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黨員幹部的大力支持下,度假區緊緊圍繞習近平考察南潯重要講話精神,以擦亮「世界文化遺產地、水晶晶南潯」金名片為抓手,搶抓機遇、創新實幹,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構建三個堡壘戰鬥陣地,強化中心服務指揮部。
一是築牢黨建堡壘,傳承紅色基因。立足建黨100周年節點,築陣地、強隊伍,打響「潯遍紅跡——百年回首潯夢古鎮」黨建品牌。今年古鎮綜合黨群服務中心投入使用並獲評全市第一批五星級黨群服務中心,集體驗式布展、沉浸式空間、一站式服務於一體,打造「水晶晶」特色的黨建陣地。同時結合「導師結對」傳幫帶制度與「雛鷹展翅」成長論壇,激發年輕幹部活力,組建「潯心」宣講團,吸納機關及村社多名黨員參與黨史朗誦和宣講。並利用度假區微信公眾號、各村社聯繫群眾微信群等載體對活動進行刊發和傳播,擴大活動影響力。
二是築牢生態堡壘,貫徹兩山理念。強化治水治氣、垃圾分類等工作推進力度。對標7個100%措施,對轄區內在建工地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結合《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傳工作,強化「線上+線下」復合宣傳模式,通過上門宣傳、微信公眾號推送、張貼海報等多種方式提高「二定四分」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強化居民垃圾分類認識,並建立健全日巡查、周通報、季處罰制度,加強剛性監管手段,構建生態友好型發展方式。
三是築牢戰鬥堡壘,破解攻堅難題。針對「二高一隧」、水利水電學院、太陽酒店等重大項目,啟動「百日攻堅」、清障拔釘等專項行動,形成主要領導挂帥、分管領導包片、聯村幹部全面參與的工作機制。目前「二高一隧」、水利水電學院項目已全面完成房屋征遷、苗木移除、魚塘搬遷。針對栲栳灣水系恢復、劉氏通德堂、絲行埭美食街、蜊殼弄花園弄民國風情小吃街等重點項目開展集中攻堅。5月中旬,根據上級決策部署,第一時間組成永安路以西區域的前期工作小組,調查摸底、測繪評估未簽約房屋的基本情況,掌握居民簽約意向,為下一步攻堅奠定基礎。
(二)聚焦三個復興保護利用,擦亮南潯古鎮金名片。
一是以家園復興為抓手,激發區域活力。以南潯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為引領,統籌各類區塊規劃、項目方案。目前,《南潯古鎮片區規劃提升暨實施方案》完成區級評審,根據評審意見修改完善。《南潯古鎮南部區塊總體設計》完成區級評審,根據評審意見修改完善。《大運河江南運河南潯段保護規劃》根據省文物局意見修改完善。結合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要求,繪製核心項目布局、邊界劃定管理、交通組織優化、風貌引導管控、服務設施完善、市政設施完善六個「一張圖」,全方位、整體性保護髮展南潯古鎮,傳承文化活態、創新產業發展,打造古鎮版美麗繁華新江南圖景。
二是以產業復興為關鍵,提振發展實力。努力營造一流的投資發展環境,今年已招引沐風等民宿;招引戴春林美妝老字號、本順竹藝、茶海棠等文創非遺、老字號等優質業態,改造提升低、小、散、亂業態,全面帶動並促進現有業態提檔升級。促成數字生活項目與高德、citydo等進行合作,古鎮商戶的數據信息可通過浙里辦、雲享湖州、南太湖號、湖州掌上通、高德等c入口進行展示,並配套活動和信息發布功能。同時創新求變,協助多家酒店和廣告傳媒公司聯合探討「劇本殺+文旅」新模式,打造古鎮沉浸式體驗旅遊新模式,為酒店及景區增色添彩。
三是以文化復興為核心,重煥古鎮魅力。通過做強名人、非遺、人文三張名片,強化歷史文化靜態傳承和動態活化利用。今年以來,保護修繕宜園、蔣氏密韻樓等歷史建築與不可移動文物。立足歷史底蘊,創新推出「四象八牛」主題文化菜單。立足非遺特色,將古鎮旅遊與非遺項目表演、體驗相結合,如在輯里湖絲館表演煮繭繅絲技術等,全力打造古鎮旅遊非遺文化產品。立足新興文化,重點打造「水晶晶南潯水晶晶偶像」、「蝦客大會」、「電競嘉年華」等重大主題的活動,做深水鄉婚禮、旗袍等元素結合推廣,以特色爆點活動帶動南潯古鎮文旅發展,使景區活動豐富化並不斷擴大品牌知曉度。
(三)著眼三項工程穩步發展,打造共同富裕樣板地。
