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xx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及上級局工作要求,把規範與提升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強監督、優服務、保民生、抗疫情,全面落實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市場監管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今年以來的主要工作
(一)探索監管模式創新,提高執法效能。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夯實基層監管網格,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清晰的安全監管網、責任網,為人民群眾食品安全保駕護航。以雙隨機抽查為基礎,通過安徽省事中事後監管平台對納入監管對象庫的單位開展雙隨機定向監督抽查。
(二)優化行政審批,嚴守食品安全准入門檻。今年1-6月新設立內資企業13戶,外資企業1戶,私營企業326戶,個體工商戶325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0戶。簡易註銷22戶,一般註銷25戶。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102戶,小作坊登記許可證5戶,小餐飲備案登記11戶。
(三)強化全程監管,實施食品安全精準打擊。上半年完成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60%的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下達整改通知,並跟蹤整改情況。落實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加強對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指引,實施特殊食品專櫃提升工作,規範特殊食品經營,進行復學驗收,實施學校食堂提升工程。開展重點時段檢查,抽檢各類節日熱銷食品,健全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體系。
(四)依託職能優勢,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動產抵押、商標質押、股權出質、股權出資等融資平台,共為7戶企業融資2858.01萬元。協助企業開展地理標誌申報工作。消費維權構建放心消費示範環境。今年5月開展第四屆郊區區長質量獎的預申報工作。
(五)提升農貿市場環境,助推文明創建。制定了《今年全區文明創建市場環境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對農貿市場環境集中開展提升整治行動,明確責任主體,分解落實各項創建任務,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
(六)重視隱患排查,強化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重點開展了歲末年初期間、疫情期間、兩會期間等特種設備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檢查使用單位110餘家,檢查各類特種設備240餘台(套),發現隱患5個,已整改5個。發現重大安全隱患1個,查封設備3台,辦理特種設備案件2起,罰款1萬元。
(七)以案件為利器,規範市場監管環境。2019年12月至今年2月底,以雙打為契機,對轄區內各類主體的經營行為進行全面摸排,共查辦案件46件,罰沒款合計18.786萬元。截止今年6月,共立案59件,以食品類案件為主,以處罰一批、教育一批、規範一批為目的,有力推動我區食品安全示範區創建。
(八)加強質量監管,抗疫情惠民生。全面摸排防疫物資,掌握轄區生產企業新增、轉產口罩以及熔噴布等信息。做好宣傳指導。要求企業做好現場衛生管理、原材料進廠把控、工藝管理、產品檢驗、產品標識等工作。開展風險監測,對轄區內在生產口罩企業進行現場抽樣送檢,並依據抽檢結果對不合格產品進行召回處理,壓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要求企業開展全鏈條自查,保證產品質量。組織開展農資、食品相關產品等產品的監督抽檢工作,共抽查企業17家、產品27個批次。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和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加強日常監管,實行「翻箱倒櫃」式檢查。開展學校食堂、校園周邊餐飲門店整治,督促學校(幼兒園)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夏季高風險食品經營單位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網絡訂餐實體店落實相關制度。積極爭創「安徽省餐飲質量安全街區」,幼兒園和小學「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全覆蓋。開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創建3戶市級小作坊示範戶、4戶區級小作坊示範戶。
(二)全面完成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工作、實施食品安全民生工程。
11月底前,完成980批次食品監督抽檢任務。有序實施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積極開展今年市級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項目建設,確保今年9月新建3個食品安全快檢室投入使用。
(三)從嚴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
成立以青年所長為主力的巡查隊伍,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執法行動,以農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等為重點,嚴厲查處無證經營食品和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銷售過期劣質食品等違法行為。加大督查督辦工作力度,對交辦案件對賬銷號,閉環管理。強化行刑銜接。以「最嚴厲」處罰規範食品安全經營行為。
(四)強化特種設備監管及質量監管。
持續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同時計劃開展特種設備應急演練工作,完成特種設備應急預案修訂等工作。繼續開展防疫物資監管工作,做好目前因市場調節停產的口罩、熔噴布企業後續監管工作,加大產品質量抽檢力度,保障轄區質量安全。
(五)探索推進個體工商戶簡易註銷試點工作。
