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是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奮力建設濱江新城區的關鍵之年,也是區總工會克難攻堅,創新發展漸進邁入全市工會先進方陣的重要之年。
一年來,我們在市總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中心,全力服務企業,真情關愛職工,在常規工作中求精細,在量化目標中求超越,在創新發展中求特色,在自身建設中求過硬,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確保了創先爭優活動紮實開展,工運事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根據20**年度創先爭優考核目標責任書,我們做了深刻的自我剖析,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職能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一)勞動競賽如火如荼開展,職工群眾工作激情迸發。
今年我們按照市總要求和整體部署,在全區廣泛開展了以「建功黃金期,展現新作為」為主題的勞動競賽活動。結合實際,重點開展了「五大」勞動競賽。年初,我們向區委常委會作了專題彙報,並以區政府名義召開了勞動競賽動員大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
將重點競賽項目分解到鄉鎮(街辦)、大型企業及相關行政部門。區總工會領導具體聯繫競賽項目、重點跟蹤競賽項目、親自參與指導競賽項目,把創爭競賽標兵,創爭「工人先鋒號」和「班組建設達標單位」貫穿於勞動競賽活動的全過程。
今年,我區5個鄉鎮(街辦),3個行業工會共8個聯合工會,57家企事業單位(機關事業單位14家),共5720人參加了不同類型的勞動競賽活動,全區非公企業及事業單位覆蓋面達100%,職工參與率達到95%以上。著力在五龍拆遷安置工程、磨基森林公園為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勞動競賽,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全區40家企事業單位舉辦較大型技能培訓、技能競賽40場次,參賽單位覆蓋面達100%,職工參與率達95%以上。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160多條,增長率超過5%,技術創新項目較前期增長達6%;今年我們還將「安康杯」勞動競賽作為助推濱江新城建設的有效載體,在全區63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機關事業單位14家)、840個班組,廣泛開展「安康杯」勞動競賽,參與職工4803人。
開展了以「十個一」、「一法三卡」安全生產月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全區「安康杯」知識競賽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方案、有檢查、有表彰,通過活動的開展,增強了企業主和廣大職工群眾的安全意識,有效防範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今年我們命名表彰了環高樂器總裝車間內裝班組為全區「班組建設示範單位」。
創建了「何忠於」勞模工作室。勞模工作室是以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凱普松電子公司副總經理何忠於同志名字命名,成立的第一家勞模創新工作室,共有成員9名,其辦公場所、研發中心、實驗室等配套功能齊全,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
公司已投入近千萬元購置用於開展工作所需的設備儀器,這是我區第一個較為規範,一流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具有標杆及引領示範作用。
(二)認真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兩個普遍」得到較好落實。
今年以來,我們繼續組織開展了以「兩個普遍」為主題的「百日攻堅」行動。在工作中強調宣傳發動的深度,注重整體推進的力度,在「兩個普遍」中重點完善了領導機構、實行了「包包」責任、推行了「兩級」聯動、採用了「小分隊」戰術。
通過開展「百日攻堅」行動,進一步擴大了組織建設的覆蓋面,推動了企業依法簽訂專項合同,有效地開展工資集體協商。
1、多措並舉抓組建。
為了全面完成全年工會組建工作任務,年初,我們曾兩次召開專題組織建設工作會議,做到早部署、早落實,切實將任務分解到基層,細化到人。在摸底排查中,實施「三比對」(即工會台賬與工商台賬、稅務台賬、經信台賬相比對,查找應建會未建會的「漏網」企業),在具體工作中採取區、鄉聯動,「小分隊」戰術,倡導「短、平、快」,組織建設推進中實施「三同步」(同步組建工會、同步辦理工會法人資格證書、同步設立工會獨立賬戶)。
我們今年新建7家非公企業工會,2家村級工會,涵蓋12家企業,2個村;共發展會員839名,其中農民工589名。在建會同時均同時建立了女工組織和經審組織,圓滿完成了組織建設資料庫錄入工作,資料庫錄入企業建會率、入會率、錄入審核率分別達到95%、96%、100%。
今年,我們已超額完成了市總工會下達的組織建設目標任務;今年我們按照市總工作要求繼續開展了工會系統「三亮」活動(工會組織亮牌子、工會幹部亮身份、工會工作亮特色)。「三亮」活動覆蓋率達100%。又為20名企業統一製作了「三亮」工作牌。
2、適時督查抓協商。
在開展工作集體協商工作中,強化基層工會責任,堅持季督查機制和預警預告機制相結合,重點要求規範、按時,做到「三同步」(同步簽訂集體合同、同步簽訂專項合同、同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三必須」(必須使用新版本、必須按時到期簽訂、必須規範合同條款)。
