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委、縣政府關心關懷下,在局機關指導幫助下,安義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按照省市農業農村部門部署要求,按質按量、主動創新開展工作。現將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情況
一是緊鑼密鼓推進機構組建。今年8月5日,縣委縣政府下發任職文件,明確執法大隊大隊長人選,農業執法在全縣「五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中率先進行組建。之後僅用3個工作日即完成法人證書辦理、公章刊刻,緊接穩步完成了機構掛牌、人員集中辦公、執法證件辦理、明確轉隸人員等事項。創新性開設「安義農業執法」公眾號、工作郵箱、縣鄉工作群等平台,提請局名義面向鄉鎮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通知》(安農字〔2020〕101號),制定的《執法大隊4x4工作制度》被金農寶典平台刊登向全國介紹推廣...一系列的工作舉措,拓寬了工作格局,健全了工作體系,強化了工作聯動,提升了工作質效。截至目前,局黨組明確18人編制轉隸劃入執法大隊。
二是大張旗鼓進行宣傳預防。採取多種形式,向群眾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強化預防。如農資打假方面,利用「送科技下鄉」「放心農資下鄉」進行宣傳周活動,面對農民開展農業法律法規宣傳,講解辨別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知識,提高農民維權意識。為此共下發宣傳資料500餘份,接待農民來信來訪50餘人次。如打擊非法捕撈方面,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違法犯罪的通告》,通過沿河張貼、上門發放、縣電視台滾動播放等形式對全縣人民進行公告。此外,以縣人大組織的「一法一決定宣傳日」活動為契機,在商城人流量密集地方,擺放展板、發放宣傳單,對來往群眾宣傳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同時,組織各鄉鎮廣泛開展打擊非法捕撈、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宣傳。全縣共張貼《通告》500餘份、標語300餘條,發放宣傳單1000餘份。
三是擂響戰鼓開展打擊查處。今年以來,辦結案19起,罰沒金額38820元,其中,農產品案件2起,投入品案件2起,漁政案件15起。辦結案件全部在「江西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辦案系統」錄入,在「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公示。漁政方面:查獲、銷毀涉漁船隻21艘。漁業方面:8月5日、8月27日、12月3日,陪同水產業務口到萬埠鎮桃一河就水產養殖污染整治進行督促指導。農產品安全方面:10月21日始,執法大隊分為兩組,分別聯合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局畜牧水產股,對轄區內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覆蓋開展「農產品生產記錄」專項檢查,對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規定保存農產品生產記錄的,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2月2日-4日,執法大隊採取不打招呼突訪的形式,對曾經下達農產品生產記錄《責令改正通知書》的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改正情況進行覆核。對改正不到位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作出行政處罰。種植業方面:全年巡查檢查51次,出動執法人員354人次,檢查經營門店和企業122次,抽檢農資產品122個。配合部級例行監測蔬菜抽樣13批次,配合省級專項(風險)監測抽樣57批次,開展省級專項監測稻穀抽樣30批次,配合市級專項監測交叉抽樣47批次,開展市級專項監測交叉抽樣64批次,開展市級監督抽查抽樣71批次,配合市級機動監督抽查抽樣19批次,開展縣級定量檢測160批次,開展鄉鎮蔬菜水果快速檢測1081批次。獸醫獸藥飼料方面:11月9日,執法大隊、動物衛生監督所聯合檢查全縣飼料獸藥店。糧食流通方面:8月20日,陪同省、市局領導在我縣調研國有糧庫管理和監管情況。10月12日全天,由執法大隊、局糧食股、局法規股相關同志組成的安義縣農業農村局成立糧食烘乾企業專項檢查工作小組,對全縣糧食烘乾企業開展了全覆蓋專項檢查。屠宰方面:12月9日下午,執法大隊、畜牧水產屠宰科在安義縣國泰食品有限公司(定點屠宰場)對生豬屠宰領域開展執法檢查,了解全縣屠宰相關情況,進行宣傳預防。
二、存在問題