堅持依法合理、由易到難、簡便快捷、風險可控、分類處置的原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全面推進個體工商戶簡易註銷試點。做好工作措施的宣傳解讀,對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好舉措、新方式等,做好經驗總結,不斷完善簡易註銷登記程序和措施,實現個體工商戶退出便利化,有效服務地方經持續健康發展。
一、今年以來的主要工作
(一)探索監管模式創新,提高執法效能。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夯實基層監管網格,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清晰的安全監管網、責任網,為人民群眾食品安全保駕護航。以雙隨機抽查為基礎,通過安徽省事中事後監管平台對納入監管對象庫的單位開展雙隨機定向監督抽查。
(二)優化行政審批,嚴守食品安全准入門檻。今年1-6月新設立內資企業13戶,外資企業1戶,私營企業326戶,個體工商戶325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0戶。簡易註銷22戶,一般註銷25戶。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102戶,小作坊登記許可證5戶,小餐飲備案登記11戶。
(三)強化全程監管,實施食品安全精準打擊。上半年完成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60%的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下達整改通知,並跟蹤整改情況。落實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加強對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指引,實施特殊食品專櫃提升工作,規範特殊食品經營,進行復學驗收,實施學校食堂提升工程。開展重點時段檢查,抽檢各類節日熱銷食品,健全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體系。
(四)依託職能優勢,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動產抵押、商標質押、股權出質、股權出資等融資平台,共為7戶企業融資2858.01萬元。協助企業開展地理標誌申報工作。消費維權構建放心消費示範環境。今年5月開展第四屆郊區區長質量獎的預申報工作。
(五)提升農貿市場環境,助推文明創建。制定了《今年全區文明創建市場環境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對農貿市場環境集中開展提升整治行動,明確責任主體,分解落實各項創建任務,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
(六)重視隱患排查,強化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重點開展了歲末年初期間、疫情期間、兩會期間等特種設備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檢查使用單位110餘家,檢查各類特種設備240餘台(套),發現隱患5個,已整改5個。發現重大安全隱患1個,查封設備3台,辦理特種設備案件2起,罰款1萬元。
(七)以案件為利器,規範市場監管環境。2019年12月至今年2月底,以雙打為契機,對轄區內各類主體的經營行為進行全面摸排,共查辦案件46件,罰沒款合計18.786萬元。截止今年6月,共立案59件,以食品類案件為主,以處罰一批、教育一批、規範一批為目的,有力推動我區食品安全示範區創建。
(八)加強質量監管,抗疫情惠民生。全面摸排防疫物資,掌握轄區生產企業新增、轉產口罩以及熔噴布等信息。做好宣傳指導。要求企業做好現場衛生管理、原材料進廠把控、工藝管理、產品檢驗、產品標識等工作。開展風險監測,對轄區內在生產口罩企業進行現場抽樣送檢,並依據抽檢結果對不合格產品進行召回處理,壓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要求企業開展全鏈條自查,保證產品質量。組織開展農資、食品相關產品等產品的監督抽檢工作,共抽查企業17家、產品27個批次。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和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加強日常監管,實行「翻箱倒櫃」式檢查。開展學校食堂、校園周邊餐飲門店整治,督促學校(幼兒園)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夏季高風險食品經營單位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網絡訂餐實體店落實相關制度。積極爭創「安徽省餐飲質量安全街區」,幼兒園和小學「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全覆蓋。開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創建3戶市級小作坊示範戶、4戶區級小作坊示範戶。
(二)全面完成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工作、實施食品安全民生工程。
11月底前,完成980批次食品監督抽檢任務。有序實施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積極開展今年市級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項目建設,確保今年9月新建3個食品安全快檢室投入使用。
(三)從嚴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
成立以青年所長為主力的巡查隊伍,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執法行動,以農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等為重點,嚴厲查處無證經營食品和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銷售過期劣質食品等違法行為。加大督查督辦工作力度,對交辦案件對賬銷號,閉環管理。強化行刑銜接。以「最嚴厲」處罰規範食品安全經營行為。
(四)強化特種設備監管及質量監管。
持續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同時計劃開展特種設備應急演練工作,完成特種設備應急預案修訂等工作。繼續開展防疫物資監管工作,做好目前因市場調節停產的口罩、熔噴布企業後續監管工作,加大產品質量抽檢力度,保障轄區質量安全。
(五)探索推進個體工商戶簡易註銷試點工作。
堅持依法合理、由易到難、簡便快捷、風險可控、分類處置的原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全面推進個體工商戶簡易註銷試點。做好工作措施的宣傳解讀,對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好舉措、新方式等,做好經驗總結,不斷完善簡易註銷登記程序和措施,實現個體工商戶退出便利化,有效服務地方經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