今年,我們在新建工會組織的同時,全部簽訂了「三合同一協議」,簽訂率達到100%。目前,全區118家企業都已簽訂了集體合同,專項合同;118企業普遍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受益職工人數達4936人,同時還選樹了朱市街社區工會為工資集體協商示範單位,全面完成了今年的目標任務。
(三)強化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全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1、逐步建立完善「三大機制」,廣泛開展和諧企業創建活動。
今年,區總工會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完善三大機制,以進一步推進企業和諧勞動關係的建立:
一是利益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和工會與政府聯席會議制度。從整體上參與協調社會利益關係和勞動關係;
二是訴求表達機制,進一步暢通信息渠道,主動向黨委報告、向政府反映職工的意願和要求,代表職工督促企業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三是權益保障機制,配合政府和有關方面建立健全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充分發揮職工維權三級網絡的作用,積極配合黨政妥善處理職工上訪事件,努力把勞動關係爭議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截止目前,全區開展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創建活動企業數達112家,覆蓋面達到95%以上;新增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企業5家。
2、進一步完善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建制工作。
今年,我們採取以會代訓,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途徑,狠抓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建制工作,以「四抓四促」全面提升建制水平。
一抓職代會規範化運作,促企業重大事項、職工切身利益的公開、公正、透明;
二抓制度規章的有效清理、規範上牆,促企業廠務公開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三抓職工民主參與意識、監督意識的提升,促企業進一步擴大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
四抓民主管理的深化與拓展,促公開事項、民主決策事項向重要領域拓展,向一線班組延伸。)今年我們新增職代會工作達標單位1個(三峽塑業有限公司);新增區域(行業)性職代會制度單位2個(朱市街社區聯合工會、橋河農家樂聯合工會);全區非公企業廠務公開建制單位達到108家,覆蓋面達到95%以上。
新增廠務公開控制程序單位1個(龍騰紅旗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同時,我們還選樹了飛瑞球體為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橋河農家樂聯合工會為行業職代會示範單位;全區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的企業均達到118家,覆蓋已建會企業的100%。
(四)全力服務企業關愛職工,在創新中提升服務水平。
20**年,我們在進一步規範區級職工服務中心建立普惠服務幫扶機制的同時,創新工作思路,工作重心下沉,努力為職工群眾和困難職工精心搭建「三個平台」,構建了企業服務職工的窗口、有志職工創業的基地、困難職工脫貧的陣地,進一步提升了服務廣大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為困難職工撐起了一片藍天。
1、職工創業示範基地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為響應黨委政府關於開展全民創業的指示精神,支持和扶持更多的社會人士實現就業和再就業,我們年初便起草制定了《職工創業示範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成立了常務副主席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並多次召開專題辦公會議專題研究,精心審定建設方案,多次實地深入基層與創業職工商定建設方案。
經過半年的啟動運作,目前實施創業項目兩個,建成的4個職工創業示範基地,已授牌的創業示範基地,在全區具有先進性、代表性,發揮了引領職工創業的標杆示範作用,群眾基礎紮實,社會認知良好。
2、讓困難職工脫貧致富逐步成為現實。
我們結合實際,針對我區困難職工的特點,理性思維、大膽嘗試,開展了由「輸血式」幫扶到「造血式」幫扶的具體實踐活動。今年,我們將困難職工創業脫貧工作作為創新工作,舉全會之力狠抓落實,全力推進。今年五月,我們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正式啟動這一創新工程,在基地選址、組織構架、共建協議談判、困難職工利益保障等諸多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目前,我們協議共建的南山園林困難職工創業基地和清龍林合作社困難職工創業基地已於11月底正式掛牌,近20名有創業意願、創業能力,且符合基地基本條件的困難職工進入創業基地,開展「合同式」為期2年的創業脫貧。