一是高效治理美化空間,鞏固基礎工程。依託智慧城管平台形成線上線下互相配合的精細化管理新模式,今年以來積極排摸清理轄區路面、里弄雜物垃圾;完成沿街店鋪商戶破舊店招店牌整改;景區外圍商鋪小廣告完成清理整治,清理城市小廣告;拆除違章搭建,極大地提升了景區的整體環境衛生。並針對無物管小區建立了一支網格員巡查隊伍,形成度假區、社區、旅投(工程部)三方聯動機制,變被動接單為主動維護,得到居民一致讚許。
二是項目落地活化經濟,促進發展工程。積極加快重大項目落地速度,為度假區趕超發展提供強大動能。古鎮北部景區重大項目中今年已完工邱宅區塊修繕工程、東園修復工程、徐遲故居布展。運河民宿、南潯古鎮民居修繕工程、寶善河開挖及沿河整治工程、永寶路工程、極樂寺、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運河酒店、頔塘公園、潯溪書院、龐宅提升、繡花錦展示中心等項目正在進行前期籌備工作。
三是民生保障優化資源,完善兜底工程。堅持以人為本,織密扎牢基本民生安全網,依託潯東片區社會治理聯動工作站形成「11+x」工作模式,構建片區全科網格管理、矛微調中心和公安+執法聯勤站三大基礎板塊,同時以「網際網路+」模式精準服務特殊群體,有效緩解群眾的臨時性困難。針對退役軍人,運用退役軍人綜合管理平台和優撫服務管理系統實行數字化動態管理和人員服務,做好雙擁和優撫工作,在思想整治、幫扶援助、權益維護、創業就業等各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今年度假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為首批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度假區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與上級的要求相比,尤其是對標「重要窗口」建設要求,對標人民群眾期盼,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底子較差。古鎮基礎設施薄弱,磚木結構老房子多且破,水系破壞嚴重,大交通體系尚未建立,交通組織不夠有序,配套設施不夠豐富,成為古鎮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二是房屋徵收存在難點。南潯古鎮不同於其它國有土地區域徵收,具有產權關係複雜、歷史遺留問題眾多、本土居民情懷深厚等特殊性,因此,房屋徵收難度相比其他徵收區域更大。三是項目審批速度較慢。古鎮景區內文保單位眾多,加上南潯古鎮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涉及到古鎮區域內的建設項目均需報國家文物局審批同意後方可實施,審批要求高、審批環節多、來回時間長,影響項目審批和推進速度。
三、下一步。
下一步,度假區將緊扣建黨100周年契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以拼搶的工作勁頭、衝刺的精神狀態、紮實的工作作風,在堅決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基礎上,緊緊抓住高鐵開通前的契機,以南潯古鎮為核心,重點服務「二高一隧」和水利水電學院建設,加快推進重塑水晶晶南潯,建設美麗繁華新江南,高質量打造湖州「開放東大門、創業新高地」,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示範樣本。
1、加快政治引領布局。以全委黨史教育學習為契機,以全力深化「一心兩線」示範帶為重點,堅持運用「組織關愛」和「家庭關愛」雙運行,活用「網格—片區—小區—單元—樓層—住戶」的網格體系,全面加強全委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服務建設。一是深化分類管理。健全黨員分類管理辦法,將黨員分類管理做細做深做全。二是強化紅色文旅。將紅色元素融入景區,將紅色文旅黨建做精做強做優。三是細化細分網格。全力建設四級微網格體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推進全委工作再上新台階,為建黨百年獻禮。
