹的壓舌板,以防舌咬傷。選用作用強、副作用小的安定靜脈注射,安定一般用量為013~015mg/kg緩慢注射,不超過10mg,必要時可重複使用。如果出現呼吸抑制,則需停止注射。為了防止癲癇發作再次出現,也可在靜注後將安定20~4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或019%生理鹽水500ml中緩慢滴注。用藥同時採取支持療法,維持正常生命功能。病情穩定後將頭部抬高30°,以利靜脈回流,降低顱內壓。
2.2安全防護癲癇發作期間,患兒意識喪失,有受傷的危險,要注意患兒的安全,移開患兒周圍可能導致受傷的物品,保護患兒肢體,防止抽搐時碰撞造成皮膚破損。抽搐時不要用力按壓患兒肢體,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應由專人守護,加床檔,防止墜床,必要時使用約束帶保護患兒肢體。發作後昏睡不醒的,儘可能減少搬動,讓患兒臥床休息,可給予低流量持續吸氧。意識恢復後,仍要加強保護措施,以防因身體衰弱或精神恍惚發生意外。
2.3病情觀察①發作類型:記錄發作時伴隨症狀、持續時間與頻率、患兒的生命體徵、瞳孔變化、對光反射及神志改變;觀察發作停止後患兒是否意識完全恢復,有無頭痛、疲乏及行為異常。②呼吸變化:觀察有無呼吸急促、發紺或呼吸減慢,檢測動脈血氣分析及結果,及時發現酸中毒表現並予以糾正。③循環衰竭的征像:嚴密觀察患兒意識,定時檢測生命體徵變化並記錄,備好搶救物品、藥品。新晨範文網。
2.4健康教育①解除患兒的精神負擔,結合不同年齡患兒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給予關懷、愛護,鼓勵他們與同伴交流,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克服自卑、孤獨、悲觀等心理行為障礙。②指導家長合理安排患兒的生活與學習,合理安排好患兒飲食,宜給予高蛋白、低熱量、清淡無刺激、富於營養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激動、受寒、感染,禁止游泳或登高等運動。注意飲食有節,克服偏食、異食、暴食、暴飲等習慣,飲食過飽往往會誘發癲癇發作。③教會家長癲癇發作時的緊急護理措施,督促患兒按醫囑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切記不要擅自減量或停藥,否則會導致癲癇繼續發作。④對於小兒(4個月~5歲)應避免感冒、扁桃體炎、肺炎及驚嚇導致的發熱,小兒發熱體溫超過38℃,家長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驚厥,因熱性驚厥反覆發作可誘發癲癇發作。
參考文獻:
[1]崔焱.兒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31。
[2]趙廣榮.首發癲癇腦卒中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20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