對這一新事物有益的嘗試,受到了黨委、政府及職工群眾的一致好評。我們今後的工作重點是總結提升,規範運作;重在扶持,大力宣傳;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3、關愛幫扶工作日益規範化、常態化、多元化。
今年,我們幫助147名下崗失業職工和進城務工農民工實現就業再就業,為240名職工提供就業諮詢;8月底,我們組織開展了「金秋助學」活動,聯合區相關部門對全區121名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發放助學金共計50餘萬元;全年共接待職工來信來訪129人次,為職工提供法律諮詢158人次,調處各類勞動爭議案件14件。
4、全面推進幫扶中心轉型升級。
今年5月,區總工會將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正式轉型升級為職工服務中心,服務內容由單純的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向服務全體職工轉變,將困難幫扶、信訪接待、就業創業服務、勞動權益維護、勞動爭議調處、職工綜合服務、工會行政服務等內容融為一體,為全區職工開展全員化服務。
這次轉型升級標誌著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將成為工會面向廣大職工、農民工的一個綜合服務窗口,將更好地履行工會組織為社會服務、為基層服務、為廣大職工服務的職責,使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在服務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顯提升。
(五)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推進企業職工服務中心建設。
今年我們認真組織全系統工會幹部和職工群眾全面開展「學習貫徹十八大、爭創發展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和「萬名工會幹部進萬企建萬家」活動,通過學習教育增強了廣大工會幹部政治上的堅定性和腳踏實地做好工會工作,服務職工群眾的信心和決心。
1、精心組織開展「學創建」主題實踐活動和「三萬」活動。
今年初,我們嚴格按要求、按規定動作成立「學創建」主題實踐活動和「三萬」活動機構、細化方案、明確責任,認真組織工會系統幹部職工廣泛開展了「學習貫徹十八大、爭創發展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和「萬名工會幹部進萬企建萬家」活動,啟動了「清潔家園、職工方陣在行動」工作。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引導廣大職工為建設全省綠色示範區貢獻一份力量。
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全區廣大幹部職工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新《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掌握精神實質,增強「三個自信」;按照省、市、區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以「生態.清潔家園」為主題,組成了以區人大、區總工會、區團委、區婦聯及街辦「三萬」活動工作專班;並與社區黨支部結合,相應地成立了社區黨支部「三萬」活動工作協調領導小組。
全年多次深入聯繫點張家壩社區、偏岩村,走訪慰問、指導工作、具體幫扶、美化環境。今年我們共撥入資金2萬元用於垃圾池修建、困難群眾走訪,自覺主動參與防違控違行動,共有20人次進村入戶發放防違控違宣傳資料。
2、強力推進企業職工服務中心建設。
今年初,我們按照市總要求,精心篩選了基礎條件較好的6家企業作為首批企業職工服務中心示範單位(長江鋁業、三峽塑業、龍騰紅旗電纜、富江南、飛瑞球體和環高樂器)。制定了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方案,並從才、財、物上予以傾斜。在工作中實行「責任包干、工期倒排、現場督辦、巡迴觀摩、集中點評、考評驗收」等多種工作方式。
強力推進了企業職工服務中心建設,達到了企業行政滿意、工會作用彰顯、職工群眾受益的良好社會效果。為下一步深入推進企業職工服務中心建設奠定了基礎,積累了有益的工作經驗。
(六)高度重視外宣工作,展示工會新形象。
區工會宣傳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工會工作重點、經濟社會熱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找准著力點,把握切入點,精心采編、上報新聞稿件,取得了較好成績。截至目前,共編髮工會信息81篇(條),工會維權網刊登29篇(條),網刊登47篇(條),工會網81篇(條)。製作工作動態視頻ppt文件1條,完成調研文章2篇。按時完成了市總下達的統計工作任務,為推動全區工會工作科學發展鼓舞了士氣,樹立了形象。
(七)紮實開展基層審計工作,不斷提高審計監督效能。
區經審會堅持每年對本級工會經費預決算進行審計,並向全委會作工作報告。加強工會資產管理,工會「兩證」辦證率達100%;今年,我們對10家企業進行了工會經費使用情況及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審計工作。在維護國家財經法紀,促進收好、用好、管好工會經費,加強資產管理,促進工會經濟活動規範運作,促進工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並被市總評為2012年度全市工會經費審查工作先進單位。
二、一票否決項目
在全年工作中,區總工會在黨風廉政建設、計劃生育、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考核中,未被「一票否決」,工會本級領導班子成員沒有違法違紀現象發生;全年無重大職工群體性事件、安全生產和職業危害責任事故發生;按時按量完成國稅代扣工會經費任務和財政代扣上解任務;無發生其他重大問題,沒有受到市廳級及以上通報批評。