2、加快統籌規劃發展。合理布局各類旅遊功能區,強化古鎮專項規劃、協同城市發展規劃、統籌全域旅遊規劃。一是推進土地農轉。積極對接國土部門,完成土地農轉事宜,主動擔當,全力加快在建項目的進展。二是加速文保審批。積極對接文保審批單位,儘早完成審批申報,儘快將古鎮北部景區項目上報至國家文物局會審。三是完善方案評審。《大運河江南運河南潯段保護規劃》根據省文物局意見修改完善後上報省政府,《南潯古鎮片區規劃提升暨》《南潯古鎮南部區塊總體設計》完成方案修編。
3、加快房屋徵收攻堅。按照古鎮度假區征遷「三個必須」的總體要求,以項目化為抓手,進一步加快推進涉及度假區範圍內的三項目標。一是完成工業用地清零。主要針對嘉業路以東工業用地開展清零工作。二是小火車計沿線征遷。主要針對永安路以西及磷肥廠小區征遷工作。三是衝刺n個攻堅清零。主要針對古鎮範圍內重點項目未簽約房屋。
4、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打造全季旅遊產品+高端旅遊配套服務為一體的旅居綜合體,滿足不同遊客對度假旅遊的需求。一是狠抓重點項目建設。跟進重點項目的建設工作,特別是列入區委區政府重大項目的古鎮北部景區項目、太陽酒店、水利水電學院項目等工程建設的跟進工作。二是優化水陸交通建設。以水、陸路交通建設為抓手,加快完善度假區基礎設施。三是持續功能配套建設。加快啟動以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項目為重點的旅居綜合體建設的各項工作。
5、加快產業提質升級。深入落實「旅遊活區」發展戰略,進一步打響古鎮金名片。一是招引產業配套,助推微精改造。招引優質業態,改造提升低、小、散、亂業態,全面帶動並促進現有業態提檔升級。二是普及誠信工作,構架信用古鎮。推進誠信商戶系統工作的開展,結合旅遊產業運行監測平台數據系統,構架信用古鎮。三是發放商戶補助,提升古鎮品牌。對民宿酒店類、餐飲類、非遺、文創、類等給予相應的補貼,全力推動古鎮又好又快發展。
6、加快環境品質提升。提升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合力攻堅,做好全國城市指數測評迎檢工作。一是城市生態化管理。貫徹區委區領導指示要求和「雙林會議」精神,強抓揚塵污染源整治,確保全域空氣品質達標,促進全域生活垃圾精準分類全覆蓋。二是城市精細化管理。「五水共治」、「四邊三化」、「路長制」、「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常態化。積極做好防颱防汛準備工作,確保轄區防颱防汛安全到位。三是城市智慧化管理。嚴格按照市級要求做好「智慧城管」平台信息報送,確保對重點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將遼里社區四個老舊小區打造成度假區「美麗小區」的標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7、加快推進社會民生。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深化信息排摸工作。完善信息核查機制,立足於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組織開展一次深度信息排摸,全面摸清底數。二是落實各項民生政策。保障群眾利益,特別是重視對弱勢群體的幫扶作用,落實社保惠民政策,解決民生難事、加大困難群眾保障。三是強化特色政策。聯合幸福鄰里、兒童之家、日間照料中心等平台,舉辦各色活動,增強政策效果。
8、加快推進綜合治理。上下一心、齊抓共管,為轄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最堅強的安全保障。一是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統一認識,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安全保穩定,用安全促發展,把握重點環節,完善救援體系。二是夯實重點穩控工作。重點做好政法維穩工作,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網格巡查管理,做實做新社會治理聯動工作站品牌特色。三是加快矛調中心建設。提高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力度,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構建三個堡壘戰鬥陣地,強化中心服務指揮部。