一是與行業管理責任不清。「農夫學法」11月23日刊文指出:實行綜合行政執法,要實現審批管理與執法處罰相對分離。但實際工作中,許可與執法、行業管理與執法監管之間的界限不夠清晰。導致可能出現不良傾向:行業管理口子想著「縮」,只等執法口子「上」。以前是各行業管理口子「管罰一體」,「誰家的孩子誰負責」;現在是「管罰分離」,可能就會悄然變成「自家的孩子不管了」,只等「警察抓」。這種「只罰不管」的趨勢,顯然違背執法改革和社會治理初衷。建議:「農夫學法」文章指出,全面梳理職責,明確部門間以及部門內部機構的政府管理職能與執法職能的關係。強化和完善行業管理口子的「日常監管責任」,細化日常監管事項,納入各級行業管理縱向考核體系。出現重大案情,行政機關在安排執法機構查處的同時,對行業口子日常監管情況開展倒查評估。
二是與鄉鎮屬地對接不暢。與鄉鎮(屬地)對接,遇到「不知道該找誰」的難題。鄉鎮的農口說找執法口,執法口說找農口,有時連起碼、基本的對接聯絡都難以施展,更別說壓實屬地責任、建立緊密的縣鄉聯動長效機制,導致目前農業執法工作基本屬於「縣農業執法大隊」一家單打獨鬥。建議:現階段,各鄉鎮綜合執法隊並未正式組建,應明確為「農口對接農口」,畢竟縣級農業執法隸屬農業農村局,是純正的農口單位,農口對接農口會較為順暢緊密;下一步,待鄉鎮綜合執法隊有效運轉成熟之後,在上級統一部署和指導下,再探究「執法口對接執法口」的可行性和具體機制。
三是有些領域執法不順。如:漁政執法(打擊非法捕撈)工作存在諸多難題,1.不定點。非法捕撈發生於各鄉鎮偏僻地帶,目前的狀況是「鄉鎮看得到卻說無權管,縣級有權管卻看不到」,有時大半夜接報後從縣裡跑去結果人已不見。2.不定人。面對的都是無證無店的個體人,沒有約束手段。3.不定時。經常大半夜、周末,而農業執法機構並不存在值夜班和夜班待遇安排,調度難。4.風險大。極易出現暴力抗拒或意外溺水。建議:以賦權鄉鎮(執法機構)為契機,明確漁政執法(打擊非法捕撈)事項為鄉鎮屬地管理、屬地執法。再如:土地流轉集中,大戶直接從批發商進農資,無經銷中間環節,難管理。執法工作中,收繳的農藥等沒有處理渠道。
四是專業人才不足。執法機構和法制審核機構均具有極強的法律專業性,亟需法律專業人士。特別是法制審核,有需取得全國「法考」證的硬性要求,但參加「法考」門檻極高,因此,現實中,大多數部門執法機構和法制審核機構並無此類人才。
五是身份待遇不明。執法大隊未列為執法類公務員單位,也未參公,機構性質和人員身份走向不明。大隊無執法經費,有毒害物質接觸費不能發,內陸水域執法任務的執法人員執勤補貼未明朗,待遇上不去。此外,人員轉隸,現實存在農業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因執法大隊側重為「執法」工作,工作性質與農業專業關係並不大,執法工作的業績難以符合農業專業評聘條件,故職稱升不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適時開展專項打擊。對危害性大、侵害農民利益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行為列為重點打擊事項,適時開展專項行動。
二是持續加大案件查處。積極拓寬案源渠道,認真分析排查案件線索。對涉案線索,一查到底。對涉及面廣、情況複雜案件,集中辦案、聯合查案。
三是積極推進社會共治。強化投訴舉報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積極性,推動社會共治。
一、工作情況
一是緊鑼密鼓推進機構組建。今年8月5日,縣委縣政府下發任職文件,明確執法大隊大隊長人選,農業執法在全縣「五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中率先進行組建。之後僅用3個工作日即完成法人證書辦理、公章刊刻,緊接穩步完成了機構掛牌、人員集中辦公、執法證件辦理、明確轉隸人員等事項。創新性開設「安義農業執法」公眾號、工作郵箱、縣鄉工作群等平台,提請局名義面向鄉鎮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通知》(安農字〔2020〕101號),制定的《執法大隊4x4工作制度》被金農寶典平台刊登向全國介紹推廣...一系列的工作舉措,拓寬了工作格局,健全了工作體系,強化了工作聯動,提升了工作質效。截至目前,局黨組明確18人編制轉隸劃入執法大隊。
二是大張旗鼓進行宣傳預防。採取多種形式,向群眾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強化預防。如農資打假方面,利用「送科技下鄉」「放心農資下鄉」進行宣傳周活動,面對農民開展農業法律法規宣傳,講解辨別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知識,提高農民維權意識。為此共下發宣傳資料500餘份,接待農民來信來訪50餘人次。如打擊非法捕撈方面,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違法犯罪的通告》,通過沿河張貼、上門發放、縣電視台滾動播放等形式對全縣人民進行公告。此外,以縣人大組織的「一法一決定宣傳日」活動為契機,在商城人流量密集地方,擺放展板、發放宣傳單,對來往群眾宣傳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同時,組織各鄉鎮廣泛開展打擊非法捕撈、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宣傳。全縣共張貼《通告》500餘份、標語300餘條,發放宣傳單1000餘份。