一年來,我們在市總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中心,全力服務企業,真情關愛職工,在常規工作中求精細,在量化目標中求超越,在創新發展中求特色,在自身建設中求過硬,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確保了創先爭優活動紮實開展,工運事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根據20**年度創先爭優考核目標責任書,我們做了深刻的自我剖析,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職能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一)勞動競賽如火如荼開展,職工群眾工作激情迸發。
今年我們按照市總要求和整體部署,在全區廣泛開展了以「建功黃金期,展現新作為」為主題的勞動競賽活動。結合實際,重點開展了「五大」勞動競賽。年初,我們向區委常委會作了專題彙報,並以區政府名義召開了勞動競賽動員大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
將重點競賽項目分解到鄉鎮(街辦)、大型企業及相關行政部門。區總工會領導具體聯繫競賽項目、重點跟蹤競賽項目、親自參與指導競賽項目,把創爭競賽標兵,創爭「工人先鋒號」和「班組建設達標單位」貫穿於勞動競賽活動的全過程。
今年,我區5個鄉鎮(街辦),3個行業工會共8個聯合工會,57家企事業單位(機關事業單位14家),共5720人參加了不同類型的勞動競賽活動,全區非公企業及事業單位覆蓋面達100%,職工參與率達到95%以上。著力在五龍拆遷安置工程、磨基森林公園為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勞動競賽,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全區40家企事業單位舉辦較大型技能培訓、技能競賽40場次,參賽單位覆蓋面達100%,職工參與率達95%以上。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160多條,增長率超過5%,技術創新項目較前期增長達6%;今年我們還將「安康杯」勞動競賽作為助推濱江新城建設的有效載體,在全區63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機關事業單位14家)、840個班組,廣泛開展「安康杯」勞動競賽,參與職工4803人。
開展了以「十個一」、「一法三卡」安全生產月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全區「安康杯」知識競賽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方案、有檢查、有表彰,通過活動的開展,增強了企業主和廣大職工群眾的安全意識,有效防範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今年我們命名表彰了環高樂器總裝車間內裝班組為全區「班組建設示範單位」。
創建了「何忠於」勞模工作室。勞模工作室是以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凱普松電子公司副總經理何忠於同志名字命名,成立的第一家勞模創新工作室,共有成員9名,其辦公場所、研發中心、實驗室等配套功能齊全,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
公司已投入近千萬元購置用於開展工作所需的設備儀器,這是我區第一個較為規範,一流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具有標杆及引領示範作用。
(二)認真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兩個普遍」得到較好落實。
今年以來,我們繼續組織開展了以「兩個普遍」為主題的「百日攻堅」行動。在工作中強調宣傳發動的深度,注重整體推進的力度,在「兩個普遍」中重點完善了領導機構、實行了「包包」責任、推行了「兩級」聯動、採用了「小分隊」戰術。
通過開展「百日攻堅」行動,進一步擴大了組織建設的覆蓋面,推動了企業依法簽訂專項合同,有效地開展工資集體協商。
1、多措並舉抓組建。
為了全面完成全年工會組建工作任務,年初,我們曾兩次召開專題組織建設工作會議,做到早部署、早落實,切實將任務分解到基層,細化到人。在摸底排查中,實施「三比對」(即工會台賬與工商台賬、稅務台賬、經信台賬相比對,查找應建會未建會的「漏網」企業),在具體工作中採取區、鄉聯動,「小分隊」戰術,倡導「短、平、快」,組織建設推進中實施「三同步」(同步組建工會、同步辦理工會法人資格證書、同步設立工會獨立賬戶)。
我們今年新建7家非公企業工會,2家村級工會,涵蓋12家企業,2個村;共發展會員839名,其中農民工589名。在建會同時均同時建立了女工組織和經審組織,圓滿完成了組織建設資料庫錄入工作,資料庫錄入企業建會率、入會率、錄入審核率分別達到95%、96%、100%。
今年,我們已超額完成了市總工會下達的組織建設目標任務;今年我們按照市總工作要求繼續開展了工會系統「三亮」活動(工會組織亮牌子、工會幹部亮身份、工會工作亮特色)。「三亮」活動覆蓋率達100%。又為20名企業統一製作了「三亮」工作牌。
2、適時督查抓協商。
在開展工作集體協商工作中,強化基層工會責任,堅持季督查機制和預警預告機制相結合,重點要求規範、按時,做到「三同步」(同步簽訂集體合同、同步簽訂專項合同、同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三必須」(必須使用新版本、必須按時到期簽訂、必須規範合同條款)。