一是築牢黨建堡壘,傳承紅色基因。立足建黨100周年節點,築陣地、強隊伍,打響「潯遍紅跡——百年回首潯夢古鎮」黨建品牌。今年古鎮綜合黨群服務中心投入使用並獲評全市第一批五星級黨群服務中心,集體驗式布展、沉浸式空間、一站式服務於一體,打造「水晶晶」特色的黨建陣地。同時結合「導師結對」傳幫帶制度與「雛鷹展翅」成長論壇,激發年輕幹部活力,組建「潯心」宣講團,吸納機關及村社多名黨員參與黨史朗誦和宣講。並利用度假區微信公眾號、各村社聯繫群眾微信群等載體對活動進行刊發和傳播,擴大活動影響力。
二是築牢生態堡壘,貫徹兩山理念。強化治水治氣、垃圾分類等工作推進力度。對標7個100%措施,對轄區內在建工地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結合《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傳工作,強化「線上+線下」復合宣傳模式,通過上門宣傳、微信公眾號推送、張貼海報等多種方式提高「二定四分」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強化居民垃圾分類認識,並建立健全日巡查、周通報、季處罰制度,加強剛性監管手段,構建生態友好型發展方式。
三是築牢戰鬥堡壘,破解攻堅難題。針對「二高一隧」、水利水電學院、太陽酒店等重大項目,啟動「百日攻堅」、清障拔釘等專項行動,形成主要領導挂帥、分管領導包片、聯村幹部全面參與的工作機制。目前「二高一隧」、水利水電學院項目已全面完成房屋征遷、苗木移除、魚塘搬遷。針對栲栳灣水系恢復、劉氏通德堂、絲行埭美食街、蜊殼弄花園弄民國風情小吃街等重點項目開展集中攻堅。5月中旬,根據上級決策部署,第一時間組成永安路以西區域的前期工作小組,調查摸底、測繪評估未簽約房屋的基本情況,掌握居民簽約意向,為下一步攻堅奠定基礎。
(二)聚焦三個復興保護利用,擦亮南潯古鎮金名片。
一是以家園復興為抓手,激發區域活力。以南潯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為引領,統籌各類區塊規劃、項目方案。目前,《南潯古鎮片區規劃提升暨實施方案》完成區級評審,根據評審意見修改完善。《南潯古鎮南部區塊總體設計》完成區級評審,根據評審意見修改完善。《大運河江南運河南潯段保護規劃》根據省文物局意見修改完善。結合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要求,繪製核心項目布局、邊界劃定管理、交通組織優化、風貌引導管控、服務設施完善、市政設施完善六個「一張圖」,全方位、整體性保護髮展南潯古鎮,傳承文化活態、創新產業發展,打造古鎮版美麗繁華新江南圖景。
二是以產業復興為關鍵,提振發展實力。努力營造一流的投資發展環境,今年已招引沐風等民宿;招引戴春林美妝老字號、本順竹藝、茶海棠等文創非遺、老字號等優質業態,改造提升低、小、散、亂業態,全面帶動並促進現有業態提檔升級。促成數字生活項目與高德、citydo等進行合作,古鎮商戶的數據信息可通過浙里辦、雲享湖州、南太湖號、湖州掌上通、高德等c入口進行展示,並配套活動和信息發布功能。同時創新求變,協助多家酒店和廣告傳媒公司聯合探討「劇本殺+文旅」新模式,打造古鎮沉浸式體驗旅遊新模式,為酒店及景區增色添彩。
三是以文化復興為核心,重煥古鎮魅力。通過做強名人、非遺、人文三張名片,強化歷史文化靜態傳承和動態活化利用。今年以來,保護修繕宜園、蔣氏密韻樓等歷史建築與不可移動文物。立足歷史底蘊,創新推出「四象八牛」主題文化菜單。立足非遺特色,將古鎮旅遊與非遺項目表演、體驗相結合,如在輯里湖絲館表演煮繭繅絲技術等,全力打造古鎮旅遊非遺文化產品。立足新興文化,重點打造「水晶晶南潯水晶晶偶像」、「蝦客大會」、「電競嘉年華」等重大主題的活動,做深水鄉婚禮、旗袍等元素結合推廣,以特色爆點活動帶動南潯古鎮文旅發展,使景區活動豐富化並不斷擴大品牌知曉度。
(三)著眼三項工程穩步發展,打造共同富裕樣板地。