三是擂響戰鼓開展打擊查處。今年以來,辦結案19起,罰沒金額38820元,其中,農產品案件2起,投入品案件2起,漁政案件15起。辦結案件全部在「江西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辦案系統」錄入,在「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公示。漁政方面:查獲、銷毀涉漁船隻21艘。漁業方面:8月5日、8月27日、12月3日,陪同水產業務口到萬埠鎮桃一河就水產養殖污染整治進行督促指導。農產品安全方面:10月21日始,執法大隊分為兩組,分別聯合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局畜牧水產股,對轄區內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覆蓋開展「農產品生產記錄」專項檢查,對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規定保存農產品生產記錄的,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2月2日-4日,執法大隊採取不打招呼突訪的形式,對曾經下達農產品生產記錄《責令改正通知書》的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改正情況進行覆核。對改正不到位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作出行政處罰。種植業方面:全年巡查檢查51次,出動執法人員354人次,檢查經營門店和企業122次,抽檢農資產品122個。配合部級例行監測蔬菜抽樣13批次,配合省級專項(風險)監測抽樣57批次,開展省級專項監測稻穀抽樣30批次,配合市級專項監測交叉抽樣47批次,開展市級專項監測交叉抽樣64批次,開展市級監督抽查抽樣71批次,配合市級機動監督抽查抽樣19批次,開展縣級定量檢測160批次,開展鄉鎮蔬菜水果快速檢測1081批次。獸醫獸藥飼料方面:11月9日,執法大隊、動物衛生監督所聯合檢查全縣飼料獸藥店。糧食流通方面:8月20日,陪同省、市局領導在我縣調研國有糧庫管理和監管情況。10月12日全天,由執法大隊、局糧食股、局法規股相關同志組成的安義縣農業農村局成立糧食烘乾企業專項檢查工作小組,對全縣糧食烘乾企業開展了全覆蓋專項檢查。屠宰方面:12月9日下午,執法大隊、畜牧水產屠宰科在安義縣國泰食品有限公司(定點屠宰場)對生豬屠宰領域開展執法檢查,了解全縣屠宰相關情況,進行宣傳預防。
二、存在問題
一是與行業管理責任不清。「農夫學法」11月23日刊文指出:實行綜合行政執法,要實現審批管理與執法處罰相對分離。但實際工作中,許可與執法、行業管理與執法監管之間的界限不夠清晰。導致可能出現不良傾向:行業管理口子想著「縮」,只等執法口子「上」。以前是各行業管理口子「管罰一體」,「誰家的孩子誰負責」;現在是「管罰分離」,可能就會悄然變成「自家的孩子不管了」,只等「警察抓」。這種「只罰不管」的趨勢,顯然違背執法改革和社會治理初衷。建議:「農夫學法」文章指出,全面梳理職責,明確部門間以及部門內部機構的政府管理職能與執法職能的關係。強化和完善行業管理口子的「日常監管責任」,細化日常監管事項,納入各級行業管理縱向考核體系。出現重大案情,行政機關在安排執法機構查處的同時,對行業口子日常監管情況開展倒查評估。
二是與鄉鎮屬地對接不暢。與鄉鎮(屬地)對接,遇到「不知道該找誰」的難題。鄉鎮的農口說找執法口,執法口說找農口,有時連起碼、基本的對接聯絡都難以施展,更別說壓實屬地責任、建立緊密的縣鄉聯動長效機制,導致目前農業執法工作基本屬於「縣農業執法大隊」一家單打獨鬥。建議:現階段,各鄉鎮綜合執法隊並未正式組建,應明確為「農口對接農口」,畢竟縣級農業執法隸屬農業農村局,是純正的農口單位,農口對接農口會較為順暢緊密;下一步,待鄉鎮綜合執法隊有效運轉成熟之後,在上級統一部署和指導下,再探究「執法口對接執法口」的可行性和具體機制。
三是有些領域執法不順。如:漁政執法(打擊非法捕撈)工作存在諸多難題,1.不定點。非法捕撈發生於各鄉鎮偏僻地帶,目前的狀況是「鄉鎮看得到卻說無權管,縣級有權管卻看不到」,有時大半夜接報後從縣裡跑去結果人已不見。2.不定人。面對的都是無證無店的個體人,沒有約束手段。3.不定時。經常大半夜、周末,而農業執法機構並不存在值夜班和夜班待遇安排,調度難。4.風險大。極易出現暴力抗拒或意外溺水。建議:以賦權鄉鎮(執法機構)為契機,明確漁政執法(打擊非法捕撈)事項為鄉鎮屬地管理、屬地執法。再如:土地流轉集中,大戶直接從批發商進農資,無經銷中間環節,難管理。執法工作中,收繳的農藥等沒有處理渠道。
四是專業人才不足。執法機構和法制審核機構均具有極強的法律專業性,亟需法律專業人士。特別是法制審核,有需取得全國「法考」證的硬性要求,但參加「法考」門檻極高,因此,現實中,大多數部門執法機構和法制審核機構並無此類人才。
五是身份待遇不明。執法大隊未列為執法類公務員單位,也未參公,機構性質和人員身份走向不明。大隊無執法經費,有毒害物質接觸費不能發,內陸水域執法任務的執法人員執勤補貼未明朗,待遇上不去。此外,人員轉隸,現實存在農業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因執法大隊側重為「執法」工作,工作性質與農業專業關係並不大,執法工作的業績難以符合農業專業評聘條件,故職稱升不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適時開展專項打擊。對危害性大、侵害農民利益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行為列為重點打擊事項,適時開展專項行動。
二是持續加大案件查處。積極拓寬案源渠道,認真分析排查案件線索。對涉案線索,一查到底。對涉及面廣、情況複雜案件,集中辦案、聯合查案。
三是積極推進社會共治。強化投訴舉報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積極性,推動社會共治。