今年,我們在新建工會組織的同時,全部簽訂了「三合同一協議」,簽訂率達到100%。目前,全區118家企業都已簽訂了集體合同,專項合同;118企業普遍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受益職工人數達4936人,同時還選樹了朱市街社區工會為工資集體協商示範單位,全面完成了今年的目標任務。
(三)強化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全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1、逐步建立完善「三大機制」,廣泛開展和諧企業創建活動。
今年,區總工會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完善三大機制,以進一步推進企業和諧勞動關係的建立:
一是利益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和工會與政府聯席會議制度。從整體上參與協調社會利益關係和勞動關係;
二是訴求表達機制,進一步暢通信息渠道,主動向黨委報告、向政府反映職工的意願和要求,代表職工督促企業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三是權益保障機制,配合政府和有關方面建立健全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充分發揮職工維權三級網絡的作用,積極配合黨政妥善處理職工上訪事件,努力把勞動關係爭議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截止目前,全區開展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創建活動企業數達112家,覆蓋面達到95%以上;新增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企業5家。
2、進一步完善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建制工作。
今年,我們採取以會代訓,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途徑,狠抓了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建制工作,以「四抓四促」全面提升建制水平。
一抓職代會規範化運作,促企業重大事項、職工切身利益的公開、公正、透明;
二抓制度規章的有效清理、規範上牆,促企業廠務公開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三抓職工民主參與意識、監督意識的提升,促企業進一步擴大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
四抓民主管理的深化與拓展,促公開事項、民主決策事項向重要領域拓展,向一線班組延伸。)今年我們新增職代會工作達標單位1個(三峽塑業有限公司);新增區域(行業)性職代會制度單位2個(朱市街社區聯合工會、橋河農家樂聯合工會);全區非公企業廠務公開建制單位達到108家,覆蓋面達到95%以上。
新增廠務公開控制程序單位1個(龍騰紅旗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同時,我們還選樹了飛瑞球體為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橋河農家樂聯合工會為行業職代會示範單位;全區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的企業均達到118家,覆蓋已建會企業的100%。
(四)全力服務企業關愛職工,在創新中提升服務水平。
20**年,我們在進一步規範區級職工服務中心建立普惠服務幫扶機制的同時,創新工作思路,工作重心下沉,努力為職工群眾和困難職工精心搭建「三個平台」,構建了企業服務職工的窗口、有志職工創業的基地、困難職工脫貧的陣地,進一步提升了服務廣大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為困難職工撐起了一片藍天。
1、職工創業示範基地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為響應黨委政府關於開展全民創業的指示精神,支持和扶持更多的社會人士實現就業和再就業,我們年初便起草制定了《職工創業示範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成立了常務副主席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並多次召開專題辦公會議專題研究,精心審定建設方案,多次實地深入基層與創業職工商定建設方案。
經過半年的啟動運作,目前實施創業項目兩個,建成的4個職工創業示範基地,已授牌的創業示範基地,在全區具有先進性、代表性,發揮了引領職工創業的標杆示範作用,群眾基礎紮實,社會認知良好。
2、讓困難職工脫貧致富逐步成為現實。
我們結合實際,針對我區困難職工的特點,理性思維、大膽嘗試,開展了由「輸血式」幫扶到「造血式」幫扶的具體實踐活動。今年,我們將困難職工創業脫貧工作作為創新工作,舉全會之力狠抓落實,全力推進。今年五月,我們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正式啟動這一創新工程,在基地選址、組織構架、共建協議談判、困難職工利益保障等諸多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目前,我們協議共建的南山園林困難職工創業基地和清龍林合作社困難職工創業基地已於11月底正式掛牌,近20名有創業意願、創業能力,且符合基地基本條件的困難職工進入創業基地,開展「合同式」為期2年的創業脫貧。
對這一新事物有益的嘗試,受到了黨委、政府及職工群眾的一致好評。我們今後的工作重點是總結提升,規範運作;重在扶持,大力宣傳;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3、關愛幫扶工作日益規範化、常態化、多元化。