一是高效治理美化空間,鞏固基礎工程。依託智慧城管平台形成線上線下互相配合的精細化管理新模式,今年以來積極排摸清理轄區路面、里弄雜物垃圾;完成沿街店鋪商戶破舊店招店牌整改;景區外圍商鋪小廣告完成清理整治,清理城市小廣告;拆除違章搭建,極大地提升了景區的整體環境衛生。並針對無物管小區建立了一支網格員巡查隊伍,形成度假區、社區、旅投(工程部)三方聯動機制,變被動接單為主動維護,得到居民一致讚許。
二是項目落地活化經濟,促進發展工程。積極加快重大項目落地速度,為度假區趕超發展提供強大動能。古鎮北部景區重大項目中今年已完工邱宅區塊修繕工程、東園修復工程、徐遲故居布展。運河民宿、南潯古鎮民居修繕工程、寶善河開挖及沿河整治工程、永寶路工程、極樂寺、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運河酒店、頔塘公園、潯溪書院、龐宅提升、繡花錦展示中心等項目正在進行前期籌備工作。
三是民生保障優化資源,完善兜底工程。堅持以人為本,織密扎牢基本民生安全網,依託潯東片區社會治理聯動工作站形成「11+x」工作模式,構建片區全科網格管理、矛微調中心和公安+執法聯勤站三大基礎板塊,同時以「網際網路+」模式精準服務特殊群體,有效緩解群眾的臨時性困難。針對退役軍人,運用退役軍人綜合管理平台和優撫服務管理系統實行數字化動態管理和人員服務,做好雙擁和優撫工作,在思想整治、幫扶援助、權益維護、創業就業等各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今年度假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為首批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度假區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與上級的要求相比,尤其是對標「重要窗口」建設要求,對標人民群眾期盼,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底子較差。古鎮基礎設施薄弱,磚木結構老房子多且破,水系破壞嚴重,大交通體系尚未建立,交通組織不夠有序,配套設施不夠豐富,成為古鎮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二是房屋徵收存在難點。南潯古鎮不同於其它國有土地區域徵收,具有產權關係複雜、歷史遺留問題眾多、本土居民情懷深厚等特殊性,因此,房屋徵收難度相比其他徵收區域更大。三是項目審批速度較慢。古鎮景區內文保單位眾多,加上南潯古鎮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涉及到古鎮區域內的建設項目均需報國家文物局審批同意後方可實施,審批要求高、審批環節多、來回時間長,影響項目審批和推進速度。
三、下一步。
下一步,度假區將緊扣建黨100周年契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以拼搶的工作勁頭、衝刺的精神狀態、紮實的工作作風,在堅決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基礎上,緊緊抓住高鐵開通前的契機,以南潯古鎮為核心,重點服務「二高一隧」和水利水電學院建設,加快推進重塑水晶晶南潯,建設美麗繁華新江南,高質量打造湖州「開放東大門、創業新高地」,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示範樣本。
1、加快政治引領布局。以全委黨史教育學習為契機,以全力深化「一心兩線」示範帶為重點,堅持運用「組織關愛」和「家庭關愛」雙運行,活用「網格—片區—小區—單元—樓層—住戶」的網格體系,全面加強全委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服務建設。一是深化分類管理。健全黨員分類管理辦法,將黨員分類管理做細做深做全。二是強化紅色文旅。將紅色元素融入景區,將紅色文旅黨建做精做強做優。三是細化細分網格。全力建設四級微網格體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推進全委工作再上新台階,為建黨百年獻禮。