今年,我們幫助147名下崗失業職工和進城務工農民工實現就業再就業,為240名職工提供就業諮詢;8月底,我們組織開展了「金秋助學」活動,聯合區相關部門對全區121名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發放助學金共計50餘萬元;全年共接待職工來信來訪129人次,為職工提供法律諮詢158人次,調處各類勞動爭議案件14件。
4、全面推進幫扶中心轉型升級。
今年5月,區總工會將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正式轉型升級為職工服務中心,服務內容由單純的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向服務全體職工轉變,將困難幫扶、信訪接待、就業創業服務、勞動權益維護、勞動爭議調處、職工綜合服務、工會行政服務等內容融為一體,為全區職工開展全員化服務。
這次轉型升級標誌著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將成為工會面向廣大職工、農民工的一個綜合服務窗口,將更好地履行工會組織為社會服務、為基層服務、為廣大職工服務的職責,使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在服務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顯提升。
(五)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推進企業職工服務中心建設。
今年我們認真組織全系統工會幹部和職工群眾全面開展「學習貫徹十八大、爭創發展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和「萬名工會幹部進萬企建萬家」活動,通過學習教育增強了廣大工會幹部政治上的堅定性和腳踏實地做好工會工作,服務職工群眾的信心和決心。
1、精心組織開展「學創建」主題實踐活動和「三萬」活動。
今年初,我們嚴格按要求、按規定動作成立「學創建」主題實踐活動和「三萬」活動機構、細化方案、明確責任,認真組織工會系統幹部職工廣泛開展了「學習貫徹十八大、爭創發展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和「萬名工會幹部進萬企建萬家」活動,啟動了「清潔家園、職工方陣在行動」工作。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引導廣大職工為建設全省綠色示範區貢獻一份力量。
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全區廣大幹部職工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新《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掌握精神實質,增強「三個自信」;按照省、市、區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以「生態.清潔家園」為主題,組成了以區人大、區總工會、區團委、區婦聯及街辦「三萬」活動工作專班;並與社區黨支部結合,相應地成立了社區黨支部「三萬」活動工作協調領導小組。
全年多次深入聯繫點張家壩社區、偏岩村,走訪慰問、指導工作、具體幫扶、美化環境。今年我們共撥入資金2萬元用於垃圾池修建、困難群眾走訪,自覺主動參與防違控違行動,共有20人次進村入戶發放防違控違宣傳資料。
2、強力推進企業職工服務中心建設。
今年初,我們按照市總要求,精心篩選了基礎條件較好的6家企業作為首批企業職工服務中心示範單位(長江鋁業、三峽塑業、龍騰紅旗電纜、富江南、飛瑞球體和環高樂器)。制定了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方案,並從才、財、物上予以傾斜。在工作中實行「責任包干、工期倒排、現場督辦、巡迴觀摩、集中點評、考評驗收」等多種工作方式。
強力推進了企業職工服務中心建設,達到了企業行政滿意、工會作用彰顯、職工群眾受益的良好社會效果。為下一步深入推進企業職工服務中心建設奠定了基礎,積累了有益的工作經驗。
(六)高度重視外宣工作,展示工會新形象。
區工會宣傳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工會工作重點、經濟社會熱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找准著力點,把握切入點,精心采編、上報新聞稿件,取得了較好成績。截至目前,共編髮工會信息81篇(條),工會維權網刊登29篇(條),網刊登47篇(條),工會網81篇(條)。製作工作動態視頻ppt文件1條,完成調研文章2篇。按時完成了市總下達的統計工作任務,為推動全區工會工作科學發展鼓舞了士氣,樹立了形象。
(七)紮實開展基層審計工作,不斷提高審計監督效能。
區經審會堅持每年對本級工會經費預決算進行審計,並向全委會作工作報告。加強工會資產管理,工會「兩證」辦證率達100%;今年,我們對10家企業進行了工會經費使用情況及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審計工作。在維護國家財經法紀,促進收好、用好、管好工會經費,加強資產管理,促進工會經濟活動規範運作,促進工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並被市總評為2012年度全市工會經費審查工作先進單位。
二、一票否決項目
在全年工作中,區總工會在黨風廉政建設、計劃生育、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考核中,未被「一票否決」,工會本級領導班子成員沒有違法違紀現象發生;全年無重大職工群體性事件、安全生產和職業危害責任事故發生;按時按量完成國稅代扣工會經費任務和財政代扣上解任務;無發生其他重大問題,沒有受到市廳級及以上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