2、加快統籌規劃發展。合理布局各類旅遊功能區,強化古鎮專項規劃、協同城市發展規劃、統籌全域旅遊規劃。一是推進土地農轉。積極對接國土部門,完成土地農轉事宜,主動擔當,全力加快在建項目的進展。二是加速文保審批。積極對接文保審批單位,儘早完成審批申報,儘快將古鎮北部景區項目上報至國家文物局會審。三是完善方案評審。《大運河江南運河南潯段保護規劃》根據省文物局意見修改完善後上報省政府,《南潯古鎮片區規劃提升暨》《南潯古鎮南部區塊總體設計》完成方案修編。
3、加快房屋徵收攻堅。按照古鎮度假區征遷「三個必須」的總體要求,以項目化為抓手,進一步加快推進涉及度假區範圍內的三項目標。一是完成工業用地清零。主要針對嘉業路以東工業用地開展清零工作。二是小火車計沿線征遷。主要針對永安路以西及磷肥廠小區征遷工作。三是衝刺n個攻堅清零。主要針對古鎮範圍內重點項目未簽約房屋。
4、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打造全季旅遊產品+高端旅遊配套服務為一體的旅居綜合體,滿足不同遊客對度假旅遊的需求。一是狠抓重點項目建設。跟進重點項目的建設工作,特別是列入區委區政府重大項目的古鎮北部景區項目、太陽酒店、水利水電學院項目等工程建設的跟進工作。二是優化水陸交通建設。以水、陸路交通建設為抓手,加快完善度假區基礎設施。三是持續功能配套建設。加快啟動以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項目為重點的旅居綜合體建設的各項工作。
5、加快產業提質升級。深入落實「旅遊活區」發展戰略,進一步打響古鎮金名片。一是招引產業配套,助推微精改造。招引優質業態,改造提升低、小、散、亂業態,全面帶動並促進現有業態提檔升級。二是普及誠信工作,構架信用古鎮。推進誠信商戶系統工作的開展,結合旅遊產業運行監測平台數據系統,構架信用古鎮。三是發放商戶補助,提升古鎮品牌。對民宿酒店類、餐飲類、非遺、文創、類等給予相應的補貼,全力推動古鎮又好又快發展。
6、加快環境品質提升。提升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合力攻堅,做好全國城市指數測評迎檢工作。一是城市生態化管理。貫徹區委區領導指示要求和「雙林會議」精神,強抓揚塵污染源整治,確保全域空氣品質達標,促進全域生活垃圾精準分類全覆蓋。二是城市精細化管理。「五水共治」、「四邊三化」、「路長制」、「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常態化。積極做好防颱防汛準備工作,確保轄區防颱防汛安全到位。三是城市智慧化管理。嚴格按照市級要求做好「智慧城管」平台信息報送,確保對重點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將遼里社區四個老舊小區打造成度假區「美麗小區」的標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7、加快推進社會民生。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深化信息排摸工作。完善信息核查機制,立足於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組織開展一次深度信息排摸,全面摸清底數。二是落實各項民生政策。保障群眾利益,特別是重視對弱勢群體的幫扶作用,落實社保惠民政策,解決民生難事、加大困難群眾保障。三是強化特色政策。聯合幸福鄰里、兒童之家、日間照料中心等平台,舉辦各色活動,增強政策效果。
8、加快推進綜合治理。上下一心、齊抓共管,為轄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最堅強的安全保障。一是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統一認識,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安全保穩定,用安全促發展,把握重點環節,完善救援體系。二是夯實重點穩控工作。重點做好政法維穩工作,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網格巡查管理,做實做新社會治理聯動工作站品牌特色。三是加快矛調中心建設。提高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力度,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